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4-04-09 10:04
温故好莱坞(一):多寡头垄断的历史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前言:“好莱坞”(Hollywood)这个原意为"冬青树林"的单词,在国内电影人心目中,早已成为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代名词。随着近十年国产电影的逐步升温,国内电影人开始越发的关注“电影产业”而不仅仅是“电影”。于是,作为电影工业体系最为成熟的北美市场,被浓缩在“好莱坞”这三个字中,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的标题行。

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新闻报道、书籍资料中,了解到“好莱坞”的历史,发展以及如今的动向。但这些言论往往会着眼于电影票房的成败,电影艺术的优劣,以及“好莱坞”诸多导演、演员的起落兴衰,并且以此为准绳,来判断中国电影产业今日的发展。

这种单纯着眼于现象上的比较,可能会导致一些误判,从而让我们对电影产业运作机制的理解,出现严重的偏差。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回顾“好莱坞”历史中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并以此为出发角度,按图索骥,来理解中国电影产业今日的形态和未来的趋势。

第一章  多寡头垄断的“好莱坞”,商人出力银行家出钱

在了解“好莱坞”之前,需要先明确一件事,那就是“好莱坞”究竟属于谁?如果按照国内大部分人的理解,企业的所有者便等于控制者,那么可以说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好莱坞”便是银行家们的玩宠,从此不再属于同时期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家,甚至也不属于那些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制片公司老板们。

大制片厂背后的大财阀,“好莱坞”的所有者

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好莱坞”的第一批创业者们,为了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占领各个地区的放映市场,不断向金融市场大规模融资,用来支撑影院数量的快速扩张,企业的负债率因此飙升。1927年华纳的《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则宣告了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随之而兴起的摄影棚以及影院放映设备的再升级,更是加剧了之后“好莱坞”的财务危机。在1920至1930年,华尔街投向“好莱坞”的资金已经暴涨了十倍,从7800万变成8.5亿美元,其中90%以上沉淀在了影院建设和设备投资中。

1932年,因为影院的盲目扩张和经济大环境的萧条,美国电影全行业亏损超过8500万美元,次年16000家专门播放电影的剧院关闭了5000家,票价从三十美分降低到二十美分,观众相对比1930年减少了25%。原本认为在大萧条时期,电影产业能够独善其身的“好莱坞”,被残酷的市场环境打回原形,福克斯面临重组,派拉蒙则早已宣布破产,刚刚成立不久的雷电华,和好莱坞历史最悠久的环球都同样进入破产管理的阶段。

作为“好莱坞”最大的债主,在银行家们的操办下,好莱坞的八大制片公司在1935年左右或多或少都进行了企业内部结构上的调整,除了华纳与哥伦比亚之外,其他公司的创始人仅仅只保留了投资人和管理者的身份,而不再是企业的所有者。环球的创始人卡尔•莱默尔(Carl Laemmle)更是被从此踢出了局。1937年,在《银幕后的资本》(Money Behind the Screen)一书中,作者曾经强调过,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才是“好莱坞”真正的控制者。


银行家与商人之间的博弈,赚钱才是硬道理

虽然银行家们在这个阶段基本没有介入具体的项目运作,但以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所组成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此便在“好莱坞”稳定下来。截止1939年,华尔街投向“好莱坞”的资金继续累积至20亿美元,在资本谋利天性的推动下,利用“好莱坞”危机时期的机会,华尔街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好莱坞”的垂直控制体系,并且构建了最初的多寡头垄断。

金字塔顶端既然是同一批财阀左右,因此30年代,大片厂之间的人力资源几乎是共享的,七大制片厂之间不仅相互出租演员和技术人员,同时管理人员也在互相流转。银幕在当时的作用如同日后的电视,从当时的片单中(图02),我们可以看到制片厂提供给影院的不仅仅只有故事长片,同时还供应各种类型的节目。“好莱坞”通过各个寡头之间密切的合作,完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将人力成本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也与银行资本“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保持着高度一致。



