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5-08 11:00

在网上骗捐的人,你们正在杀死善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升东,头图来自:东方IC


弄虚作假筹款治病的人,消耗的是那些本该属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资源,以及难能可贵的善意。


“中国有十几亿人,只要每个人给我1块钱,我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没想到,这个古早的段子,还真的有人付诸行动。


4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本名吴帅)脑溢血住院。5月1日,其妻子张泓艺以吴鹤臣父母的名义在水滴筹上发起100万元的筹款。


在筹款页面上,吴鹤臣的家庭被认证为“贫困户”。但是,他们家在北京有两套公租房、一辆车,父母退休金过万,有医保,夫妻双方一个是相声演员一个是运动员。


另一方面,不少知情网友反映,治疗脑溢血的费用不需要100万。根据微博后缀显示,张泓艺在吴鹤臣生病后,还入手了售价5000+的高端手机。



事关重疾、名人、捐款、贫富,这件事处处戳中痛点,公众的质疑很快涌至,德云社及吴鹤臣的师父郭德纲也被卷入其中。


顺藤摸瓜的网友们,又挖出了筹款平台背后的造假产业链。有人专门开网店,提供虚假病历、撰写筹款文案,要惨、要感人,要让人一读就想捐钱,而代写500字只要50元。



对很多陷入绝境的家庭而言,筹款平台是迅速获得帮助、走出绝境的希望,它的存在本身是好的。


惜的是,总有人善于在这样的地方挖掘商机,利用别人的善良,成全自己的贪婪


一、凭什么要求善良?


5月3日,张泓艺接连在微博上发文回应质疑,刨去大量情绪行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第一次发起众筹,不懂规则,100万是平台上限,错填;


2、筹款已经停止了,共筹到148184元,没有逼捐骗捐;


3、两套房子是公租房,不能出售;


4、车是婚前财产,家里还有瘫痪病人,出行不便,车不能卖;


5、德云社没有不管吴鹤臣,师父及同门都有关注看望。


  


没想过真募捐100万,14万多就关闭了;房子是无法出售的,而且还得住,所以也不能出租;车子还要开,卖了不方便;众筹是自愿的,怎么能叫骗人呢?


筹款平台随后回应称,平台没有资格审核发起人的车产房产情况;贫困户认证“应是”发起人误操作;这次募得款项将直接对公汇入医院,在打款前,捐赠人可随时申请退款。


但据财新网报道,捐赠人不可单方面撤销捐款,且需同意承担全部风险及责任。


尽管大众并没有被张泓艺的解释说服,她也并未表示出任何退款意向。其发言中多次提到:“捐是情分,不捐是本分。”



虽然说“不捐是本分”,“没有逼捐没有骗捐”,但从其文章标题上看来,她认为,对吴鹤臣的病,网友们请“务必善良”。




一线城市有房有车,还是一位名人,患病却面向公众募捐,且金额远超出治疗所需,这似乎扯开了筹款事件上那块名为“善良”的遮羞布。


二、谁在利用善良?


搜索相关新闻,钻爱心筹款漏洞的人实在太多了。


2015年,安徽26岁女子为救一名被狗追的小女孩,而被恶犬咬成重伤,收到了超过80万的爱心捐款。


但经过调查发现,真相不是“见义勇为受伤”,而是其男友没有关好自己养的狗,事发后又为了筹款编造谎言。



去年,广西的邓女士称女儿小黄因病毒感染住进ICU,无钱医治,筹得了25万元。但事实上,邓女士有多家餐馆、好几套房,开的也是名车。


更令人震惊的是,被质疑后,其女儿小黄(据说大病初愈)公开宣战网友,满口脏话,舆论一片哗然。


小黄与网友的骂战


严格来说,吴鹤臣这件事是医疗筹款,而非“众筹”。众筹由“crowdfunding”翻译而来,是指个人或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向大众筹集资金的一种集资方式,通过某种平台连结起赞助者与提案者,用来支持各种活动。


众筹与募捐的区别就在于,众筹是需要回报的,赞助者需要看到产出。常见的有游戏开发众筹、巡演众筹、电影众筹等,比如《大鱼海棠》。


这次事件中的筹款平台在其官网的介绍页面和对此事的回应声明中,也均使用“筹款”而非“众筹”一词。


赞助某个人、某个公司的项目,这叫众筹。


如今,众筹与募捐的概念似乎已经模糊。但确定的是,吴鹤臣及其家人的行为是“募捐”,是用公众的善意来获取免费的帮助。


今年三月份,湖北杨女士因鼻咽癌发起20万元筹款,在被网友揭露她是武汉一名女老板后,杨女士回应:“公司盈利每年几十万,但我每月工资1万,还要还6千贷款。我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急用。”



这实在让人感到不解。名下有这么多资产,急为什么不去贷款反而选择筹款?是因为不仅没利息,连本金也不必还吗?



