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6-16 14:35

流量、投资、房价、教育,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主持人:张涛,嘉宾:马光远,制片人:李念雪,原文标题:《对话马光远:流量、投资、房价、就业、教育…如何应对多重时代焦虑?》,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流量、投资、房价、教育等焦虑问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 💡 对流量焦虑的思考,提出少看短视频,注重专业性的重要性

• 🏠 房价焦虑解读,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及未来走势

• 💰 投资焦虑探讨,强调提高自身认知,规避风险和追求长期收益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被无数问题困扰着——自媒体流量的喧嚣、投资市场的低迷、房价的起伏、就业的竞争压力,以及教育的困惑。每个人都在追问,未来的道路在何方?面对这些焦虑,我们如何找到出路?但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些问题时,似乎并非无解。本期《封面》对话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一同探寻时代焦虑的根源,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以下内容为访谈对话节选)


一、流量焦虑


凤凰网财经《封面》:有人说现在中国进入了一个网红经济的时代,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家开始做个人IP,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马光远:我觉得企业需要去宣传,因为在这个自媒体时代,缺席对企业而言、对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如果要做网红,付出的精力是非常大的。


这其实真的不是一个好事,希望我们的企业家都能够因为做企业、做产品(成为)网红,而不希望我们的企业家成为网红企业家。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家)很刻意(地打造网红),而且有团队。


凤凰网财经《封面》: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他们对未来其实是有着焦虑的,所以想抓住这种流量。


马光远:因为这几年爆火的人太多了,一夜暴富、一夜暴红,可能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被短视频裹挟了,我们很难去做一些深度的思考。


所以一定要少看短视频,因为它可能会让你的智商变得越来越低,可能会让你的见识变得越来越浅。有一本书叫《低智商社会》,讲到大家每天上网、每天不看书、每天不思考的结果是,你的整个思考能力会下降的。如果我们有一代人、有两代人不是靠看书,不是靠阅读,而是靠刷短视频成长起来,这一代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思考了,是从一个民族的成长性上来讲的、战略层面的一个问题。我们低估了这件事十年、二十年对社会的危害。你经常能看到一些言论,讲的是你人生中这辈子能遇到的机遇可能就那么几次,你的发财机会可能就那么几次,抓住了你就怎么样,抓不住你就怎么样,我们宣扬的全是这样的焦虑。


凤凰网财经《封面》:对,其实是在制造焦虑。


马光远:而且无能为力,我们甚至推波助澜,因为我们也在做短视频,我们也在屈服,我们也在投降,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得专业一点,不要去为了骗流量而骗流量,尽可能去争夺一些专业的阵地。


凤凰网财经《封面》: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它很难说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扭转?


马光远:我觉得也不能拿这个来做借口,因为如果你意识到这件事的话,你最好的做法就是第一时间去改变它,你不能说全球都这样,全球都摆烂。中国的互联网的大样本,样本数据还是比较多的,形态和生态的多样性还是挺充分的。所以我们其实在平台的算法、内容等各个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既然可以形成推荐机制,那当然也可以形成更好的推荐,品质高的、专业性的推荐。


从技术层面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平台就得做点牺牲,你牺牲流量了,但是我们想想那些恶心的流量,没有价值的流量,最终它是一种危害。


凤凰网财经《封面》:如果去干预平台的算法,强制要求改变,这是不是违反市场经济的一种做法?


马光远:市场经济它是有边界的,市场经济要遵守公序良俗,你不能推荐一些违背法律的东西,算法能做不到?能做到,那你为什么不能去做一些引导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可以的,这也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最讲规则,我们现在很多人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好像是,你想干什么都可以。不是这样的,市场经济是规则最严的、随意性最小的,但是对一个人思想的自由度最高的。


所以我经常讲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误解太深了,好像一谈市场经济,什么都不用管。从一个社会的进步来讲,我们要求算法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走,这个跟市场经济的规则恰好是吻合的,而不是违背的。


所有经济的发展其实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经济不是完美的,不是说供需恰好平衡,价格恰好怎么样,这才是变态,经济学家追求的这个均衡点,其实恰好是人类经济史上永远没有出现的一个特例。经济从来都是不均衡的,价格就是有高有低。


有时候供大于求,有时候供小于求。产业有时候产能过剩,有时候产能不足,然后淘汰、然后自我出清、然后优胜劣汰,它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相当于一个森林里边,大树、小树、参天大树、各种乱草都生长,这才叫它的生态。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理论,比如说理性人假设这种观念是不是得改呢?


