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4-08-06 16:43

合资车企,驶向何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萝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文章讨论了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应对之策。

• 💡 中国自主品牌份额逆袭,合资厂商面临销量下滑挑战

• 🌟 建议合资车企组建本土化团队,推出独立品牌,借助中国技术破局

• 🔮 合资厂商需适应新能源时代,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

我入行汽车媒体的那几年,是合资品牌在中国最强势的时期。而当时自主品牌的目标,就是能用10万元以上价位,跟合资品牌直接竞争一下。他们还曾打造过不少新品牌去冲击15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但都收效甚微。


那段时间,有不少车型甚至品牌,都倒在了冲高的路上。


而经过某个大家都知道的节点后,事态的发展突然远超预期。


我们的话题在短短几年内从“自主品牌如何做大做强”,变成了“合资品牌该怎么办,才能减缓销量下滑和份额萎缩”。


的确,从份额来说,如今自主与合资厂商已经地位互换。还有一点要肯定,自主品牌的趋势还在增长的,而份额已被反超的合资品牌则明显还未见底。


所以,大家现在越来越关心的“弱势群体”和新问题,已经彻底变成——未来几年合资厂商在中国市场的结局如何?它们的路该如何走呢?


讨论未来的出路,首先要正视份额萎缩的现实


如果想要客观讨论未来的出路,合资厂商都需要正视一点:中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已经是不可逆的现实。不管是单一品牌的销量,还是整体合资阵营的份额,都基本不可能回到之前的高峰时期。


按照乘联会数据,国内新能源市场开始大爆发的2021年,自主品牌整体的份额刚刚突破四成,销量最高的日系和德系,市场份额都在两成以上,其它诸如美系、韩系、法系等车企,加到一起超过10%的份额。



而仅仅过了两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就从2021年的41.2%暴涨到2023年的51.9%,正式反超合资阵营,并在2024年继续攀高。今年6月,自主份额已达到58.6%,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底大概率能突破60%。


合资阵营中,德日美韩乃至其它欧系品牌,份额全线下滑。


跌幅最大的日系,2021年的份额还压德系半头,今年已经完全跌到15%以下。德系则从2021年的22.3%跌到今年6月的18.6%,跌幅同样挺惨——但在合资阵营里,德系已经是无可争辩的第一。


份额下滑,只是合资阵营整体衰落的最基本表象,自主品牌销量逆袭的过程中,多家传统车企都突破了之前以15万内为主的生态位。


坦克、极氪、深蓝、腾势等品牌已在中高端市场全面开花;理想、鸿蒙智行、小米、蔚来等新势力,则对传统豪华品牌的核心阵地产生了强烈冲击。


至于合资阵营,伴随份额下滑的还有传统定价体系的几近崩溃。


部分日系车型的加价现象已完全消失,从主流品牌到豪华车企,都以巨量的终端优惠来挽留客户。各级别溢价能力都大幅削弱,在新能源领域则它们更是缺乏基本的定价权。


以上这些,就是合资厂商所面临的现状。


但态势发展丝毫没有停止。客观讲,今年合资阵营的份额大概率跌到四成以下,之后再是三成,也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一些。


对于这个趋势,很多人可能还不习惯,甚至觉得过于乐观。不过当下的我们,已经从汽车大国蜕变为汽车强国,而横向对比世界其它汽车强国,会发现本土品牌占市场的绝对主导——才是常态。


例如和我们最近的两个汽车强国,日本和韩国。


他们各自本土品牌在2023年所占的份额,分别为95%和80%;把欧洲市场当作一个整体(含EFTA和英国),2023年欧系品牌的销量占比,达到67%!而日韩美三大系别加到一起份额不到三成。



对比这三个地区,可见目前我国接近六成的自主品牌份额,依旧还有不少增长潜力。


可能你会说欧洲市场本土品牌份额不到七成,但那毕竟是由几十个国家所组成。单看德、法、意等单个汽车强国,本土品牌的份额其实更高。


这样来看,合资厂商是要在中国成为小众品牌了?


