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newslab),作者:方可成,头图来自:东方IC
昨天B站上了微博热搜,据说是因为“被曝低俗内容泛滥”。
消息的来源是湖北的《楚天都市报》4月15日刊发的一则报道《B站低俗动漫内容卷土重来》。这则报道后来被广州日报、央视网、凤凰网等媒体通过网络平台转载。
仔细阅读报道内容,感到无力吐槽的同时,也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元素。我将这种中国特色的新闻文体称为“成绩一落千丈”体。正好借这个例子总结一下。
这类文体的开头,往往是称记者“接到投诉”或“爆料”。比如《楚天都市报》的报道就称:“记者接到多位市民投诉”。
顾名思义,“成绩一落千丈”体的核心就是某一位或多位学生“成绩一落千丈”的故事。在《楚天都市报》的报道中,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化名“欢欢”的女青年。报道说,她几年前考入湖北大学,之后沉迷B站,“发展到逃课追番,成绩也一落千丈,面临退学。”
将欢欢从B站“解救”出来的是她的母亲。报道说,母亲“从老家来到武汉租房陪读,逼着她远离B站。欢欢重修学分,并在毕业后顺利考入一所公立学校任教。”
这是一个完整的具备起承转合的故事。然而,就像大多数“成绩一落千丈”体的故事一样,我们并不能确认欢欢是否真有其人,更无法在“使用B站”和“成绩一落千丈”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即便一个APP真有这样的威力,恐怕更多是因为这位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自制力。
接着,《楚天都市报》的报道又讲述了另一个故事,主角依然是化名——“13岁少女小艾”。
在报道中,小艾的母亲称女儿的电脑收藏夹里“有不少B站的动漫链接,点进去竟是一些早恋、同居等内容”,“我留意该网站发现,上面不少内容并不适合青少年观看”。
小艾的收藏夹里面具体是什么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报道的后半部分,记者自行举了几个“低俗内容”的例子——
《15岁今天开始同居生活》。这是一部日本动漫,不过目前在B站上搜不到,无法判断动漫内容是否存在问题。
《日本小伙爱上自己的女老师醉酒后终于得偿所愿》。我通过搜索发现,这是一部对正规电影《不要嘲笑我们的性》的解说视频,且视频在腾讯视频、网易视频等网站也同样存在。
《13岁男孩让女老师怀孕这部爆笑喜剧我看没那么简单》。同样是电影解说,介绍的是美国电影《爸爸的好儿子》。
可以批评这些视频存在标题党的问题,但是很难说内容低俗。
《楚天都市报》的报道在列举B站的问题内容时,还说:“部分讲述的是青少年变性等内容,导向极不健康。”
Excuse me?已经9012年了,性别认同障碍者寻求改变性别,这是他们的基本权利,不是什么“导向极不健康”的事情。在发达国家,这甚至是会得到大力协助的事情。
“成绩一落千丈”体的报道,往往还有一个常见元素,那就是义愤填膺的家长。
在《楚天都市报》的报道中,记者面对家长采用了明显的诱导式提问,引导家长做出“需要严厉打击”的表态——“听说该网站上部分视频的内容及尺度,家长们均表示,这些内容需要严厉打击,不应该出现在未成年人接触的正规网站上。”
套路和诱导式提问
此次《楚天都市报》针对B站的报道,只是大量“成绩一落千丈”体报道的一个最新案例而已。总结一下,这类文体的特征包括:
第一,难以验证的消息源。
第二,往往只列举了具体的个案,并未解释问题是否普遍、有多普遍。
第三,简单粗暴的归因。
第四,将新旧内容混在一起,甚至掺杂进失实内容。
青少年如何更好地使用网络、如何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严肃的问题。我们本来可以好好讨论:“低俗”的界限在哪里?网络平台可以如何对待标题党现象?是否可以实行分级制?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然而,简单粗暴的“成绩一落千丈”体报道却让这个问题变成了贴标签的战争,错失了被严肃讨论的机会。
“成绩一落千丈”体的新闻,如果是媒体自行选题报道的,那么暴露出的是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不过关;如果是背后另有动机,那就是媒体的耻辱了——大家可能还记得近10年前谷歌退出中国之前发生了什么。
最后想说,当这类新闻和普通用户的使用观感并不一致的时候,其实很容易被看穿。在B站上,倒是有很多学习资源,包括了英语学习、学科讲座、学习方法等等,还有一个活跃的学习型UP主群体。
所有担心孩子用B站之后“成绩一落千丈”的家长,不妨建议你的孩子在B站上关注一个叫“方可成”的帐号,这个帐号专注于学习、新知和自我成长,关注之后成绩可能会一飞冲天的哦 (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newslab),作者:方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