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4-26 08:05

电影片荒,行业应更多从自身找原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韩浩月(文化评论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4月22日,在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投融资论坛上,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电影行业缺乏资金,影片投拍数量欠缺的情况已经显现,直到今年4月,开机的大片数量仍不够。这会直接影响2024年影片的产出,对2025年春节档和暑期档都有影响。


在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49亿元、现实主义题材成亮点的大背景下,人们有理由期待电影行业继续攻城略地,在守护好基本盘的同时,以更多优质作品促使行业从复苏走向繁荣。此时“片荒”迹象的出现,无疑给从业者泼了一瓢冷水,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大片“冲锋”,本就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电影市场很可能会面临一次不小的考验。


电影“片荒”,谁心慌?有评论认为观众会为看不到大片而忧心,这实属错解了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高估了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先有作品(产品)后有观众(消费者),无论在哪个时代,这样的产销逻辑都是电影市场的主流观念。一部电影诞生的过程中,要考虑卖相,要处理好卖点,要卖力向观众推销,争取观众手中的那一张电影票,如果出品方连可供观众挑选的“产品”都难以摆上“货架”,观众如何进行判断、选择与消费?


“观影是一种刚需”,这在过去某些年份或者某个时期,确实被强调过。然而,这一说法是否成立,要考虑大环境影响。很多时候,刚需效应是一种或多种外力挤压形成的结果,比如2021年春节档,全国各地普遍处于人们难以返乡或出门旅行的情形,这让看电影成为当年春节为数不多的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可这样的刚需效应,是难以被复制的。2023年《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等现实主义题材票房高企,也容易被误会为观影是刚需,但实际上,这更接近于几部影片激发了观众对现实生活角落的关注,借影片表达了情绪。在经历了几个高票房的档期后,电影消费逐渐回归理性,“刚需”说法弱化了,观影是“弹性需求”的声音再现。


我们对过去这几个超高票房档期是如何形成的要有清醒认知:被压抑的需求突然释放、被积压的大片陆续公映、同题材作品撞车却因为迎合了观众情绪而带来意外超高的回报……然而,盲目的乐观使得一些出品方产生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心理,一批低质、投机、营销大过质量的电影抢占市场,稀释了电影的整体质量,冲淡了观众持续观影的热情。大片、佳作的创作过程往往缓慢,而烂片的“成功”不但影响了大片创作者的心态,更让资本对投资电影产生了犹疑与摇摆,导致了“片荒”的产生。


4月,评分颇高的电影如《雪豹》《白日之下》《乘船而去》《年少日记》等,都接连遭遇了票房滑铁卢。如果连这样的电影都无法击中目标观众层,这意味着,在大众观影层面,消费者的挑剔与等待心理有日趋加剧的迹象。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大片佳作,固然能起到“救市”的效果,但这种“强心针”效应依然是治标不治本,解决“片荒”的重点,还应放在电影行业本身。


改善“片荒”,我们必须要把眼光放长远。当务之急是电影行业自身要有信心,而这信心的来源,需要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行业乱象;让创作规划、生产发行、评价体系、市场竞争等回归理性秩序;提升投资者信任度,让资金更专注于影片质量,以质量换取良性回报,最终形成投资、创作、高票房三者之间的健康循环;对于大片引进与经典片重映,要有开放和包容心态,引进大片可以激发竞争,加快优胜劣汰;经典片重映可以重新树立质量参照标准,这会促使电影行业更加清醒,并将压力正确地传导到行业建设中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韩浩月(文化评论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