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04 17:14

孙正义把创始人告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杨文静,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7月的最后一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出一封指控函,被指控对象正是昔日知名社交独角兽公司IRL。


身后创始人亚伯拉罕·沙菲(Abraham Shafi),曾因这一项目声名远扬,并扬言IRL对标微信,打造WeChat of the West。然而在最后一轮融资里,沙菲通过谎报用户数据、尽调造假等手段,从投资方那里骗取了大约1.7亿美元资金。



这当中,最大受害者是我们熟知的软银集团——孙正义曾主导软银愿景基金领投了IRL的C轮融资。这也为风投机构上了一课,正如SEC官网的指控信息里也不忘提醒投资人:“应该持续保持警惕。”


一、孙正义曾领投,一只伪独角兽崛起


2021年6月,软银愿景基金宣布一笔领投,对象正是创业公司IRL。


那是亚伯拉罕·沙菲(Abraham Shafi)和IRL最风光的时候。这位来自中东的创业者立志要做出下一个Facebook、下一个微信,成为孙正义近年在互联网领域鲜少见到的大手笔。


早年间为躲避战乱,沙菲父亲举家搬往旧金山,他的成长历程颇为典型:年轻时顺利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此后辍学创业。2013年,沙菲卖出一手创办的招聘软件公司GetTalent,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前期的创业经历给了沙菲极大信心,2017年前后,IRL在旧金山成立。


这是曾经诞生过Twitter、Facebook等一批互联网巨头的地方,而沙菲却对传统的网络社交不屑一顾。他带领IRL致力于做一款“社交日历应用”,这也是IRL英文全称“in real life(真实人生)”的由来——旨在通过活动和分享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创造更真实有机的社群。


沙菲曾公开说过,“我们正在为不使用Facebook的这一代人建立群组和活动”。


创办之初,沙菲找到了一个重要合伙人斯科特·巴尼斯特(Scott Banister)。作为Facebook早期投资者,也是PayPal的第一位董事会成员,巴尼斯特的出现为IRL带来大量的融资机会。


2019年6月,IRL完成800万美元A轮融资,包括华纳兄弟、狮门影业总裁等一群大佬加入。


随后新冠疫情来袭,IRL很快从以定位为主的线下活动转而为用户推荐线上活动,又吸引一批用户。沙菲再次画下蓝图——IRL的目标是要成为“西方社会的微信”。


这样的故事再加上不错的用户数据,IRL融资愈发顺利:2020年9月,拿下1600万美元B轮融资。


最为轰动的是软银旗下愿景二号基金领投的C轮融资,还有Dragoneer、Goodwater Capital和Founders Fund等一批跟投机构紧随而来。这笔融资完成后,IRL累计融资额达到2亿美元,估值达11.7亿美元(超80亿人民币)


根据财联社援引报道,在项目暴雷后的一次采访中,曾有前软银员工向媒体透露,其实从一开始许多软银的工作人员就对这家公司的业务状况感到“有问题”,但软银内部还是被“非常有魅力”、“非常雄辩”的沙菲说服了。


“他让我们想起了亚当·诺伊曼(WeWork创始人),这也能看出为什么孙正义愿意投资他。”


二、尽调被骗,软银索赔10个亿


回想2017年,孙正义见到了亚当·诺伊曼。双方仅仅交谈12分钟,孙正义就认定眼前这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是“地球上下一个伟大科技公司CEO”。


随后,软银远景基金开启WeWork投资流程。事后媒体披露当中细节:为了应对投资方团队的尽调,诺依曼让员工演了一场戏,假装公司业务繁忙。这一场骗局愈演愈烈,软银前后为WeWork砸下超过100亿美元,而诺依曼除了大肆收购公司、扩张团队外,将其中很大一部分以各种方式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最终双方走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后来孙正义公开致歉:“对不起,我们创造了一个怪物”。


如今,同样戏剧性的一幕在IRL上演。


2023年8月,软银正式起诉IRL欺诈,指控其在用户基础和统计数据方面存在欺骗行为,并索赔1.5亿美元(约合10.89亿人民币)。软银在指控中提到,IRL在2021年通过捏造1200万月用户活跃数和谎称25%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下载这款APP,来骗得融资。


