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头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ID:newslab);作者:方可成
一
最近,我在YouTube上看了两则视频,它们都体现了媒体的一种可能被轻视的功能。
第一则视频是“囧橄榄”John Oliver的《Last Week Tonight(上周今夜秀)》。这是一档时事讽刺脱口秀节目,一直是怼天怼地、辛辣嘲讽政治社会话题。
但是最近的一集却画风突变,讲了一个和美国政治八竿子打不着的、关于日本吉祥物的故事。
原来,日本高知县须崎市有一个叫Chiitan的吉祥物在网上走红,但他的走红极富争议,因为他发布的是暴力、破坏、自虐式视频,比如在跑步机上摔倒、把球砸到脸上、把汽车推翻等等。
虽然这些恶搞视频人气很高,也让不少人觉得很欢乐,但须崎市政府收到很多投诉,担心吉祥物的行为会引发小朋友的模仿,造成危险和伤害。
于是,今年初,须崎市政府将Chiitan“解雇”了。
但是,须崎市还有另一个吉祥物,叫做Shinjo-kun。虽然之前经常受Chiitan欺负,但是现在没有了Chiitan在身边,Shinjo-kun形单影只,看起来非常孤单。
Shinjo-kun之前经常受Chiitan欺负
为了填补Shinjo-kun内心里的空洞,John Oliver节目组特意制作了一个新的吉祥物:Chiijohn。
这个吉祥物是根据John Oliver的形象设计的。更厉害的是,节目组真的把这个吉祥物派到了日本,去寻找Shinjo-kun,并和它成为了新的好朋友。
“和Chiitan做朋友真他X的是一场噩梦,”John Oliver在节目里说。
现在,Shinjo-kun和John Oliver可以在一起愉快玩耍,他们不必互相伤害,而是可以一起打地鼠。
这就是这期节目的内容,没有像往常一样针砭时弊,但却同样打动人心。
它的确让美国人了解了日本的吉祥物文化,但节目的重点并不在这里,它的重点在于:真的去努力做一件让人觉得暖心的事情,顺便还推广了须崎市的旅游业。
YouTube上的一则热门评论说:“我本来是准备来看令人压抑的内容,来接受教育的,结果我看到了什么?一个关于日本吉祥物的温情故事?我想……我愉快地接受了它,因为这个节目每周都是一个礼物。现在,我已经做好了双份的准备,等着你给我讲下一个黑暗的故事了。”
另一则评论说:“终于有一点好消息了,我终于不再被新闻搞得暴怒了。”
二
第二则视频是李子柒制作蛋黄酱。视频本身没有什么可多说的,是李子柒一贯的风格:心灵手巧,充满诗意,让人放松、平静。
值得说的,是视频下的一则热评,来自一位叫Hansi Jayasinghe的网友。她说:“我来自斯里兰卡。这是我现在在YouTube上看的唯一内容。到处都是炸弹,人们在哭喊,无法平静呼吸。谢谢你分享这么可爱的视频,女士!永远爱你!”
我点进这位网友的页面看了,她在四个月之前上传了一则斯里兰卡当地生活的视频,这应该不是一个虚假帐号。
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丝来自世界各地(这也是美食类视频的优势,没有太多文字语言,容易跨越国界)。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斯里兰卡的连环恐怖袭击之中,会有当地人通过李子柒的视频获得内心的平静。
这让我很受触动,对李子柒视频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李子柒的另一则视频下,有国外网友评论说:“我给我的三个孙子播放你的视频,他们分别3岁、5岁、7岁。每次一放你的视频,他们就平静下来了。你的视频是那样特别。谢谢你让我们的世界更幸福、更美好。”
三
之前,有不少朋友写信跟我表达过这样的感受:如今,每天阅读新闻成了一件损害心理健康的事情。
有人说:“长期阅读新闻,心情其实一直是比较低落的,感觉被负面的信息包围窒息,整个人被负面的情绪几乎湮没,有时候看到极端的新闻特别愤怒甚至崩溃。”
另一个人说:“每天阅读大量令人糟心的信息和互怼的评论,让我感到十分的焦虑无奈。我也因此感到精神疲惫,有很长一段时期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长时间阅读和学习。”
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美国学界和业界也在讨论“新闻疲劳症”、“焦虑症”的现象。
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七成美国人被新闻搞得疲惫不堪
保持对时事的了解,可以说是公民的责任,但这样的责任,不应该以损害公民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此前我也曾有这样的执念:好的新闻一定是“负面”的,因为需要监督权力、揭露阴暗面、批评假恶丑,这是新闻媒体的立命之本。
这当然没错,但如果结果是让人低落、疲惫、焦虑、无力,我们可能要重新思考媒体的角色和作用了。
毕竟,媒体最终希望达到的目标,是让人们更积极、有效地参与公共生活,是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所以,批评假恶丑至关重要,但展现真善美也很重要。
冷峻的媒体不可获缺,温柔的媒体也极有价值。
就像囧橄榄和李子柒的例子所展示的,让熊孩子不再哭闹、让恐怖袭击阴影下的人们获得平静、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下一则闹心的新闻,谁能说,这些不重要、没意义呢?
在这样一个不太平的世界,在每天令人沮丧的消息包围之中,在社交媒体放大人群分裂的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温柔的媒体,让我们“回血”,让我们充电,让我们可以有勇气、有力量去修补、去改造这个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ID:newslab);作者:方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