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原创
2024-06-23 19:19
退货率逼疯女装商家,该怪谁?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齐敏倩

编辑|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大批女装商家,正被电商渠道的退货率折磨到“崩溃”。


一位做女装直播电商的博主说,自己店的平均退货率在80%左右;翻看社交媒体上的女装商家吐槽贴,有商家说自己在某些电商渠道卖了15万的货,结果退回来了14万;还有商家说即使做不能退换的内衣裤,也会有10%的退货率。


退货率高,让商家的很多经营付出都变成了“白忙一场”,再加上运费险等种种成本,有的商家说自己卖货还得亏钱。


女装退货率为何这么高,电商渠道、商家和消费者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极度内卷下的恶性循环


很多女装商家把退货率高的矛头指向了电商渠道和消费者。


先看电商渠道,强制运费险和比价是其被商家吐槽最多的点。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在其公众号上列数了强制运费险的三宗罪,其一便是“推高了退货率,产生大量无效订单,商家苦不堪言”。除此之外,方建华提到的另外“两宗罪”还包括:助长不良风气,诱导用户钻漏洞,利用运费险和实际运费之间的差额薅羊毛;增加商家无效投入、占用研发资源投入,进而破坏用户长期体验。


社交媒体上商家晒出的退货情况


电商渠道纷纷上线的比价功能,也让不少女装商家叫苦不迭。比价功能的本意是让消费者买到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为消费者省钱,然而在服装行业,这个功能却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整体来看,服装行业互相抄款式的情况非常常见。当一个款卖爆之后,就会有无数商家推出同款。电商渠道有了比价功能之后,商家为了卖得更便宜,获取更多流量和生意,就会尽可能压缩成本,面料、做工也会大打折扣。产品做不好,退货率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消费者,是直接退货的主体。对消费者来说,买到不合适的商品退货本是天经地义,但确实也存在少部分消费者买完商品之后穿几天再退的情况,这也拉升了服装产品的退货率。


那在退货这件事上受伤害最大的商家就没错吗?当然不是。实际上,确实有很多女装商家存在“货不对版”的情况。


造成“货不对版”的原因,除了压缩成本造成的用料、做工差,还包括模特图修图严重,甚至直接盗用同行爆款产品图等。


当下的女装,除了“货不对板”还有太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女装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只要有一个风格火起来,恨不得线上线下全是类似的服装。今年满大街的吊带裙、前两年的泡泡袖就被很多消费者吐槽。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在和笔者交流的过程中,曾谈到过某些女装品牌设计越发“欧美快时尚化”的问题。在他看来,很多服装品牌生产的产品,无论版式还是风格,都太不符合普通人日常穿搭需求了。这类产品勉强能在一二线城市卖得动,到三线以下市场,消费者的接受度就很低。


回到女装退货率高的问题,无论是电商渠道上不利于商家的政策,还是商家为了销量用的各种“手段”,本质上都是在女装行业极度内卷中陷入了恶性循环。短期来看,这样的困局似乎非常难解,但长期看,消费者穿衣、爱美的需求永远都在,能让大多数普通人穿着体面、好看的服装,才会有市场。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