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1-02 17:30
关于新年展望,虎嗅作者带了一波“丧衰南”以外的节奏

2019年,不是一般的“南”。而2020年呢?难道会是“南上加南”?


经常被外界认为热衷于“寒冬论”的虎嗅作者们,对于2020年的新年展望,却给出了一份完全不同的答卷。


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行业普遍萧条的时期,仍然有大大小小的机会正在不断涌现——有些在社区电商、有些在文娱内容、有些在五环外、有些在5G里。


如何准确抓住那些机会,让自己的2020摆脱“丧衰南”的基调?本文集合了虎嗅18位优秀作者的脑力精华,为你带来2020年最新的年度展望。他们分别是:


智本社(2019年度作者)、伯通(虎嗅首席评论员)、蛋解创业(2019年度作者)、判官(2017&2019年度作者)、付一夫(2019年度作者)、人神共奋(2019年度作者)、八点健闻(2019年度作者)、几何小姐姐(2019年度作者)、虫二(2016年度作者)、新闻实验室方可成、王新宇、杨阳、北方公园NorthPark、华映资本、衣公子的剑、深响韩依民、王云辉、老解


在这风口将停的一年,让他们带你走一条穿越周期的路。


2019虎嗅年度作者:智本社


2019年底,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及“保六”之争,反映了中国经济两大主题: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


2020年,这两大主题将延续、深化及相互纠缠。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下行叠加中美贸易第二阶段的博弈,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结构性改革。


保增长还是促改革?强刺激还是促改革?扩大开放还是深化改革?


这些问题越来越明朗,当改革的资源红利耗尽,新的增长只能依靠改革;当信心被强刺激打击,新的信心只能依靠改革;当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新的竞争力依然来自改革。


贸易战的本质是改革战,是秩序重构战。以结构性改革应战贸易战,在贸易战中深化结构性改革,抓住机会窗口期参与国际贸易秩序重构,中国可能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2020,做好自己。


虎嗅首席评论员:伯通


如果看完2018~2019这两年的中美脱钩动态,无论持任何政见的人,都应当明确这个认识:“中国模式”不仅不会被人类社会淘汰,更是为数不多的久经考验、变量更迭后依然极其有效和极具竞争力的治理模式。赵本山1999年春晚上的那句“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及之前的那一系列排比句,到20年后也丝毫没有过时。


当然,这里的“中国模式”是一整套复杂的模型架构,其中的要素也互为牵扯,必须全盘启用和接受。有些人总希望在受用“中国模式”的一部分特征时,还打算因个人喜好去改变另外一些特征,这就是并不明智,甚至有些幼稚的想法了。因为那会导致整体模型的有效性降低,且先不说可行性几乎为零。


如果一定要说在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那这就是最大的确定性;如果说在复杂对立的见解中找出一个共同的底线,那这就是所有讨论的最大共同底线。在此之上,无论光谱哪一端的声音,才有值得讨论的必要。


只要外星生命还没发现,宗教经文中那些神迹依然只是传说,那中国模式这个定律就一定有效。


至于还在妄图改变或痴心期待中国模式出bug的那些人,不如先改变自己肉体和精神的坐标系。


这些话肯定有人不爱听,有人不同意,我也不打算在这里给出更详细的逻辑链和论据,以上。


2019虎嗅年度作者:蛋解创业创始人 蛋蛋


寒冬、直播和韭菜,是2019年创业中最热的关键词。


这一年,那些继续无现金流扩张和融资的企业,终究在年底迎来了大裁员,独角兽们暴毙;


这一年,那些坚持007的曝光在各种短视频平台搞直播的人,终究逆袭成为卖货一哥一姐;


这一年,那些天天做梦0成本创业副业发财致富的人,终究是一茬一茬的被收割,挡都挡不住。


这一年,我们蛰伏在各个新消费的行业和品牌,甚至是门店里做调研,数客流量,数sku,算房租,算成本,发现,从现金流和利润角度去看,真正赚钱的生意不多。


赔的,都是那些跟在庄家屁股后头,搞副业、卖创意的初阶创业者,他们精明算计,但喜欢低投入高回报,是庄家收割的最佳标靶。


赚的,分两类,一类是庄家,是规则、品牌、潮流、网红、节奏、套路的创造者;另一类,就是懂用户、精产品、会算账、肯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爱学习和成长的普通创业者。


赔的是智商,赚的是理性。


2020年,在新增放缓、深耕存量的大创业背景下,创业者聚集的平台,比如媒体、培训、服务等,也要开始在意用户的复购了,创业者服务也终将成为一门真正的生意而不仅仅是洗流量。


祝2020年,诚信有底线的人,能收获更多的认可与回报。


2017&2019虎嗅年度作者:判官


站在2010年代的结尾,看到经济和各个产业哀鸿遍野,我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哪些行业和企业,具备穿越周期、风中屹立的能力。


