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4-11 21:43

农村小个体户,艰难求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电员(ID:gh_014e4fbec69b),作者:胡水,原文标题:《献给农村小个体户的一封“情书”》,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农村小个体户在面临社区团购平台的竞争下艰难求生的情况。文章通过一个小卖铺的例子,描述了社区团购平台对农村小个体户生意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微信群下单和批发商合作来适应市场变化。

• 💼 社区团购平台对农村小个体户的生意造成了一定影响。

• 📱 农村小卖铺通过微信群下单和批发商合作开展新的经营模式。

• 💰 农村小个体户通过适应市场变化维持生计,尽管生意并不容易。

个体户生意受冲击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总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娄山关路,1999年开张的玉江超市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兴济镇宋官屯村156号,两地直线距离907公里。马克思说资本是无孔不入的,从2016年诞生的社区团购先是在城市布局,凭借着区域化、小众化、本地化、网络化的团购形式以及优惠的商品价格迅速在城市地区打开市场。


经过2020年那场堪称互联网史上最猛烈的“烧钱大战”之后,赛道上仅剩下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实力雄厚的几家。随后在城市市场基本饱和之后,社区团购平台纷纷开启了它们的“下乡之旅”。


宋官屯村位于沧州市的东北部,共有202户,829人,在村子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有小卖铺一个,4个小卖铺共同瓜分全村的800人,各家的生意都差不多。“玉江超市”开在村子东头,挨着村子主干道和村委会,算是村子核心地带。因此不论是路过的外村人还是村委会的一些活动所带来的人流量,都会给这个“东头超市”带来一些额外收入。


2018年之前的“玉江超市”除了装修了几次之外,在营收上没有太大变动,每日流水在两千块左右,利润约为百分之十五,一天大概可以赚一百五十块。这种工作风不吹日不晒,而且没有房租压力,所以一天一百多块的收入,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也还算是可观。


小卖铺老板叫玉江(化名),是“玉江超市”名字的由来,而平时打理店铺的主要是他老婆张玉。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摆放和售卖商品,晚上整理收入,列出缺货清单给玉江,第二天凌晨玉江根据清单去兴济镇批发市场进货。


张玉说四十岁之前的玉江每天就只做这一件事,除此之外就是喝酒打牌,直到儿子有了要考上大学的迹象以及发现家里早年盖下的瓦房已经不足以为儿子在农村讨一个老婆,这才托朋友关系在附近的一个农药厂找到一份开叉车的工作。


超市刚开张的那几年,是生意最好的时候,那时候刚结婚几年的小两口买了一辆“三马子”——也就是三轮农用车来进货,这种车结实,能拉的货多,而且顺带还能干点农活。


回忆起那些年,玉江说:“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法网购,家家户户也没车,轻易不去镇上买东西,所以当时每天早上都要进一车斗的货。后来赚了点钱,就换了一辆五菱的面包车,为了方便装货,连后边的车座都拆下来了。现在那辆面包车已经报废了,两千块钱卖给了车贩子,新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生意没那么好了,也不用每天都出去进货了,一辆三轮车也够用了。”


谈合作


生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差的,他们早就记不清了,但是有一件事张玉印象很深,“应该是2018年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来了几个说普通话的人,拿着几张传单,说是要谈合作,我问他们是干嘛的,他们说是拼多多平台的,拼多多我知道,还用过,但是拼多多能和我合作什么我不知道,他们接着又说是做社区团购的,叫‘多多买菜’,和网购差不多,主要卖日用品,水果蔬菜啥的,网上下单,第二天给送过来,想用我这门店做类似快递站那种站点,也不用我具体干什么,就每天来送货的我对一下单子别送少了,来取货的我对一下人名别拿错了就行,卖出去的东西给我百分之一的提成,我当时想了想就答应下来了。”


社区团购平台下乡,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就两个:一个是仓储,一个是门店。关于仓储问题,从张玉门店的送货员那里了解到现在农村供货和市区供货是合用的一个仓库,负责沧县地区农村门店的配送员目前有四个,分两组,每天开着公司的面包车各地送货,但是人员流动较大,经常换人。


而在门店的选择问题上,农村小卖铺作为自带场所、设备以及熟客的现成门店,自然成为了平台的绝佳选择。二者虽在售卖的商品上存在冲突,但平台依然有自信去找小卖铺合作。面对这种上门抢生意的行为,张玉表示“我不做,别人也会做,没办法,挡不住。”就这样,村里四个超市也都陆陆续续的成了多多买菜的“团长”。


开通门店的手续相当简单,只需在专员的指导下通过手机在拼多多平台线上申请即可,不用签纸质合同,《多多买菜门店合作协议》只是作为一个想要开通就得同意的自愿选项而存在。


在《协议》中关于“门店(即玉江超市)的权利义务”一栏的细则下写着:“门店(即玉江超市)应当有安全、卫生且适宜存放相应商品的经营场所,配备冷藏冷冻设备等相应设施,并保证可在多多买菜规定的时间段内收货及向用户交货。如因门店原因导致商品过期变质、损毁或丢失的,要由门店承担责任。”而在关于“多多买菜的权利义务”一栏下,除了写到所有规则的制定与调整以多多买菜为准之外,并没有具体对消费者以及门店所要履行的义务。


