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资讯
视频
前沿科技
车与出行
商业消费
社会文化
金融财经
出海
国际热点
游戏娱乐
健康
书影音
医疗
3C数码
观点
其他
虎嗅视界
24小时
专题/活动
虎嗅智库
登录
极速注册
取消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数码
互联网
数码
互联网
热搜词
字节跳动
短视频
拼多多
抖音
钟睒睒
美团
网易
消费
阿里巴巴
账号或密码错误
2014-02-21 07:20
从WhatsApp 190亿美元被购,再看科技之朝生暮死
阑夕
10亿美元拿下Instagram,你当时认为Facbeook疯了。
30亿美元求买Snapchat,你又觉得Facebook是在烧钱。
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你终于吐槽说Facebook是在为“钱多得没地方花”寻求解决方案。
吴军在《浪潮之巅》里如此总结科技行业的发展规律:
“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当浪潮交替期,便会涌现新的窗口机遇,能否看清并赶上下一波浪潮,是决定大公司未来成败的关键要素。”
这是一个关乎时间尺度的动态命题。
“基业”的概念都在被颠覆,谈何”长青”?
在二十世纪,被商业管理奉为圭臬的《基业长青》在全球范围内筛选被其认为符合“基业长青”原则的公司时,使用了以下六大标准:
1、处于所在行业中第一流的水准;
2、广受企业人士崇敬;
3、对世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4、已经历很多代的CEO;
5、已经历很多次产品生命周期;
6、在1950年前创立;
最后,《基业长青》的这份列表只剩下了十八家公司,其中就包括摩托罗拉,《基业长青》的作者认为摩托罗拉拥有“不断的自我创新”、“不断改进公司的一切作为:创意、品质与顾客满意度”等优质基因,必然能够永续经营。
然而,2011年,摩托罗拉作价125亿美元卖给了Google,在度过了难以止亏的三年之后,Google又以不到收购价的1/4(仅仅29亿美元),将摩托罗拉卖给了中国的科技公司联想。
就像考古学家很难理解“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原因,《基业长青》对于工业革命的频率预估,仍然远低于后者的裂变速度。莱特兄弟1903年才发明第一家飞机,不到60年之后,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块脚印;市值一度超过2500亿美元的北电网络在十年时间内就遭破产清算,新的巨头苹果公司仅用25亿美元就收购了它的大部分专利;当腾讯在市值上跻身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Google和亚马逊)后,马化腾公开“危言耸听”,称自己很害怕,“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是暖的”,而素来以“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著称的腾讯,也开始频频收购,承认自己纵使家大业大。也走不了世界上所有的路。
尽管《基业长青》已经洞察了“边破边立”的商业进化论,但是“基业”本身概念的颠覆,则使哈佛商学院们迫于变化压力而亟待更新教材了——Flappy Bird就是一个例子,没有公司,没有股东,没有财报,只是一个越南极客开发的手机程序,就在短短数月的时间席卷全球,用产品创造了全新的“基业”,更酷的是,人家压根就不追求“基业长青”,一旦觉得困扰多于快乐,就主动为Flappy Bird的生命周期画上了句点。
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西海岸开创了新的基业共识,用《西游·降魔篇》的经典台词来说,就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无论是创业还是守业,都是以分秒为单位来应对环境变迁,与百年老店有关的理想,反而迂腐——iPhone出来之前,任谁都不会否认黑莓将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谁都理解骆驼能被羽毛压倒,但是无人能够想像得到,那堆羽毛不是一根一根慢慢飘落上去的,而是转瞬之间就成吨的倾倒到了看似壮硕的骆驼身上。
