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赵晨希
题图|慢性病,视觉中国
谈到慢性病,恐怕大多数人对它的危害性没有太多的概念。
慢性病(NCDs,简称慢病)指非传染性,长期积累等原因形成疾病的总称,包括的种类很多,譬如,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中风、超重、血脂异常、类风湿病......
智云慢性病大数据中心平台发布会公布的相关数据也令人触目惊心,如全国慢性病确诊人数为4亿;每年各种因素导致的近1030万死亡中,慢性病占比超80%;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占比68.6%;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已接近1亿......
近十年我国慢性病总体人数不断增长,慢性病人数规模远远高于国外,同时也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像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开始出现在未成年人群中。这样的趋势下,如何更好地认识慢性病,如何更好地预防慢性病,如何管理慢性病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化管理“提升”慢性病治疗
其实,疾病分许多种,大致为,慢性病、传染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慢性病是一个疾病分类的概念,我国有大约88%的人死于慢性病,而且是一个人数还在不断上升的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带来的健康危害,经济负担是非常严重的,原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告诉虎嗅。
“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累积性的病变,从它暴露到发病,从发病到终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是必须需要管理的。我们国家1986年研究实验证明,通过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在3年以后仍然有效。
当初干预的人,三十年以后有的人不发病,即便发病也要比没有干预的人晚发病几年。糖尿病就是可以通过生活干预的。慢性病干预分为两种:规范的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慢性病不管是起因,还是治疗、预防、康复都需要干预、需要管理,所以,慢性病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从国家层面来看,自我国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后,今年7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同时也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
另一方面,医疗行业本身也正在深化“医改”,如《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的实施意见》(简称“4+7”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再加上,互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各种新技术风口的出现。
推动着医疗行业改革进入深水区,给慢性病带来了大数据管理的新思路。让慢性病可追踪,提升了慢性病的分析能力、治疗水平。
中电数据董事长李世锋对慢性病大数据管理的概念做了一些简单阐述,“慢性病大数据管理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全息数字人,就是把人数字化。
数字化有三个维度,一是基因数据;二是医院的临床数据;三是穿戴的行为数据;四是环境数据,构成全数字人。然后,再基于健康模型构建一个智能健康档案,给每人一个健康画像。“
智云健康创始人匡明介绍了,智云在慢性病大数据管理方面的具体思路,智云健康针对慢性病成立的大数据平台,先通过开发并且制定基于中国境内流行病学、人口分布、慢病相关的临床研究、诊疗数据,以及会使用相关的使用规范和相关标准,建立完善慢性病大数据库。
然后,再根据区域型政府的诉求和需求,建立基于他们需求的医疗信息化平台。进而,再建立慢性病专病临床研究数据标准探索......
当然,驱动任何一件事物,过程中有机遇更会有挑战。
优点中亦有难点
究竟怎样评估大数据应用于慢性病领域的优势,孔灵芝解释称,不管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精细化分析、针对性采取措施,特别是,大数据来自更多的移动设备监测的数据时,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作为个体健康指标,它的治疗效果、健康效果评估,还能作为医疗工作者工作质量的评估。
但与会嘉宾在更多的时间中,谈到了大数据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困难, 匡明
提到很多问题,譬如,数据标准化问题,不同机构,不同体系数据不一样。医院和医院的数据不一样,疾控数据、医保数据、卫健委数据也不一样,这些问题又形成数据孤岛的问题。
还有数据如何规范、如何清洗、如何使用等也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匡明告诉虎嗅,大数据领域的现状是,定义很不清晰。尤其是慢性病领域,假如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症等这一类都归类到慢性病的话,整个中国大概有4亿到5亿的人数,那么多大的数据叫大数据,一百万人、还是一千万人、一个亿。
另外,人进行信息化、数据化是非常复杂的,举个例子,一千万人每个人有三个维度叫大数据,还是30个维度,300个维度。
即使,以上都ready(准备好)了,从医学的角度看,再强的医生、再经验丰富的专家,都不可能做到100%,因为人体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李世锋举了一个详细的例子,三年前,福州作为医院临床数据全数据汇集试点地区,40多家医院全数据汇集后,这些数据无论从技术、从业务标准,国家标准还是国际标准上,都不符合相关的一致性,大量工作都集中在了数据治理方面。
尽管,三年后,从医院拿到的临床数据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应用价值。但是,数据依然需要从底层基础建设上做很多工作,才能让数据发挥最大的效能,前期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协会现任主任朱大龙也谈到了数据的采集和利用,“数据大了以后不一定是大数据,流行病学并不简单,收集的人群是社区的人群,尤其是某一个区域的,不能代表整个国家。”
所以,“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就需要全社会参与,政产学研用都来参与,才能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李世锋说。
这些都是医疗大数据领域的难点,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这样难度较大的行业中找到赛道、商业模式也至关重要。
赛道与商业模式
“从大的角度来讲,我们本职上是做慢性病管理的公司,主要的慢性疾病都有覆盖。我们主要是跟医院合作的模式,有医院的系统,有互联网医院,为了给医院赋能,建立整个慢性病生态体系,同时为整个生态体系赋能。”智云健康创始人匡明聊到公司具体的赛道对手、盈利模式时说。
他进一步表示,能为他们赋能,自然就能赚到钱。举几个例子,因为有这么多数据、案例,跟保险公司就是很好的出口;再比如提升了整个医药流通体系的系统性效率,中间能够拿到服务性收入;再比如提高了医院的收入,也可以从中获利,这些都是我们公司获利的方式。
虎嗅查阅资料发现,相比于美国出现的一批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明星”创业企业,Livongo、Health Catalyst、Castle Biosciences等。国内在慢性病管理领域,尚未出现既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又有大数据能力,既有数据清理加工、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业务,又致力于医院成本控制、医疗机构流程改造等业务的综合性公司。
从国内慢性病管理的市场发展可以看出,各省市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仔细观察会发现,慢性病管理的推动方来自产业各方,如今年湖南省成立的首个“慢病监测与管理大数据中心”,是由中国电信湖南公司与湖南省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成立的,利用了5G+AI+大数据在内的多种信息技术。
再如2016年,贵州建立的慢病大数据中心,由贵州省卫计委、腾讯、贵州百灵共同推动。2018年,宜昌市卫健委、腾讯等共同打造了“宜健通”,基于电子健康卡提供精准就医、健康管理、大数据可视化等功能。此外,U糖、智医等创业企业也在探索一些慢性病大数据管理的新模式。
所以,市场上不乏提供慢性病管理的企业和机构,慢性病管理市场潜力巨大,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任务也较为紧迫。同时,创业公司在该领域中如何实现商业模式闭环,扮演怎样的角色,谁来驱动慢性病管理平台的建设,不同地区慢性病管理平台怎样融合,依旧需要国内慢性病管理行业各方进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