最初在“多多买菜”平台下单的主要是一些年轻人和一些“赶时髦”的中年人,在发现平台上商品价格确实有优惠之后,一些老年人也开始借年轻人之手在平台下单,最多的时候每天可以有十多单,流水在一百块到两百块左右,也就是说根据百分之一的提成比率,“玉江超市”当时每天可以从平台领到一到两块钱的提成。


“每次从那个平台提现那几块钱的时候就总有被人骑在头上拉屎的感觉。用着我的地方,我还得帮他看着货,冻品我还得给他放进冰箱里,又不能收电费,最后才分我几块钱。” 翻看张玉团购店铺的订单,发现订单商品中有很多在他的超市就能买得到,尤其是水果蔬菜之类,但是价格基本就是小卖铺去批发市场拿货的价格。“刚开始那会确实是把小卖铺(生意)给顶得不赖,不过后来疫情来了,用这个的人就少了。”


社区团购“下乡”的节奏被打乱


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社区团购“下乡”的节奏。送货车不再能自由出入,一下掐住了“多多买菜”的命门,但同时让这些小卖铺缓了一大口气。“那时候生意倒是挺好,村里人都出不去,外面送货的又进不来,只能来我们这了”张玉说。


多多买菜对于这个村的小卖铺来说就像是一个外来入侵物种,侵占了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从“多多买菜”来了之后,大家才意识到原来生意还能这么做,于是纷纷开始“搭建”自己的平台——微信卖菜群。把村里的男女老少只要有微信的都拉进群里,每天在群里发视频或图片展示今天的商品,尤其是新到货的新鲜蔬果以及特价处理的商品,谁要什么,要多少,在微信群里直接就能沟通,金额也能直接通过微信红包支付。


“那段时间生意比以前都好,每天能卖两千多甚至三千块钱。”那段时间就连小卖铺老板进货都是以三天一次的频率进行,有时候货不够卖,张玉就会和镇上的批发商约好,在村子的小路口接头进货。


那几年的社区团购在农村发展不顺,但在城市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2018年到2021年,社区团购飞速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2019年增速达到最高,为300%。2021年中国社区团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05.1亿元,同比增长60.4%。


走了个拼多多,又来了个批发商


2022年之后,一切回归正轨,送货车终于可以畅通无阻地行驶在乡间,但是受到疫情的冲击,村民始终没有养成手机下单的习惯,因此“多多买菜”的成交额相较于疫情前还是有所萎缩。现在送到张玉“团长”手里的货平均每天只有两到三单,流水几块到几十块,张玉因此能够收获几分钱到几毛钱的提成,对店铺生意的影响已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现在来看,社区团购对这些小卖铺影响最大的不是抢了多少生意,而是受它启发诞生出来的微信群下单以及批发商越过零售商的全新经营模式,这些东西在这个农村地区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有几家批发商也建了微信群,早上在批发市场干批发,剩下时间就做零售,前一天在群里下单,第二天直接交给各个村找的代理,然后谁买的东西谁再去这家代理家去取货,和‘多多买菜’差不离”张玉说。


至于代理怎么找的。张玉说:“村里闲人多的是,好多上岁数的没事干,再说这事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一天给个几十块钱就行。”批发商做零售这件事对“玉江超市”的冲击比“多多买菜”要大得多,首先就是价格优势,张玉说“批发商的货比我们便宜太多了,西红柿我这卖四块钱一斤,他那两块五,我们的货也是他们那来的,根本比不了”。


另外因为微信群下单这种模式比起“多多买菜”还要从微信小程序下单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就连老年人也能轻易掌握。因此用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一天有时候连一千块钱都卖不了了,比以前少了好几百。”张玉说。


问起未来的打算,张玉说:“凑合着干吧,开了二十多年了,要是正式工人到我这年纪都该退休了。现在每天下午打打麻将也挺好,儿子也快毕业了,学费生活费加起来一年几万块钱也还能供得起。”至于社区团购平台,目前几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多多买菜聚焦农产品供应链,借助源头直采的供应链优势,继续死守低价优质;美团优选则将履约成本过高的西北四省(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业务关闭,进一步收缩战线;阿里将淘菜菜与淘鲜达合并为“淘宝买菜”,淘宝买菜延续“深耕华东”的战略,在上海组建地推团队,将业务市场向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的优势地区推进。


从张玉女儿那里了解到张玉“身体不好,膝盖和心脏有问题,年轻的时候累的,她们这一辈都这样,年轻的时候拿健康换钱,老了再拿钱换健康。”问到目前小卖铺的生意现状,她说:“之前也提过说不行关门算了,我爸不是还在外面上班嘛,还能挣点。但是让她关门她肯定不同意,底下还有个弟弟,以后还要买房娶媳妇,这小卖铺虽然挣得不多但也够平时吃穿的了,她这身体干别的也干不了,小卖铺算是轻松的了。”


谈及对小卖铺未来可能会关门是否有担忧,她说:“村里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了,都出去打工了,别说她这小卖铺了,没准过个十几二十年,连这个村都没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电员(ID:gh_014e4fbec69b),作者:胡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