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4-10 16:13

今年,国资LP开始追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顾白,编辑:吾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今年以来,国有资本投资失利的情况日益严重,很多企业撤单IPO导致投资人资金被困,尤其是国有资本参与其中的情况更为严重。国资投资平台的投资人冯琛表示,很多项目无法IPO上市,导致资本无法退出。目前国有资本基金运营中暴露出政策重复、运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引发对基金合规运行和达到预期目标的关注。

• 💰国资开始追责,安徽国资再反腐被曝大动作

• 📉每日优鲜退市引发国有资产流失担忧

• 🏢招商引资加剧,GP落地项目变得更加困难

“国有资本投资失利,是真的要被追责的!”


今年以来很多企业纷纷撤单IPO,投资人的钱困在里面,更严重的是这类投资主体里很大一部分都有各省级市级国投。如果不能IPO上市,那很大可能是重大投资失误+国有资产流失。


发出上述感慨的投资人冯琛任职于某地方国资投资平台,手上项目今年全在清盘。“明年搞不搞(投资)还是未知数。一级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很多项目无法IPO上市,资本根本退不出来。”


这两年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引导基金,以及国有企业参与的大型产业基金等都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对国有资本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引导新兴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基金运营中在政策目标重复、运作机制不够完善、资金闲置或者投资进度缓慢等方面也在不断暴露问题,有关基金有效合规运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备受关注。


一、国资开始追责


前不久安徽国资再反腐再次被曝出大动作,江淮汽车集团原董事长安进被查。安进此前被认为是推进安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在他任期内不仅江淮先后与蔚来、大众等达成战略合作,且成功引入合肥产投集团、青岛城投集团、安徽国控集团等国有资本。


其中安徽国控集团由安徽省国资委100%控股。除了是江淮汽车重要股东外,参股20余家企业,主导或参与设立多只基金,形成了以安徽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省战略投资基金、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增动能投资基金为基础的国控基金群,而且各类子基金促成20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在安徽省投资落地。早在去年甚至更早前,安徽国资系统的“打虎”动作就接连不断。2023年7月份安徽国控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先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安徽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其实自2002年国内首只政府引导基金成立以来,历经20多年发展,政府引导基金的目标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随着基金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引导基金能否有效合规运行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逐步受到关注。而且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监督追责局连续下发央企追责通知,突出强调了国家层面对央企违规经营投资处理处分的重视程度,尤其强调强化对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部门和岗位的监督,严查股权投资、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对外担保、金融业务等领域违规问题线索。


圈内最为典型的国资投资案例莫过于每日优鲜。根据媒体梳理,在2020年5月21日至2020年12月9日期间,苏州常熟政府产业基金、青岛国信,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中金资本等先后参与每日优鲜战略融资。这其中青岛国资委20亿投资成为生鲜电商史上落地地方的最大规模战略投资,前置条件是每日优鲜要将总部搬至青岛,可谓给出了足够诚意。直至2021年一季度,每日优鲜走出资不抵债的困局。如果不是国资注资,公司可能早就死去。然而,仅用一年时间从200亿市值到宣布退市,国有资产流失一度成为热议话题。


据当时每日优鲜Base北京工作的Java架构师柳清表露,因为自己是青岛城阳人,公司上市后十分关注总部落户青岛的事情,但一直以来青岛几乎没有任何岗位。“看着公司拿着青岛的投资,我和北漂同学找遍了各大招聘网站,以为终于可以回青岛安家就业,但结果大失所望。公司内部也对青岛二字绝口不提。反而是还在北京高薪招聘程序员,5年左右经验的工资开到4~6万/月,我还是面试官,心中五味杂陈。”


回头来看,青岛国资当时选择押注每日优鲜,大概与地方加快产业转型的顶层规划密切相关。2020年6月青岛出台《关于进一步压实专班责任统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的工作方案》,成立13个产业专班,压实责任推动13个产业发展,形成青岛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的产业体系,而作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和现代物流为支撑的生鲜电商头部玩家,每日优鲜彼时能获得青岛国资青睐多少存在一定合理性。但无论如何,每日优鲜的退市或多或少是对青岛政府创投动作造成了“心灵创伤”。


当然,考核是双向的。目前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主要由国家部级单位或者央企发起,作为国有基金的考核,除了内部管理人员外,对基金管理人GP的考核也在不断加码,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机构要背起招商引资的重任。


二、返投考核加剧,GP落地项目越来越难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这已经是各地方政府的新共识。去年两会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被写入各政府工作报告,“拼经济”成为热词,所以全国各地一把手都开启“跨省串门”模式,各地政府和产业园区加大马力,统筹谋划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某VC机构负责人刘文文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政府引导基金对GP如何实现返投、满足自身招商需求是极为严苛的,尤其是在基金募资时对于拟投项目的落地不再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到对税收产生节点、当地投资规模的具体测算。”


