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 (ID:runliu-pub),观点:柯洲,主笔:付帅,编辑:二蔓,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又是一年五一假期。
今年的你,有什么安排呢?是选择去偶像的演唱会,还是准备去心仪的国家、地区畅玩,或是选择在家好好休息一番?
如果选择在家,那么,休息之余,也不妨稍微充充电、解决一些平常没时间处理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些:
花了不少时间读书,但边读边忘,最后连重点内容都概括不出来;开会抓不住重点,理不清思路,做不好跟进;计划安排不合理,分不清轻重缓急;时间应用效率不高,复盘无序难有效……
记不住、搞不懂、用不上、做不好。做事总是事倍功半,真的好痛苦。
总之,效能很低。
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摆脱上面的困境、提高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效能?
学会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提炼、结构化,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刚好,不久之前,刘润读书会的直播间,邀请到了笔记专家、新商业知识服务平台“笔记侠”创始人、第五代企业家倡导者、畅销书《高效能笔记法》的作者,柯洲老师。
对于如何通过笔记的形式,提高学习、工作中的效能,柯洲老师有不少思考和实践。他说:通过高效能笔记法,人人都可以成为高效能的知识工作者。
高效能笔记是什么?真的有用吗?
我把他在书中的思考分享给你,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对信息、知识进行分级处理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应该都见过这样的同学: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他却只顾蒙头抄老师的板书。每次去看他的笔记会发现,写得整整齐齐,老师说的每句话基本都在上面。
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这节课的重点是哪些、和之前的知识点有什么关联时,很多人却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
由此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不少笔记记得极度认真,几乎把老师板书上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的同学,成绩却往往只是班级的中等水平。
相反,如果你去看成绩排名前列的学霸,会发现他们的笔记内容可能并不多。但如果你向这些“学霸”请教,就会发现,从这不多的内容中,他们几乎可以还原出老师所讲的重点。
至于原因,别看他们的笔记字少,但是详略得当,结构分明。
在工作之后,类似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
有的同事做会议纪要时,总是费时费力。因为他会把会议内容无巨细全记下来,结果却被领导批评:怎么老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我都看不到重点。
还有的同事,最终的会议纪要只有几百字,好像很轻松。可结果呢,自己省事不说,还被领导夸赞:纪要挺简洁的,看着很舒服。
难道说,那些费心费力把会议一字不差记录下来的人,还做错了?
这份认真的态度,当然没错。但是,他们的“努力”,没用在正确的地方:清晰地说明会议的主要内容。
那些被领导夸赞的同事,看似轻轻松松。其实,他把时间都花在了对会议内容的筛选、总结上,方便让人一下子就看到会议的重点——时间、地点、参会人的关键发言。
其实,这不单纯是做笔记方式的差异,更是做笔记时底层思维的差异:概念思维。
概念思维,就是能够识别出那些表面上没有明显关联的事物,其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能力。
听着有点绕口。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
家里有娃、需要辅导功课的父母,应该对这句话都不陌生:不辅导母慈子孝,一辅导鸡飞狗跳。
为什么?因为一些大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高级概念思维,小朋友并不具备理解它们的能力。
就拿数学来说。当小朋友刚接触加减法时,他们普遍很难直接去理解这种抽象的概念。
但是他们却天生会做一件事:类比。
很多老师都会利用小孩子的这一个特质,在教授加减法时,往往会拿出一些教具,比如水果、玩具、小木棍等。通过这些具象的事物,来帮助小朋友建立对加减法的认识。
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令家长“气晕”过去的事情。
比如,老师上课举了一个“5个香蕉+5个香蕉=10个香蕉”的例子。但是,同样的数字,如果只是把香蕉换成苹果,有的小朋友就反应不过来了。
说到底,这个阶段的小朋友,还是在把加减法依托在一个具象的事物上面,靠着一种感性认识来进行学习。
这个阶段获得的知识,就是1级的概念思维,叫做经验知识。
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绝大多数小朋友都能摆脱掉对这些具体教具的依赖。无论是苹果、香蕉还是橘子,都不会影响他们计算各种简单的加减法了。
到了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开始超越感性经验,开始掌握一些更基本的方法论,获得了2级的概念思维,也就是理性知识。
当读到更高年级,他们还会掌握更多的理性知识,比如加减法交换律、10进位,等等。
然而,这些是理性知识,不代表它是最底层的规律。
就拿几何学来说,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能利用几何学的理性知识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比如建造了埃及大金字塔。但是,直到欧几里得的出现,才提出了几何学的5大公理,把理性知识进行了抽象总结。
这种抽象后所得出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公理、定律,就是3级的概念思维,也叫做绝对知识。
经验知识——理性知识——绝对知识,从具体到普遍,从经验到规律,共同组成了概念思维。这种层级化的思考方式,能让人清楚地get到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是哪个层次的内容。
而那些会做笔记的人,就是把概念思维的不同层级焊死在了大脑里。对于接收到的信息、知识,他们会有意识地进行分级处理,凸显出不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情况。
那么,这种能力能训练吗?
当然可以。
针对这个不少人都会遇到的难题,柯洲老师总结出了一个被他反复验证过的高效能笔记模型:“道法术”模型。
“道法术”模型,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不要被这个名字唬住。
还记不记得你在中学时学古诗词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让你概括一个东西:中心思想。
接下来,你还要向老师说明,你是怎么概括出来这个中心思想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当你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在不经意中完成了一次“道法术”模型的搭建。
我们日常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无论是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次沟通、一堂课,还是一次会议,都会有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就是“道”。
有了核心思想,就要找各种论点、分论点,对它进行支持、论证。它们,就是“法”。
每个方法论下面,往往还会有详细的案例作为论据。这些论据,就是“术”。
假设你要给一个从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个科学真理的人,普及这个理论。那么,你会怎么做?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扔给他几个具体的例子,比如:
在地球上,人无论往哪个方向走,最终都能回到起点。这不就说明地球是圆的吗?