借由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的窗口期,硅谷再次涌动起了恍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创业热情,来自华尔街的扶持更使这一批电脑天才摆脱了车库的简陋环境,他们一如既往的爆发创意并通过编写代码将之实现,但是他们同时开始懂得资本财务、商业模式和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在与VC会面时也懂得换掉拖鞋。更重要的是,与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那一代不同,他们没有过于浓厚的企业家情结,只要价码合适,他们并不反对将事业并入互联网巨头的矩阵里,与其说是享乐主义,不如说是性情使然——毕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太多种,将人生独占性地捆绑在事业上被认为是可悲的。WhatsApp的创始人Jan Koum四年前从雅虎离职时求职Facebook被拒,还曾排队领过食物救济券,当他创建WhatsApp并收到Facebook的求购邀约,按照苦大仇深的小说剧情,此时他定然应该轻蔑拒绝然后放出“滚回去等着爷过几年来收购你丫吧”之类的豪言吧,但是Jan Koum偏偏还就接受了,他还曾拒绝苹果和Google的会议邀请,却在2013年跑去诺基亚的世界大会,仅仅是因为对诺基亚的铃声有感情,硅谷更多的创业者们,大抵都是如此。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浪潮带来了醉生梦死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带来了朝不保夕的企业经营观,危机意识压在组织的最顶端,一边向下分解形成张力,一边驱动跑马圈的运动永不停歇。无论是CEO还是股东,都意识并相信时间的不可挽回性,他们就像在情歌里唱诵“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的男主角,人到中年蓦然回首,发现只有东莞能够提供暗恋学妹的体验,于是甩出大把钞票,企图拾回埋首书本时错过的情窦初开。皮条客们喜不自禁的迎接着一轮又一轮的土豪,并且尽心尽力的提供着“硅式服务”——“八号来自帕洛阿尔托,是您错过的移动照片应用程序,已经被用户点过八千万个赞,只要二十亿美元,不喜欢?没关系,请看下面的九号,清音、柔体、易推倒的她来自圣何塞,是您错过的……”
在整个2013年,科技公司在美的IPO数量创下自2000年以来的新高,达到45家。而根据《福布斯》的统计数据,在105家市值高于50亿美元的科技股中,有70家跑赢了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尽管“并购取代了创新”的评价不绝于耳,但是仍有来自银行的大量投资者将科技股当作避风港,将曾经不屑一顾的TechCrunch拉入新闻订阅列表,对那群“疯狂的黑客”保持关注。
中美两国巨头投资收购的同与异
当Facebook巨资收购WhatsApp的消息传到中国,在时间上和大众点评宣布接受腾讯参股的发布会相隔不到十二小时,两起事件虽然各自独立,却颇为巧合的具备些许共同因素。
Facebook和腾讯一样,都是PC网络社交领域的绝对霸主,而且基本都已在用户规模上触到天花板(或称之为“增长可预期”),在将PC资源向移动端进行移植时豁然发现效率太低,而且由于家大业大,整体转型速度远比不上早就在巨头盲区中耕耘生长多年的产品或服务,自己做太慢,又无稳操胜券的把握,只好砸下重金购买被自己荒废掉的时间成本。
但是Facebook和腾讯——或者说中国与美国——在近年以来的并购案例上有着较大的趋势差异:中国的BAT皆是成立并领先十年以上的巨头,固然没能罩住整个互联网,但是相对结构稳定,线上的产值几乎已被瓜分完毕,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则成为了新的增长机会,加上中国行政力量的神出鬼没和不容忽视,纯粹互联网的雷区太多,最终还是要向传统行业示好,用资本整合的力量来改造传统社会形态。而在美国,除了Google之外,很难再有一家巨头能够与BAT一样涉足之广,而硅谷存在的愿景,至始至终就是为了颠覆传统社会形态,像Hulu这样被传统行业杂交出来的怪胎,只会在饱受鄙夷之后沦落到无人愿意接盘的地步,所以哪怕是像Airbnb、Uber这类与实业经济关联紧密的产品,也极力维持轻巧的本质,不愿过多的去与传统行业融合。
所以Facebook收购WhatsApp,看中的就是WhatsApp的创新模式以及优质团队,是精英与精英之间的惺惺相惜,而腾讯投资大众点评,醉翁之意却在后者积累下来的商户资源,与大众点评是否是大众点评,其实毫无关系。
早在2012年年末的时候,Zuckerberg就与Jan Koum有过接触,时值Facebook股价一泻千里,美国科技媒体猜测Zuckerberg可能对WhatsApp有兴趣,但是最终两人只是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在最近一次财报的电话会议上,Zuckerberg还在对股东承诺Facebook正设法改善Messenger在社交通讯领域的扩张,直到今年2月9日,Zuckerberg以“让我们一起连接世界”为开场白向Jan Koum伸出了橄榄枝,经过几天的考虑,就在刚刚过去的情人节当天,Jan Koum跑到Zuckerberg的家里,打断了Zuckerberg与妻子Priscilla Chan的晚餐,说“我想好了,我愿意”。(这段故事来自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Insider,我知道看起来的确有点儿怪,但我绝对没有杜撰任何内容……)