什么是救急?在大部分人的理解中,救急并不等于募捐,是需要还的


2017年,刚找到工作的小林突然接到父亲脑梗的消息。他匆匆辞职回家,眼看着父亲住院、转院、送进ICU、送进手术室。小林家在乡下,没有车,房子也卖不出去,父母都是农民,几天时间,家里就拿不出钱了。


他找亲戚和同学借了手术费,但后续的医疗费用没有着落。小林选择了网络筹款,2万元。不会炒作、也没有大V帮转,筹款速度不快,捐款的也大都是熟人在父亲病情稳定之后,小林重新找了工作,按着当初捐款名单里认识的ID,一点点地把大部分钱都还掉了


层出不穷的骗捐,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又少了一条求助之路。


和那位“救急”的杨女士一样,吴鹤臣的家庭境况显然达不到“需要救穷”的程度。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从这个数据上看,光是吴鹤臣父母的退休金,就已经超过很多家庭了。


另一方面,吴鹤臣作为德云社的演员,其实已经拥有很多普通人没有的人脉。


其妻子张泓艺称“说起亲戚借款,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多说什么”,同时又表示“德云社没有不管”,或许可以理解为亲戚难求,但朋友还在。


既然如此,缘何就到了需要面向社会募捐的地步?



2016年的一起筹款事件,也引起了大量争议。深圳媒体人罗尔为患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写下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不久,罗一笑事件得到广泛传播,被感动的网友们通过文章打赏和其他捐助通道捐出200多万元。


质疑也随之而来,罗尔随后也向媒体承认自己有一辆10万的车和3套房,一套在深圳,80多平方米,自住,而另外东莞的两套房由于不能转卖以及没有房产证,已出租但目前无法抵押及转让。


因“罗一笑事件”传播远超预期,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罗尔也发表声明“深表歉意”,并在征得捐款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所筹款项捐出成立白血病患儿救助专项基金。


罗尔事件的后续,是同一位作者的另一篇爆款文章:《我承认,我被钱砸晕了头》。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人们似乎淡忘了罗一笑事件,相反地,朋友圈里的医疗筹款链接越来越多,每一个都声称“走投无路”,无从分辨。


国外也有过爱心筹款的骗局。此前,一名流浪汉用最后的20美元给陌生女子加油,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传遍全网,而该女子则借此机会为流浪汉筹款,获得了40多万美元的善款


没想到,暖心故事一再反转,这不过是流浪汉、女子与其男友三人共同策划的骗局,目的就是骗取好心人的捐款。



@某男舒立 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些医疗筹款背后的真相:


有车有房甚至有企业,但只要一生病,想到的不是动用自己的资产,不是亲友借款,而是去网上筹款。


甚至,自己完全能解决的小问题,也要到筹款平台上吸一波金


   


因为自己的资产要用来保障生活质量,亲戚朋友的钱借了还得还,唯独“善款”,轻松来,放心花,不用还。


三、什么人需要筹款?


综艺节目《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给走投有路的人捐款是不是蠢?”


持“不蠢”立场的辩手董婧发言称:“在求助这件事上,我的路越少,我就越有优势。这些求助者,因此不得不比惨……渲染苦难,暗示这个求助的人他过得不如我们。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出于’你不如我我就帮你一把’的同情心,去捐款。”



人们为什么没那么乐意帮助走投有路的人?


反方观点认为:“发现他走投有路时,我的优越感少了。……我们不仅愿意帮助一些人渡过他们的困难,我们也愿意帮助一些人,体面地渡过他们的困难。”


“体面地渡过困难”,非常动人的论点。但在现实情况中,捐赠人的愤怒不仅是“优越感少了”,还事关被蒙蔽、被欺骗。



正方辩手黄执中则说道:“当善良到跟菩萨一样的时候,你会巴不得自己有千手千眼。为什么要千眼?一是我能看尽世间的苦难,不要遗漏,二是我能看清这件事情的方方面面,不要被蒙蔽。”


“体面地渡过困难”,不用卖房卖车,不用身负债务,这当然很好。如果我是这个人的朋友,我足够了解并相信他的品行,我愿意这样做。


但这样的帮助是出于私人的爱,而不是陌生的善意。这样的行为动用的是私人的资源,而非社会的资源。


新华网2017年文章指出,“网络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


有各种通过医疗筹款不当获利的人,也有人真的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走出绝境。


我们难以接受拿贫困补助的学生穿名牌、吃大餐,难以接受走投有路、甚至比普通人还多几条路的名人声称需要募捐,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消耗的,是本该属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资源,以及难能可贵的陌生善意。


当没房没车的工薪族发现,自己捐助的家庭有房有车有工作,该作何感想?


这无关捐出的金额,被愚弄的好心人,那些受伤的善意,总有一天会被耗完


在筹款平台上由个人发起的筹款,其资产状况、动机和款项用途,目前仍有太多不明确之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而平台的审核范围、承担的义务也受到一定限制,甚至是被平台方主动忽视。


利用善良谋利不是什么新鲜事,人类的贪欲总是无孔不入。有网友爆料称,各大医院里每天都有筹款平台的人蹲守,寻找那些有意向发起筹款的人。


罗尔事件之后,温州都市报发起调查,超过半数人表示对网络捐款的真实性存疑。


至于这背后的利益链究竟如何运作,恐怕又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真相。


如何审核筹款发起人、如何净化筹款平台的环境,面向公众筹款的前提是什么,我们或许不能给出严格的标准。但起码,出于诚实坦然,出于成年人的责任,要有一定的底线。


如果医疗费用没有超出自身或家庭的承受能力,如果还有亲戚朋友能够提供帮助,如果还有医保或商业保险可以保障,请问,你面对困境却不想降低生活质量的贪婪要求,凭什么要让善良的陌生人来买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升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