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15 20:09

拔出“萝卜”,带出了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贾紫璇,编辑:张丽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自动驾驶行业近期的发展动态,包括武汉市“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的试运行,北京市对自动驾驶立法的征求意见,以及其他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与进展。

• 💡 自动驾驶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武汉市“萝卜快跑”订单量飙升,百度等企业加大自动驾驶投入

• 🚗 北京市计划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支持自动驾驶用于城市出行服务

• 💰 多家自动驾驶企业如特斯拉、蔚来、如祺出行等加速商业化进程,部分企业计划在2024年扎堆IPO

“滴滴最近的优惠券怎么这么多,而且力度都挺大?”最近小饭桌听到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而结合最近自动驾驶行业接二连三的消息,似乎能琢磨出一些滴滴的用意。


最热闹的莫过于武汉。


近日,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在武汉路面上随处可见。“十公里只要3.9元。”“跑的还挺快,从我滴滴网约车旁边一下超车过去了。”网友和武汉市民传来各种各样的感受反馈,甚至有网友问:“我能不能买一台?上下班载我,晚上我睡觉它继续开网约车帮我赚钱?”


据目前数据统计,“萝卜快跑”在武汉市全无人订单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这一水平已与出租车司机平均日订单量相近。而早在一季度财报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一季度,武汉全市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超55%,并在4月份继续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


小饭桌在日常打车的过程中,也发现,北京亦庄,现在基本上也满都是“萝卜快跑”的身影了。而北京也在立法层面选择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 (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本市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


这样一来,各地对自动驾驶网约车的大力支持,让传统的网约车行业巨头滴滴打出“低价优惠”牌也不足为奇。


一体两面,一直高调研发其自动驾驶业务FSD的特斯拉也宣布将在10月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相关的企业也选择在2024年扎堆IPO。除了最近刚刚登陆港交所的如祺出行,也有上个月被证监会批准美股上市的Momenta,以及更早些时候已经交表的黑芝麻智能、地平线等等。


虽然自动驾驶商业化让市场等了太久,但目前的种种迹象都在传递着一个信号:自动驾驶的“市场应用”时刻真的要来了。技术进步,叠加政策合规和商业化进程加快,2024年突然就成了自动驾驶大跨步前进的一年。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了?


有武汉市民告诉小饭桌,使用单独 App 可以预约,且目前不用排队。“武昌光谷附近车辆特别多。”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武汉网约车的测评:“萝卜快跑绝对遵守交通规则,还有360度无死角摄像头拍摄,感觉比坐网约车还安全。”


事实上,萝卜快跑在市场开展试点运行并不是最近才发生,早在今年2月,“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首次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成功跨越长江,完成了三环到二环的进军之路。


今年5月,百度召开Apollo Day 2024,并发布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对车辆的智能驾驶技术做了优化,成本方面也有所下降。7月开始,萝卜快跑在武汉的科技文旅宣传活动正式开展,同时增加萝卜快跑汽车在武汉的投放量。此外,在深圳等地区也能看到萝卜快跑的自动驾驶车辆试运行。


“萝卜快跑跑了两年了,只是最近加大了投入,跑的范围也变大了。自动驾驶只是自动化很小的一部分,AI技术的叠加下,很多事情都会被改变。”武汉某投资经理向小饭桌表达了,对于萝卜快跑和自动驾驶的普及并不意外,如同这只是 AI 在某个细分领域的率先实现。


也有投资人向小饭桌预测:“自动驾驶全面推向市场应该在五年内可以实现。”


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试运行,可以理解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在实践层面的重大突破。在Apollo Day上,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就曾表示,Robotaxi要实现商业化,需要收入侧与成本侧双管齐下。


第六代萝卜快跑正在践行这一“双管齐下”。2023年初到2024年初,随着萝卜快跑成本逐渐降低和加大投入运营的覆盖范围与体量,“营收增长了9倍,亏损减少了一多半”陈卓透露。


目前,萝卜快跑已经在包括武汉在内的北京、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并且已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


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当然也没闲着。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也在积极布局无人出租车业务。其中小马智行还今年5 月获准开展北京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行驶测试,成为了国内唯一获准开展双城编队自动驾驶测试的企业。截至目前,在港口、专线、干线等物流场景,小马智行的Robotruck都已进入小规模商业运营阶段,年总营收上亿元。