2019年我开始关注电商领域,因为这是一个为数不多的、个人可以有机会获取收益的行业;2020年我重点关注的仍然是这个领域,并认为在阿里系、京东、拼多多之外,将有社交电商和新零售领域的混合型电商(线上+线下,零售批发+供应链)的机会涌现


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电商新趋势,是微商之后的又一拨社会化、去中心化的商品流通形式迭代。直播带货和拼多多将低线人群纳入电商服务范围的同时,也对商品供应链和分销流通领域进行了一次重构。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通过买卖低价商品,实现了低成本生存和个体化谋生的需求。全民皆兵,社会化、去中心化电商,是今后电商发展的趋势,也是电商占国内商业总零售份额进一步扩大的必然结果。2020年代即将开始,许多传统电商看不懂的企业和玩法已经出现。


总之,经济萧条的年代,一切有利于降低个人生活成本、提高个人收入水平的商业模式,都有巨大的红利。


2019虎嗅年度作者:付一夫


作为一名经济研究爱好者,我在2019年关注过大消费板块,探究过下沉市场,考察过人口结构,点评过区域和产业,不过我最为关心的话题,始终都是东北老家的经济状况。


曾几何时,东北地区享有“共和国长子”的美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扮演着重要经济增长极的角色。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在中国经济版图中高高在上的地位却逐渐让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等更具活力的城市带。而近些年的经济增长乏力,更是牵动着无数关心东北的人们的心。


关于东北经济陷入困境背后的原因,被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营商环境不佳,其根源又在于东北经济发展路径的固化,“投资不过山海关”几乎成为了业内共识。


不过让我欣喜的是,很多好事已经在发生。


自2018年起,东北三省便着力推出一系列举措,以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2019年7月,马云大手笔投资东北,并强调“投资必须要过山海关”;而马化腾、许家印等知名企业家都纷纷开启了东北掘金之旅,无异于给所有的民营企业家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国家发改委主持编写的一份研究报告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东北主要城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获得投资能力有所提升”……沉默已久的东北大地,而今正在重焕生机。


客观地讲,虽然这些迹象并不足以说明东北营商环境问题已得到根本性解决,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相信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经济在东北的广阔天地中翩翩起舞;而随着东北种种发展顽疾的逐步根治,其振兴之梦也将不再遥远。


我满怀深情地期待着。


2019虎嗅年度作者:人神共奋


中国证券二级市场一向被人看成一个“赌场”,你拿了钱去创业赔掉了,朋友会鼓励你“从头再来”;可你拿钱去炒股赔掉了,朋友只会劝你“回头是岸”。


究其原因,退市通道不畅,垃圾股估值过高,炒题材“割韭菜”盛行,而蓝筹股估值偏低,导致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丧失,大量企业上市只为套现跑路。


这些A股从开立以来就存在的“顽症”,却随着近年外资进场比例不断上升,而发生了神奇的逆转。2017年以来的“白马行情”,在经历了2018年的超级大熊市后,2019年下半年达到了一个小高峰,白酒、医药、科技三架马车,估值普遍到了历史PE的上沿,价值蓝筹十几年来的低估,三年就追平了。


这就形成了2020年最大的疑问,白马还能涨吗?会不会风格轮动到小盘股甚至垃圾股?


答案就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MSCI年内三次扩容收关,外资被动配置A股告一段落,市场起初普遍预测外资将停止流入,但实际上,12月,沪深股通的通道,外资每天仍然在“买买买”,大家这才明白,人家是“真爱粉”,真心看好中国的A股。


还有美国联邦雇员和军人的退休投资基金,顶着美国国内“资敌卖国”的巨大舆论压力,坚持配置中国的A股,除了确实有价值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理由呢?


市场的风格永远由增量资金的偏好决定,A股历史上的增量资金一般都是被大牛市吸引过来的小散户,喜欢追涨杀跌,所以风格也偏向小盘股、低价股、垃圾股;当增量资金变成追求稳健价值的外资时,白马风格只要不被“极致化”,就仍然是未来二级市场的主要机会。


2019虎嗅年度作者:八点健闻


2019年,中国医药界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画面,是在11月的医保目录谈判中,国家医保局谈判专家与某药企代表反复砍价,直到小数点后两位,此为“灵魂砍价”。


