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栩栩男仕(ID:WSJmagazinechina),作者:邢韵,编辑:王妙儿,原文标题:《选择与改变,何谓中国男士的正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缘起
问“中国男士为什么在当下不爱穿西装了”,即意味着他们曾是热衷于西装过的。
1933 年,鲁迅在《申报月刊》刊登文章,提笔表明当时“着西装”在上海的必要性:“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地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民俗学专家徐龙华在《上海服装文化史》中举例描述改革开放初期西装被重新关注的现实:“上海的一些文化单位为职工谋福利,就集体为职工做西服,而且请的都是上海著名的西装店,因此制作出来的西服都非常标准。一般这样制作的西服是三件套:西装、西裤之外,还有西式背心。”
自开埠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时尚潮流的引领城市。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西装在上海的流行可以看作是中国男装流行趋势的预告。
清朝末年,伴随着口岸开放、租界开辟、洋务运动和留学运动,西方世界的“标准式”着装式样“西服套装”(Tailored Suits)传入中国。1904 年,上海的“王兴昌记”已经制造出国产西服。在中国,改服,尤其是改男服,一直是古代朝代更迭中的必然。民国继承传统,以“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为理由将西装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自此,西装在中国获得了正统地位。时至 30 年代,对西装的推崇在一定圈层中已经到了“欲谈交际,必穿西服;不穿西服,莫谈交际”的程度。
西装正行之时,中山装诞生。这款由孙中山与黄隆声创制的服饰后在蒋介石的令下成为政府官员的制服。1949年后,中山装依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标准服装,到了六七十年代,这种又被称作“毛装”的服装已经成为中国人着装的必然,无论男女,而仅以颜色区分职业——工人穿蓝装,军人穿绿装,干部穿灰装。
态度
美国时装史学家Anne Hollander在《性与西装:现代着装革命》 (Sex and Suits: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Dress)论述西装长盛不衰的原因,在她看来,西装是一种把身材理想化的制服“通过垫肩和调整后的比例,你可以复制好看的体型,还能遮住不太好看的身体”。中国学者庄宇在一次有关于中国男性气质的采访中表示,改革开放后,商务型的精英形象成为判断一个男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因此,能把人体塑造得完美、体面的西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回中国人的视野,并掀起了一番有关于“如何标准地穿西装”“在什么场合下要穿西装”等涉及西装礼仪、西装文化的学习。日本是全世界公认的最爱穿西装的国家之一,自明治维新后,日本男性在校穿学兰(又称“诘襟”,一种方形立领套装,始于 1885 年东京帝国大学的学生制服)、工作后穿西装成为常态。即便是到了今天,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道德意识和社会文化下,日本庞大的上班族群体依然是穿着全套修身西装的主力军。
然而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面对西方文化,中国从来并非全盘接受,即便是在以西装为先进的民国初年,“反对西装,提倡中服”的声音络绎不绝。如今,在现代男装休闲化的大趋势中,在绝大多数成年男性都不具备西装穿着成长史的中国,西装式微的趋势尤为明显。
可以说,在婚礼、工作面试等特殊场合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仍惯于穿着全套合身西装的中国男士的比例并不高。而即便是在过去有着严格着装标准的商务领域,职员穿着要求的范畴也愈加宽泛。在很多时候,西装三件套中的马甲在西装穿着中被抛弃,更不要说领带、领结、胸针、袖扣等细节装饰。单排扣西装比双排扣更流行、需求更大。据相关人士透露,曾经将全套西装视作 “制服”的金融与法律行业,如今也已经对着装的“正式性”不做具体要求。
休闲化浪潮
根据国信证券在 2023 年 6 月发布的男装行业专题报告,中国男装品牌从商务正装向舒适度较高的运动休闲和功能性服饰转型。而艾媒咨询统计得出,即便是在受到新冠影响而整体发展放缓的疫情期间,运动鞋服也实现了 15%~20% 的增长。
2022 年中国服饰消费者偏好服饰类型中,休闲和运动风格的服饰分别占到了消费者偏好的 59% 和 47%,同年的全年中国服饰男装销售商品 Top 10 排行中,西装则排在末尾,仅仅占有 10.5% 的份额。而穿搭方面,说是来自互联网精英的影响也好,说是来自“老钱风”的影响也罢,西装配运动鞋、配棒球帽成为常态,西装本身的正式感在着力被弱化。
在男装年轻化、休闲化、潮流化的大趋势下,许多中国本土男装品牌或在设计上、或从面料上改进,使得曾经古板的中国男装变得松弛。
利郎于 2016 年推出青年商务系列“LESS IS MORE”,并在 2023 年 10 月与设计师品牌 Xander Zhou 发布联名系列,后者以角色为设计出发点,工装、潮流感、未来感元素融入极简主义风格,商务男装转变为制服时尚。报喜鸟则推出运动西服系列,在通过轻结构或无结构工艺一改传统西装板正廓形的同时,使用更加有弹性和轻薄的面料打造西装。在本土男装潮流升级的浪潮中,海澜之家和九牧王在面料方面发力,分别推出 “六维弹力裤”和“小黑裤”,使得其产品更加符合当下户外流行趋势,尤其是年轻男性的着装需求。
