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谷趋势(ID: zgtrend),作者:智谷君,头图来自:东方IC
如果不意外的话,这个曾经打过陈水扁一耳光的韩国瑜将代表国民党参加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与绿营一决高下。
你黄局长想起了前几天的一幕,早在10日的时候,民调结果已初步显示,妈祖的儿子郭台铭输给老韩,他哭着给台湾媒体说,希望韩国瑜留在高雄,“保住自己的历史定位”,4年后他愿意让位给老韩。
政治的魅力真是奥妙无穷啊。钢铁直男郭老板在自己的鸿海帝国里说一不二,俨然13世纪的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一牵扯到领导人宝座,也能声泪俱下,拿出手帕擦眼泪。
据说,新加坡建国之父李光耀一生当中只哭过流泪三次,一次是离开爱人,一次母亲去世,第三次,就是脱离大马。
看来,这世上唯有两件东西,能牵动一个强人泪腺:女人,或者江山。
韩国瑜能在高雄这个深绿阵营,靠着一张嘴一瓶矿泉水,单枪匹马打下江山,其实也是踩中了命运的历史进程。
台海两岸的消长,民进党对现实的漠视,给了韩国瑜登陆高雄的机会。未来他能否登上历史舞台,带领台湾走出浅碟子经济困境,也许他已经找到了最关键的密码。
01
老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口号,叫做“让台北去弄政治,让高雄来拼经济”。所以他当上市长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当年在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做事的本领,让“高雄造”走向全世界。
今年3 月下旬,韩国瑜率高雄市经贸访问团访问香港、澳门、深圳、厦门等地,不为别的,就是卖点鱼干、蔬菜和水果。
大陆若想交一个朋友,向来出手很阔绰。像总理出访欧洲,签的单子百八十亿美元起步。不过老韩这个市长,手里没有什么太高精尖的产品,所以这一趟经济之旅干回老本行,让高雄农渔水产界收获了11.5亿人民币的订单,也已着实令他笑容满面。
六天的大陆之旅,让韩国瑜见证了大陆的爆发式增长。
在深圳福田区,有关部门专门安排了一场灯光秀,43 栋高层建筑物加上无人机,演绎出深圳40年的特区历程。《两岸关系》报道说,当时的场景是流光溢彩,绚丽壮观,韩国瑜及夫人李佳芬不时发出惊叹,屡屡拿出手机录影。
不过,深圳取得的伟大成绩确实没撒好说的。这是大陆倾“全国之力”打造的样本。所以,比起深圳,厦门给老韩所造成的“心灵创伤”可能要更大一些。
1988年,韩国瑜第一次踏上厦门的土地。在此之前,厦门长期作为边防最前线,跟金门隔海炮击了二十年,别说获得上边的经济投入了,中央恨不得把工厂和人才全都内迁至中西部,其底子一直很弱。
所以,尽管当时厦门设立特区已8年,城市基本面仍十分落后,“一到晚上万籁俱寂、没有什么车流”,这场景刻在了老韩脑里三十年。
而且那个时候,台湾身居亚洲四小龙之首,经济蒸蒸日上。高雄在台湾第一个成立加工出口区,顺利搭上时代的快车,成为远东航运中心,稳居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枢纽港,生意繁忙的很。
对当时的韩国瑜来说,厦门简直就是一片不毛之地。
可是转眼一瞬间。厦门的GDP为4791亿,而高雄仅有4095亿元。厦门港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14位,而高雄港落后到了第15名!
在厦门行的第一站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老韩听到厦门港拥有全自动化港口时,不禁露出了惊叹的表情。
高雄啊高雄,你太不争气了!
02
台湾的政治格局一直是“北蓝南绿”。有人形容说,高雄挖地三尺都是绿色。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韩国瑜却能靠着一张嘴一瓶矿泉水,单枪匹马打下江山,这是为什么呢?
