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3-29 10:27

中国奥数没落了吗?

本文来自: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戴梦馨,封面:视觉中国


巨大的场地内没有观众,只有场中央为选手准备的数百套桌椅。射灯从头顶打下白色的强光,四周的大屏幕上的始终提醒着比赛时间的流逝。两场考试,在9小时内完成总共6道考题,奥数竞赛可能是在体育馆内举行的最安静的比赛。


每年7月,来自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的高中奥数选手齐聚一地,共同参加被称为最顶级数学竞赛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下称IMO)


3月28日,代表中国出战2019年IMO比赛的6人国家队阵容刚刚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诞生。从全国近4000万高中生中脱颖而出,经历了无数次选拔与考试的他们已经在高强度竞赛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与此前不同的是,2019年比赛很可能将吸引更多外界的关注。在过去四年,中国队已连续四次无缘第一。两次第二名和两次第三名的成绩仍然优秀,但在2015年之前的十五年中,中国队“跌落”到第二的状况也仅有三次。


这样的落差,让人们对中国的奥数成绩愈发关注。2019年,一个更多被用作练兵的“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上,中国队团体第六的成绩引发了大量讨论,让这个一向小众的比赛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热搜榜。这甚至导致2018年再次开始的小学奥数培训、小学奥数竞赛整治,也因这场高中奥赛“失利”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国奥数究竟怎么了?


两个“奥数”


奥林匹克数学真正走入大众视野,是从1990年代开始的。


1989年,中国队首次在IMO中排名团体第一,又在次年以主办国的身份实现连冠。在数理化本就更受教育界重视的背景下,国际奥赛成为了衡量国家理科教育水平的标尺之一。中国人更擅长数学的标签化印象也自此开始被更多人所认同。


但大众印象中的“全民奥数”,却是另一个概念,通常指小学阶段以初中升学为目标而进行的课外补习。相比于小众的国际奥赛,小学奥数普及的原因更为复杂,也多了一些功利色彩。


1993年4月,北京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暂行规定》,取消区、县统一组织的小学毕业考试,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应在规定的区域内就近入学。这成为了初中不按照考试成绩招生的开始。


但并不是每个学区都有被公认的“重点学校”,电脑派位、就近入学的方式就像彩票,拼概率的方式让一些家长心中没底。名声在外的好学校们,也需要优秀的生源来维持亮眼的成绩表现,平均化的招生也将对此造成影响。


按成绩招生的共同需求形成了合力,小学奥数成为了架在学生与学校间的一条隐秘的第二升学通道。“迎春杯”“华杯赛”等知名竞赛,以及学而思、高思等培训机构,都成为这条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尽管屡遭教育部、教委等监管部门禁止,但是小学升初中的择校选拔已经持续了近20年,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1年发布的调查报告,在北京市择校竞争最激烈的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电脑派位之外的入学比例超过50%。


尽管都被称作“奥数”,但高中阶段的奥赛与小学奥数有着许多不同。


与奥林匹克体育比赛相似,包括IMO在内的奥数竞赛具有明确的竞技性,是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参与的顶尖比赛。但相比于奥赛极端稀少的奖项与晋级名额,优质初中释放出的择校名额要多得多。对于面临小升初的学生来说,并非一定要拿到顶尖的名次才能有所收获。一个中上游的比赛成绩不足以进入顶尖学校,但拿到区重点、区示范学校的录取名额却也绰绰有余。而这样的学校可能已比学区内可派位的学校更好。


只要参与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结果,这正是小学奥数“全民化”的原因。


在考试的内容上,高中奥赛与小学奥数也并非继承关系。两届IMO金牌得主付云皓在《从首个IMO季军谈起》中认为,“小学的竞赛,读完高中成绩优良的理科生基本都能讲,真没多少东西”。 超前学习中学的知识,是小学奥数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而过度超前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等能力,仍很难得出定论。


与此相对,高中数学竞赛所考察的已不是知识,在知识点上也并不超纲,仍是中学阶段所学习的经典初等数学,包括平面几何、初等数论、初等代数、组合等领域。“高中奥数试卷里,你看不到超越常态数学学习的‘知识’。” 清华附中奥数教练王慧兴对界面教育表示。


这也让高中与小学奥数在训练方式上完全不同。与最传统的应试教育一样,刷题是小学奥数的常规学习方式。一名小学奥数教师告诉界面教育记者,他曾见过一名小学生将每晚6点至10点的4个小时固定为奥数时间,全部用于刷题。


这类“抢跑”、刷题式的小学奥数培训,开始引发担忧。曾负责奥数教学的方良对界面教育记者说:


“如果小学奥数培训,不是在小学知识的框架内培养思维能力,而是小学学初中、初中学高中,这种所谓的‘奥数培训’,对孩子真的好吗?”


