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7-25 09:11

香港人口将如何增至819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作者:焦建(《财经》特派香港记者),编辑:苏琦,责编:要琢,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到2046年时,中国香港特区人口数量预计将由目前的750万左右增至819万,届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三分之一。这还意味着当地劳动人口中的8%将由65岁以上人士构成,高于目前的6%左右。


如何应对人口数据的一系列新变动,正是7月23日特区政府统计处向香港立法会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组委员会披露前述数据的大背景。在人口模型变为安老压力较大的“倒金字塔”形后,在为老龄人口寻找生活出路的同时亦保持经济活力,是香港加速人口政策“顶层设计”的出发点。


据《财经》记者获悉,前述数据源于2023年时统计处的一项研究,即以2021年年中的人口为基准,编制涵盖2022年至2046年人口推算。推算共有三个维度,即基准推算及较高和较低推算。前者根据编制时认为最有可能实现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假设而制定。推算显示:“居港人口”在2046年年中达819万;较高及较低推算则分别为896万及776万。


在中国香港未来20年的人口增加中,主要动力将是招揽人才和输入劳工。受老龄化加速影响,劳工数量不足已成为当地基建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财经》记者 焦建/摄


在此基础上,相关政策调整,则大致将基于人口总量增加及逐渐老化两个维度进行。而此时距离上一次香港大规模调整人口政策,已经过去了近10年时间。


先看前者:为鼓励生育,香港特区政府从2023年起开始推出为期三年的20000元鼓励生育津贴,但刺激生育率的效果目前仍被认为不彰。


以2024年2月公布的相关数字为例:截至2023年底,香港人口的临时数字为750.31万人,同比升幅为0.4%。其人口上升主要由于期间录得51700名香港居民净移入,包括40800名单程证持有人以及10800名其他香港居民的净移入。


在此情况下,当地之所以会出现819万的估算数字,增长其实也主要源于招揽人才和输入劳工。在未来20年的当地人口增加中,这两项将成为主要动力。以相关测算至2046年的整个推算期人口总量为例,人口净移入将为152万(包括89万名单程证持有人及24万外籍家庭佣工,其余39万为其他人口净迁移)


再看后者:在届时这样的人口总量基础上,香港仍无法摆脱老龄化加剧的大趋势。以人口占比为例:香港65岁以上长者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由2023年的22.7%上升至2046年的36%;0至14岁组别人口的占比,则将由10.8%下降至7.1%。


综合来看,香港的“人口金字塔”模型将于2046年逐渐变为“倒金字塔”,养老压力较大。而这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当地超过65岁人士需要继续工作。以劳动人口总数为例:到2038年时,当地劳动人口将达到高峰的366万,到2045年时回落到358万,与2023年时的350万劳动人口总数相当。


但届时65岁劳动人口占8%,则超过2023年的6.1%。尽管如此,当地的劳动人口参与率,仍会从2023年的55.2%下降至2046年的51.6%。


如何解释这些相关数字及其所将带来的影响?按照特区政府统计处一位负责人的说法:预计当地未来10年整体劳动人口会保持平稳。因为未来65岁以上人士的教育水平较高,所以参与劳动人口的比例会上升。从细节来看:虽65岁至69岁人士的劳动人口参与率预计将会微升;但整体而言,65岁以上劳动人口的参与率将会下降。


香港65岁以上人士的教育水平较高,未来参与劳动人口的比例会上升。部分基层工作也仍将由中高龄的人士承担。《财经》记者 焦建/摄


如何应对相关变化所带来的持续性影响、本地劳动者与输入劳动者之间的微妙工作博弈又将如何调整?一系列与相关问题有关的讨论,正在当地逐渐升温。


以确保工作机会为例:一方面,当地日益老化且短缺的劳动者,可能无法应付基层的劳动工作需求。但在引入外来劳动力后,如何确保本地雇员优先、事业有发展空间,正是当地与劳工有关的相关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


在政策层面,香港为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其实已经涉及多个政策局,由其分别实施延长退休年龄、加强年长人士培训和就业、支援和协助妇女兼顾工作和家庭等。


以支持中高年龄人士就业为例:当地政府支持的职训局就会提供全面的职业专才教育及培训服务,每年提供过千个以提升技能和知识为主的短期在职培训课程,目前有超过十多万人次入读。在此基础上,劳工处也推行各项就业计划,包括通过“中高龄就业计划”鼓励雇主聘请40岁或以上求职人士并提供在职培训。


前述特区政府统计处相关人士亦回应指出:香港需要输入外(来)(动力),以确保经济能运转。政府会在本地创造更好的职业阶梯,但只适用于“上进的朋友”。市民在香港不会饿死,但都要尽自己的本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作者:焦建(《财经》特派香港记者),编辑:苏琦,责编:要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