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卿照(ID:qingzhaomeizhuang),作者:李偏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928年,全世界第一支含化学防晒剂的防晒霜诞生。1933年,全球第一款商业化的防晒霜问世。2023年,中国防晒化妆品市场规模接近150亿元。
防晒这门生意的水位,远比我们想象深得多——美妆大牌们,已经将防晒的故事讲到了防晒之外。
为了抢占消费者心智,各类化学或物理防晒产品,不断提出的SPF值、PA值、阻隔波段、透气性等复杂概念,让普通公众摸不着头脑。
本着消除模糊的目的,我们通过对防晒产品前世今生、科技数据背后含义的解析,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防晒生意,有怎样的底层逻辑?
高价防晒,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防晒产品,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一、魔幻“光生意”
人类的防晒知识,像一本越读越厚的书,总体来看,人们对防晒知识的认知可以分为:完全模糊、逐渐清晰、再次模糊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糊防晒时期
人类的防晒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烟熏妆、繁冗头饰和自制防晒秘方是古埃及人的防晒三件套。
古埃及人眼影的主要成分是铜或石墨,长期生活在沙漠中的古埃及人认为,在眼皮上涂上厚厚的眼影,可以帮他们抵御风沙和刺眼的阳光;复杂的假发与奢华的头饰则对阳光起到直接隔离的作用。此外,古埃及人将米糠、茉莉花、羽扇豆作为原料,一方解石作为粘合剂涂抹在皮肤上,以防止晒伤。
重要的是,这些存留于莎草纸卷轴和墓寝墙上的“防晒秘方”在如今被证实有一定科学性:米糠富含维生素,有抗氧化作用,可抵抗紫外线的伤害;而羽扇豆的主要成分小分子谷氨酸肽,则是加强皮肤韧性的天然屏障。
不过,这一阶段人类的防晒作用主要为隔离阳光的热度灼伤,此阶段的发展主要凭借想象的模糊摸索,所谓防晒配方被证实有科学性也是后话。
第二阶段:科学防晒时代
临近二十世纪,人类才真的在认知上将紫外线与阳光区分开来。随着对紫外线的认知愈来愈全面,在政策的清晰界定与引导下,人们的防晒手段也愈来愈科学,各品牌陆续推出防晒产品。
第三阶段:防晒焦虑阶段
然而,光老化的概念讲了55年,本该清晰的防晒知识,却越来越模糊了。
防晒产品的描述也越来越魔幻,为了获得市场份额,防晒产品的数值一路飙升,PA+增长到PA+++,SPF值也从15提升至100,UFP值从40涨到2000。
同时,防晒霜的价格也一路走高,花王旗下高端品牌SENSAI防晒霜价格1200元/40ml,兰蔻菁纯防晒霜980元/30ml,法尔曼的高倍防晒1750元/30ml……
另一边是近年来火热的防晒服市场,通过添加所谓的“黑科技”将原纱价格卖出绸缎价:代表企业蕉下毛利率触及60%,一度冲击资本市场谋求上市,随着招股书数据的披露,却被眼见的网友发现强调科技属性的蕉下,主要专利还是在外观设计领域。
一路高歌的防晒指标与数值,究竟是科技进步下的消费者福祉,还是营销手段的包装?