也不一定。另一个传统汽车强国——美国,有着单一国家中仅次于中国的市场规模,而美国车企(这里还包括Stellantis集团旗下的Jeep、克莱斯勒等)在当地的份额,总计只有38%,仅比日系高1%。而日系、欧系和韩系品牌,在美国有6成以上的份额。


这就很有参考性了,除了美国相对开放的市场环境外(当然不包括中国品牌),海外品牌尤其是日系品牌,在美国市场取得的成绩是值得中国合资品牌好好思考的。


总之,往悲观上说,合资厂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大概率还会继续萎缩。而积极乐观地看,正视趋势、放低预期,它们依然有在中国保持较大销量规模和利润的空间。


具体该怎么做,我们可以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替它们想想办法。


办法一:组建高度本土化的中国团队,全面主导产品开发和营销


车企开拓海外市场时,面对发达市场和发展中市场,是有两套完全不同的方案的。


此前数十年,我国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市场,合资品牌只需要将符合当地需求的现有产品拿过来,或推出基于旧平台的特供车——只要把卖点,放在大家最关注的空间上就行。


而面对发达市场,尤其是美欧这种汽车强国和地区,就需要在当地设立本土化的设计、研发和营销团队。


美国市场的日系车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三大日系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最初几乎都是专为美国市场而打造。我们在国内看到的日系主销车型,很多也都是基于美国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再引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地区。


而在欧洲市场,美系品牌整体势力微弱,但福特欧洲部门打造的福克斯和嘉年华等车型,一度是欧洲多国的爆款。


再看如今的中国市场,骤然从汽车大国升级汽车强国,让合资品牌的主销车型们,在新能源、座舱、智驾等方面突然整体落伍。即便部分厂商已经在改变这样的现状——比如宝马已经成立了中国技术中心和数个研发中心,打算彻底本土化。


但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车企还是坚持基于现有管理与研发结构进行改变,被动跟随。


只有组建高度本土化的设计和研发团队,才有可能真正抓住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再以中国市场的节奏,推出真正从底层平台到内外设计、再到功能配置——全面升级,打动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方法二:尝试成立新能源品牌,积极参与新能源市场竞争


吉利有极氪、银河和几何,长安有阿维塔、深蓝和启源,长城则有欧拉。最近几年里,国内的传统车企一直在不断推出自己的新能源品牌,甚至此前已经全面转型新能源的比亚迪,也新增了仰望和方程豹。


车企过多推出子品牌不见得是好事,但在新能源时代,改变自己传统燃油车企形象,推出新品牌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传统包袱最重、最需要扭转形象的合资厂商,却在这方面极其保守。


很多品牌推出的电动系列,至今依旧悬挂着燃油时代的logo,在同一个展厅和一众燃油车同台销售。


如果自家新能源车是稳步增长,那么这种做法无疑很妥。但如今中国的新能源市场是爆发增长态势,再相比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合资厂商就明显有些不情不愿了。


其中最典型且成功的案例,就是奔驰旗下smart品牌。


前两年全面电动化的smart,通过借助吉利的架构、三电等技术推出了精灵系列。最初,上市半年内曾有单车月销破五千辆的高光时刻,远超当时其它合资品牌的一系列纯电车型(包括奔驰自家EQ系列)


虽然后续销量不如当初,但这种打出独立新能源品牌,并通过中国车企深度合作开发产品的模式,的确值得奔驰投入更多,也值得其它合资厂商借鉴。


办法三:新能源、智能化方面积极借助中国技术


借助中国新能源技术成功破局,smart品牌并不是孤例。


6月采用比亚迪电池和电驱的电动轿车丰田bZ3,上险量已经突破五千辆,远超丰田自研的bZ4系列。


借助中国技术不一定成功,但肯定是有用的。


而且相比smart和丰田bZ3,合资品牌与中国车企、以及中国的电池、智能化技术供应商,在合作方式和深度上,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比如智能化方面,大众迈腾采用了大疆的纯视觉方案智驾系统,丰田借助华为技术改善了语音交互和车机等……


除了这种基于现有车型进行改良的模式,当然还有更加深入的合作,范例比如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联合办公,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成立海外合资公司……就目前情况看,他们的确是在往政通人和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我们只需拭目以待就行。


总结


一句话:设立中国团队、推出独立品牌、借助中国技术。


如果这些能够实现,合资厂商的中国团队就可以在产品最初的研发阶段,起码在三电、车机和智驾方面,同优秀的中国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集众中国企业之所长。再结合自身在汽车设计、操控和制造领域的传统优势,较为轻松且愉悦地打造出,专为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


可以设想,如果合资厂商真能打通这种造车模式,最终出来的产品一定和现在的合资车型大有不同。


可惜,这些模式本身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无论合资厂商内部还是外部,都将会面临各种阻力,毕竟逆风翻盘从来不会轻松。但只要有明确的出路,现在就看各家车企是否有足够的决心去放手一搏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