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相工作室(ID:shangyejingxiang),作者:宋春光,编辑:王璟安,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明星“下凡”,短剧加码
KTV房间里,白衣女孩流着泪质问年轻男人,“你出国留学的钱是我出的,你爸妈是我照顾的,你说等你回来就娶我”,而男人转身向富婆否认,称其讹诈,在女孩被保镖拖到走廊撕扯衣服时,富婆的上司赶来制止,并要求富婆道歉——这是上线于今年2月的短剧《般配关系》第25集的剧情。
短短两分钟内,集合了当前短剧的常见元素:白眼狼凤凰男、霸道总裁拯救善良女主、欺辱与现场打脸……有所不同的是,剧中这位款款而至的救星是许多人的熟面孔,2001年版《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的扮演者,老牌港星吴启华。
有人称传统影视明星参演短剧是“下凡”。在短剧刚出现的几年间,拍摄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演员大多是“十八线”,或非科班出身。这类短剧上线后,也鲜少将主演的名字出示在片头或者片尾——短剧并没有时间留给这些名单。
这些特点将短剧与一集动辄百万制作费的长剧区别开来。但随着短剧的火热,越来越多传统影视业演员加入短剧拍摄。
演员张小明已经拍摄了10来部微短剧,他今年60岁,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电视剧《神话》《琅琊榜》等多部热门影视剧中饰演太监。
以往拿不到长剧主角的演员,也可以在短剧市场中拿到主角剧本。曾经在2013年版《笑傲江湖》中饰演岳灵珊的杨蓉,与国产热播剧《香蜜沉沉尽如霜》中饰演穗禾公主的王一菲共同出演了短剧《二十九》。近几年来,她们在电视剧中常饰演配角,这次则拿到了双女主剧本。
对于这些“老演员”们来说,短剧成了他们的“新事业”。
作为近几年增长空间最大的风口之一,叠加“8天狂卷8亿”等近乎标语式的造富神话,除了明星之外,诸多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在今年加码短剧。
短视频头部平台抖音在今年1月举办发布会,宣布将给予精品微短剧资金和流量扶持;快手也升级了短剧合作计划,激励短剧创作者,将重点项目的参投金额提高到50%,每千次有效播放量最高分账25元。
今年3月,腾讯微信视频号也与短剧挂钩,直接点击跳转短剧小程序的链接,即可付费观看。视频号跳转微信小程序自动形成了闭环路径。
5 月,华为也入局短剧,推出了一款全新App“短剧大全”,目前已经在华为会员中心开启众测,测试重点之一是短剧付费功能。
事实上,根据DataEye短剧观察,今年以来,在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之外,阿里、京东、B站等互联网公司,都在加速入局。
小米公司曾发布招聘消息,对短剧编辑开出20~30K的13薪工资,学历要求大专,工作经验1~3年即可;360集团也在招募大量短剧业务人员,包括短剧投放、短剧业务负责人等岗位。
去年以来,短剧也成了淘宝、拼多多、美团等电商平台吸引用户停留的新尝试。去年12月,淘宝开设短剧频道;美团在今年3月上线了剧场频道,自动推荐短剧内容。
“可视化网文”
诞生之初,短剧被业内人士称作“可视化网文”,这个比喻形象描述了短剧的基因。其中,最有名的是2020年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热议的“歪嘴龙王”系列。
这是一组为了宣传网络小说制作的广告短片,原本受气的赘婿男主每次在镜头里邪魅一笑,“打脸”时刻就会降临,男主摇身变成“天选之子”,从一无是处的穷小子变成拥有无上财权的“战神”。重复的洗脑情节,生活化的委屈场景与夸张的复仇,让歪嘴龙王的表情迅速变成网络热梗蹿红。
从平台基因的角度而言,网文公司处于短剧上游,在IP孵化时就有先天优势。
在网络文学20余年的发展进程里,网文公司积累着大量的IP资源。一方面便于改为剧本加快短剧制作流程;另一方面,短剧制作方可以通过网文的受欢迎程度,提前验证IP对市场的吸引力。
在DataEye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短剧百强企业榜单中,前五名分别是点众、九州、麦芽、番茄、天桥。其中,点众、九州和番茄三家公司均有网络小说基因,麦芽为国内头部MCN机构,天桥则是一家新型短剧孵化公司。
点众是从网文生意转向短剧市场的典型代表。点众科技的执行总裁李江曾介绍,之所以入局短剧,是由于疫情期间,小说业务受阻,经销商都去做短剧了,考虑到自有版权的优势,点众也加入进来。
除了IP数量,点众在2024年初频频押中爆剧。曾登顶今年第一季度百强短剧热力榜单的《遥不可及的爱》,关联方正是点众。公开报道显示,从2023年9月起,点众每月的C端充值收入稳定在4亿元至5亿元。