2019年,圈内最流行的一个名词也是最生涩的一个术语——DRGs。


这是一套疾病诊疗的分组机制,形形色色的住院病例被归入成千上万种“病组”,医保据此向医院付费,一个病组一口价。


灵魂砍价的一边是药企,一边是医保局。DRGs的这头连着医院,那头也连着医保局。同一个医保局,在两场牌局上,面对两个“对手”。


药企和医院都想多要钱,只有医保局想少付钱。


在第一场牌局中,虚高了三十年的中国药价轰然滑落。在第二场牌局中,医院与医保的交手才刚开始。比起药企,中国的两万家公立医院和数百万名医生是更强大的博弈方,从医保获得的收入构成他们主要的效益和报酬,影响他们的行为取向,并最终决定亿万中国病人的医疗服务。


在2018年之前,作为供给方的药企和医院极其强势,它们之间有意无意的联盟,一度形成一个医药服务的卖方市场。2018年之后,国家医保局成立,“单一支付人”从此崛起。它的威力于2018年初显,在2019年爆发——这一次,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在技术层面,药价谈判与DRGs均是一套长效谈判机制。在医改层面,二者都被视为实现中国“价值医疗”的政策利器。


所谓价值医疗,即同时实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与更经济合理的价格。价值医疗之上,是更抽象、更具普世道德的健康中国战略。这一战略要在2030年初步达成,人的健康是其终极目标。


我们看到,在抽象至善的战略层面,是价值医疗与健康中国战略的理想感召;在高耸入云的理想的天空之下,诸如药价谈判、DRGs这样的具象政策,形成崎岖曲折却也真切坚实的大地。


自1998年末中国启动全民医保改革以来,廿年倏忽而逝。我们向来不乏理想的描画,亦不缺道德的感召,却长期怠于如DRGs这般的实操框架的执着构建,畏于“灵魂砍价”这般的对利益的勇敢主张。


因此,相比世界各国基本医疗体系的建立,中国的医改一度耗时太久,而收效太少。


所幸,2019年,我们正在发生变化——更大、更快的变化,触及灵魂的变化。


站在2020年的开头,可以预见新的一年里,医保与医院、医药的双线作战将更趋激烈。


不用怕——越激烈越好。


2019虎嗅年度作者:几何小姐姐


2019年唯一没变的就是变化。作为一个关注职场和科技互联网的博主,我所在的行业,企业架构和业务调整变多,员工离职和求职变多。供需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对于企业来说,更倾向于找到那些能够帮助解决关键问题,职业技能多元且学习能力强的跨界人才。而大厂员工出来后,常感到剧烈的不适,因为他们新换的中小型企业,感受上似乎不如之前巨头公司那样完善和规范。


双方常常在这一年里再一次分道扬镳,雇主觉得员工只是“大螺丝钉”,有存在感但性价比不高,员工觉得雇主“风雨飘摇”,给不了安全感。降薪求职和高薪招不到人并行存在。个体和组织一样,都正在变化中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变化是有阵痛的,但我们有理由坚信2020年一定是更好的一年。因为喧哗过后,企业会回归商业本质,脚踏实地,提供真正长期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实实在在的提升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品质;个体也将立足行业,审视内心,长远规划,渐渐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在积蓄力量。2020年,愿每一个努力的人和每一家努力的企业,前路有光,有梦想。


2016虎嗅年度作者:虫二


新一年中,人和生意仍然是最重要的两个话题。


最近看到35岁大厂程序员改行送外卖的消息,很感慨。


据说网络上95%的招聘信息都要求35岁以下,唯一例外也就是会计等相对依赖经验的工作,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老员工总是首批“优化对象”,互联网只是发明了全新提法,有的号召拥抱变化,有的送上老白兔的绰号,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一个主题,各自表述。


35岁以后的互联网人到哪里去,我觉得美团外卖、顺丰快递、滴滴司机不应该是唯一出路,瑞幸、喜茶开出再多的店面也消化不了,还是希望看到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没门槛的生意会过得好吗?


从过去的黄太吉到今天的瑞幸,这种生意的存在感一向很高。


基本逻辑是刚需或高频,有新客,有会员体系,有重复消费,可以向相邻品类复制,形成自循环,从喜茶到瑞幸都是如此。


壁垒既高又低,高的是融资门槛,低的是技术门槛,有能力的看不上,没钱的又进不来。商业模式就是大量融资,大规模扩张,有着不可遏止的现金流饥渴症。


这个套路未来的经济前景如何?很期待市场给出答案。


虎嗅作者:新闻实验室(newslab)发起人 方可成


方可成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2019年年底,HBO出品的美剧《硅谷》正式完结。在解释为什么不再继续拍摄这部人气极高的剧集时,主创说:当这部剧在2014年首播时,它还只是一部以取笑硅谷文化为主旨的轻喜剧;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五六年来科技行业和政治社会深度缠绕,科技巨头丑闻缠身,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部剧越拍越沉重,越拍越针砭现实,到最后一季时以扎克伯格接受国会听证质询式的场景开头,已经很难再轻盈地嬉笑怒骂,是时候画上句号了。


无独有偶,HBO出品的另一部喜剧《Veep》也是在今年完结,而完结的主要理由几乎和《硅谷》完全一致。这部美国政治喜剧于2012年开播,在经历了2016年的现实政治大戏之后,在一个几乎每天都在制造荒诞的总统治下,已经不再可能成为单纯的轻喜剧。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似乎在后半段突然急转直下,让喜剧都成为难以承受之轻。在一个新的十年到来之际,我们是否能期待历史的折线图调转方向,重新向上?


