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枪上花,作者:枪上花,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品牌和产品?因为人有需求。没有需求没人买,这些品牌就不可能活下来。那需求又从哪里来?
需求要么来自本能,要么来自文化观念。
本能催生的需求是想吃甜,基因控制;文化观念催生的需求,是要无糖,受传播影响。
要无糖这种观念可能来自你看的公号,你看的书,你听说的故事,总之不是你生下来就知道的东西。
这里的文化观念,也不是指有文化,不是指高级趣味,而是泛指通过人为塑造的社会观念共识。
本能需求相对稳定,因为人的基础欲望稳定,但是文化的需求比较多变,因为文化是一场观念争夺。
随之而来的,由文化需求催生的品牌也会层出。
过去男权文化下的内衣,可能是讨好男性,设计更性感,当女性意识觉醒,文化变化,女性开始服务自己,这时候内衣需要自己穿着舒适,就有对应的品牌和产品出现。
当然,在此之前,此类kol、媒体已经出现,正是媒体传播推动着文化趋势。
没有新的文化趋势,就没有新的强势品牌,因为新的文化趋势,往往和老文化冲突,会带来人的认知困境。
在这种困境下,开始有人无法忍受不公,不对,不合理,站出来反抗,于是获得同样不爽的一群人支持。这种支持,最终又表现为关注一个公号,购买一件产品,崇拜一个偶像,追随一个品牌。
为什么一定是文化冲突诞生强势品牌?
因为不合理才要改变,不合理才有张力,不合理才有受害者聚拢,才有群众基础和关注度。
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这个社会没有品牌,没有产品,只有社群。
只有领袖和追随者,不同的创始人,作为一种观念的领袖,带领一群人走出某种困境,这种勇气让人感动,让人感到安全,于是获得追随者。
而产品,只是他观念的载体,购买,只是追随他的方式。
如果你是这个挑战者角色。
通常在一种主流文化之下,一定早就对应着一个主流大市场,也早就有了主流大品牌,他们左右主流文化的传播,新来人讲不过。
所以我们要时刻观察、推动文化变革,要潜入细分文化的分支,找到所在品类群体认知困境,才有可能成为族群领袖。
回到主题,为什么品牌最后都要讲很“虚”的观念,因为你可能就是诞生于很虚的观念,这些就是你存在的本质。
人和猴子的区别,是人相信虚构出来的信念,会因为相信明天的香蕉和自由的爱情,而付出今天的成本。
符号、话语是影响人观念的工具,是构建观念的道具,你在用这些工具影响人、驱动人、感染人,最终赢得这场观念战争,让自己的社群有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枪上花,作者:枪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