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ID:CMCC-ningyu),作者:开心爹,前篇:《通信行业: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好多年前就听到这样的说法: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在通信行业待久了,经历了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体会到很多事情没有那么神秘,甚至由于一些偶然因素的出现,才让产业走到了今天的样子。
一、伏笔
“七国八制”,说的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数字程控交换大发展时期,大规模引进国外设备之后的景象。
那时市场需求旺盛,国内的通信设备厂商还未崛起,能力建设主要靠引进国外的设备。在中国聚集了全球多个公司的设备,包括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从AT&T分离出来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法国的阿尔卡特,还有比利时的BTM公司。这就是所谓的“七国八制”了。
这段历史,行业外的人普遍不了解,行业内部也存在很多错误的理解。误解有的是因为不懂,但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利益尤其是商业方面的考虑,有意无意地忽略历史背景,以偏概全,通过贬低前辈来表现自己。
首先,虽然八个厂商来自七个国家,每个厂商还会提供多种规格的产品,但基本的通信能力和功能大同小异。后来的表述和评论中,有不少是为了形容当时的混乱,夸大歪曲程控交换机制式不同带来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程控交换机理解为黑盒子,设备里面的技术由厂商自行定义,对外的接口符合接入标准就行。无论哪家生产的交换设备,只要与现网设备调通,满足当地的通信接入要求,就都可以使用。
那么不同的交换机区别在哪里?除了性能和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之外,主要的问题就是各个厂商都有自己的设备操作维护规则,在进行跨设备的联调测试时,肯定比同一厂商麻烦。如果运营商网内的设备型号过多,每种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都要保留,运营效率肯定会低一些。
其次,要理性分析,为什么当时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时,人员流动性不强,信息流转需求不足,长途电话业务量比电报还少,发展通信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本地电话普及率。
1982年,福州首次引进数字程控交换机时,全国的交换设备普遍还是50年代的技术水平。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是通信基础薄弱,电话普及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另一方面设备的采购权限分散,各地纷纷急于改善基础通信能力;再加上国外设备厂商在国内的营销和服务体系不完备,面对遍地的商机和订单,难免出现供不应求甚至顾不过来的状况。
分散建设的方式虽然会降低资源利用效率,但换来了更快的建设速度,尤其在需求既模糊又旺盛的时候,大规模小范围地试错,更有利于产业的快速成长与成熟。如果为了规范、标准、集中化,却错过了产业的快速成长期,那真是得不偿失。
当年属地化为主的业务遇到分散式的设备引进管理,各自为战的打法简单粗暴,但也行之有效。引进了七国八制的设备,迅速提升基础通信能力的同时,也在引进和使用过程中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为后来国内通信设备厂商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是“以市场换技术”,通信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成功者。
二、选择
前文介绍了,模拟移动电话在中国有A网和B网,其中A网使用摩托罗拉的设备,B网是爱立信的设备。看起来与“七国八制”的固网相比,移动电话设备商的集中度似乎高了许多;但实际上,A网与B网的差异,比七国八制加在一起都多。
第一代移动电话系统里,“移动交换机”是系统的核心,可以说除了无线接入功能之外,其他的事情都要由它做。摩托罗拉是无线王者,终端和无线基站都不错,但交换机这项就弱鸡了。
A网的移动交换机普遍容量小、性能低,入门级的EMX-100也就支持几千用户,即便是后来研发出的顶级交换机EMX2500,容量也不能超过5万。试想一下,后来一个地方移动电话用户动辄数十万,得配多少设备才行啊。
爱立信的AXE-10是非常棒的数字程控交换平台,所以B网的移动交换机表现更优秀,容量也更大。无线部分不输,交换部分完胜,再加上商务方面的努力,似乎优势很明显;但最终国内选择A网的省有二十多个省,使用B网的只有十几个。
为什么那么多省选择只有小交换机的摩托罗拉呢?