1939年末,彩色电影《乱世佳人》(又名《飘》)上映,博得4亿美元票房,宣告了“好莱坞”重新回到黄金时代。当时,美国全年的电影产量约占世界的65%,电影业容纳的雇员接近18万人,直接从事制片业务有3万多。在这十几万从业者中,有217个人年薪超过75000美元,米高梅的路易•B.梅耶的年收入甚至达到120万美元,相当于2013年的1900万,是全美第一的打工皇帝。

下图中这些五大制片厂各自的管理层组合,虽然都不能算是“好莱坞”的所有者,但无疑仍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好莱坞”最有话语权的一群人。


正因为这些“好莱坞”的管理团队,与背后银行家们之间存在着权利博弈,决定了“好莱坞”的属性和发展,财务至上的原则从此得以确立。在其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虽然“好莱坞”的所有权历经多轮的分割与交易,从制作到播出平台之间的市场结构也发生过一系列的变化,但它的基本属性并没有改变过,投资人与管理者之间相对独立的合作关系,在“好莱坞”的主流公司中,也从未发生过本质的变化。

总结:一张电影票引发的整合

之所以要追溯到30年代来谈“好莱坞”,是因为美国电影工业的生产体系,以及制作、发行、放映的运作机制,是在那个阶段完成了它最初的结构性建设。催生这一格局的形成,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放映市场集中了“好莱坞”大部分利润。

彼时的美国,户外活动匮乏,影院是20-30年代主要的娱乐场所,电影要占去包含体育赛事等所有观看性娱乐80%的市场份额。但是电影的收入主要集中在放映环节,影院占去了90%的利润(包含衍生收入,当时在影院出售的糖果约占全国糖果总消费的25%)。制片业则与今日一样,少数电影影响了大部分的观众,极少数的电影才会被奉为经典,在影院长期放映。在整个市场垂直整合之前,制片厂必须通过提高卖座电影的片租(最高可达到50%),以及捆绑销售其它低成本节目时才可以获利,制片公司的平均利润只能占到一美元票房的2%(图04)。

所以拥有收益最高的首轮影院,是平衡制片环节的投资风险,晋升大制片公司的必要条件。为了获得某些大热影片在某个区域的独占权,来维护影院的声势和地位,因此把控制片和发行环节也是院线前进的方向,最终在上下游之间两股力量形成纠缠。在他们同一个目的背后,必须依赖于资本进行较量,这也是“好莱坞”会向银行家们低头的主要原因。

随着技术的发展,当电视成为影像娱乐的主要播出平台之后,影院便不再是个香饽饽。时值今日的“好莱坞”,虽然阻止大制片公司垄断院线的“派拉蒙判例”早已是空文,但影院并没有完全被各大传媒集团所控制,全国电视网以及全球发行网络才是决定成败的砝码。目前美国涉足电影业的六大传媒集团,除索尼受到美国政策的限制外,其他的均拥有电视网。

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启示

国内的民营影视公司,因为政策的因素,目前仍难以全面切入广播电视平台的营运,所以在电影行业内小范围的上下游整合,是为了在眼下高速成长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和资源。但此类整合,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无法最终达成对影像消费的垄断,所以显得有些动力不足。

参考30年代“好莱坞”的发展,再对比当下院线的营收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在盈利能力上,目前国内的院线系统并不比上游的制作环节具备优势。在如今这个影像泛滥的时代,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影院已经很难进行暴利经营,在不持有商业物业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影院的经营管理缺乏规模上的想象空间。

另外因为制作环节的项目制模式和院线环节的连锁化经营,之间差异非常明显,在利益诉求上各自也存在着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国内的民营企业如果想要谋求从制作到放映环节,均达到绝对垄断的地位,所面临的盈利风险会使得垄断难以持续,必须借助关联产业才能完成规模效应。

(作者王义之,为影视基金管理公司凡道资本合伙人,原文删减版首发于时光网,本文为完整稿,请期待后面四个章节。)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