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 (ID:runliu-pub),观点:毕礌,主笔:付帅,编辑:二蔓,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少管理者,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眼瞅着项目就要到交付节点了,可自己团队还有好多工作没干完;上面的大领导,又三天两头来“关心”,时不时问一问项目的进展,催促一下结果。
唉,这真是我带过最差的团队了。但凡执行力能更强点,我也不至于这么狼狈。
听上去,特别委屈。不过,这是事情的全貌吗?
在员工眼里,这件事可能就是另外一副样子了:
我跟的这是什么领导啊。我们在这拼死拼活,他还动不动就说我们执行力差、出工不出力。他好意思吗?他自己任务交代不清楚,出了事还要怪我们?再说了,我们工作时候遇到各种难题,他帮我们了吗?
听上去,截然相反。
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任务,本身就是由管理者制定并下达给下属、要求下属执行的。这个传递过程,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
既然如此,工作一旦没干好,就要把全部责任都归于执行者,这就有些不合理、不公平了。
所以,团队执行力不足,工作干不好,不一定是员工的问题,管理者也要负责。
但是,怎么负责?
前段时间,刘润读书会请到了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毕礌老师。他服务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著有畅销书《高效执行方程式》。在书中,毕礌老师分享了一个“高效执行方程式”:
高效执行=让执行者知道×令执行者可以×使执行者愿意×教执行者安心。
这条公式,对管理者或是普通员工,也许都有启发。与你分享。
相信主观能动,让执行者知道
假如,你是一位管理者,想让员工高效执行,你第一步要干什么?拉人、资源、找工具?
都不是。第一步,是对齐信息,要让执行者明确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
对齐哪些信息呢?毕礌老师总结为“知道五元素”:目标、目的、意义、方法、风险。
先看目标。你觉得,下面这个目标,是一个方便员工执行的好目标吗?
2024年第二季度,带领销售团队开展7次A产品的系列主题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业绩和市场知名度。
可能并不是。里面看似有具体内容“7次主题促销活动”,但并没有明确指向“业绩”这个最关键的变量。类似“进一步提升”、“知名度”,也都是非常含混的概念。
拿到这样的目标,员工很难知道该把资源和精力聚焦到哪儿,工作也就很难干好。
毕礌老师说,方便员工执行的好目标,得符合ASMART原则:
Align(有共识的)、Specif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有相关性的)、Timebound(有时限的)。
按照ASMART原则,我们对上面那个例子做些修改:
自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带领团队与市场部、售后服务部协作,开展7次A产品的系列主题促销活动,实现300万元销售额。
这里,“300万元销售额”就是具体的、可衡量的数字。并且根据经验,这个目标是可实现的。“7次促销活动”也不是拍脑袋,而是和销售额直接相关。至于时限,也精确到了具体哪一天。
相比之下,这个目标是不是就清楚多了?
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还得有目的。目标和目的,有什么区别吗?
举个例子。某天,小李的领导和他说,帮我找把锤子过来,一会有师傅过来干活,需要用到。结果,小李找了半天,还是没找到。这个时候,他该怎么办?是回去回复没找到吗?
换一种说法,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比如,小李,帮我找把锤子过来,我找人给会议室挂几幅画,把会议室弄得漂亮一点。这次,同样没找到锤子的小李,可能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因为他很清楚,找锤子只是领导定的工具,但他想要实现的目的,是把会议室弄漂亮。
那么,他最差的解决方法,就是找个锤子的替代物,方便工人钉钉子挂画。更好的解决方法,则是给领导提一些除了挂画之外的建议,能把办公室弄得更漂亮。
这就是目标和目的的区别:目标是工作完成后的具体结果,而目的则是结果的价值所在。
只说目标,不说目的,得到的最好结果,往往是说了目的之后得到的最差结果。只有明确目的,才有可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想进一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呢?你需要一些:意义。
除了赚钱,不少人会被意义所吸引。比如,有些游戏开发者,本身就是重度的游戏玩家,他们真的愿意为了“做出最好的游戏”而拼尽全力。
对这部分员工来说,管理者就要提前把工作的意义告诉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当然,除了意义这样的“务虚”,管理者还得“务实”。提前帮员工找到正确的方法、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真心帮助,诚心分享。
相比起“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权威,你的实在、真诚,更能引起员工的敬佩。
提升员工能力,令执行者可以
作为管理者,你需要帮助执行者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
毕礌老师将其总结为“可以四边形”:总结过往经验、培养当下技能、善用既有资源、提升应变意识。
第一条边,总结过往经验。
不少人觉得,工作的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招聘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要求:需要XX年工作经验。
但其实,工作时间长,不代表就更有经验。
因为,很多人并不擅长提炼总结,第二次再干类似的工作,和第一次没区别。有时候,我们常说的“1万小时定律”,会变成把一件需要1小时干完的活,原模原样重复了1万遍。
而且,经验有时效性。
所以,管理者与其强行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在一线拼搏的下属,不如做一个辅助角色,帮助执行者总结、提炼经验就好。
第二条边,培养当下技能。
一件事能不能干好,经验或许重要,但技能更重要。
不过,和经验一样,技能这件事也有时效性。
比如,现在熟练掌握Office三件套或许还可以算是技能合格。可未来,能熟练使用AI大模型的人,大概才算是技能达标。说不定,当别人还在拉Excel表分析财报数字时,你已经开始用AI大模型梳理财报的核心要点了。
所以,想要提升员工执行力,管理者得持续培养下属的技能,确保他能与时俱进。
可是,员工越来越强之后,要是走了,怎么办?
