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AppSo,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对于创作者而言,有时候最可怕的不是无限改稿(当然也很可怕),而是面对着一张空白页,无从下手。
6月底,设计独角兽Figma在其年度大会上公布一系列AI功能更新。其中,有一个功能就是专门为UI/UX设计师消灭“空白页恐惧症”——Make Designs。
Figma还曾经想过直接把这功能命名为“初稿”
由设计师们最爱的Figma出手,这个原本承诺将提高设计效率和帮助设计师做更好产品的工具,上线不久后却陷入“侵权风波”。
最近,Figma在对事件调查后发布了公示,同时也揭开了在AI时代中,创作者和AI间的关系如何复杂和微妙。
AI面前,怎么最懂设计师的Figma也没做好?
就和大部分生成式AI工具一样,用户在使用Make Designs时,只需要输入提示词,系统就会生成一套设计初稿。
Make Designs
这听起来并不新鲜,因为AI生成的图片、视频、文本我们都看了很多,生成设计又有什么了不起?
在发布会上,Figma产品设计师Jordan Singer表示,他们尝试用一般的大模型生成“交互设计”界面时,通常得到的都是一些不太实用的结果
Figma想到了一个办法。
团队搭建了一套系统,将UI分成不同部分和模块,然后再用AI来生成和填充这些模块,并向设计师开放这些生成模块的编辑,让设计师可以从一个还不错的初稿“开启工作”。
这一切听起来都挺好的,直到设计师们开始体验。
曾两次获得Apple Design Award的Not Boring Software公司联合创始人Andy Allen用它来试设计了天气应用,毕竟Not Boring Software的天气应用就是他们的“成名作”。
如何让天气应用不无聊?这是Not Boring团队的回答
Allen在Make Designs里输入提示词:“not boring weather app(不无聊的天气应用)”。
出来的结果……已经让人忘了去判断它到底无不无聊,因为它另一个特质太明显了——这也太像苹果原生天气应用了:
Figma的AI看起来用了很多现有应用来训练。
这是用Make Designs创造出来的“天气应用”,结果出来基本上就是苹果天气应用(最左)的样子。
尝试生成了三次,都是一样的结果。
最左边为苹果天气应用,右边三个是Make Designs生成结果
事情爆发后,Figma CEO Dylan Field出来紧急回应,强调“Make Design功能并没有用Figma内容,社群文件和应用设计来训练”,但它的确有缺点:“我上周在发布会上也说,它的可变化度太低了”。
同时,Field也将主动“背锅”,说自己也没能坚持更严格的质量品控,也给团队定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时间限期。
总的来说,Figma并没有否认问题,最后下架了新功能,开启内部调查。
本周,Figma正式发文,公布调查结果:
在Config前一周,我们添加了新的组件和示例,但没有进行足够的仔细审查。其中一些材料现实世界里的程序有一些相似,并会在特定提示词下,出现在输出中。
找到问题来源后,Figma现在已经将这些有问题的素材移除,同时也在进行一轮加强版的质量检查,要等着一切完成后Make Designs才会重新上线。
这次公告中,Figma也进一步介绍了Make Designs背后的设计原理。
首先,Figma付费找人设计了两套设计系统(一套面向手机端应用,一套面向电脑端),其中包括了数百组可用于多样化设计的模块,同时也付费做了模块组合设计的示例。
在这个基础上,Figma再结合现成的大模型,如OpenAI的GPT-4o和亚马逊的Titan模型,强调“我们没有做任何额外的(模型)训练或微调”。
我们将这些人工设计的组件和示例元数据提供给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再加上用户用来描述其设计目标的提示词。
模型会有效地将这些模块的一个子集组装成完全参数化的设计。从那开始,亚马逊的Titan就会按需生成图像。
简单来说,就是让AI帮你从设计系统中识别、组合、填充、并主题化那些可组合小模块,从而为你提供一个设计起点。
至此,Figma的“抄袭风波”算是暂告一段落。
然而,Make Designs的“存在主义危机”仍未解除。正如编剧和制作人Jesus Diaz在一篇评论中指出:
Make Designs的问题让Figma用户暴露于一种危险中:用户用它创造了一个“新”应用,它可能会长得太像现存的产品,这可能让用户不知不觉中陷入法律纠纷。
在Diaz看来,这背后是生成式AI模式上的“瓶颈”,它将进一步让我们的数字生活体验变得更加千篇一律:
Figma也许能通过为模型提供更多人工定制的设计系统来规避同质化陷阱,但现实是,大模型至今就是鸡尾酒。用一样的材料,你能调出多不一样的“古典”(或者是一款天气应用)呢?