在我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正需要回到《硅谷》和《Veep》这两部剧的主题。


我们能否拥有更加以人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的科技?能否拥有以爱与关怀为核心(而非以恨和分裂为核心)的政治?在新十年提供的时间节点面前,我们迫切需要在这两方面思考和行动。


虎嗅作者:王新宇


江湖夜雨风,2020年房产互联网江湖步入第26年,未来会好吗?我并不乐观,变革还在加剧,但似乎大家都在沉浸在渠道分销的思辨中,这是一种囚徒困境:在做出完全看似利己的选择之后,对于行业未必是好事儿,毕竟埋头的鸵鸟看不到更远,毕竟除了渠道,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改变的,但竟然无人问津。

 

与主流互联网科技圈的发声,这个圈子很闭塞,年底的年会上一些大咖的互联网技术观点似乎还停留在五六年前,平淡无奇,但又有着期盼做中国最大体量估值的互联网平台的雄心,蛋糕毕竟太大了。

 

2020年,会是房产互联网资本热门的一年,而近期CEO经常往美国跑的某明星平台,因为盛传与股东的对赌,应该在为上市做着忙碌的准备?虽然业内对它的争议很大,认为它垄断、霸道,但在互联网领域的认知上,这个行业还需要深度补钙。

 

2020将会是多边交易PMLS平台发展的一年,易居房友面向小微中介打造“联盟圈”,这是他们擅长的,58同城安居客联合同策、世联行,在技术、资源、用户、服务、工具核心上,可以看到大家都在割据和提供弹药,这个行业是三足鼎立的状态,从互联网规律上,行业竞争才刚刚拉开大幕。


2020年,该上市的始终要上市,未来几年,传统中介的观望心会加剧,历来这个行业是现实为主,谁更有利益必然就是平台的主力军,但如果平台拔鹅毛过量,飞到其他枝头也别大惊小怪,对于房产业内,这是一潭死水,底层架构,公司组织治理毫无创新的行业,一丝一毫都没有进步,所以互联网圈看到的只是包装出来的假象,底层结构和商业模式逻辑无法自圆,那么故事能讲到多久就不好预测了。


江湖依旧,物是人非,2020年又是轮回的其中一年。


虎嗅作者:杨阳


1. 造车新势力的2020年,注定不会轻松


马上就要过去的2019年,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更像是一次高中会考,毕竟在这个阶段绝大多数厂商考虑的都是“如何造出来”这个第一阶段的话题,即便几乎所有的新兴力量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技术门槛并不高的新能源车型,SOP(Start Of Production,进入量产)也成为了一道难以翻越的大山,在这山脚下已经摆满了花圈,来纪念那些个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划掉)花光预算的玩家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造车这场马拉松比赛,对于那些先天不足的选手们来说,能够早早退出而及时止损是幸福的,毕竟没有把投资人们拖入一个更深的泥潭中,放下过去重新来过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对于已经在2019年完成了量产上市的新势力玩家也不用高兴得太早,通过会考的唯一价值是能够拿到高考的准考证,即将到来的2020年才是大决战的开始,“造出来”已经成为过去,“卖出去”才能有将来。


按照国家各部门的前期规划,2020年将会是补贴完全退坡的一年,在过去的五年中还能够凭借国家补贴降低车辆总价的新能源汽车,就要在价格上以裸奔的姿态直面传统燃油车的对比和竞争。


但这还不是最困难的一点,合资车企和传统自主品牌疯狂反扑的内外夹击才是新势力们马上要面对的最大困难:国家和地方补贴虽然让新能源汽车行业抢在国际大环境下蓬勃发展了五年,但这也是投入巨资试错和培养用户的五年,面对日趋成熟且理性的市场,不仅国内传统自主品牌已经从小步慢走到小步快跑再到大举进入,合资车厂也已经在2019年初露狰狞,BBA中的两家(奔驰和奥迪)都已经在年末发布了卡位产品EQC和Q2L e-Tron,宝马也已经在稍早些时候更新了i3产品线,这都表明着传统势力已经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觊觎已久,就等一个合适的发力点了。


