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苦苦,编辑:苏炜,原文标题:《二十年来的华语顶流,为什么被嫌弃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辩论好像不那么受待见了。
在各类辩论赛的评论区里,风向正在悄悄改变。有人质疑辩题的合理性:“不知道这种辩题有啥意义?”有人干脆质疑辩论的意义:“花时间吵半天架,浪费时间。”甚至有人把这种批评延伸到辩手们身上:“痴迷辩论的人,十有八九是杠精。”
辩论从来都不缺听众,问题在于,台上正辩得跌宕起伏时,群众却突然醒过来:“等等,就为这事?”
比如“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两个热点议题,乍看很值得辩几轮,可“收不收彩礼”是否与“独立女性”挂钩,要打个问号,辩题将它们绑定到一起,辩手只好生拉硬扯个所以然出来,哪怕它从一开始就不合理。
又或者是,把辩题局限于讨论“豆花该甜还是该咸”,比如,“是传统偶像还是虚拟偶像更能满足人类需求”,“是情深缘浅更可悲还是情浅缘深更可悲”,分歧打出来了,可意义几乎为零,反对咸豆花与反对甜豆花,似乎都有道理,里外听起来又都不是人。
有网友还曾强烈批评过一个最离谱的辩题——“该支持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在八竿子打不着或者无关痛痒的事上,严肃地打一架,似乎成了当下不少观众对辩论的定义。
有人建议不如在现场支起火刑架。(图/知乎截图)
到底是抬杠,还是辩论?
一场辩论打下来,整整50分钟,只看到了胜负心。几乎没有带给宝可梦爱好者该有的颅内高潮。
那些曾经火爆的辩论时刻
时间向前倒推若干年,辩论曾经是中文世界的顶流活动。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横空出世,蒋昌建的陈词“野心共暴力一色”,胡渐彪的质询“性侵犯和钱有什么关系”,路一鸣的举证“对方辩手美得不客观”,林正疆的结辩“空手怎么画出科学上的圆”,统统经由央视实况播出,收视率翻升了2倍。
那是个青年人追捧“文化”的年代,这些出众的辩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享受了明星般的待遇。第一届辩论赛播出,给社会议题做出一场场爽快的谈辩后,有很多大学生把经典辩论录成磁带,当作提高口才的素材。
也许是为了适配综艺节目的氛围,辩手也不再拽辩论术语,直接走上了一条拿俗话说大事的道路。
明辨,永远胜于雄辩
众说纷纭是怎么发生的,偏见与反转是怎么开始的,辩方认为“这是步步紧逼”,检方则觉得“我只是求证”,关于诱导、勾引、厌女、嫉妒、出轨、剽窃等关键点的质询,使影片外的观众开始有了道德倾斜。
如今,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辩论的场域扩大了,每个热搜问题都能够在键盘上展开质询,讨论话题的烈度上升,意见交换的密度增大,戾气也频频爆发,可一场键盘大战下来,烂事依旧在那里堆着,没有变化。
长于辩论的人们知道,在辩题合理的情况下,没有谁必胜,每个持方都有辩驳空间,而且,短时间、快节奏、高强度的辩论环节,必然有人来不及思考就下结论,牺牲了哲思,只想着迅速征服。
参考资料
《你曾经的少年热血,是否燃烧至今?》,ONE文艺生活,2016-5-22
《最强辩手》,特稿痴迷者的采矿车,2015-11-26
《姜思达:生活方向越清晰,就越会有偏见》,南方周末,2017-8-25
《国家级辩论赛蹭二次元热度,水平还不如贴吧撕逼?》,BB姬,2022-1-6
《以“原神算不算国产游戏黎明时刻”的辩论,竟是评委赢麻了》,BB姬,2021-8-15
《<奇葩说>辩手席瑞:“我们的任务是与有害的观点搏斗”》,南方周末,2021-3-2
《辩论文化史:究竟什么是辩论?》,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1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苦苦,编辑:苏炜,校对:邹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