无他,就是因为老韩踩中了国运的历史进程——大陆崛起,间接送给了韩国瑜一张高雄市长的门票券。
2001年入世之后,大陆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土地,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堪称全亚洲的经济火车头。
背靠超10亿人的庞大市场,大陆沿海港口城市强势崛起,上海、宁波、深圳、青岛、天津、大连成为新的远东航运中心。当初走高雄的货物,很多都改走大陆了。加上意识形态的对立,民进党下的高雄跟大陆经济合作长期受阻,来自大陆中转业务很少,没能受到大陆辐射。于是,高雄从一个远东主流干线港口差点沦为一个支线港。
随着大陆的经贸开放,整个台湾的传统产业加速外迁,高雄的经济腹地增长停滞。石化、钢铁、造船为主的重工业也转型艰难,产业结构单一,污染严重,就业机会少不断打击高雄人民。
从谷歌卫星地图来看,高雄的产业支柱甚是清晰
按韩国瑜的话说,是“高雄又老又穷,各行各业萧条的不得了”。
所以,高雄的年轻人不得不开始背井离乡。据说高雄有40-50万人北漂到台湾最后的希望之光“大台北”。那里,有亚洲硅谷雏形的科技走廊,有高大上的金融岗位,也有15年不吃不喝都买不起的高房价。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数据显示,2011 年至 2017 年期间,高雄市总人口数仅增加 2442 人,平均每年增加不到 400 人,市中心地区甚至是负增长。
民进党的无能,就是韩国瑜的机会。一句“货卖得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激起了高雄人的强烈共鸣。
韩国瑜能拿下最多的选票,背后也有大陆重塑东亚经济格局的因素影响。
03
台湾的未来,很困惑。
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令,两岸关系晦暗不明,37岁的郭老板冒着被银行制裁抽走银根的危险,跨过浅浅的海峡来到深圳西乡,建了生产电脑插件的“海洋厂”。
这是第一家跨越台湾海峡、在大陆开设工厂的台企。
郭台铭后来回忆说,他当初靠岸时,大陆生产易拉罐勾环,十次就要拉断二三回,台湾只有一回。
如今,台湾能够全面碾压大陆的科技实力,集成电路是最突出的一个。
这里有世界第一的晶圆代工产业,世界第一的封装测试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台湾最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一家台积电的营收,就能占台湾制造业产值的20%(2016年数据);一家台积电的市值,就能占台湾股票市场近20%的权重。
然而,这也意味着整个台湾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上极为脆弱。
台积电,这个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最大客户是苹果。鸿海,这个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制造商,主要客户也是苹果。苹果销量一波动,台湾经济都要抖一抖。
作为一个典型的“浅碟子经济体”,台湾受限于有限的市场、资源、土地,很依赖于外部经济。一旦全球大环境下行,经济就容易遭受重创。
但是,台湾要走出这种困境,谈何容易?
根据福建社会科学院统计,2000 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政党轮替三次,换了 14 任“行政院长”,改组“内阁”逾 20 次,所任命的“部长”更超过 150 位。在这样一个纷乱的政治环境中,蓝绿对抗、内部消耗极其严重,执政者哪有精力去投入经济建设?
过去的二十年,不仅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也是台湾失去的二十年——
根据台劳动主管部门统计,2000-2016 年台湾大学生毕业后平均起薪为26k-28k(人民币6000元上下),长达 17 年起薪几乎零增长。
如何让台湾的集成电路产业走出“代工”,往行业上游攀升,立于掌握最高话语权的不败之地;如何让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兴起,扩大产业结构多元化;如何消除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给与台湾青年更多的上升空间,成为下一任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重任。
重工业的高雄,只依托一个狭小的台湾,成不了世界超级大港。
IC业的台湾,只依托于2300多万的人口和9489/k㎡、仅相当于一个台州的平原面积,也很难成为下一个韩国、下一个日本。
不管2020年谁能当选,最大的议题都必须是:首先,如何让台湾融入大陆经济圈,分享大陆发展的红利;接着,提升台湾的全球竞争力。
今年3月,老韩带队走访大陆,从香港过澳门的时候走的是港珠澳大桥,这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技术难度堪称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一项工程。大陆攻克了这座珠穆朗姆峰,硬生生将相隔几十公里的香港、澳门连在了一起。
其实,这只是第一步。早在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中央就规划了北京—台北高铁,而更早的“十二五规划”则规划了“京台高速公路”。
不知道韩国瑜在走在港珠澳大桥上的时候,内心是怎样一种滋味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谷趋势(ID: zgtrend),作者:智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