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泰格说实话,作者:嘟嘟2013,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从6月份欧洲杯开始到现在奥运会,深夜朋友圈“睡”得很晚,广告主消耗了大量的创意与媒介预算。
今天路过徐家汇,路边有可口可乐巨大的广告牌,画面中有众多奥运选手。
为什么可口可乐能成为全球最普世的品牌,体育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与品牌内容。
每一届奥运会中涌现出来的明星运动员,都将成为接下来下一个奥运周期里可口可乐这一类品牌的代言人。
百事可乐、Nike、阿迪达斯、伊利、安踏、李宁等与运动直接相关的品牌,将会大批量签下商业价值最大的运动项目的冠军或明星运动员,以及中国队群众基础最大的奥运项目,还有在奥运期间话题性最强的运动员。
而还有的中国广告主群体,涵盖家居、饮料、互联网、金融、汽车、数码产品,以及曾经辉煌过的房地产行业还会签下一些相对冷门或非奥运时间里被大家遗忘项目中的冠军,比如射击、柔道、举重、击剑、跆拳道、蹦床等等。
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广告主足够多,基本上再冷门的项目中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在中国也会有不菲的代言收入。
全世界商业化程度最高,商业价值最大的项目中获奖的奥运冠军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很多平时不看这些项目的普通人因为奥运看比赛被更多人认识,比如冬奥会的谷爱凌和苏祤鸣,比如昨天拿到女网单打冠军的郑钦文,比如男子篮球。
对这些项目奥运会不是唯一重要的赛事,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比如网球最重要的赛事无疑是四大满贯,澳网、法网、温网和美网,对高台滑雪和滑板项目世界杯、全球的巡回赛、锦标赛都很重要,奖金更多,还有选手积分,对男篮比赛,无疑NBA是最重要的、商业价值最大的联赛赛事。
还有橄榄球、棒球、冰球等等,这些最重要的赛事就是美国的职业联赛,那里汇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职业选手和最多的商业价值。
我最早有记忆的奥运会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那一年我7岁,现在还依稀有几帧画面在脑海里,在某个比赛日的晚上,在老家农村的某个酒席间,很多人在院子里围着看一个黑白小电视,那是跳水比赛,可能是许艳梅或高敏,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亚太这个词,第一次知道亚太是指亚洲太平洋地区。
1984年奥运会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不过我不会有印象,2022年11月的某一天我在洛杉矶,专门开车去了当时开幕式的体育场,奥运五环的标志还在那里,体育场应该是废弃了,看起来很矮很旧。
1984年奥运会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抵制参加,作为对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西方国家抵制参加的报复。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被抵制是因为苏联入侵了阿富汗。
1984年有一个运动员拿到了3枚体操金牌,他是李宁,也叫体操王子,以他名字命名的品牌一直到今天仍是中国主流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
以他为主角形象的健力宝在90年代是国民饮料,那个橙子味汽水的味道至今难忘。
1984年还有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再次拿到了奥运会冠军,那个夺冠的画面和领奖台上的画面激动人心。
1988年奥运会的主题曲Hand in Hand是目前为止仍然最好听的一支奥运主题曲。
那一届奥运会中国队成绩大幅下滑,我还有点印象的运动员是许艳梅和楼云。
1992年奥运会是我有清晰记忆的第一届奥运会,巴塞罗那我到现在还没去过,很想在今年去一次。
点火仪式是一个知名射箭运动员在几百米外的那一箭射向火炬台,我每看到这一幕就会想万一没射中火炬会不会自动被点燃。
那一年印象深刻的有游泳的五朵金花,在前几年上海龙柏的一间餐厅里,我见到了庄泳,她是那家餐厅的老板,来给我们聚会的同学敬酒,见到小时候就认识的奥运会冠军,那一刻有点激动。