但在奥数赛场上,依靠超前抢跑、刷题等方式所带来的知识与套路已很难奏效。王慧兴告诉界面教育记者:“奥数竞赛命题立意着眼于‘创新’,因此每一题都是学生没见过、富于思想性的题目。”


曾代表中国参加IMO比赛的江捷(化名)告诉界面教育记者,他在小学阶段也有过奥数培训和比赛的经历。但直到高中,江捷才意识到自己刚刚摸到奥数的门槛。


“奥数比赛肯定是在高中数学课本的基础之上。”江捷告诉界面教育记者,大部分参加奥数竞赛的选手都是在初三、高一,才能够开始正式学习奥数竞赛内容。而在国家队集训阶段,刷题已经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实我做题的强度,可能比参加高考的学生还低一些。”


万里挑一的选拔


天赋、努力、心理素质……高中生们备战国际奥数竞赛,与中国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的激烈程度不相上下。与得到第一名的年份相比,奥数国家队现今的选拔流程并没有太多区别,只有最优秀的一批人才可能被选中。


这是一套已经较为完整的选拔流程,获得IMO比赛的入场券,需要经历城市、省、全国范围的层层筛选,包括高中数学联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下称CMO)、国家集训队三个关口。


从各省区的数学联赛“二试”开始,考试就已与IMO接轨,题目难度、考试时长大大增加。每年12月,各区域的300位联赛优胜者集结在一处,进行为期五天的CMO比赛,成绩最优的六十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在进入国家集训队后,要再经历多次考试和两轮淘汰,才能进入最终代表中国出战IMO的6人国家队。


2018年国家集训队名单显示,队员大多来自上海、北京、浙江、湖南等省份的著名中学。向集训队输送3名以上的学生的学校包括上海中学、深圳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成都七中等,全部是各地的重点中学。


升学同样是吸引学生参与竞赛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目前的大学招生情况看,各省数学联赛的一等奖能够基本保证能够通过自主招生的初审。而经历过CMO比赛进入六十人的国家集训队,则基本意味着获得了名牌大学的入场券。


但相比于小升初,能够凭此在升学中获得优势的几率大大降低,因而并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有业内人士向界面教育透露,每年参与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初试的人数在5万人左右,即仅有0.12%的高中在读学生真正有资格参与到这场竞争中。以5万的报名人数到进入CMO阶段比赛的300人来计算,淘汰率高达99.4%。


从选拔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套有效的竞赛系统,只有真正能力出众的选手才有机会留到最后。从1997年至今,中国在IMO赛场保持了22年的世界前三,是当之无愧的奥数强国。


1997年至2000年,中国队开始连年夺冠。不败“神话”不仅从此延续,还从个位数分数的领先优势,发展为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压倒性胜利。


2001年,中国队力压亚军俄罗斯队29分。2005年,中国队领先亚军美国队22分。这一压倒性的胜利在2006年达到巅峰:中国队以214分的团体分数领先亚军40分,而IMO的考试总分才仅为42分。这意味着,除了当年考到满分的柳智宇,其余队员即使有人交了一张白卷,中国队也依然能够轻松夺冠。


然而到了2011年,中国队的“神仙战绩”开始难以持续。这一年的领先优势只有5分。


2012年,中国队突然以14分惜败韩国,由于当年选手个人成绩为5金、1铜,这次失利很可能是某个选手的发挥失误。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国队再次回到冠军的位置,然而已经不复往日10分以上的大幅领先。2015年至2018年,中国队已经连续四年未夺冠,与冠军的差距逐年拉开,从4分、10分、11分扩大到13分。


尽管在近四年中国队未夺冠,但团体成绩依旧是世界前三,中国奥数选手的个人成绩也依然是世界顶尖水平。2018年,中国队获得4金、2银,两位银牌得主的个人分数距离金牌分数线仅有1分之差。在IMO统计的选手排行榜上,中国选手近年依旧位于最靠前的统计区,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的选手们也开始冲进金牌的行列。


中国顶尖选手的水平或许并未退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IMO比赛中已不再有曾经具备的压倒性优势。世界其它国家代表队的水平正在逐渐赶上。


崛起的美国做对了什么?