毕礌老师说,你培养他,他也许还能在这里做出贡献。你不培养他,他就一定会跑,跑得更快。甚至,他还会出去广而告之,说这个公司只会利用员工,但却从不培养员工。
结果,团队里面留下来的人,慢慢也就成了经验、技能过时的员工。这个结果,才是我们更不愿意看到的。
真正的忠诚,不是待在一家企业里一直不走,而是待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付出100%的执行力。
第三条边,善用既有资源。
很多公司在招聘需求上都会明确指出,希望对方“拥有丰富行业资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就要成为比公司更大的资源方。
依赖员工资源的结果,可能是资源耗尽,人也耗尽。相反,管理者需要给出适当的激励和认可,这样才有可能盘活执行者手头的资源,做到双方共赢。
第四条边,提升应变意识。
提升应变意识这事,很多企业都在干,它们之所以天天提“创新精神”,就是为了应对风险和变化。
不过,要是员工创新了,但失败了。这个时候,管理者怎么办?或者,员工真发现了风险,提出了改进建议,但暂时还没有完善的方案。这个时候,管理者又会怎么办?
不要批评。更不要撇清关系。敢于担责,才能指望员工去创新,去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
提升应变意识,领导得以身作则。
触动员工内心,使执行者愿意
怎么调动执行者的意愿?
毕礌老师总结了一个“愿意金三角”:满足动机、获取承诺、提振信心。
动机,就是干这件事的理由。
比如,上班,可能是为了赚钱,可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赏识与赞扬,可能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技能……这些,统统叫做动机。
别看这些动机似乎多种多样,但毕礌老师说,可以概括成4类:
1. 利害心。只要做一件事能给自己带来利益,或者不做某件事就可以规避损失时,就会尽力把事做好。
2. 成就心。人们渴望成功并能够获得成就感,这种对成就感的追逐大于对利益的追求。
3. 权力心。有很强的掌控欲,自己干活尽心尽力,但不喜欢别人插手。
4. 好奇心。总是对很多新鲜的东西表现出很大的热忱,渴求探索未知的领域。
假如,你面对的是个利害心特别强的员工,但你告诉他,公司愿意和他一起成就一番事业,但这段时间工资可能会少点,他可能第二天就辞职走人了。
要是你面对的是个好奇心很重的员工,结果你安排他去干极度无聊的工作,他可能一周后就受不了了。
想要提升员工的执行意愿,管理者首先得抓住员工真正关心的点,让他相信自己的动机可以得到满足,而不是“员工要A你给B”。
承诺,就是对干这件事的认同和投入。
比如,每年开年的时候,很多公司就会让自己的员工签署业绩承诺书、填写KPI考核表。这些,都是一种承诺。
那么,获取员工承诺的关键是什么?是得让员工意识到,这件事跟他有关系。
举个例子。某天,一个员工的直属领导给他交代一个任务。员工随口问了一句:咱们为什么要干这事儿?结果,领导回了一句:你管那么多干嘛?这是上面安排下来的,对公司很重要,你赶快做就行了。
我猜,这个员工肯定心想:这活儿对领导、公司很重要,但它和我有什么关系?
如果一个管理者总是让员工感觉某件事跟他没关系,那你就很难指望他对工作成果作出承诺。
信心,就是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坚定信念。
不要试图通过打击员工的自信心来建立自己的权威,让对方屈从。少些批评,多些表扬;少些“为你好”,多些“辛苦了”;少些“应该的”,多些“干得漂亮”。
营造良好环境,教执行者安心
如果执行者全面掌握了任务信息,具备了相应能力,同时也有意愿去执行。那是不是说,就能保证高效执行了?
