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宁德时代业务环节分成4个板块——研发、生产工艺、供应链、生产规模。要看宁德时代潜在的翻车位置就要从这4个板块里面寻找答案。
1, 研发能力
动力电池的研发主要目的是做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目前宁德时代的研发进度领先, 宁德的811虽然单体能量密度很高,但是因为高温非常容易炸,所以加了非常多的安全措施,导致811系统的能量密度不高。同时,其成本高出5系电池3-5%。目前看起来,宁德的811进展不太理想,去年还收缩了溧阳工厂的产能,但这主要原因是材料的研发需要大量时间积累。
宁德在未来布局方面投了很多钱,申请专利数量超过了韩国公司。但其实这里面核心问题是,固态电池的终极业态,中国和国外差的比较远。比如,日本已经把固态电池的所有专利几乎都注册完了,所以我们的技术攻关需要找到绕开专利壁垒的方式。
综合讲,宁德积累的研发优势,能保证它继续领先一段时间。更大风险在于,宁德新技术从研发到量产的时间过长,被迫在现有成熟产品上与竞争对手进行价格战。
2,生产工艺
宁德时代的生产工艺一直也是业界领先。第一,生产工艺琢磨得透。二,现在国内没有一个设备厂能牛到把电池厂的所有设备都做好,更多的是电池厂提需求,碰到瓶颈后让设备厂研发生产设备,宁德与设备厂合作研发的还蛮多的,这也使得其对生产工艺控制力超强。但生产工艺的优势,并不足以保证宁德往后的胜算。
3,供应链
动力电池的核心基础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除了膜以外其他三项在宁德崛起的时候其实国产化率已经很高了,当然可能偏中低端,其实也为宁德在国内做起来打下基础。
锂电池成本中原材料占比高达80%,宁德在上游布局了很多,参股了很多锂矿,控股了电解液公司,但一方面锂矿资源布局的并不足够宁德满足未来扩产。然而即便强如宁德时代,在大宗商品面前,其实没有定价权。
可见,在原材料方面,宁德的优势并不突出。
4,产能规模
除了产能最大的规模优势外,宁德70%的销量为电芯,30%为Pack。电芯可以适用不同车型,Pack是一个车型一个。除此之外,宁德推出的CTP,即从电芯直接到封装好的Pack,其实是为了捆绑主机厂。主机厂如果选用宁德CTP,全市场只有宁德一家提供,那这块车型的电池供应就基本不可能换掉宁德。然而CTP与大主机厂的自身标准是竞争关系,如和大众MEB。宁德在这个环节的胜算并没有那么大,风险却很大。
总之,第二梯队厂家各有短板,动力电池行业遵循木桶理论,有短板,就会导致整体竞争力会比对手低一个档次。然而,随着大量资本和人才进场,未来1~2年内,第二梯队在这四个环节一定会追上宁德。
另一个方面,未来,宁德将不会再有工信部的神助攻。当年工信部的白名单,让国外LG、松下没法进入国内,国内领先的比亚迪自身又是一个封闭系统。现在LG和松下都已经在国内设厂。比亚迪也迈出关键一步,与一汽合资建立电池厂。第一梯队的高手已经齐聚中国市场。以上这些对于宁德,都意味着竞争或风险的加剧,也成为了潜在的翻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