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了一圈,最后回到了起点。如果地球是平的,他们可能就会掉下去,或者永远也回不来。但他们确实回来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地球是圆的?
最后,我们还有那些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和影像。从上面我们能直观看到,地球是圆的。
这几个例子都很有道理。但是,它们都是散的。说不定过了两天,对方就全忘了。
或许,我们可以按照“道法术”模型的框架,对答案进行一下优化:
首先,你可以提出表达的中心思想(道):在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有着各种想象,比如“天圆地方”“地球是平的”。但在今天,几乎所有人对地球形状的讨论已经达成了共识:地球是圆的。
凭什么这么说?
之后,你可以按照一定的论点(法),给出你的论据(术):
日常经验(法):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连续的表面,船只可以绕地球一周并返回起点,这只有在地球是圆形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术)。
天文观测(法):在日食和月食期间,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阴影的形状和运动,都与地球的圆形有关(术)。
地球引力(法):地球的引力场和地壳的厚度分布,都表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术)。
卫星图像(法):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地球的圆形轮廓(术)。
这就是一种按照“道法术”模型分层展开的论述方式。逻辑清楚,对方一定会印象深刻。
其实,这种思维方式,在许多要求严谨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医生在给病人诊断、开药时,往往就会按照这个逻辑表达:
道:根据检查结果,你有xx症状,它是由xx引起的……
法:根据上述判断,你得的应该是xx病,你应该采取什么疗法。
术:我建议你如果采用某个疗法,应该服用xx药物,因为……
这么向患者说明,医生不会出现遗漏,患者也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上面列的这些,其实都只是非常小的例子。但是,为什么这么表达,效果会更好?
这和人类大脑的思考逻辑有关。人类思考的时候,倾向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自动关联分类,而很容易忽略没有逻辑关联的信息。
那么,通过加强不同层级之间的逻辑关联,就能让包括写作、沟通、表达、演讲、知识管理在内的各种知识型工作,变得事半功倍。
让AI,更好地协助你的工作
而且,对于知识型工作来说,因为AI的出现,掌握“道法术”这种结构分明的表达逻辑,在未来也开始变得更加重要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相比人脑对复杂信息源的判定和筛选能力,AI更适合处理高度结构化的信息。对于不够清晰、比较混沌的信息输入,AI的容错度要比人脑低很多。
比如,你和朋友之间,大概率发生过类似的聊天:
朋友:我前两天去电影院看了一个电影,那个男主角是个科学家,反派是个超级怪兽,最后他们打起来了,场面特别精彩。推荐你也去看看。
你:啊?你说的是哪部电影,我怎么听得糊里糊涂?
朋友:就是那个啊,那个男主角,之前好像还离过两次婚,当时还挺轰动的,你忘了?
你(恍然大悟):哦,是他呀。我知道你说的电影了,前两天我还刷到过它的预告片呢。我周末去看看。
你想想看,这种充满了“哑谜”的对话,是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
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你和你的朋友、同事、家人之间,很多时候都处在一种相对比较类似的信息环境中。很多时候,一些“隐性信息”会有一种“心有灵犀”的传递。所以,对话的时候,即使有些表达比较模糊,但多说两句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并不太影响相互之间的交流。
可是,你能想象你和AI之间发生类似的对话吗?
我是无法想象。
目前AI的训练机制决定了它只能接受结构性较强的信息,输入的信息越具体、越有逻辑性,结果就越好。
比如,我们自己日常写作的时候,也会经常使用AI大模型来搜索资料、整理信息。
如果我们需要AI工具对某一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那么,我们不会直接抛出一个“请帮我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或者“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这种极为宽泛的问题。相反,需要设置许多具体的条件、要求,确保AI能尽量准确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类似下面这种:
不仅仅是我们。所有善用AI工具的人,都普遍掌握着类似的技能:会向AI提供要点明确、逻辑清晰、易于处理的提示语,方便它进行信息的整合、处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AI来协助完成原本的知识工作,帮助自己高效完成任务。学会如何更高效地使用AI,也将成为未来的知识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技能。
最后的话
早在50年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指出:知识型组织已经成为主流,大部分人都是知识工作者。
作为知识工作者,一方面要快速地吸收信息、知识,另一方面则要产出相匹配的成果,比如,制定计划、做出决策、管理团队等。
但是,不少人却始终困于一些问题中,比如:
所学的东西边学边忘,无法概括出核心要点;开会抓不住重点,理不清思路,完不成进度;时间应用效率不高,工作复盘无序难有效……
他们,迫切需要一套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工作、学习效能,来让自己摆脱“知行合一”的焦虑。
怎么做?
或许,可以通过高效能笔记法,提升自己的效能。
首先,要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把冗杂的信息进行凝练、总结,从而让人一下子就能get到表达的重点。
之后,要针对中心思想提出相关的论点,进行相应的论证、支撑。如果论点较多的话,每个分论点之间,还需要按照时间、空间、重要性等方法,进行逻辑排序。这一步会让你的中心思想,被进一步放大。
最后,要提供足够充分、详实的案例作为论据,去印证你的论点。对于实操性强的内容,在这里还要提供具体的方法。用真实的“躬身入局”,去印证前面的“纸上谈兵”。
祝愿,你的学习和工作事半功倍,高效进阶。
参考资料:《高效能笔记法》,柯洲,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 (ID:runliu-pub),观点:柯洲,主笔:付帅,编辑:二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