去年12月,网文鼻祖阅文集团加强对短剧的流量与现金支持,进军短剧市场。阅文推出了百部IP改编、亿元基金扶持、AIGC赋能三项措施,也将以自制、联合开发等方式孵化短剧。
海量IP之外,阅文竞争短剧的优势还体现在IP可视化制作与平台引流两方面。早在2018年,阅文集团就以不超过155亿的价格收购影视公司新丽传媒,并陆续推出了男频大IP剧集《庆余年》与《赘婿》,打通了网文IP可视化改编、拍摄的路径;由于背靠母公司腾讯,微信视频号作为成长中的流量池也能够为短剧引流。
今年3月,阅文集团发布了2023年财报,版权运营收入同比增长25%,根据海豚投研推测,与游戏、短剧相关的IP授权关系较大。
以网文为基础,开辟短剧业务的还有字节跳动旗下的番茄小说。今年春节假期,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火爆,这部短剧改编自番茄小说的《八零漂亮后妈,嫁个厂长养崽崽》。
上线于2019年的番茄小说主打免费阅读,读者可以通过看广告的方式换取小说资源,如此便能挣B端广告主的钱。沿着对C端免费的思路,2023年5月,字节跳动推出了免费短剧软件“红果短剧”,到了11月,为了更有效集合影响力,更名为“番茄短剧”。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也曾在2022年推出过网文软件“快手免费小说”,试图填补网文市场的空缺,但后续并没有引起水花。
短视频平台的三重收割
事实上,即使大厂逐浪,短剧与网文用户交叠,内容制作加码,但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头部平台收割了最多的红利。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止到2023年5月,抖音的月活用户超过7亿人,快手则超过4亿人。这意味着平台攥住了短剧用户的消费路径,可以通过内容付费的方式挣C端的钱。
2023年11月,快手发布第三季度业绩,CEO程一笑表示,传媒资讯行业中付费短剧增长最好。付费短剧行业在快手的广告投放消耗逐月提升,三季度付费短剧消耗同比增长300%,环比增长近50%。
观察抖音快手过去一年的短剧产品,能够发现短剧走向了更加细分的道路——品牌冠名剧。这是一种挣B端钱的方式。
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弋弋曾对媒体表示,快手短剧业务分为付费和免费两个板块,其中,“免费短剧将是一门B端生意,成为B端品牌植入、冠名的重要形式。”
2023年,天猫、京东等平台,丸美、飞鹤等快消品都与快手进行合作。其中,天猫接连冠名了三部短剧:《我在大宋开酒吧》《鸳鸯断》《超能坐班族》,累计站内播放量超过13亿。
而美妆品牌韩束与抖音达人姜十七定制了五部短剧,收获50亿的站内播放量,并帮助韩束成为抖音电商首个GMV突破30亿的美妆品牌。
这类冠名短剧会将品牌与产品植入到短剧的情节中,比如《以成长来装束》,讲的是主人公在职场一路逆袭的奋斗故事,其公司直接叫做“韩束”。
作为流量池,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更重要的是投流生意。
据媒体披露,在短剧的整体成本投资中,运营和投流的预算远大于内容制作的预算,几乎所有微短剧都会在有限的成本中将80%~90%比例用于投流——这更接近销售,只不过场景从传统的线下推销,转到线上。
投手们通过巨量引擎等平台投放广告,在短剧的语境下,投手们推销的产品变成了数十秒的短剧切片视频——用大量现金换取用户的注意力。
多位短剧从业者对镜相工作室表示,短剧生意中,内容与投流一样重要,以爆火的短剧《无双》为例,8天充值1个亿的票房中,约九成都花费在了投流上,外界盛传的短剧财富神话并不坚固。
今年3月,DataEye发布《2024年微短剧买量投流数据报告》,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约达312亿元,2024年预计将达到420亿元。在百亿的投放市场中,巨量引擎是短剧投流素材的第一大平台,投放素材量占到六成,预计2024年的投流规模将超过300亿。
可以说,除了沿着内容付费思路挣用户的钱,短剧平台同时坐收流量费用和广告冠名的B端收入。
公开资料显示,微短剧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超过500亿元,到2027年时,预计将突破千亿大关,在这期间,是否还会出现产品形态的变化,又会不会有更多玩家入局,还是个未知数。
无法否认的是,受众的某些共鸣与人性弱点是不变的,某种意义上,短剧给予了最夸张也最理想的解决方式。一个典型的样本是咪蒙。因为一个寒假靠2部短剧收入过亿,她上了热搜,话题下,许多人觉得剧情不拖沓,“爽感十足”,有人分析“拿捏了情绪与人性,就能拿住每个风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镜相工作室(ID:shangyejingxiang),作者:宋春光,编辑:王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