如果说像AI工具到底能否创造出“新”的设计更像是哲学问题,那创作者如何在当下商业世界中找到和AI共存的方式,则是一个更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在“反AI”社交媒体上,创作者在寻找什么?
本月初,一个由摄影师张晶娜于2023年创立作品集平台Cara迎来了一轮用户增长爆发,冲上了App Store榜首:
我们的反应是,我们是被人攻击了吗?
原来,那时Meta正式宣布其大模型将用Instagram内容来训练,这意味着那些以Instagram作为自己宣传和展示作品平台的艺术家,都要接受自己的作品将成为大模型“食材”的一部分。
而Cara则是那个看似完美的替代品。
Cara承诺坚决不会用用户的作品来训练AI,也不支持机器人从平台上抓数据,甚至还和Glaze合作,让用户可以直接在Cara上给自己的作品“投毒”,让它即便被抓取去训练模型了也能“反击”。
对于平台上展示的作品,Cara目前甚至不接受AI生成的作品,因为现有AI模型均涉及侵权问题,所以生成出来的作品或多或少存在“原罪”。
张晶娜本身也是控诉Stable Diffusion以及Google大模型侵权的集体诉讼案中的原告之一。
在一个周末里,Cara的用户从10万飙升至30万,到了7月中,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100万。
Cara除了可以展示作品,也可以发起讨论
这突如其来的热度让Cara团队有点招架不住,服务器成本从一个月2000美元飙升到10万一周。
张晶娜原本有意让Cara慢慢发展,但现实已不允许,她正在“初心”和“生存”间寻找平衡。虽然很多人建议她让Cara成为付费平台,但她多番衡量后决定不这样做:
我意识到付费墙能减少机器人和数据抓取,这对艺术家很有吸引力。
但我对Cara的愿景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它服务尽可能多的人。
现在,她和团队正在努力优化平台代码来减少成本,同时推出应用内的付费增值服务(这也是她在app爆火前就有的计划),也会考虑从亲友这类能完全信任的人进行募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晶娜说让她最崩溃的,其实是艺术家社群对团队的苛刻和骚扰:
人们变得很愤怒和恶言相对,用全大写来谩骂我们,还会说出一些非常,非常糟糕的话。
Cara团队也在持续推出新功能
现在,近乎所有人都是应用的“成熟用户”,创作者可能更是如此,不经意间大家可能会忘记了Cara只是一个小团队搭建的小平台,没有精力满足所有需求。同时,这些谩骂背后,也许也存有从其他大平台上带来的不满,Cara成为了被迁怒的对象。
在Meta新政策之前,创作者和大社交平台的关系也早已经在恶化。
采用AI算法推荐后,很多创作者表示自己发布的内容根本没法触及到关注了自己的人。有时候为了确保自己发布的作品能被看到,创作者还不得不“投流”,购买广告来获得曝光。
对于部分创作者来说,这也是Cara暂时无法“补位”的地方。
Cara是一个挺好的集体空间,这很酷,但如果你想要通过社交媒体来发展你的事业,它就不太有用了。
插画师Molly Fairhurst说道。她补充解释说,现在的问题是非艺术家都不怎么上Cara,也就是消费者甚至是艺术指导这类艺术家的目标受众并暂时没有用Cara去发掘作品。
对于Molly Fairhurst来说,Instagram是让他人发现自己作品的重要平台
现实情况是,多年来,社交媒体不仅塑造了当下流行的美学和创作类型,它也建造了一套艺术家可用于生存的商业生态。
插画师Turbo Island的例子就很典型:
Instagram简直就是拯救了我的插画职业生涯。
我从来都没有专门的经纪人,Instagram就是我的经纪人。
因此,也有用户坚持留在Instagram,她们的姿态并非妥协:我们要留下,推动Instagram解决这些问题。
无论是像Instagram、Figma这类原本在服务创作者的平台的改变,还是Cara这种新生产品,都是人们在AI技术冲击下寻找新模式的尝试。
现在,显然一切仍处于混乱摸索中。
这也许也是好事,因为它说明了创作者们并没有举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