一家电子信息领域快速成长型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办公室抽屉里放着好几个地方拟好的招商引资落户意向方案。“不少地方招商干部都有直接上门,开出了不少诱人的搬迁落户条件。有的提出减免加补助5000万元,有的开出给28亩土地和扶持资金3000万的优惠,还有的承诺可以和当地相关企业合并打包上市等。”


该公司是在2015年落户某县城工业园后,产值每年增长30%,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8亿元。出于对所在地营商环境的认可,他和投资人商量,目前公司发展暂不搬迁。


今天,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四川、江西、湖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引导基金设立速度明显增加。除了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也在积极布局,下沉发展基本成为政府引导基金的大趋势,几千亿的集中签约、上百亿的单体投资遍地都是。在招商引资领域,几千万甚至都算小项目。“内卷式”挖墙脚招商可以说越来越普遍。就连合肥市国资委规划处处长陈晓明也曾对媒体说过:“确实有些优质企业被其他省市挖走。”


以前,一个普通企业主要考察成本、地段、行政效率等,选址可能在附近看看就能定下,但现在企业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收到几十个邀约,在返税、教育、配资、订单、户口等方方面面可以对比增值条件,这让“参选”的各地政府和园区加剧PK。


为了顺利招商引资,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硬件配套和软件服务,更要向上争取更多政策优待乃至推动顶层设计,随之而来就会出现一些无效动作,比如不以落地为目的签约、不以签约为目的的会谈,接待宣传也成了招商引资人的必备作业。看起来繁忙一片,但实际落地企业并不理想。


一些企业甚至已经出现埋怨和头疼。某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赵常清表示,他曾到全国不少地方考察投资环境,一些地方的普惠政策印出来比一本书还厚,资金、土地、补贴等都能提供。可一旦落户,就很容易失去主动权。之前的一些承诺“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企业拥抱资本、拥抱政府的前提是合适的顶层规划与路径设计。经过三年疫情考验,一批企业已经倒下,稳健活下来的实力企业必然需要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生长的优质土壤。反过来想,这也在倒逼国有资本基金的平台管理人、招商引资负责人以及肩负着给各地招商返投任务的GP都得越来越专业且“善解人意”。


我们仍来参考合肥。安庆日报曾对合肥招商团队做过一次报道,合肥市投资促进局有一批数百人的项目招商人员,每个人负责研究特定的产业行业,每年有200多天在全国各地寻找值得投资的项目。团队专业到什么程度?在某地考察一家工厂时,招商人员看了厂房和设备后,直接报价:你这项目的投资额是3800万,这把企业负责人惊到了,因为这个项目的实际投资额是3700多万。不难想见,好项目谁都想要,中国地方政府和创投VC们不得不摩拳擦掌!


三、GP和LP的关系始于金钱,忠于利益


中基协于2023年4月28日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也被业内人士称为“171号文”。其中,监管部门拟对私募基金的募集及存续门槛、组合投资、总杠杆水平等多方面予以规范。


在“要求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增强制清算流程,要求连续60个交易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清算流程(市场波动导致净值变化除外)”,并且明确提出了12个月的整改期。


业内不少人士感慨,野蛮生长的私募行业,自遭遇“强监管”后已经步入出清阶段。去年甚至有投资机构联合原配起诉“渣男”创始人,就是为了能够拿回股权换企业的正常经营,对LP的钱负责。截至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创下一年来新低,存续私募基金规模也回到去年3月份水平,约20.33万亿元。


最近很多机构投资人都在讨论“吴老师”的严厉政策,会不会对一级市场有影响。短期来看,在还没有清理干净的前提下,一级市场有不少机构会影响很大。有的机构还在搞3+2的基金,那这个政策结合基金新规,致命度也是很高的。


关于GP和LP的关系,始于金钱,忠于利益。如果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输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关键词,按裁判年份分类可以看到,从2019年开始文书数量出现明显上升,几乎是2018年的两倍。2020和2021年两年内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数量均在300份以上。简而言之,一级市场上的LP和GP纠纷案件越来越多。


人在风投圈,再顶级的捕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对于非国有资本系LP而言,一个案例的投资失败或许对GP的投资不会伤筋动骨,但于国有资本而言,信任感必是被打折扣的。


这也从侧面所反映的,经历十多年的摔打,一级市场的人民币LP早已经对GP的能力有了全新认知,尤其是在上升通道不在、高增长时代渐行渐远、IPO出口阻塞的今天,GP是否通过多种方式让LP的钱真正安全、有效地取得投资回报,正在变成包括国有资本基金、市场化母基金以及个人LP们最为优先级的考察事项。


(应受访者要求,文章中冯琛、柳清、赵常清等皆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顾白,编辑:吾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