同时,出行领域的“一哥”滴滴一定也不会错过这块万亿市场蛋糕。2024年,滴滴与广汽埃安成立合资公司安滴科技,致力于打造Robotaxi,且首款已经初步完成,预计 2025 年量产。


此外,还有赛可智能、商汤绝影等自动驾驶厂商也都在积极推动商业化。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旗下的“智捷易行”宣布与商汤绝影合作,推出穿梭于场馆附近的无人驾驶巴士;赛可智能推出最新一代全自主研发的无驾驶人技术架构,完善系统应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无人驾驶安全性。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自动驾驶还迎来了法规层面的重大进展。


近期,北京市拟为自动驾驶立法,旨在通过法律法规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上路和监管等方面提供明确的规范。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通过立法重点解决特定区域自动驾驶汽车创新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


北京作为第三个出台自动驾驶地方性法规的城市,且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其政策影响力与市场关注度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这一举动背后,代表着北京对整个自动驾驶技术的布局和重视。


这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和商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业内专家认为,北京的立法举措将有效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北京外,在工信部等五部门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中,还有北京、上海、重庆、鄂尔多斯、沈阳、长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桐乡-惫清联合体、合肥、福州、济南、武汉、十堰、长沙、广州、深圳、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成都等20个城市(联合体)上榜。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鄂尔多斯是无人驾驶在煤炭等大宗货物中短途运输中落地的典型代表。鄂尔多斯针对煤炭运输等市场需求,引入卡尔动力等头部企业构建大宗货运车路云一体化成熟商业模式。围绕干线物流、点对点中短途货运、园区内货物接驳运输等场景,支持自动驾驶货车以编队行驶模式开展后车无人的减员化示范应用。


此外,深圳部分区域已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车路协同在行政区全域加速落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近千公里。在这段道路的路灯杆上,安装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最大限度发挥“车路云一体化”的优势。


二、迫不及待商业化


去年末就有投资人向小饭桌预测:“新能源行业已经进入到智能化升级的阶段了。纯电和混动,品牌和车价,充电和换电等等各个环节已经基本卷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看自动驾驶技术了。”


今年,除了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之外,多家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终于要实现商业化落地,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似乎就在眼前了。


要说自动驾驶车企的代表,一定绕不过行业大哥特斯拉。马斯克曾在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的财报会上说:“即使外星人明天绑架了我,特斯拉也要解决掉自动驾驶问题。”足以见得特斯拉今年已经把自动驾驶放在了非常重要且迫切的位置上。


事实上,据外媒消息称,马斯克最早是于今年2月的一次电话会上最终拍板了优先发展Robotaxi的计划。2024年之于特斯拉来说应该是相对困难的一年,没有新车型就意味着可能会被市场淘汰,丧失极大竞争力。而在此时,马斯克却将关注点押注自动驾驶Robotaxi。


最新消息是,特斯拉将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发布时间定在了10月。


其实,特斯拉Robotaxi的路,已经铺垫了够久。该项目在2016年就被马斯克提上日程,并在2019年得到进一步细化。据马斯克透露,在第一阶段,Robotaxi的业务模式会类似网约车、共享汽车,届时每英里的乘坐平均成本将降至不到0.18美元,而加入Robotaxi车队的车主,每年可获利3万美元。2022年,马斯克再次表示,Robotaxi有望在2024年量产,并且去掉方向盘或踏板。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Robotaxi名为“Cybercab”,将采用“拆箱式(Unboxed)”制造方式。除了自主运营车队,特斯拉车主也可将他们的汽车派出去赚钱,类似Airbnb和Uber的结合。


一系列造势下来,不仅特斯拉的新业务模式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整个自动驾驶行业都被往前推动,市场对自动驾驶业务模式的接受度明显提升。


受特斯拉的影响,国内车企们也开始纷纷传来自动驾驶新进程推进的消息。


蔚来、理想、小鹏的自动驾驶芯片前后脚进入流片阶段,上车开启倒计时。蔚来方面称2025年一季度将自动驾驶芯片首搭在蔚来旗舰轿车ET9上;理想将于2024年内完成流片;而一直强调“端到端”的小鹏则表示其自研的智驾芯片已经送去流片。


不仅如此,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本人还针对最近的Robotaxi 发声,并持续力挺“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


