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作者:万连山,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几天,首批两只沙特ETF在A股上市,引发巨大关注。
很多人只是对暴涨暴跌的乱象吃瓜,很难去冷静思考,沙特本身是否真的有/没有投资价值?
沙特阿拉伯王国,作为两圣地守护者、海湾合作委员会盟主,一直都是个极为矛盾的国家:一方面,它因石油而富,是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另一方面,它又竭力维护封闭、集权的社会,数十年不思改革。
这是大多数人对沙特的刻板印象:就一群靠石油吃饭的土豪,没啥可说的。
以前确实是这样,但这几年,明显有些不一样了。
快刀斩乱麻
2015年,随着两个哥哥先后老死,伊本沙特第25个儿子、80岁的老萨勒曼顺位登基。
此时,伊本沙特的儿子们,实在是老得不成样子,兄终弟及的家训已经不合时宜。
老萨一改传统,废黜“王太弟”穆克林,立侄子纳耶夫为王储,同时立自己的儿子为副王储。
问题来了:立哪个儿子?
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新国王会在第一位妻子生的五个儿子中选,他们能力出众、身份高贵、声名显赫,乃沙特历史上首位航天员、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石油部大管家。
个个天之骄子。
谁也没想到,最后胜出的居然是那个带着乡下口音、年仅29岁的八王子。
他就是如今沙特王国真正的统治者——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人称小萨勒曼。
其实在此之前,连沙特本国人也不太清楚这位小王子的来历。
因此一开始,王族们都暗中讥讽:你这乳臭未干的小鬼是哪位?凭什么当储君?
别看现在的小萨勒曼大权在握、风光无比,其实他的成长,并不顺利。
老萨的第一位妻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女性。小萨的生母,是父亲的第三位妻子,只是一名传统部落女性,属于政治联姻。
每当他去参观父亲和“大娘”居住的宫殿时,总会被哥哥们嘲笑是“贝都因人的儿子”(在沙漠游牧的阿拉伯人)。
长大后,当其他兄弟和堂兄弟一个个被送到英美知名大学念书,只有这位贝都因人王子,留在利雅得就读沙特国王大学。
年轻的王子们常常在游艇上聚会。萨勒曼作为亲王之子,却经常被其他宗室子弟当作跑腿的仆人使唤。
如喽啰一般。
任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边缘人物,会在不久后掌握他们的生杀大权。
一个边缘人物之所以最终能上位,可能是小萨本身手段高超,可能是老国王偏爱幼子,也可能是老萨就是想让一匹孤狼冲破积弊、进而推动革新……
哪种可能都有,外人只能猜测。
沙特王国虽然富得流油,但有个很大的弊端。
背靠1.4万亿美元资产和2万亿美元的主权基金,沙特使劲给王子王孙发月例。仅2011年,王爷一级每个月可领取43万美元,“贝勒”们每月可领取4.3万美元。
这些钱看起来很多,但王室们并不满足于这点“毛毛雨”。
自开国之初,王室子弟不仅继承了大量封地,还一直控制着全国所有关键职位,寡头林立,个个都居心叵测。
比如老萨勒曼没当国王之前,就连续当了48年利雅得省长。
如此长时间把持固定权位,必然腐败丛生。
他们插手石油生意,充当政府和外国公司的中间人。
通常,签订一份合同,参与的王子能获得20%回扣,合同越大,需要越多手握实权王室参与。
过去,沙特大大小小各种能源订单,其实都是相互勾兑的结果。
更关键的是,分蛋糕的人数还在与日俱增,王室子弟已膨胀至20000人。
人口膨胀是无止境的,而石油生意是有上限的,政府的财政负担可想而知。
沙特的财政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积弊之重,已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
2015年,小萨刚刚接任国防部长,立刻就力排众议、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进攻。
他的打法很怪,不是挑精兵强将、而是专门让不服自己的将军去前线送死。
所以最终战绩虽然拉胯,但他迅速掌握了军队。
有了权力,才好做事。
2016年,战争刚刚结束,小萨立刻又抛出宏大的现代化改革方案:2030愿景。
包括规模惊人的基础建设、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允许妇女就业、减少宗教对世俗生活的干预……
如此宏大的计划,一直被外界质疑为“年轻王子典型的好高骛远”。
首先,你不是真正的王储,凭什么做这些?其次,你哪有这么多钱做这么多大事?