马光远:我们说什么叫经济学?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为什么要选择?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选择。人们有时候思考是理性的,有时候思考不理性,所以我们的经济学就假定了很多东西:假定人是理性的,假定供求是平衡的,假定不考虑资源等等,然后假定出很多跟现实脱离很远的东西,它的目的就是做出一个最好的选择。作为一个人也好,企业和国家也好,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做的选择可能不是最好的。经济学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它不是说让你一定达到那个最好,而是让你不要选择最差,这叫选择的科学。


它是一套逻辑,这个逻辑在一个完善的过程中,所以不要迷信经济学。比如有些人说自己是经济学家,然后大家问我现在能买房吗?我现在能买股票吗?其实他压根就不懂,他是研究经济学里边某一个分支、某一个流派的,不能把所有的人都叫经济学家,比如我们可能叫经济观察家更加合适。甚至如果说把经济学家拉到一个最高的层次来看的话,那意味着你在某个领域,一定是有新的创建和新的理论,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经济学家不会超过五个。


有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被请到中国来参加一些论坛的时候,经常会让中国很多观众失望,为什么?第一个,他讲的大家听不懂,因为不是大家关注的,我们关注的是房子涨不涨,黄金还能不能买,结果到最后观众提问环节,一问这个我不知道,这个我没研究,这个我不是专家。


所以经济学是一个学问,但经济学不是指导大家发财的。虽然国富论研究的就是财富的学问,财富本质上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起点,但现在我们的经济学,跟财富的距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远了。


二、教育焦虑:我们的大学教育没有与时俱进


凤凰网财经《封面》:今年是高考人数创历史新高的一年,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参加高考,另外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问题,这种困境如何解决?


马光远:现在基本上有80%~90%的录取率,所以其实大家焦虑的已经不是高考,而是上了大学以后怎么办?毕业的时候能不能找到工作?我们一方面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很多企业求贤若渴,却招不到合适的人,包括我本人,我要找一个合适的助手也特别难。


我们现在很多大学在毁人,不是在育人。我们大学的教育、我们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的目的、培养人才的方向,都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个年代,没有与时俱进。现在很多单位动辄要求研究生,但它招的岗位是什么?有很多城管岗位,很多名牌大学生都去争,那这个其实不要上大学的(人)可能更好。我们对教育的高消费需求,严重误导了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焦虑。


孩子进入大学后就面临着极大的生命被浪费的可能,他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不知道培养他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的需求又在误导着他。我们学的很多东西是没有必要的,拿出大量的时间去考这么一个以后再也用不上的东西。其实没有必要人人都上博士,没有必要人人读上研究生。


所以我觉得高考已经不是焦虑。现在我们要回应,大学毕业马上面临失业的症结在哪里?是大学的问题还是我们社会需求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产业结构并没有完全高端化。中国目前的整体产业结构,中、低、高端都有,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不仅仅需要一些顶尖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低端(产业)人才,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站在那个塔尖上。


得改变,因为最终真正需要的人才——科研人员需要有创造力,实际的工作人员需要有工作能力。而现在很多大学法律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连基本的起诉状都不会写,甚至有一些老师自己都没去过法院,就给孩子们讲法律。学会计的出了大学以后不会做账,那我们的教育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必须把关注的侧重点从高考转移开了。


三、购房焦虑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们看到最近中央也在密集地出台很多房地产政策,号称是史无前例的最宽松的一个地产救市政策,您觉得会转变房地产的投资趋势吗?


马光远:我觉得起码会在某种程度上遏制地产继续向下的这种趋势。我们的政策、组合拳一定要尽快地、足量地出台,就是要改变这个预期,不是说它一下子会改变供求关系。


凤凰网财经《封面》:改变的是预期。


马光远:我们先把它拖住,拖住不代表飞机的故障没了,而是让它慢慢着陆,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飞机故障的问题,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我觉得其实房地产就是一个正常的行业,它有问题,肯定有问题,但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不是把它打死,因为它涉及行业态度,涉及老百姓的财富态度,涉及经济大局、金融安全、老百姓的财富。这么大的行业,地产加建筑行业,占GDP的比重接近14%,再把其他上下游的行业加起来,这个行业一旦出现剧烈的调整,对大家都没好处。


凤凰网财经《封面》:现在市场政策的解决效率可能并不会那么好?


马光远:我们现在整个市场的政策其实是多管齐下,目标是告别过去的调控性周期,构建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所以有些夸张的说法,比如说这次房地产的政策是史诗级的,但是其实大量的政策只是回归常态。


按照我的观点,药量还不够,我们的很多指标已经掉到2016年左右。现在整个销售已经低于12亿平,2023年我们的销售是11亿多平,新房开工量现在只有9亿多平,等于跟12亿平的需求有一个很大的缺口,所以前段时间有人讲说房价会迎来大涨。当然如果简单地从供求来讲,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整个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人的收入下降了。第二个,可能有一些行业不需要写字楼了。第三个,中国房地产一个特别大的转变,是存量市场现在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所以我倒不担心会大涨,因为我们这个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增量市场了。现在为什么讲我们所有的限制措施,都可以大胆放心地取消掉了,因为二手房市场这么一个巨量,你还担心什么呢?市场本身已经有一个自我平衡的机制了,就是二手房市场,就是存量市场。


凤凰网财经《封面》:如果把存量和增量都考虑到,咱也不说太远,未来十年您觉得中国的房价会是一个什么趋势?