他发朋友圈表示:“最近两天Robotaxi有点火,和好几个AI/出行/L4业界朋友交流Robotaxi的事情,大概的结论是:能力,法规、商业闭环都还没有到,说很快能打平是因为很多账没有算。但是在加速,我认为大概两年后会开始进入转折点。另外补充2点,Robotaxi的能力要求要明显高于L4,运营法规还有社会等综合问题,不容易;另外今天L4公司很多的技术路线还是算法+小AI模型的组合,都在痛苦的犹豫,是否应该转入端到端。我个人的建议是: 别犹豫,赶紧改,后面那个才是大家伙。”


有自动驾驶相关创业者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他告诉小饭桌:“自动驾驶未来一定是纯视觉端到端。”


“端到端”究竟是不是“大家伙”还不知道,但可以预见的是,国内外的参与者已经在加速推进中。


在国内,鸿蒙智行、元戎启行、零一汽车为代表的头部汽车主机厂和智能驾驶技术公司早已纷纷投入研发端到端系统,并于最近半年陆续对外披露上车量产规划。


在海外,聚焦研发端到端自动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大模型的英国初创公司Wayve.AI于2024年5月官宣获得了10.5亿美元融资。这一逆势融资的现象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端到端自动驾驶被市场所看好的潜在商业价值。


三、抓住这波船票,扎堆IPO


资本市场的敏感神经是最早被挑动的,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中,市场层面也频频传来喜讯。


7月10日,如祺出行成功上市,其自动驾驶出行业务备受关注,这也是Robotaxi运营公司首次登陆港交所。如祺出行也表示将通过募资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旨在增强其在自动驾驶行业内的竞争力。


如祺出行于2022年推出了开放式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也是全球首个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目前在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区提供服务。


而如祺出行背后站着的,是一众跟出行与自动驾驶相关的知名企业,甚至还有互联网大厂也参与其中。根据招股书所述,如祺出行由广汽集团和腾讯联合发起创立,随后引入一家自动化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小马智行作为战略股东。广汽集团为公司出行业务的发展和增长提供支持,腾讯为公司市场开拓方面赋能,提供流量入口,小马智行则在自动驾驶商业化初期提供技术支持。


所有战线上的参与者都在等待自动驾驶真正“开船”的那一刻。


当然,如祺出行已经不是第一家奔赴IPO的自动驾驶企业。


据财联社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共12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其中,既有地平线、黑芝麻等智驾芯片供应商,也有Momenta、小马智行等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


如果追溯催化这波自动驾驶的最初动力,应该是“车路云一体化”概念的提出。这一概念的试点试行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自动驾驶公司的上市潮。


“车路云一体化”概念提出已经有许多年。在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中就已经有了“要求推动路网管理、车路协同和出行信息服务智能化”的相关表述。


而在 2024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在规模化示范应用方面,鼓励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应用。


在陕西、内蒙等矿山、煤炭集中区,自动驾驶已经在工业上投入使用。而在广州、深圳等大湾区附近,Robotaxi也逐渐试运行起来。


自动驾驶的全产业链就是在政策出台与部分试点地区的实践中,被积极推动起来,带动了整个行业内所有参与者一起推进商业化的进程。


前述自动驾驶从业者向小饭桌透露,他正在某三线城市组织建立车路云智能网联示范区,拉动交通部、国汽研究院   中汽研、智能网联研究院共同搭建系统性框架,推动当地自动驾驶盈利模式的商定,如果成功,将有可能推向国内其他城市。


综合来看,2024年自动驾驶行业正在政策、市场和技术领域齐头并进。在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下,自动驾驶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但市场上也有质疑的声音出现,某自动驾驶行业从业者向小饭桌表示:“自动驾驶的盈利模式大家还没有想清楚,是最终里程数还是硬件集成套数,我的认知是大家对这个行业有误区。萝卜快跑的发力点是错的,新技术的革新不是这个模式进入市场,而是在于新技术在市场中的盈利点如何计算。”


“车商、保险、供应商(tier 2/3)、车路协同,这些都要融合,不然这个行业不会跑出来标准的。”该从业者说到。


车路协同的体现形式即“车路云一体化”。此前,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谈论“车路云一体化”时曾提到过一组数据:目前,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3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可见,“车路云一体化”是自动驾驶全面推广和落地的大方向,也是一切的基础。要实现自动驾驶在全国的普及,涉及到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国资平台、车企、运营商、科技公司等多主体投资共建、联合运营,共同推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贾紫璇,编辑:张丽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