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的一天,大萧条肆虐使得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忧心忡忡,他对未来经济的可能结果做了一番推测,把乐观的因素写在一张纸的左边,把悲观的因素写在右边。日益萧条的街景和日渐消沉的人影迫使凯恩斯无法停止思考,他将这个话题不断深入下去。冬天来了,凯恩斯的思索却走入了春天。在《我们子孙后代的经济可能》(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一书中,凯恩斯最终将乐观情绪留给了后代。他指出到20世纪末,也就是他的子孙们所处的年代,英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贫困现象能够终结,其原因是巨大的技术进步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惠及贫困人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十年前我就认为今天的人类正从童年奔向青年,正在彻底摆脱困扰动物的最重要的温饱问题而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至今世界上依然有许多处于绝对赤贫的人群,究竟何时整个世界会彻底消除贫困呢?虽然贫困某些时候是个相对概念,但影响到基本生存问题的贫困就是所谓的绝对贫困或者说是极端贫困了。杰弗里·萨克斯的《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 对这个问题给了相对乐观的答案,他认为假如富国们负起其应负的责任的话,整个世界就有机会在2025年彻底消灭极端贫困。被称为“休克疗法之父”的萨克斯是经济学家们中间比较有资格在此话题上发言的人之一,在作为哥伦比亚和哈佛的经济学教授的同时,他在二十多年中参与了南美洲、东欧、俄罗斯和非洲的一系列经济转型事件,充当过各种国际化组织和各国政府的经济顾问,接触过许多实际而具体的救助贫困的工作,是属于我们所说的“袖子脏过”的人,我一直认为这样的人对问题才有真正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