不一定。所以,除了上面这些和执行者个人相关的因素,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执行者安心。
怎么做呢?毕礌老师总结了一个“安心两仪图”:对人包容,对事支持。
什么是“对人包容”?
毕礌老师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十多年前,他以培训发展经理的身份加入一家公司不久,便受命组织了一次公司的团建活动。这是毕老师在这家公司负责的首个项目,可不能掉链子。为此,他忙前忙后一个多月,事无巨细地进行了准备。
但在活动当晚,还是百密一疏,出了意外。宾馆的热水供应系统出了故障。结果呢,白天团建出了一身汗的同事,回去后连个热水澡都洗不了。大家火气一下子就起来了,上百人聚集在酒店大堂进行抱怨,场面十分混乱。
他以为领导会劈头盖脸批他一顿。但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领导先是快速了解了情况,并且安慰他不要太紧张。随后告诉他,自己会带领其他经理亲自出面安抚聚集的员工,同时安排毕老师立即与酒店方面交涉,赶快解决问题。
等事情解决后,上级也没有“秋后算账”,而是和他认真做了沟通,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告诉他如何做预案、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多年之后,毕老师依然感谢领导当年的包容。他更从中体会到了领导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做了4件重要的事。
知晓。管理者要让犯错者清楚知道自己犯的错误,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
调和。管理者不要一味埋怨,而是要尽力调和犯错者的心理压力。
补救。管理者要帮助犯错者,一起尽力补救造成的损失。
预防。管理者要帮助犯错者,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除了包容,很多员工在干活的时候,还特别在意一件事:领导是不是支持自己。
什么叫支持?当员工遇到挫折时,领导能第一时间出现,充分换位思考,为员工提供资源。
这听起来是个常识。但想真正做到,其实很难。
比如,毕老师自己就犯过这么一个错。
多年前,毕老师有一个助理。有那么一段时间,毕老师总觉得她工作效率低,干事总是拖拖拉拉。于是,毕老师就说了她两句,让她以后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然而,助理却直接回了一句:领导,不是我安排不好,是事情太多忙不过来。
什么?这么简单的事,能费多少时间?
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毕老师决定“换位”,给她展示一下应该怎么工作。
展示了什么呢?几天前,他交代助理去上级领导那里拿一份合同。结果,几天过去了,合同一直没拿到。由于这份合同着急要用。所以,他自己去找那位领导,和他简单说明了情况。然后,从领导桌上一大堆没签字的文件里,把自己那份合同翻了出来。签字,完事。整个过程,花了不到10分钟。
知道了毕老师的“成绩”,小助理说了一句:您不愧是领导!
这句话,是在奉承领导吗?毕老师想了一会,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哪儿是什么奉承啊,分明是在挖苦他。
你想,他和那位领导可以直接沟通。可对助理来说,她大概率是没有机会去和领导面谈的,更别提从一大堆没签字的文件里翻出合同了。公司越大,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很多管理者总会抱怨,自己都给员工打好样、替他们考虑了很多问题。但为什么下属干事的效率总是不高?
在毕礌老师看来,这些管理者的抱怨看似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在“打样”的时候,其实早已经拥有着下属无法拥有的身份光环和潜在资源。而下属在做同样的工作时,可没有相同的资源支持。
很多管理者所谓的换位思考,很多时候只是搬着自己的凳子换到了对方的位置上。这不是真正的换位思考。
所以,当你下次再给员工“打样”时,不妨拿出一张A4纸,详细列举一下你执行某项任务时会经历的步骤。然后,你再去代入下属的视角,看看他们执行的时候,这些条件是不是都具备。
那些下属员工不具备的条件,就是你需要提供资源和支持的地方。
最后的话
一提起高效执行,很多管理者往往会习惯性地在下属身上找原因。
结果,在组织完各种“执行力培训”、领导训话后,下属执行力有没有提升不清楚,人心倒有可能先散了。
在毕礌老师看来,很多时候,员工的执行力不够,不一定是他们能力不够、不够上进,而是管理者自己有些事情没做到位。
这个时候,看看毕礌老师总结的这套“高效执行方程式”,或许会给你一些新的启发。
高效执行=让执行者知道×令执行者可以×使执行者愿意×教执行者安心。
让执行者知道。和员工对齐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让他明确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
令执行者可以。帮助员工提升相应的个人能力,工作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使执行者愿意。从动机、承诺、信心出发,提升员工工作时的意愿。
教执行者安心。对人包容,对事支持,减少外部因素对员工的干扰。
祝你,可以在高效执行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也祝你,成为拥有高效执行力的高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 (ID:runliu-pub),观点:毕礌,主笔:付帅,编辑:二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