更加不能轻视的是特斯拉,其位于上海临港的中国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3的下线时间,也刚好在2020年初,相信这对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会是更加赤裸裸地威胁。更加绝妙的是,坊间还出现了国产Model3将会降价20%的传言,也就在这个传言刚刚被扩散后的几天,小鹏干净利落的宣布将原本27万起价的P7再增加一个24万的版本,如果再结合上一直在传言中的ES6单电机版本车型,可以说,特斯拉如国产化的蝴蝶效应已经初步形成,新势力们已经摆出了所能够迎战的最好姿势,剩下的,就只有交给市场来决定了。


2. 2020年的智能电视行业,关键字是“下沉”


2019年结束的前几天,传来一个比较特别的消息:小米电视试图冲击全年1000万台销量,而且看小米官方的口风,这次冲击很有可能成功,否则也不至于这么大费周章。不过,不管这次冲击是不是能够成功,另一件事情却具有足够的里程碑意义:小米作为一个从事电视行业仅6年的民营企业,没有自己的产线也没有自己的屏厂,甚至都没有电视行业曾经引以为傲的线下渠道,却生生从传统彩电业五强手里抢下了“全国销量第一”的这把交椅。


对于小米为什么能够拿第一这个问题以后我们专门撰文分析,粗浅看来有几个成立的结论:第一口碑足够好,第二渠道完整,第三价格有优势,这基本就是打造爆品的标准方法论:客户知道,客户买得到,客户买得起;看起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片儿汤话,但小米就是生生做成了……今天审视小米成功经验的价值在于为新的一年做准备,毕竟没有一家传统厂商愿意继续继续丧失市场份额吧。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能够将标准方法论执行下去需要一个前置条件,就是对于市场和用户的理解足够充分,从我们的角度,把市场和用户变化,总结为“下沉”两个字。


首先,行业在”下沉“。经过以乐视为首的一干互联网野蛮人的侵蚀,今天的电视市场早已和6年以前不可同日而语,高客单价和高毛利已经是过眼云烟,继续期望利用之前投资的线下渠道低成本获客已经没有机会,即便是曾经专门用来获取高毛利的大尺寸电视现在也已经成为走量的机型,一味要求高毛利已经没有出路,三星电视败走就是明证。


其次,价位段在“下沉”。随着液晶面板产线以及产能的过度供给,相比较6年前,液晶面板的价格可以说是跌跌不休,先不讲一直作为各家促销/出货利器的32寸电视已经从曾经的999跌到最低699,就连70寸这种历史上的大尺寸也早就和大几千的价格段说再见了,这里面有供应链因素,但更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野蛮人们的贡献。他们在整个行业历史上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已经尽可能的把大尺寸电视价格打了下来,而且已经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同。


最后,用户在“下沉”。前些年大中型城市还是互联网品牌电视的主要竞争市场,毕竟占了一个线上宣传和交付成本相对低的便宜,但很明显随着电商体系逐渐向四六级乡镇市场偏移,曾经任人宰割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也已经充斥着性价比的味道,传统营销思路已经玩不转,更何况还要和这个市场本来的主人-白牌机正面刚呢?


说一千道一万,真正的核心是“思维方式下沉”。如果还要抱着“小尺寸走量,大尺寸毛利”的思路,恐怕就等于主动缴枪了。


虎嗅作者:北方公园NorthPark 周佳阳


都说今年是过去十年最难的一年,互联网科技、新经济领域的从业者可能感受更强烈些。文化娱乐行业其实还好。一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口红效应,文娱行业的抗周期能力相对比较强;另一个是,文娱行业的金字塔里,除了处在头部的影视公司、流量明星之外,其他领域的资本化程度并不高。


拿今年夏天爆红的乐队们来说,新裤子这样的乐队已经是绝对的头部了,但团队的年收入顶天也就在7位数(吧),和冯小刚、范冰冰什么的完全比不了。大部分乐队、说唱歌手、脱口秀演员、一年挣几十万甚至十来万,你觉得他们对经济下行会有什么感受?


比起经济,更根本性地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也更难以预料的,是政策。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年份。太多需要被庆祝的历史,反而阻断了当下的活力。


但对文化领域的从业者来说,盲目乐观几乎是一门基本功。你相不相信中国电影会拍得越来越好?你相不相信嘻哈、乐队、脱口秀这些舶来品会在中国扎根并焕发新的活力?你相不相信新世代的创作者会做出美好的东西?你相不相信中国的年轻人?