产品易朽,通讯永生
通讯是社交网络行为模式中的终点应用,尤其对于公共社区而言,无论沟通得如何热烈,最终都需要用户相互交换通讯地址来实现社交关系最为根本的联系纽带。
当邮箱承载着通讯工具的使命时,微软拿出4亿美元收购了Hotmail(与之同时,中国早期的ISP多以邮箱服务起家);
当在留下即时通讯的帐号成为流行,AOL斥资2.87亿美元收购了ICQ(与之同时,中国的腾讯QQ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Facebook和Twitter的主页地址被印入名片,资本市场先后以高估值拥抱了它们(与之同时,新浪微博在中国网络社交市场呈现出寡头格局);
当得到WhatsApp之后,Facebook直接抬升了Kakao Talk、Line以及微信的身价,基于通讯录(熟人关系)的移动通讯工具,不仅是手机短信的掘墓人,也是搅动成熟社交市场的鲶鱼品种。
就在2013年,Facebook的移动广告收入超过了PC广告,移动用户的高黏性打消了受限于移动终端屏幕而无法放置更多广告展示位的忧虑,尽管承诺会让WhatsApp独立发展,但是WhatsApp拒绝商业化的历史仍有可能就此终结,因为除开WhatsApp之外,所有崇尚简洁的移动通讯工具——比如Kik、TalkBox等——都在市场上败给了有着资本后盾和商业运营的竞争对手。让我想想,自从Instagram加入Facebook之后,坚持了约有一年半的时间,在2013年10月,Instagram正式宣布添加广告系统,在一份数据中显示,Instagram的广告表现在信息流中能够达到超过5%的点赞率,被Facebook认为会增加其业务规模。
由于收购WhatsApp几乎用掉了Facebook接近1/3的现金,所以至少在继续积累几个季度盈利成果之前,Facebook都很难再出度阔绰出手。值得关注的是Google,自从Android发展顺利之后,Google就不再热衷于布局社交市场,它曾试探性的想要收购Snapchat和Path,却遭遇以热贴冷的滑铁卢,连雅虎在收购Tumblr之后,都在去年10月的全美流量排行榜上击败Google重夺第一的名次,坐拥近50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Google应当出来活动活动了。
最后,
据说阿里巴巴正在接触Line,从商务到资本层面的可能性都不排除,这是真的吗?
* 一张图告诉你,移动互联网里的“一年”时间,价值几何:
作者 阑夕 的微信公众帐号:techread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前沿科技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分享至:
1
大 家 都 在 看
190亿美元!Facebook收购WhatsApp,50人团队
虎嗅
12:00
#大公司情报站
Facebook帝国堕落:普通人该如何抓住时代红利?
三节课
傅盛:Facebook疯了吗?我对190亿收购WhatsApp的四点看法
傅盛
迄今最细节报道:Facebook与WhatsApp 190亿美元交易的深入内幕
虎嗅
封杀TikTok无用,互联网百年老店生存法则
CSDN©
张一鸣究竟“输”给了谁?
首席人物观
风投唯成长论的迷思:从创业导师转换为“纵火教唆犯”
经济观察网
互联网失去豁免权
阑夕
TikTok内幕:张一鸣的巨浪征途
张小珺©
对话Netflix首任CEO:从0开始,别相信顿悟
深响
AI接连翻车的Google,还有机会再赢一次吗?
爱范儿
20:22
#内幕大揭秘
硅谷封杀下,tiktok艰难出海
思投社-社长talk
16:36
#高新技术流
展望2024年中国科技的“三大困境”与“两条新赛道”
白呀白Talk
14:26
#大公司情报站
移动互联网十年:社交应用爆发,世界变好了吗?
IC实验室
15:02
#今天介绍谁
电脑大王如何从全球第一走向衰亡?
瓦肯财经
12:07
#AI有多智能
ChatGPT会是下一个元宇宙吗?
科技狐
07:56
#内幕大揭秘
为何瑞幸一直屹立不倒?背后资本漏洞大揭秘
商业评论
09:14
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Blued的前世今生
深响
13:24
#大公司情报站
阿里巴巴大“地震”,老将重新接管,预示着什么?
白呀白Talk
06:27
#内幕大揭秘
所有年度热词,都指向同一件事情
冷水财经
大 家 都 在 搜
字节跳动
短视频
拼多多
抖音
钟睒睒
美团
网易
消费
阿里巴巴
APP内打开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
元
匿名赞赏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