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 | 房煜
题图 | 视觉中国
最近,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在出席亿邦动力活动时,主动提到拼多多的物流成绩单。他说,“拼多多全年订单总量超过111亿笔,2018年中国物流包裹总数约550亿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在路上的每五个包裹里面,就有一个包裹是拼多多的。”
这里说的物流包裹,概念还是快递小包裹。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位列全球第一。这也意味着,来自拼多多的快递订单已经占据了快递市场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从物流的角度看,拼多多是一个新增量市场。现在拼多多显然想在物流领域有更多话语权。2019年3月初,拼多多开始大力推广自己的电子面单,目前拼多多电子面单已经接入了7家快递公司,但是随后引发了一些风波。先是拼多多被一些商家质疑二选一,为此拼多多公众号发文试图解释,却又被外界解读为“使用拼多多电子面单可以免除刷单处罚”。
为此拼多多进行了第二轮回应,拼多多强调:“之前平台上商家由于使用了它类电子面单,而这类电子面单只管自身电商系统内的虚假发货打击但并不协助拼多多平台治理虚假发货顽疾,甚至出现一些商家和个别物流快递网点合谋进行虚假发货但平台无法管控的真空地带,对此拼多多平台深恶痛绝。”
也就是说,拼多多坚持推出电子面单,宣称是为了全面打击刷单行为,而拼多多认为,只有使用自己的电子面单才能做到这一点。
杀鸡焉用牛刀?这真的委屈了电子面单。电子面单的本质事关快递公司的物流信息节点,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拼多多不谈成本效率而谈整治刷单,这样顾左右而言他,背后是否有算盘?
原因或许是,电商做大了一定会碰到物流这个痛点,但是做物流同时又是个苦差事。对于电商物流这件事,拼多多想走一条“捷径”。
拼多多的物流链条
拼多多给增速放缓的快递市场带来了增量,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因此,国内三通一达几大快递公司都有接手拼多多的订单。
但是,诞生于2015年的拼多多也有一点“生不逢时”。这几年,快递行业的总体增速其实已经开始放缓。2018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26.6%,连续5年世界第一。那么2014年的同比增速是多少?2014年快递全行业达到139.6亿件,同比增速达51%。现在由于基数增大,行业增速已经下降一半左右。行业野蛮生长的时期拼多多没有赶上,等到拼多多长大时,中国快递第一阵营的公司基本都已完成IPO ,区别只是选择的资本市场地点不同,百世和中通选择美股,顺丰、圆通、申通、韵达都是在A股上市。
这意味着拼多多还是唯快不破时,却正好赶上了几大快递公司更加注重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时期。他们需要定期向公众解释公司的财务状况、资金的来龙去脉。在这种背景下,和拼多多有业务往来的三通一达对外需要改善中国快递业过于同质化的印象,对内则需要提高加盟制下的网点收入,来避免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送快递的状况。
营收增加但是单票收入下降,被认为是当下中国快递业正面临的严峻挑战。2018年快递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这便意味着,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单件收入为11.9元,相比2017年的12.37元继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快递公司都希望能够让快递价格稳中有升,而不是继续下降。这一方面取决于公司自身的战略方向,能否不断开拓中高端快递市场,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市场竞争环境。
从拼多多的情况看,快递价格是成本的组成部分,目前属于为了降低成本而需要“拧毛巾”的部分。由于拼多多的订单来自三四线城市比较多,使得拼多多的订单整体票单价格比较低。南方都市报调查显示,在深圳华强北,每天如果有50-100单拼多多订单,快递费可以谈到3-3.5元/单;而如果每天的订单量达到1000单以上,可以谈到2.6元-2.8元/单。但是明确有快递公司加盟网点表示不欢迎这种订单,因为3.5元/单已经是快递发货成本价,再低就亏钱了。而且价格过低的订单,包裹丢了也没有人愿意管,没有动力去进行售后服务。
低价市场并非没有意义,这是消费的潜力来源和流量基础,问题在于这是否会拉着正在转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收入的快递公司走回头路?特别是当订单中的物流费用无法覆盖成本时。
这是其一,其二是跟据自媒体驿站报道,有很多一线快递员反映,他们接拼多多的订单时,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一个订单号被多个不同地方的消费者询问,货到了没有?有人还直接质问他们,为什么没有收到货,系统就显示已签收?为此有的快递员不得不去来回查底单,浪费了大量时间。
有知情人士指出,在拼多多的物流生态里,过去拼多多其实并不直接接触物流快递公司。快递公司是作为商家的服务商存在,拼多多只能通过给商家施加影响,来影响物流公司。
这种施加影响的手段,主要就是根据拼多多发货规则。比如拼多多规定常规商品48小时发货,未按时发货则为延迟发货。对于延迟发货的处理,2018年8月8日生效的《拼多多发货规则》规定如下:“商家发生延迟发货的,拼多多平台将按照3元/单的标准自商家店铺账户保证金及/或货款余额扣除对应的消费者赔付金,并将同等金额以50年有效期的无门槛现金券形式发放给商家延迟发货订单所对应的消费者。”
这种管理手段,可以说是以事后监督为主,后来拼多多也意识到,需要从上游去解决问题。