我相信,所以觉得,问题不大。


虎嗅作者:华映资本


1. 技术对文娱影响日益深入,文娱是5G的重要落地场景


底层技术的进步保障了内容消费形态的日趋多样。在线上,互动剧和综艺、与游戏的边界日益模糊,在线下,沉浸式体验需求日益旺盛,《隐形守护者》、Sleep No More、teamLab数字艺术展这样的爆款内容还会持续出现。


5G商用的全面铺开将带来万物互联和万物皆屏的时代,AR眼镜等新硬件迎来一波热度,人们感知和使用数字产品的方式会发生颠覆式变化。云游戏也将是一大增长点,未来打开重度主机游戏就像打开网页一样,无需下载安装,进一步突破场景和设备限制。


2. 内容和消费的边界持续被打破,流量连接更加紧密


流量增量红利见顶的同时,流量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内容日益成为流量入口,用户的购买行为从带着目的去搜索,到通过浏览种草“边逛边买”。整个互联网变成一个大卖场,流量入口无处不在,一切皆可转化成交易。


内容和消费像一根绳子的两端,正在逐步靠近,其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电商内容化,今年是淘宝直播大年,预计全年有2000万左右的GMV,明星走进直播间,头部红人越来越多开始做品牌;目标是成为Costco+迪士尼的拼多多也是典型例子。二是内容电商化,抖音、快手2019年的带货规模惊人,GMV预计在千亿级别,平台也通过造节、扶持主播和缩短交易链路等方式,持续助推转化的达成,预计明年还将迎来新一波爆发。


3. 用户需求进一步分化,为垂类圈层平台等带来机会


当下,两端人群持续受关注,Z世代购买力升级,银发人群崛起,围绕活力初老人群将在未来带来一波重服务的垂类机会,例如老年综艺/旅游/教育/工具应用等。


移动互联网中基于标签的大数据推送和千人千面,能够更精准地捕获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圈层,比如潮流人群、玩物人群等。大平台的爆款逻辑和千人千面已不能完全覆盖用户的需求,从而延伸出了垂类的消费和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进一步打通,今年盲盒、潮鞋、古玩等平台的走红都是这个逻辑。未来还有更多小众文化出圈与消费结合的机会。


需求端来看,消费分级不仅体现在不同人群间消费行为的横向差异,还体现在同一人群不同场景/时间下的行为多样。


4. 国潮复兴,传统文化影响力继续释放


无论在文娱还是消费赛道,对传统文化升级的挖掘都在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古典严肃艺术在年轻人中的接受度提高,并向海外输出。《长安十二时辰》《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懿传》《庆余年》等成为近一两年的现象级剧集,《国家宝藏》《声入人心》《舞蹈风暴》等传统文化题材综艺节目也不断涌现,古风博主李子柒的海外影响力甚至引发了全民讨论。李宁飞跃、花西子等一波新老国货品牌风头正劲,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品牌出圈的一大利器。传统文化复兴趋势在2020还将进一步加强。


虎嗅作者:衣公子的剑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将落幕。


1995年,只有3家中国大陆企业登上世界500强榜单。2009年,是34家。而2018年,一共有111家中国大陆企业上榜,和美国的126家已经相差无几。


不过,细细来看,上榜的111家中国企业中,84家是国有企业。其中3家中国企业跻身世界前十,但是约85%的收入都来自国内。身为私有企业和科技明星,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国内收入也高达74%和80%。只有华为和联想是榜单上少有的例外,分别有50%和75%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


回首上一个十年,中国经济最应该感谢的是时代的红利:劳动力红利、市场红利、资本红利。廉价的劳动力、飞速增长的网民数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催生的消费升级、印钞机轰鸣带来的人傻钱多……是大多数中国奇迹面罩下的故事。


遥望下一个十年,当国内经济增速下行成为常态,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将迎来真正的挑战和考验。路在何方?在技术层面上,挖掘数据和AI,改造产业;在制度层面上,继续改革开放,建立法治社会。


虎嗅作者:深响联合创始人 韩依民


今年见人、聊天有两个感受尤为明显。


第一是迷茫,整个行业已经结束高速增长,从时速200公里每小时的快车道来到60公里每小时的慢车道,大家对未来都不可避免会感到担忧:未来是提速还是降速,个人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还有别的快车道吗——这些疑问盘旋在每个人心头。


第二是破圈,下沉市场已经不是新鲜词汇了,但不可否认它仍是行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方向之一,对细分市场、细分人群的关注,不仅出于寻找增量的考虑,更在于曾经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互联网人,开始关注到高速行驶的列车外面的风景——说来也是,不着急赶路后,看风景的心情自然便有了。


实际上,不仅个体的关注对象在破圈,整个行业都在破圈。这两年被频繁提及的产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走进更多圈子的过程,行业变化促使曾经只在自己圈里打转的互联网人们,必须走到外面去接触更多样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


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整个产业和产业里的人都在逐步融入传统的商业逻辑中。


身为媒体人,以上感受尤为明显:这一年,职场人的中年危机感从未如此强烈;对互联网的观察已经由二级市场逻辑主导;以前BAT等巨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发大批媒体跟进,今年,似乎整个行业都变得佛系,很少有什么事情能掀起大风浪。


风停了,不能借风前行,自己的能力便愈加重要。


市场的关键词已经变成挣钱,好消息是,踏实做事的企业和人还是能获得合理回报;心有余力的大厂们则仍在捕捉下一个技术浪潮,5G带来一些希望,但目前还没有人真正撬开大门。


只是,互联网的起落让我不禁思考另一个问题: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否必须依赖永不停歇的增长?个体、人类的边界是什么?


