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13日,来自微信公众号:BeBeyond(ID:BeBeyondG),作者:Yuki、娟总、大卫,编辑:娟总、岚峰,图片:Yuki提供,题图来源:Yuki提供
Yuki十二岁就离开了家,独自去国外读书。
没有雄厚的家底,没有长辈亲朋的帮衬,一切靠自己,她是出海版小镇做题家。拔过尖,也垫过底,每一个坑都是自己挖的,每一次都要自己爬出来,在崩溃和弯路中自我进化。一直没变的是“定下目标就不要轻易改,把能有的都搭进去”。现在她三十岁,正在密歇根安娜堡Ross商学院读MBA一年级,刚刚拿到麦肯锡暑期实习。我们采访了她,听她讲野蛮生长的故事。
去新加坡,争口气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我就有一股劲,好好学习争口气。本来我要考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南外是两轮第一轮摇号第二轮考试,我当时所有的老师都说,如果我能摇上号,就一定能考上。但,我没摇上。
我很不服,后来听说有去新加坡的机会,我就曲线救国,参加了新加坡的选拔考试。我考上了,学费不菲,还要重读两年小学,爸爸妈妈没有犹豫,举全家之力,咬着牙也要供我读这个书。12岁的我,带着这口气,来到了举目无亲的新加坡。
13岁的我,就算每天都哭也还是嫩得出水
刚来的半年我还是很开心的,没人管我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学期之后,我回了一趟家。重新尝到了有爸爸妈妈做饭的日子,再回到新加坡,一下子就崩溃了。没人管的日子不香了。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哭一场,整整哭了一个学期。常常是一边哭还要一边自己修理洗手池底下的水管,修好了已经是夜里,擦干眼泪还得自己上街去找吃的。
考高中的时候,我人品爆发考上了新加坡最好的高中。整个暑假我们全家都陷入了范进中举的狂喜。这个学校大概是人均常青藤、牛剑,毕业不是做医生、律师就是进投行。上了这个学校,往后我的路仿佛就是平步青云了。
我最喜欢的老师
等待我的却是在人生中最黑暗的两年。曾经是“全村希望”的我,在这个学校里学习普通,相貌平平,没有特长,经常是老师批评的对象,我同学的出身非富即贵,最起码也是精英家庭,而我是一个工薪家庭来的外乡人,同学们走过都不会正眼看我,我只能把自己缩在刘海后面,变成一颗尘埃。更难过的是,即使我比以前更努力,也没有任何改善,在我和同学面前的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每天生活在极度自我怀疑之中,我常常整夜睡不着觉。
我没法跟父母讲我真实的情况,他们已经做不了什么,只能让我再用功。我还是只能依靠我自己。考大学的时候,我没能逆袭,没有摸到藤校的边,去了新加坡当地的普通大学,随便选了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在家里人的眼里我还是成功的,而我知道我其实是掉队了。
大学毕业典礼
看见别人,也看见自己
沙滩上的Color run
大学最后一门考试
新加坡宝洁办公室从这里上楼
这张 “护身符”邮件也分享给大家
我也算给“师傅”争了口气,拿了CEO Award
头铁、身体好的我
从差点想要退学,到麦肯锡暑期实习
当我来到了密歇根安娜堡的Ross商学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there are many ways to success。我的很多同学,他们之前有的是记者、军人、教师,他们来自在我原来的眼中没那么金光闪闪的行业,但是他们非常smart,我不觉得他们比Banker, Investor差,每个人之前选择的道路都不一样,但不妨碍他们仍然把人生过得很好。
我还发现美国的大学跟我在新加坡读的英式教育不一样,美国的学校希望每个人都是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大家在一起也会很卷,但最终还是要找到自己定义的成功,而不是比谁更成功。
到哪里我们都会拿出这面小旗子
在这里我也见到了很多有天赋的人,又难以置信的勤奋。他们让我知道我靠努力能达到的上限是哪里,做不到的我也不会羡慕,或因此自责。比如,指望我去赚一个smart money也不大现实。但是这不妨碍我和那些smart的人交流感到真心的开心和满足。拿到麦肯锡暑期实习的过程就是这样一种心态的锻炼。
我一开始的目标不高,能去个四大的咨询已经算是MBA读得物有所值。后来一路上不断发现,我还可以,那为什么不去试试MBB?找咨询的实习,需要做大量的社交,恨不得每天都要去参加coffee chat,我从第一个人聊到第十个人,聊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到后面我每个问题我都知道对方的答案了,但是还是需要坚持做下去,人都麻了。
这时我就发现,天哪,真的有人可以一周7天,每天去聊5个人甚至10个人。我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和节奏,我跟很多BCG的人聊了,很遗憾地发现气场不合,我就专攻麦肯锡,不再广撒网,就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每周最多约3~4个人 ,每一场聊天都认真对待,好好跟对方建立信任。
跑进密歇根的大森林,谁也卷不到我
我做咨询的起点是很低的,因为几年的供应链工作已经把我训练成事无巨细的性格,战略思维是零。我做案例讨论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差。前10个案例练习一点门儿都没有摸到,天天被一起练习的队友骂。我都一度想要放弃了,没有商业的神经,干脆退学算了。
后来我就靠自己的每天给自己找一点点“小确幸”的快乐,每天有点盼头。比如同学用了很好闻的香水,我会开心;教授搞了个可乐盲猜的活动,选了我参加,虽然我基本上都没猜对,但是我喝了三款可乐,我也很开心。靠着每天一点点的小快乐,我把案例练习的过程坚持下来了,逐渐有人开始说:you are in a good shape或者you are on the right track。如果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了,那就已经是一个进步了。
美国的整个咨询行业都不景气,导致今年找实习的竞争特别激烈。但是我发现咨询公司在重点发展东南亚市场,新加坡就是核心,我的新加坡背景是个优势。我就专攻东南亚。当然这个就造成我的面试节奏特别紧凑,新加坡那边的合伙人只有一个周末所有人飞过来做面试,然后就飞回去继续工作了,几乎所有的面试都要在一天内完成。
我一天做4轮案例面试(正常一天2轮),我面到最后一个轮,脑子已经不在线了,案例做到一半,我才发现整个架构是错的,对面那个哈佛毕业的合伙人表情逐渐凝固,不过他说 “再给你点时间,你重新来一遍吧”。做完面试我走出纽约办公室的楼,在大街上就崩溃大哭。
我的朋友圈日常,不知道多少人问我:This is your MBA?
整个过程走下来,我真的是脱了一层皮。我更加明白的是,我没有必要成为那个最好的,如果麦肯锡要录取10个人,我只要是第9个,第10个就可以。最终的结果也是我拿到了。我现在也比较清醒,麦肯锡录取我,说明我恰好就是适合高竞争性、高强度工作的那种人。
现在的我更知道光环是给外面看的,工作和生活是自己的,只要是工作就必然有繁重、琐碎的一面,或者让我快要崩溃的时刻,我完全可以接受。连续加班一个月只要给我一个假期,我就可以满血复活。
12岁离家千里,现在我可以去世界任何地方,把自己的生活、事业安排好,交到朋友,跟爱的人一起,四海为家。
9周年纪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eBeyond(ID:BeBeyondG),作者:BeBey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