定制西装
在谈到西装作为一种“刚需功能性”服装的时候,西装高级定制品牌 Mr.Dandy 的创始人胡榛表示,Mr.Dandy 的“刚需客人”约占客人总数的六成。而在另外的客人中,大约有一半对于定制西装的需求是无论场合的,他们只穿“全定制西装”(Bespoke)。而其余的两成人群则是会在日常穿着成衣的同时,在西装品类方面选择定制。
胡榛用了“见多识广”一词来概括店里那些最忠诚的客人。“大家会觉得选择定制西装是因为职业需求,比如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们,但是我这么多年观察下来,反倒是觉得这些人本身是因为重视生活品质才选择了定制,而他们恰好从事了金融。”胡榛本人即是如此。从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他先后在纽约华尔街和北京从事金融工作,同时是全定制西装的消费者和研究者。“我觉得我即便当初没有从事金融,也最终会从喜欢有设计的衣服转到定制西装上来。我也有至今一直在金融行业里,但是对西装不感兴趣的朋友。”
从胡榛的个人的西装定制事业也能侧面观察到,在中国,西装定制有着稳定的客群。
“平心而论,虽然咱们国内西装定制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进步速度非常快,而且在创新和找到自身定位超前于欧洲的传统定制品牌。”胡榛说道。在他看来,中国人强大的学习能力、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些如今被戏称做“卷”的特质,注定了中国定制品牌的飞速发展。“如果从比例上看,国人中对西装很有了解或者长期进行消费的人群的确不多。但是如果从我们14亿的人口基数看,这很小比例的人也构成了很强大的细分市场,他们热爱定制西装,而我们也会与之一同创造更具有当下和个人特质的西装。”
Hollander 在研究男士西装时,强调它具有某些“令人恼火的完美性”(Irritating Perfections)和“连续性”(Continuity)特征。它稳定,并且影响了 20 世纪女性的穿着方式。相应地,女装的不稳定性使得其对社会的微妙变化更加敏感,因而迅速地做出转变。近来,新中式女装大为流行,同样的背景下,中国男性的着装方式是否会向着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性发展呢?
胡榛透露,Mr.Dandy 的确在开发新中式服装,希望将民族元素以更加现代化、年轻化、时髦化的形式通过定制服装进行表达。但他强调,这样做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人喜好,而非根据市场数据与预测。“我相信会有年轻人愿意尝试,但这里面究竟能有多少人,我现在还不知道。”
融合
然而,任何表象上个人的选择,背后都有着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曾几何时,被人看作不在意、也不懂得时尚的中国男士是最在意穿着的。士大夫最重礼仪,什么时候应该穿什么,什么身份的人能穿什么、什么颜色、什么纹样,讲究颇多,容不得半点差池。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民族自信的增强,以及自我个性和表达的挖掘,中国男士自然而然地希望找到那些更加“我”和“我们”的着装。仅看独立设计师,Ziggy Chen、Pronounce、Xander Zhou、Ao Yes……曾经或正在从民族服饰出发探索中国男士着装的品牌就不胜枚举。
林语堂写于 1934 年的《论西装》一文阐述了中西服装在哲学上的不同:“西装意在表现人身形体,而中装意在遮盖形体。”洪晃在接受《WSJ.》中文版采访时直抒东西方传统上对于男性气质的理解有所不同,西方的“汉子”强调身体上肌肉和部分器官尺寸的大小,而东方所推崇的是精神和头脑。
生活在厦门的设计师 Ian Hylton 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过类似表述。他认为美国人把男士着装当作某种盔甲,是对世界的抵御,穿权力套装是为了掌控世界,而中国男性在穿衣方面更加飘逸和柔软,不追求侵略性和斗争性。
Ian Hylton 的中文名叫做仪安,他在西方时尚界从业 20 多年后,于 2005 年移居中国厦门,担任 Ports 1961 男装创意总监,并因此与妻子刘旻相识。仪安与刘旻共同在 2010 年创立了颇具中国美学的女装品牌 Ms MIN,并在 2020 年开辟男装品牌 IAN HYLTON(曾用名 XIANSHENG)。他在中国生活了近 20 年,希望设计出符合中国男性生活方式的着装。
西服套装的衰落、男装的休闲化,一定程度上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公与私界限的模糊。这与技术发展有关,与社会变革有关,但都将男性的穿着需求指向一种多场合性和功能复合性。在品牌纪录片中,仪安以自己穿着的一件带有中式元素和西方剪裁制作完成的夹克衫举例:“它出行便利,穿着舒适,防水防风,保暖,可以穿着去买菜或者出席正式场合。”
如此务实的朴素追求,暗合了中国男士的穿衣传统。据记载,北平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是中西结合式的穿搭方式:上身是中式长衫或大褂,下着西裤,脚上是半新不旧的皮鞋。可见,中国人是不拒突破常规的穿着的,自有在外来的与本土的、 接受和拒绝之间摸索微妙平衡的传统。
当中国男士不再满足于西方服饰,他们的着装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答案依旧是不得而知的。但从本土性出发探索着装,并在过程中发扬本土性,融合于时代,已然是一种必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栩栩男仕(ID:WSJmagazinechina),作者:邢韵,编辑:王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