回顾过往,如过去十年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增长,永远都是漫长历史里的偶然片段,除了速度,可追求的还有很多。不如就让常识归位吧。


虎嗅作者:王云辉


1. 5G:从SoC的竞争,转向模组的竞争


在5G以前,芯片掌控着整个通信行业最大的话语权,而将CPU、基带等系统能力都集成到同一个芯片上的SoC,更是最主流的趋势。


但从5G开始,形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一方面,5G需要支持更高、更复杂的频率,对射频和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5G将通信连接的设备,从以手机为主,扩展到了“万物互联”,形态、性能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新的形势下,芯片行业的趋势,很有可能逐渐从以SoC为主流,升级为将多个芯片集成为模组,直接向下游提供,成为新的趋势。


在2020年,我们可能会开始看到这个风向的转移。


2. 2020:AR眼镜元年?


VR(虚拟现实)、AR(增加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一是技术不成熟 ,二是用户习惯还未形成。


但现在,我们可能看到新的变化。


在2019年,各大手机厂商都已经着手发展各类XR设备,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AR眼镜。


而在上游,高通最新的XR模组,已经支持七路并行摄像头,可以实时追踪头部、嘴唇、眼球和26点手部骨骼形态,90fps的3K*3K单眼分辨率……


接下来,随着5G网络的完善,以及设备和应用的成熟,AR眼镜或许在2020年井喷,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3. 三大运营商:价格战落幕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三大运营商的“提速降费”,在各种涨价声中,只有通信资费逐年下降。但在2020年,这一趋势可能全面放缓。


多年的价格战,让三大运营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甚至连最强势的中国移动,在2019年,净利润都一度出现了负增长。在2018年,三大运营商曾全面展开无限流量套餐大战,但到了2019年下半年,这场大战已经偃旗息鼓。


而在2020年,手机话费和上网费的价格下降速度,可能将会放缓,运营商竞争的重心,则将全面转移到家庭市场。


虎嗅作者:老解


通信行业的2020年注定会是喧嚣和浮躁的一年,所有的喧嚣与浮躁都会围绕着“5G”这个热点而升腾。


在2019年初冬正式启动5G商用后,整个通信行业都将2020年视为5G商用加速起飞的关键一年,但这一年对于通信行业5G上下游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而言,热点之下冷暖不均的态势将随着5G商用的加速而更加彰显:


1. 通信运营商“钱”景暗淡


5G商用的基础和前提是5G网络覆盖。工信部的最新要求是在2020年底前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的5G网络覆盖,根据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此前的预计,三大运营商至少将建设60~80万个宏基站。按照三大运营商在2019年投入342亿人民币开通13万5G基站的水平核算,其在2020年用于5G的CAPEX支出将在1580亿~2100亿人民币之间。上千亿人民币的资本支出之外,运营商还需要投入不菲的网络运维成本(含数倍于4G基站的电费)和市场推广费用,这是支撑5G商用的投入端。


在收入端,虽然定位并不高端的5G资费和很快面世的千元5G手机将为运营商在2020年带来5G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但TO C市场上5G杀手级应用的缺失将导致消费者为5G速率提升而支付更多费用的意愿不足,运营商希望凭借5G高速率激发流量高消耗从而实现用户多收费的经营模式,在“增量不增收”的TO C市场上仍然难以走通。流量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剪刀差”在5G时代或许开口更大,更何况工信部又再次强调2020年还要继续做好网络提速降费。


TO C之外,TO B市场才是5G技术发挥赋能作用的主要商业机会,但这一市场在2020年仍将处于萌芽发育阶段,难以承担起为运营商创收的大任,反而需要运营商在应用开发、市场推广及产业生态培育上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


因此,可以预见在2020年通信运营商不仅无法借助5G商用来改变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的颓势,反而会因入不敷出而导致营运利润的迅速下滑。特别是对于现金流并不丰盛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而言,为应对5G竞争而缩减4G投入的短视策略将可能导致其大量4G用户携号转出,从而对其2020年的经营状况形成更大的打击。


2020年在通信运营领域最大的变数是身为第四大运营商的中国广电如何打5G牌,如果真如市场传言所说和财大气粗的中国电网进行深度合作,那对于传统的三大运营商而言2020年或将是腹背受敌的最艰难时刻的开始。