在中国队让出冠军宝座的四年,美国队拿下了三次第一。


在1994年获得IMO团体第一后,美国队在接下来的20年中拿到了6个第二名和7个第三名,但却一直没能染指冠军。


2000年起,美国国家奥数队的组织方美国数学协会(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下称MAA)开始逐步对美国奥数队的选拔与训练机制进行调整。不少中国的奥赛教练认为,机制改革对美国队IMO成绩的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中国类似,MAA主办的AMC、AIME、USAMO考试,逐级选拔出60名选手进入集训队。在内容上,AMC、AIME已经与IMO接轨,包括了中国数学教育中较少涉猎的数论、组合内容。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教授、现任美国奥数队总教练、美籍华裔数学家罗博深(Po-Shen Loh)告诉界面教育记者,美国大约提前一年半开始选拔,在集训结束后还有11个月的时间为下一年IMO备战,而中国国家队的集训,一般安排在当年比赛前4个月左右。


除了制度设计,资金可能是美国与中国在选拔、培养IMO选手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官网显示,MAA的赞助方包括D.E.Shaw对冲基金、Tow Sigma量化对冲基金、都铎基金等对顶尖数学人才有强烈需求的机构。2018年,Akamai基金会在官网宣布,向参加USAMO的学生提供4.5万美元奖学金。MAA官方也在邮件中对界面教育确认:“我们的竞赛受到多方的慷慨赞助,这帮助我们培养了许多人才。”


与此相对,中国奥数队的选拔与训练体系由中国数学会负责。作为一个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中国数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中国奥数集训队的集训预算在20万元左右。


资金来源与金额差异,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同。根据MAA方面向界面教育提供的数据,在2018至2019年间,约30.4万人报名参加了其组织的数学竞赛。相比于中国数学竞赛每年约5万人的参赛人数,MAA能够以更大的基数来选拔人才。


在集训阶段,中、美两国的训练周期和培养方式也有一定差异。


MAA介绍显示,美国的集训夏令营一般持续三周半,授课范围不限于IMO考试内容。每天早上至中午安排3个小时的课程,下午为自习、考试、客座讲座,晚上、周末和某些下午时段不安排授课,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


根据2019年中国国家集训队课表,中国队的集训安排两轮,训练周期共计16天左右。除自习与考试外,教学讲座共计安排10次,以全员参与的大班式讲座为主。


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美国的教练团队一般为20人,包括10名教练和10名助教。罗博深对界面教育记者表示,教练不仅包括博士、博士后们,还有一批5至10年前的IMO竞赛选手,因为这些年轻的前IMO选手做教练更容易和新的学生交流。这种 “老带新”的模式,也被MAA认为是最关键的制度改革。


与美国相比,中国队的教练规模相对精简。2019年中国国家集训队的教练团队共计12人,包括经验丰富的奥数教育家熊斌、冷岗松、瞿振华等,也包括付云皓等相对年轻的前任IMO选手。


这样的差异并不一定足以让美国队员拥有稳压中国的实力,在最顶尖的竞赛场上,运气与实力同样重要。但过去四年的成绩也表明,MAA对美国奥数选拔与训练机制的调整起到了作用。而仍然世界领先却不再稳赢的中国,可能确实到了应该调整的时期。


而在比赛之外,中美两国在对待奥数成绩时都开始逐渐回归理性。付云皓在《从首个IMO季军说起》一文中回忆,IMO中国国家队在2002年时曾定下 3金、2 银、1 铜,总成绩前三的目标。而在近年参加比赛的江捷告诉界面教育记者,领队并没有向他施压,也没有对比赛成绩定下具体的目标。


“教练组并不像十年前或二十年前那样极度渴求一个团体第一了。”付云皓在文章中认为,中国奥数已经过了狂热地追逐金牌、“折磨”学生的阶段,教练们更愿意看到学生们在未来有好的发展。


罗博深也对界面教育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IMO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不希望让学生感到18岁的人生只有竞赛,这是他们人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作为一项以激发青年人数学才能、促进各国数学教育交流为目的的赛事,成绩固然应当受到重视。但通过竞赛及其背后的一系列选拔与训练,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顶尖数学人才,可能是更加值得被追求的结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