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4-01-25 16:02
说说我看到的亚文化
读的书再多如果不写出来,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能向别人说出来,就不能得到修正与反馈。   

让我们进入正题,昨日拜读了小米副总裁黎总的《黎万强:亚文化是产品经理必修课》一文。身为一个在90年代出生的一个娃,处在周遭是一个80后90后比较多的环境,对小米哥提出的亚文化深深地有着自己的见解。小米哥的文章带有程序员的逻辑感去剖析亚文化。对我来说,我更愿意与大家一同去感受亚文化。

亚文化即次文化

次文化(subculture)是社会学中的名词,是指在某个较大的母文化中,拥有不同行为和信仰的较小文化或一群人,亦称为亚文化。次文化和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有意使自己的服装、音乐或其他兴趣与众不同。这是百度百科给予亚文化的定义,当然各位看官显然想看到的不是这个(亚文化用语:尼玛,我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好,继续~ 

亚文化这些年

说到亚文化,不得不提最近很火的一个女汉子(这也是一种亚文化吧,哈哈),泡否科技的CEO 马佳佳,一个见解独特,前沿个性的90后(都是90后,差距咋这么大捏),卖情趣用品你卖得这么牛逼,你家人还知道!据马佳佳在中欧商学院的一个分享,我稍微总结一下这些年的亚文化:

2009年的亚文化是反讽和恶搞,来源是星爷的无厘头电影,标志性人物是李宇春,网民对春哥是一种以负负得正的方式进行恶搞,与其说春哥红是因为她的个性,还不如说是互联网群体集体的功劳;
2011到2012年的亚文化是屌丝文化的出现,“屌丝”最初来自帝吧(李毅吧),其他比较火的词语还有“高富帅”,“矮丑穷”,“黑木耳”。还有就是同性恋文化,典型的就是风靡网络“捡肥皂”一词(不对,应该是一个场景)。此刻出现在脑海里第一个代表就是卷福和花生(为什么,人家是侦探片呀)~~~
2013年是直白地揭露残酷事实的一年,代表事件“土豪跟我做朋友吧“,高潮是苹果 5s土豪金的出现,普罗大众对金钱,权利直白地,带有一丝丝自嘲味道的谄媚;
2014年的亚文化又会是什么呢?

下面,我用高大上的信息图概要一下。    


就像小米哥所讲的:要做出让年轻人热爱的产品,关键是要年轻人第一现场。年轻人现在消费的不是简单的功能,不是简单的品牌,他消费的是参与感。    

亚文化的成功应用

互联网是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传播途径,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2014年做广告,尤其是面对30岁以下的群体,个人认为互联网是最佳最直接的途径,而微博、微信是最具有话题性的,也是最能体现年轻人参与感的载体,本人就是重度使用者。就拿微博为例,年轻人的亚文化在哪里体现?请看一个叫“小丑出品”的博主的某条微博。  


在这条微博里的恶搞与同性话题简直就是亚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是就是这个最容易吸引年轻人,同样亚文化带有幽默与自嘲的特性,对热门事件进行或褒或贬的评价。最近的互联网思维不是很火嘛,利用互联网思维卖手机,搞青楼,办年会,啥都有,早已烂大街,阿董哥大胆地提出一个新的想法:亚文化思维。

对传统思维的革命(可以是恶搞,但千万不能是教科书般的说教);
揭露、自嘲对象的优缺点(对象也可以是自身);
让对象有参与感,亲切感(如果你是商家,对象就是消费者)。    
不知大家还记得今年双十一的一个小插曲吗?微博上警察叔叔吐槽天猫内裤,天猫官位化危机为营销,让我们精彩回放一下。      


官方摒弃正常地,说教般地解释,反而拿马云来恶搞、自嘲。其效果不言而喻,不仅化解了危机,而且另类地创造了营销点,天猫没有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以亲民的形象与消费者进行互动,让人觉得就算是天皇老子也会犯错,犯错了要承认,表硬撑,认错了就好。不对,你以为认错就可以了吗?再看看下面一条微博:


这条微博除了人民日报以外,我看是没人不吐槽了。(为什么就不用我说了)    

看来要改变体制里的人思维方式还是任重道远呀!!!原因我也不多说了。    

2014年,将亚文化思维融入你所能想象到的领域里,解开束缚的裹脚布,大胆地往前走!    

微信号:adongge321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