2. 通信设备商华为独领风骚


中国5G发牌在2019年的提前加速,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达到了扶持华为于危急之中的目的。在美国政府的重压之下启动备胎计划并迅速完成元器件替代的华为,将在2020年国内大规模的5G网络建设中迎来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


预计三大运营商将在2020年上半年开始为其1580亿~2100亿人民币的资本开支进行5G网络建设的公开招标。数年研发投入累积的技术优势以及遭受美国打压获取的政治加分,将有助于华为在和友商的5G市场份额竞争中赢得先机,同时也将帮助华为在和运营商的价格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在国内5G市场取得量价齐优的结果。


作为华为最主要竞争对手的中兴通讯称其在国内市场的5G份额将不低于4G,约30%以上;考虑到国内5G市场开放的承诺和海外5G 市场对等进入的保障,预计爱立信和诺基亚这两个欧洲设备厂商在中国5G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应保持在20%以下;则可以判断华为2020年在国内5G市场份额至少将占据半壁江山。


任正非在接受外媒采访中曾透露华为2020年5G基站供应量将达到150万个,以其在国内市场60~80万基站的建设规模中拿到超过一半的份额来计,也才仅占其年供应量的30%以下。因此,对于华为而言,要实现2020年运营商业务持续增长的最大挑战不在国内市场,其角力的主战场还是在于如何突破美国政府的布防赢取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的5G份额。


此外,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的5G网络建设需求是一大块新增的蛋糕,由于中国广电700Mhz频段的5G设备不是全球主流频段,产业链成熟度欠缺,在现有的设备供应商中预计也只有华为有研发和产能余力跟进开发。市场传言华为在接下广电递来的合作橄榄枝同时提出了独占市场的排他条件,如果传言为真,随着中国广电在2020年启动5G网络建设,这块新蛋糕也将为华为在2020年的业绩增色不少。


3. 手机生产商背水一战


2020年竞争最为惨烈的当属国内手机市场。2019年11月, 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已经达到单月超500万台的出货规模,随着运营商5G推广力度的加大,预计5G手机出货量将在2020年初实现月均1000万台的规模。


但5G手机出货量的上升,也意味着正式敲响了4G手机出货量拐点出现的丧钟。展望2020年的国内手机市场,将出现4G手机出货量下滑迅速而5G手机出货量爬坡较慢相交织的情景,由此将导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较之并不景气的2019年而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这对于国内手机生产厂商而言是一个更为严峻的考验,4G手机将进入降价清仓甩卖阶段,价量齐跌的2020年注定将是国内手机市场最寒冷的凛冬。


凛冬之下,5G手机将成为手机厂商在2020年必争的取暖火苗,特别是对于Vivo、Oppo和小米而言。2019年,华为手机因遭美国制裁而转战国内市场,仅在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就强势增长66%而在当前的4G手机市场上固化了一家独大的格局,因此能否在5G手机市场上扭转战局就成为Vivo、OPPO和小米在2020年面临的最大挑战。


缠斗华为,提前开打5G手机价格战仍是最有效的打法。2019年华为率先祭出6199元的5G手机价格标杆,很快就被中兴、Vivo一路拉到4000元以下,直到小米在年末甩出1999元的地板价。Vivo、OPPO和小米通过低价来刺激用户换机需求以抢占5G市场先机的战术,瞄准的就是华为力图在5G手机上拼高端、求利润的死穴,毕竟自研芯片和自研系统的研发投入相较于高通系的安卓手机在成本摊薄上占不到什么优势。


但对于华为而言,如果美国政府的打压导致其在2020年被迫启动自研鸿蒙系统,那么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将直接决定其手机业务的生死存亡。因此,华为与Vivo、OPPO和小米之间的5G手机市场争夺战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是背水一战,2020年的5G手机市场搏杀注定精彩。


中国5G商用加速将是2020年通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篇章,虽然短期内5G运营商盈利承压,但其数千亿投资对于通信设备市场和手机市场的增长拉动在2020年将立见成效;虽然在To C市场上5G叫好不叫座,但网络基础和市场培育的先行也必将对5G在To B领域赋能垂直行业转型升级起到加速作用。


2020年大幕将启,5G的演出值得期待!


结语


虎嗅作者,就是这样一群怼人的时候凶、爆料的时候狠、批判的时候猛,但在对时代表白时,却也极尽温柔的可爱的人儿。


2019年年初,虎嗅重组了“深流联盟(ID:huxiushenliu)”,一个不把“刷屏”视为内容创作目的的小组织,激励那些对内容创作的敬畏与热情。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超前的学术交流,遇到最激烈的思潮碰撞,听到最硬核的嘉宾演讲,甚至还有机会窥见虎嗅作者在有趣灵魂之外的好看皮囊。


2020年,他们将继续在深流联盟与你同行。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