开始,是因为最初模拟移动电话的建设规模小。
摩托罗拉的移动交换机虽然容量小,但是设备单价要低一些;爱立信设备的容量大,而且平均下来每用户的单价更低,但是单设备的价格肯定是高一些的。
谁也不会料到昂贵的移动电话会发展那么多用户,所以初期建网的时候,能提供大容量交换能力的爱立信反而处于劣势:如果预测的移动用户数只有几百,那就根本没必要买高配置的设备;建设小规模的移动电话系统,摩托罗拉更有价格优势。
移动电话设备太贵,有的地方花不起这个钱,却又希望有网络覆盖,于是就创造出了虚拟覆盖的场景:用一套移动电话系统覆盖多个地市甚至多个省,用少量无线基站完成覆盖,大家共享移动交换机。比如南昌建一个交换机就能覆盖江西各个地市;西藏的基站直接连上四川的交换机,这样身处西藏的用户也能使用移动电话了。
之所以做虚拟覆盖,就是因为用户的规模不够大,所以这种场景更倾向于使用容量小、单价低的交换机,摩托罗拉的赢面更大。
后来,是因为一旦前期选定了某家供应商,后续的扩容也只能选它。包括那些被虚拟覆盖的,如果后来再买移动交换机,必须和现有基站配套,否则就得把在用的基站拆掉,代价太大了。(当然,也有这样做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网络建设初期,漫游只能在同设备商的网络中完成;要让所有漫游来访用户都能打电话,那些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省和直辖市,就必须A网B网都得有。
爱立信是大交换机,摩托罗拉是小交换机,小步快跑的建设模式与小交换机更匹配,从地盘来统计,摩托罗拉是赢家。
但如果统计网络用户数,以及购买设备产生的收益,爱立信都是完胜摩托罗拉的。因为爱立信不仅拿下了广东等大省,而且在A、B网都有的地区,后期爱立信发展得更好。
三、缺陷
从1987年开通,到2001年底全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系统总共运转了十余年,同时也是唯一关闭的一代系统。2G服役了二十多年,现在仍承载着很多业务,还有位数不少的只能使用2G网络的功能机还在正常使用。
作为初代的产品,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在功能上有很多不足,甚至有些情况是如今难以想象的。
其一,手机与号码分不开。
拿到手机后要把号码写进机器里,之后号码就不能变了。如果不通过关系走后门,正常的服务是:手机丢了要换个新号码;想换个手机,原来的号也不能用。
有趣的是,虽然当时觉得不方便,但使用者普遍对号码手机合一的事情没什么印象。这是因为当时的电话普及率实在低,接通率实在低,移动电话主要用来当主叫,做被叫的使用场景往往是:先呼叫他的无线寻呼机,然后他再用手机打回去。
其二,打电话要抢信道。
模拟移动电话是频分多址,无线资源非常有限,同一个小区里只能允许几个用户同时使用。主叫时用户得先输入需要拨打的号码,然后按发送键。如果此时恰好有空闲的话音信道,那这条无线通路就归你了;但如果所有的通道都有人占着,就只能排队等着,等到有通道被释放了,你才能用。
当主叫打电话都这么难,做被叫的时候就更麻烦了。即便前面的寻址接续都完成了,到最后的时候没有信道,照样是接不通的。
第三,漫游要靠人工补。
拿着手机到处走,随时随地能接通,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由此来看,漫游应是移动通信的基本功能。
但在移动电话系统开通之初,定位只是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由于对使用场景的预设不足,因此系统设计的时候,并没考虑漫游业务。
系统不具备这个功能,用户又有使用需求,于是运营商就开拓性地做出“人工漫游”:
移动电话用户在抵达一个城市之前,要去归属的电信局提交人工漫游申请,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要在哪个城市使用,必须一丝不差。
之后归属的电信局就要和漫游地的电信局协商,给这个客户临时分配一个漫游地的用户号码。如果恰好那段时间忙,没有临时号码资源了,那这个业务就办不了。
到约定的那天,用户的手机号码就变成漫游地的号码,可以继续打电话。再等到约定的结束时间,用户的手机号再变更回去。
为此,用户要单独支付人工漫游费每次50元。
除此之外,模拟移动电话还有很多先天不足。移动电话系统刚开通的时候,大家觉得能打电话就行;但越到后来需求越多,越使用就越能找到不足。
随着用户规模越来越大,见招拆招的模式不足以解决问题,产业迫切需要全面完整的技术方案,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
四、小结
在初创时期,很多规则的制定都是基于当时的场景,在众多条件的约束下,以折中的方式确定下来;站在如今的视角,可能会质疑这些规则和内容,这很正常。
在与时俱进、随着发展和变化及时修订规则的同时,大可不必对此前的决策和行为泼脏水,毕竟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要包容不足,允许试错,这才能鼓励创新,形成进步。
只有把移动电话用起来,才会意识到漫游场景的重要意义;为实现漫游,就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将各个移动电话系统联在一起,成为移动通信网络。
当产业界意识到国际漫游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时,技术标准的战争就打响了:
如果结果必须是全球统一的,那谁能赢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ID:CMCC-ningyu),作者:开心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