实际上,在软银尽职调查期间,第三方团队根据IRL的公开报告已经发现了端倪。彼时公开报告中,截至2021年春季APP的总下载量为900万次,而CEO则对外宣称是1200万次。


当时沙菲辩称,公开报告没有涵盖所有通过APP和网站访问IRL平台的用户,因为数据隐私规定,也不包括未成年用户。软银接受了这一解释,最终领投C轮融资。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2022年,急速扩张的IRL开启近四分之一的大裁员,部分员工已经开始怀疑“IRL月活用户2000万”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因为即便在巅峰时期,IRL也仅有大约一百名员工支撑公司运营,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此后,美国科技媒体在文章中提出一系列质疑,引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关注,随即对IRL展开调查。IRL公司也紧接着进行内部调查,并在2023年4月暂停沙菲的职务。


没想到,调查结果令人瞠目结舌——沙菲口中的“2000万用户”,竟然有高达95%都是机器人账户。软银还在指控中提到,当时为了骗融资,IRL每月还要花5万多美元来买真人用户。


日前,SEC的指控透露了更多细节:IRL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用于提供下载IRL应用程序的激励广告,沙菲通过在发行文件中大大低估公司营销费用,还通过第三方支付广告平台费用来隐瞒这些支出;此外,沙菲还和未婚妻用IRL的商业信用卡支付了数十万美元的个人开支,包括服装、家居用品和旅行,这些仍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


昔日的明星独角兽一朝陨落。尽管软银一纸诉状将沙菲告上了法庭,但损失已然注定。


三、那些年遇到的尽调作假


复盘下来,投前尽调又一次成为焦点。


我们听过太多一见如故、一顿饭拿下投资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样的决策往往不多,甚至在一级市场子弹稀缺的当下,尽职调查要显得更加谨慎。正如此前华南一家投资机构合伙人就曾对投资界表示:


“VC圈流行的传奇故事,比如十分钟看对眼后就决定拍板的情况,在我们这里是不被允许出现。”


现实里,一线投资人和尽调机构与项目方斗智斗勇的故事也并不稀缺。一位负责尽调的第三方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家软件公司在B轮融资中,号称A轮拿到了知名机构的投资,有打款记录、工商变更、还有媒体的报道。但第三方尽调却发现,企业提供的投资协议十分草率,并在资金还未完全到账时就完成了工商变更手续。


尽调人员起初十分疑惑,最后才知道,这家公司伪造了A轮融资的所有资料,包括找一家带有知名投资机构名号的公司注资,假装钱款到位;发新闻稿,宣传自己被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了;工商变更,把假投资机构变更进自己股东名单里……如此大费周章,却漏洞百出。


无独有偶,此前“晚点LatePost”写道,一家管理规模超过25亿美元的头部美元基金遇到过这样的一幕——西南地区某创业公司为了应付尽调,竟然自己租地方装修出一家“银行”。


“柜台小姐”彬彬有礼地将公司银行流水单递给尽调员,目送对方离开后,演员们随即散去。不到一个月,这家公司拿到了上述基金数亿人民币投资。最终因为公司数据造假被公安部门盯上,投资人才发现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当你们发现除了自己,自己的客户、对家、对家律师、会计师都是骗子,是什么感觉啊?甚至还有监听……”一位有着相似经历的尽调人员无奈道。


造假之外,一些奇葩的尽调经历也颇多。一家国资背景机构的项目经理曾向投资界分享过,在一次尽调走访考察中,项目公司门外突然出现20多人讨薪,投资团队因此放弃项目打道回府。事后复盘才发现,这场闹剧实则为竞争公司的蓄意挑拨,目的就是搅乱对手的融资计划。


或许是投资方因尽调失察吃过太多亏,当投资人与项目方的信任稀薄,更多诚信要求被白纸黑字写到了项目条款里。“每一条新增的条款,都是曾经血与泪的教训。”一位投资人感慨。


对此,不少尽调人员还总结出一系列经验:交代情况时支支吾吾的必定在心虚;如果有问题让对方急了,摆明有猫腻;还有投前尽调必须了解创始人家庭情况、夫妻感情状况等,防止后续出现财产分割问题,甚至江浙某地企业尽调需要了解私生子及其控制的企业……


现实总是更魔幻。这些充满戏剧性的一幕幕,勾勒出VC/PE圈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杨文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