二、三个指数
前文我们提到,由于认清了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影响,所以一般我们提起防晒都是指隔离日光中的紫外线(UV,Ultraviole)。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纳米到400纳米,日光通过大气层,一部分紫外线无法穿透大气层,因而其波长范围变为200~400nm;日光继续照射通过臭氧层,短波紫外线再次被阻挡。因此,防晒实际隔离的是长波(UVA)和中波(UVB)紫外线。
根据防晒原理的不同,防晒可以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主要防晒指标分别为UPF、SPF及PA。
1. 物理防晒:指的是通过遮阳帽、遮阳伞、防晒口罩、防晒衣等我们肉眼可见的物理遮挡,以及物理防晒剂/无机防晒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锌、二氧化钛),来反射或散射紫外线来减少其对皮肤的伤害。其中,物理遮挡的核心指标就是紫外线防护指数——UPF(物理防晒剂防晒指标与化学防晒相同,在下文展开)。
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数值倒数是紫外线透过率,比如UPF值为50,就说明有1/50的紫外线可以穿透织物,以此类推。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UPF>40+,且UVA<5%的才可以被称作是防紫外线产品。
理论上UPF值越高,说明紫外线防护效果越好。不过,目前国家质监局评定标准中,只有两种规格:当40<UPF≤50时,标为UPF40+;当UPF>50时,标为UPF50+。
事实上,当紫外线透过率低于1/50(UPF≈50)时,紫外线对人体的损伤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部分打着UPF1000的贵价防晒服,几乎可以认同为消费者不需要,但价格需要的无效高科技产品。
2. 化学防晒/有机防晒剂:通过吸收紫外线,将其转化成其他能量释放以消解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在化学防晒剂中,不同成分作用于不同波段紫外线:
通常UVA防晒剂有二苯酮类、二苯甲酰甲烷类化合物、阿伏苯宗等,其中阿伏苯宗目前业界认为性能最高的UVA防晒剂之一,我国的科思股份就以这一成分成为国际大厂的主要防晒剂供应商;而常用的UVB防晒剂有樟脑衍生物、肉桂酸酯类、水杨酸之类化合物等。
化学防晒剂主要以延长皮肤晒黑、晒伤时间为衡量标准,同时通过抵挡UVA和UVB进一步细分为PA值和SPF值。
PA值(Protection Grade of UVA):表示足量涂抹产品的情况下,持续性产生黑色素沉淀所需的时间比值。我国法规要求PA标识范围为PA+至PA++++。其中,PA+代表有效,可延缓2~4倍晒黑的时间;PA++代表相当有效,可延缓4~8倍;PA+++可延缓8~15倍,PA++++可延缓大于等于16倍。
SPF值(Sun Protection factor):最小红斑量(使用防晒化妆品防护皮肤)/最小红斑量(未防护皮肤),通俗地讲,SPF指的是皮肤在日晒下安全时间的延长倍数,比如SPF30意味着原本暴晒15分钟就会发红的皮肤,足量涂抹防晒产品后日晒450分钟才会发红,安全时间延长30倍。
三、一笔防晒账
了解完物理防晒指数,你会发现,同类别防晒产品的防晒性能差异其实并不大:
往浅了讲,各产品的防晒能力波动区间并不大。UPF40与UPF50的差距为是否能多隔离千分之五的紫外线,PA值与SPF值等依赖多种不同防晒成分的堆叠与配合,而多数防晒霜建议补涂的时间都在2小时左右;
往深了讲,由于防晒产品的特殊性,各个国家/地区对此监管较为严格,批准上市的防晒成分十分有限。美国FDA批准上市的防晒剂有16种;欧盟将防晒剂作为正常化妆品监管,批准上市的防晒剂有29种;我国将其认定为特殊化妆品,批准上市的防晒剂有27种。
因此,可预期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防晒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不会很大。
既然防晒成分的基底是确定的,那总要找到能讲出溢出价值的领域,而美妆大牌们,将防晒的故事讲到了防晒之外。
一方面是肤感,比如物理防晒霜的原理在于需要物理颗粒帮助反射紫外线,此外防晒霜中还包括一些基础护肤的水、油,为了将以上成分粘合在一起,许多物理防晒霜会加入大量的乳化剂,难免会出现肤感油腻的问题。比如某品牌防晒讲的就是超微囊技术代替乳化剂,进而让防晒霜质地清爽。
另一方面是附加价值,在防晒霜中加入各类精华等提出养肤理念。比如某品牌防晒就被称为一支防晒、半管精华,其防晒霜中加入了珍珠精华、茶氨酸精华、紫苏精华等维稳或抗氧的成分。
不过,以上概念就是见仁见智了。毕竟,防晒的三个主要目的——“防晒黑、防晒伤、防晒老”中,并不包含以上附加需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卿照(ID:qingzhaomeizhuang),作者:李偏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