小萨明显是个行动派。
2017年6月,57岁的纳伊夫被召到王宫觐见国王。
然而,等待他的不是国王叔叔,而是堂弟手下的特工。小萨勒曼动用武力,强迫堂兄辞职,自己成为新的王储。
接下来,就能名正言顺解决钱的事了。
怎么来钱快?直接抄家。
3个月后,小萨在利雅得丽思卡尔顿酒店举办国际投资会议,宣传沙特后石油时代的计划。
外宾们前脚刚走,五百多名最顶级的王子、大臣就被“反腐队”禁止离场,手机被收走、睡硬板床、吃干面包,连夜关押审讯。
说是审讯,其实他们只有三个选择:要么磕头效忠,要么掏钱走人,要么净身出户滚出王国。
宗室们养尊处优惯了,从没受过苦,立刻就服软了。
那段时间,欧美高端房地产市场纷纷跳水,沙特王子们火急火燎地打折出售资产,只为早点拿钱赎身救命。
共得钱6000亿美元。
但小萨并不满足于此,紧接着又从其他王子们手中夺得各大机构的控制权,并通过皇家法案接管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甚至还兼职主权财富基金总裁。
更“过分”的是,他还削减了数千名王室成员的福利津贴,减轻财政负担。
宗室们不甘心吃亏,成群去找老国王主持公告,却被告知“年事已高,一切事务由王储裁决”。
再去找老王妃诉苦,却根本找不到,后来才知道:早在2015年,小萨就把生母软禁了。
所有人都心底发寒,不敢再反抗。
许多依靠救济金生活、等级较低的宗室子弟不得不开始工作,劳动参与率飙升。
有人试图贷款做生意,却被告知:“你自称是王子,但是现在只有一个王子。”
以上种种,看惯了宫斗剧的我们并不陌生,目的非常明确:集权。
君主集权,当然不如皿煮好。但对沙特而言,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
民调显示,30岁以下国民有九成支持王储的强硬作风,而沙特70%人口都在30岁以下。
相比权贵阶层的垮台,大家更期待新时代的样子。
一方面是世俗化,另一方面是现代化。
四大改革
“我要建造我的金字塔。”
按照我们的思维来看,2030愿景于沙特的意义,相当于中国的改革开放。
总的来说,有四大转型。
第一,逐渐摆脱对石油贸易的依赖。
石油贸易占沙特收入的87%,GDP的42%以及出口收入的90%。毫无疑问,石油是沙特的金矿。
但是,根据沙特自己的预测,“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很可能在2035年达到峰值”。
不论现在能源形势怎样紧张,新形势的能源迟早将彻底改变整个能源版图,石油的黄金时代必然会过去。
同时,随着美国页岩油崛起,世界石油供应逐渐呈现多中心化,沙特对能源格局的影响力越来越低。
怎么办?往其他领域砸钱。
从下图可以很明显看到,自从2017敲诈到6000亿美元“赃款”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Public Investment Fund)突然就多了一大堆非石油机构。
萨勒曼确实把钱用到实处了的。
但这些钱虽多,依然不够,还得找钱。
2019年底,沙特阿美刚刚官宣IPO,估值就达到1.7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出售1.5%股份,筹集了约256亿美元资金。
2023年9月,再次出售500亿美元股票,投资PIF。
小萨还公开表示:“未来还会有沙特阿美的股票发行,所得都将转移到公共投资基金。”
这是个超长期策略,如今已经初显成效。
看下图,虽然石油依然是沙特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确实在稳定降低。
这是个好的开端。
第二,从资源出口转向服务业。
2019年,沙特宣布首次对全世界游客打开大门,并推出了数字签证。
而在此之前,沙特是个极其封闭的国家,只有少数商人、劳工和朝圣者才可以获得签证。
效果如何?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沙特如今是全世界游客增长最快的国家,到2032年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将超过17.1%。
为了满足更多旅客的需求,沙特承诺在2030年前投资5500亿美元发展旅游业,筹备中的酒店客房高达42000间。
这是全球历史上最大的旅游投资。
更关键的是,旅游还带动了房地产、餐饮和零售等等领域。
据IMF的数据,从2021年开始,服务业占沙特GDP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50%。
服务业崛起,还意味着就业多元化,不再是全民搞油。
如今,沙特的失业率已经持续降低至3.5%,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平。
据沙特政府自己的预测:过去10年,每5个新增岗位有1个来自旅游业;未来的10年,每4个新增岗位中有一个就来自旅游业。
第三,从特权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正如上文所说,沙特全国所有重要职位全部被贵族把持,腐败问题极其严重。
更关键的是,沙特没有透明的行政体系,司法体系也只遵循伊斯兰法。
这就导致,没有人能有效限制王室的权力。
司法机构屈服于王室的权威,在有争议案件中,通常都偏袒王室,对于第三方极其不公平。
既然没有约束,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当上层的蛋糕分完,他们必然把目光转向平民。
所以在2017年,在严刑拷打敲诈6000亿美元后,萨勒曼立刻着手修订《反腐败法》《竞争法》,希望通过提升透明度和监督机制,更好解决腐败问题。
而不是只靠暴力。
第四,解放女性,思想上也要开放。
早在1983年,为了维护王室、宗教统治,沙特就取缔了全国电影院和商业电影放映。
自那之后,除了在清真寺祈祷外,沙特平民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至少明面上是没有的。
2017年12月11日,萨勒曼解除电影禁令,并宣称到2030年全国拥有300家电影院和2000块电影银幕。
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许多伊斯兰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
而这也只是解放思想的冰山一角。
去年6月,沙特首次允许妇女现场观看节庆表演;9月,历史性地允许妇女考驾照、开车上街;今年1月,解除“女性不得去体育场看足球赛”的禁令……
仅仅与五年前相比,沙特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女性走上街头,娱乐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酒店举办狂欢派对……
不仅拉动了消费,也使得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当地人和外国人光着脚在沙滩上跳舞,直到天亮,露天酒吧供应掺有酒精的果汁。
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
尾声
用世俗的眼光看,小萨勒曼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
他是“反腐”先锋,但他自己,也是穷奢极欲:斥资2.75亿欧元买下路易十四城堡,一天都没住过;花5亿美元从比尔·盖茨手里抢下豪华游艇;花3亿欧元买下达·芬奇的名画。
看了这些花销,都不好意思提他那满是豪车的车库,实在太便宜了。
不过,和其他王室蛀虫不同的是,花钱的同时,他也很会赚钱;自己享受的同时,也为国家带来了更大的利益。
他能做事,也做成了不少事。
对沙特的年轻人而言,这就是他们一直期待的国王,他比以往任何一位国王都更接近他的人民。
客观来说,此时此刻的沙特,或许正处于重要的“改革开放”阶段。
沙特市场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投资价值。当然,风险可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事物从来都有两面性。站得越高、也越无路可退,越不能失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作者:万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