有知情人士告诉虎嗅,拼多多的商品营销策略很多是以爆款为主,导致单量短期内冲高,然后又迅速回落。也有商家做一单买卖就跑路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快递公司网点在费用结算方面,有的甚至改变了以往一个月账期的惯例,改为签署三天内回款结算的短期合同。这种短期合同的背后,其实是生态中上下游已经相互不信任的结果。这种物流生态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于是在今年,我们看到了拼多多电子面单的出现。这意味着,拼多多希望能够通过自身平台的力量,直接增加对物流服务商的“话语权”,为之后的GMV增长寻找利润空间。
电子面单的能与不能
电子面单对于中国快递业,说是一项革命性的产品并不为过。2014年,菜鸟推出电子面单,由快递公司向菜鸟预发物流单号,快递公司授权菜鸟向申请单号的卖家下发物流单号,当卖家产生销售订单及物流需求时,卖家可在绑定物流面单号后,生成物流信息,并通过热敏纸打印输出纸质物流面单。
由于,电子面单可以把物流链路汇集到同一个平台,而且实时可视化,因此可以在数据的基础上,对快递链路进行一系列优化,使用电子面单,分拣效率提升了50%以上。
所以电子面单的本质作用应该是降本增效,利用数据信息化为物流的智能化打下基础。如果说,拼多多推出电子面单没有对快递行业“话语权”的图谋,恐怕是没有人相信的。问题在于,是不是拼多多仅仅靠推出电子面单,就可以解决刷单用户体验等诸多问题?与同行相比,拼多多对于物流的态度,未免太“轻”了。
拼多多在其商业模式上,一直强调自己是在实践C2B模式,是真正的把“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对于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以及财报分析,虎嗅之前已经做过报道,请参考《去年亏损40亿,拼多多亏成了“中国第二大电商公司”》。
那么我们回到物流层面来看,是不是商流端用C2B模式反向撬动上游,在物流端也可以实现?拼多多有没有可能在物流领域用电子面单的方式,复制其商流链条的快速裂变?答案恐怕是,非常困难。
物流行业的质变,从来不是纯粹靠轻资产模式就可以推动。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成为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物流根本顽疾之一,在于基础设施的薄弱,从过去电商公司和物流公司的发展来看,都是要先做硬件基础投入,这一步是绕不过去的。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再来做“软”和“轻”的数据部分,而不是颠倒过来。
何谓基础设施,一般来说物流行业包括仓、运、配三个环节,信息技术是贯穿其中的软件因素。这其中最重的投入是仓储的建设,阿里和京东都没有跳过这一步。这里说的仓储也包括各种物理上的物流节点。即使是早年飞速发展的快递公司,他们没有一上来就建仓,但是在各级转运和分拨中心的建设上,也是花了真金白银。而在运和配的环节,则涉及车辆和各种设备工具的投入。
在这方面,物流行业专家、普洛斯旗下的隐山资本合伙人董中浪先生有过多次论述。因为就在拼多多成立的2015年,正是物流行业互联网思维风行一时,各种轻资产的物流平台大行其道的时期,典型代表是各种车货匹配平台。2016年初,董中浪曾经在运联传媒举办的西部论坛上说了这样一番话:
“新物流需要新链接下的基础设施,我大胆预言一下,五年以后可以看到,无论是德邦还是顺丰,其实都会做一个价值链较长的现代物流,将自己变成综合物流商。”由此引申出来,董中浪当时指出,物流基础设施的战略地位将会提升。比如仓库,原来是成本中心,现在可能是供应链的新节点,是一个增值服务发生的地方。
到了2019年,各种轻资产的物流平台大多已不见踪影,加大重资产投入做基础设施建设,这已经是物流行业的大势所趋。不用看正在建设机场的顺丰,和拼多多有合作的一线快递公司,几乎都走在了综合物流商的发展道路上。就以中通快递为例,中通快递的官网上现在赫然写着,中通快递创建于2002年5月8日,是一家集快递、快运、跨境、商业、云仓、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商。
物流行业的这种重资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则是资本驱动。
运联传媒整理了2017年的融资事件,发现过亿元的一共44起,多发生在C轮和D轮,但是2018年上半年过亿元融资就有28起,很多发生在A轮和B轮,董中浪对此评价说:“现在的物流行业,钱少了,你连牌桌都上不去。”
那么,既然快递公司都在自己投钱做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意味着拼多多可以保持“甲方”姿态,用他们的服务就好了?
虎嗅认为,在电商行业,目前看来只依靠商流就可以独立发展壮大是很难的。只有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有其二,其模式才可成立。
而拼多多未来究竟对于物流作何打算?一方面大家都看到了中国五个包裹就有一个是拼多多;但是另一方面,虎嗅认为,拼多多不能再以“甲方的心态”对待快递业,它理应成为电商物流生态中的一份子,它必须补上物流这一课。摆在它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阿里平台化物流,一条是京东的自营式物流,无论哪一条,本质上都是重资产投入,这是绕不过去的坎。
而想靠一张电子面单就倒推整个行业去为它改变,未免太想当然了。这不是补课的态度,而更像是在“偷懒”。
——关于《财报透露的真相》第二季——
本周三,本文作者Eastland将在虎嗅精选付费专栏《财报透露的真相》第二季中,用最新财报揭穿拼多多的老底。此前两周,Eastland已在此专栏中完成了对蔚来和美团的深度解剖。
在本季专栏中,Eastland专门聚焦于2018年上市的次新股,带你看透20家新经济公司,助你在二级市场完成公司价值发现,做靠谱的投资决策,学会正确的判断一家公司。
戳此,点击这里 马上订阅《财报透露的真相》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