那一年我记住了跳水的高敏、谭良德、孙淑伟、体操高低杠的陆莉、乒乓球的邓亚萍。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记忆包括奥运公园里的爆炸,开幕式里席琳迪翁唱的“梦想的力量”,Power of Dream非常的好听,我还买了一盒磁带。
关于运动员的记忆,中长跑的马家军,马俊仁、王军霞和曲云霞,跳水、乒乓球、举重、射击还是中国传统夺金项目。
可口可乐的总部在亚特兰大。
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1993年蒙特卡洛之夜确定的,那是北京第一次申奥,北京晚了八年举办奥运会。
我在2017年秋天去悉尼的时候,在某个晚上带着我的父亲去悉尼的奥林匹克公园溜达了一圈,那时候距离悉尼奥运会过去了17年。
现在没什么印象深刻的运动员,当时肯定都很有名,也记忆深刻,时间太久了,淡忘了。
2004年雅典奥运会无疑属于刘翔,他拿到了110米栏冠军,并且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后来很快又创造了世界纪录,他的辉煌一直到2008年因伤退出嘎然而止。
我独自在南京的一家酒店里看了刘翔创造历史的那一幕,整个人都是燃的。
2004~2008中国最热的体育明星就是刘翔,可口可乐、Nike以及无数的品牌代言也最终裹挟了刘翔,哪怕有伤也要硬上,2008和2012两次奥运会伤退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2008年就不用说了,那一个开幕式载入史册,在几个月前巨大的汶川地震创伤下举办了成功的奥运会,这是中国和中国人气势的最高峰。
2001年暑假我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的宿舍里,见证了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拿到2008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幕,所有的学生都上街狂欢,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说实话,那一刻觉得2008年好遥远,而现在2008年已经过去了16年,世间的一切都变了。
2012年奥运会刘翔的退赛那一幕依然记忆犹新,非常悲情。
从那一届开始,我对奥运的关注就迅速的衰减,归因下来和年纪有关,和生活的状态有关,也和奥运会冠军因为社交媒体的发达而去魅有关系。
2016年里约奥运会年轻一代的女排拿到了奥运会冠军,这是让我燃起来的一个记忆。
其他的肯定也有当时当刻的热血,但现在都忘了,不记得了。
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东京八分钟那个环节,安倍晋三戴着马里奥的帽子出现在体育场中央,而现在距离他2022年遇刺身亡过去了两年。
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2021年举行,因为全球的新冠疫情。
这个奥运周期只有三年,所以从东京到巴黎奥运感觉一瞬间的事。
但是这三年这个世界发生了无数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俄乌冲突、安倍遇刺、拜登上台、新冠疫情、加沙战争和逆全球化潮流。
回归到我们,奥运会是中国所有消费品、有规模企业最常用的热点元素,以奥运为契机创造品牌影响力、亲和力和促销机会,以至于在广告营销圈每四年或每两年都会有奥运战役和奥运红利。
对我大部分奥运记忆都是夏季奥运会,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始,因为谷爱凌和苏祤鸣,冬奥会的商业和营销价值无疑提升许多。
关于冬奥会就不展开讲了,我对冬奥会的记忆集中在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中的几位中国明星运动员,比如最早的陈露,后来的申雪、赵宏博、张丹、张昊、杨扬、王濛和武大靖。
剩下的就是作为一个地理资深爱好者所记住的那些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从利勒哈默尔、阿尔贝维尔、长野、盐湖城、都灵等等。
关于奥运会新入选竞赛项目,滑板、小轮车、霹雳舞,这很有意思,竟一时有点不适应,特别是霹雳舞。
好了,下周是忙碌的一周,四天时间都在出差。
如果天赋早已决定,勤奋就是成绩的放大器,天赋是1,勤奋程度决定了后面的0,可能是10和10000的差距,对运动员就是如此的。
再牛逼的天赋,也要刻苦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成功没有捷径,成为伟大更是如此,都是熬出来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泰格说实话,作者:嘟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