马光远:很难讲,现在其实预测房价长期(趋势)没有意义。现在很多人时常讲要学新加坡,我说你学得了吗?新加坡几百万人,如果我们只有几百万人,我们解决得比新加坡还好,我们14亿人口大国的住房问题去学谁?学美国也学不了,它3亿多人。学日本也学不了。未来我们的房地产,究竟政府跟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我认为真还不好讲,但最起码不可能是新加坡模式。


以后,我觉得住房观念一定会发生变化,就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就没有必要再为买房焦虑。过去不买房,房价涨,十年以后你跟你的同事因为有房没房(成了)两个阶层,现在十年以后一样,说不定买了房的人还不如你,租房更合算。我们用了二十多年建立了房地产这个行业,也积累了这么大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至少需要二十年。


凤凰网财经《封面》:需要二十年。


马光远:不是说还要跌二十年,不是这个概念,就是我们慢慢地解决这个问题。


下一个周期中国房地产的关键是什么?把大家的居住条件更进一步地改善。官方测算,我们现在的人均建筑面积也就刚过40平。所以说我们还没有解决好安居的问题,刚走了第一步,还早着,但也不意味着房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逼着所有人买房子不正常,房价单边上涨不正常,但是房价一直往下掉,我没见过。


在人类的四大需求里边,住的需求在人的资产中占的比重最大,任何一个国家解决住房问题都不容易,所以联合国在人权宣言里边说得很明白,解决住房问题首先是各国政府的责任,没有完全讲市场化。


凤凰网财经《封面》: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不是从投资的角度,单纯从居住的角度来看,适不适合买房?


马光远:我觉得每个城市的状况也不太一样。其实到今天这个节点,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你买或者不买,都没那么迫切,真的像过去几年的房价大涨带来的焦虑,这座大山完全可以卸下了。


今天别人买房你也不需要着急,你不买房别人也未必学你,选择可能都是对的,完全取决于自己。你觉得需要一个房子,现在觉得合适了,可以买;如果说你不需要房子,还是想租着,没关系。但是这个市场最起码,我的判断,再往下跌的空间不是很大了。


四、投资焦虑


凤凰网财经《封面》:虽然现在大家对房价的焦虑缓解了,但是对投资的焦虑反而又增加了,现在看黄金价格再创了历史新高。


马光远:中国人一直有投资焦虑,根本原因就是你赚那个钱不专业,比如说买股票,你为什么怕亏?因为你不专业。而且我们形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观念,就是认为投资很容易,投资是最难的。


我的观点一直是黄金是最烂的投资,因为黄金波动非常大,上蹿下跳。我曾经把中国A股的K线图跟黄金的K线图放到一块问别人,你能认出哪个是A股,哪个是黄金吗?很多人认不出来,它的波动很大,比如说2009年黄金那一波大涨。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会儿到了1000美元。


马光远:一直涨到1900多,然后一直往下跌,2014年跌到差点跌破1000美元腰斩。所以当年有一帮中国大妈在1500多美元的时候买了黄金以后给套住了,当年华尔街还报道中国大妈疯抢黄金,你记得吗?现在是大跌,解套多少年以后?


凤凰网财经《封面》:花了十年。


马光远:但你再想想收益率,2010年黄金涨上1900美元以后,哪怕到现在2400美元,这16年的时间,它的年收益多少?


凤凰网财经《封面》:太低了。


马光远: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如中国很多股票,放在银行里边收益一定比它高,所以为什么叫最烂的投资,第一它不安全,第二它的收益率并不高。


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去研究它的规律,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盘以后,整个黄金跟美元脱钩,黄金摆脱美元的束缚以后,它的价格表现到今天为止怎么样?你去看黄金每次的熊市周期有多长,非常长、很吓人。


牛市一般是三年到四年左右,但是熊市经常长达十年,然后是一跌不起,波动非常大。而且黄金这个投资品如果放到国际投资品大市场里边,它相当于一个小盘口,这里边有很多操纵的力量,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你拿各种因素都难以解释这轮黄金的急剧上涨,唯有一个解释就是操作。而且大家可以从曲线上去看,每一次黄金急涨以后一定有急跌,没有例外,所以黄金从来都不是普通人的机会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缓解流量焦虑也好,缓解投资焦虑也好,其实还是要多提高自己的认知。


马光远:你得保证自己到这个风口起来的时候,你还在这个饭桌上。到那个时候你留在饭桌上,别人只看到你牛,没看到你之前在那个饭桌上无人搭理的落寞,所以每个人的成功背后一定有很多的不容易,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主持人:张涛,嘉宾:马光远,制片人:李念雪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