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2-25 10:26
与小说有关的少年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王旭清,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之前在中部地区一个县城里的私立中学做调研。我们发现,八年级普通班中看小说的现象很普遍,我很好奇现在的孩子都在看什么,就关注了一下。这个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90%的学生都是农村转来的寄宿生。八年级分为重点班(4个)和普通班(10个),共有学生1000人左右。


回想我自己的中学时期,十多年前,网络还不方便,小县城里资源也非常有限。高中后(2008年),我才渐渐接触到新潮时尚的杂志读本,校园故事、古风、漫画等等。郭敬明、韩寒也是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少年时代的生活总是相似,课业之外才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那么,在当下,到底哪些孩子在看小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 谁在看小说? 


现在的孩子们也在看小说,不过年龄普遍提前了,12岁左右开始,13、14岁会入迷。就我了解到的情况,一般都是看网络小说,玄幻、修仙、盗墓、恐怖是最流行的几类,还有的喜欢科幻,男生为主。女孩子们看这类小说的比较少,刷抖音看视频看剧的更多。另外,沈石溪和曹文轩是教室图书角的读物,也有一些孩子很喜欢。只有很少数同学读过经典名著,一般都是父母买的。 


文学是一种精神表达。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质量,从某种程度来看,就是这个时代集体精神的质量。拿我观察到的这几代人来说,现在这批孩子,海量的网络小说陪伴着他们。我的少年时期(2010年前后),市面上最流行的是郭敬明韩寒,青春伤痛文学之类。比我年长十来岁的人,成长在90年代中2000年初,有平凡的世界、活着、白鹿原这些书陪着。而我父亲的少年时期,70年代中80年代初,书不多,但质量都不错,有许多对社会、对历史的反思文学,我父亲那时看过灵与肉,还有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世界的陪伴。显然,我们的集体精神发生了巨变。


其实,创造什么样的文学,内在就有对世界怎样的思考。被什么书吸引,本身反映了有着怎样的精神需求。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像白纸一样,对真实的自己并不了解,正是精神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最容易受各种事物的影响。这时候接触的文学作品,会深刻的影响他们认识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仅从我的观察来看,青少年时期无知无觉中养成的一些思考习惯和价值取向,会像程序一样被写进大脑,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成年后非常难更改。 


现在这批13、14岁的孩子,很少有过苦日子的经历,家里也没什么需要他们去做的。早早脱离家务和体力劳动,从出生开始就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他们精力旺盛,有大把时间要打发,对社会还很陌生却蠢蠢欲动。关于我是谁,我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情,社会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家庭不会告诉他,学校也不会告诉他,父母没时间告诉他,说了也未必听得进去。 


看起来衣食无忧的孩子,往往会由于缺少指引而在精神上异常孤独无助。他们会自己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给了他们自己探索的可能。但年幼的孩子何以能仅靠自己在充满诱惑和危险的信息海洋里找到正确的方向呢。正因孩子们需要,正因社会复杂,他们的精神世界才更加值得关注。 


从现在了解的情况来看,孩子看小说集中在五年级到八年级这段时间,尤其是七八年级。初中后,重点班看小说的很少,普通班中比较普遍。普通班也不是所有同学都看小说,集中在成绩不上不下的这批孩子中。 这些不上不下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般,各方面都一般般。


正因为一般,他们很少被注意,既不像优秀的同学那样受老师同学关注,又不像混混们那样招摇抢眼。对于上学,他们没有特别大的动力,也没有很抗拒,在学校的时候想回家,回家后又想去学校。虽然每天都和同学老师在一起,却仿佛进入了一种真空,既没有和升学建立起很强的关系,也没有和同学老师建立起很强的关系。


相比学业优秀的孩子,他们的课外时间更多,目标没那么明确;相比比较差的孩子,他们更听话老实,想得更多,有些无趣。 那些多出来的时间并没有被学校、社团或者其他课外活动组织起来,就成为自己的时间,怎么利用这段时间,就看自己了。 


2. 看到了什么? 


访谈的时候,我会让每个看小说的孩子把故事梗概讲给我听,以此来观察他们看到的东西。印象深刻、比较典型的有这样几个孩子: 


1. 六年级,女生,喜欢看沈石溪的小说。她看的这一本,是典型的伤痛小说,书中的主角经历了许多创伤和波折,在无奈的现实中苦苦挣扎。这个女生代入感很强,仿佛自己也是书中人物一般。后来家访得知,该女生还有个弟弟,母亲有些重男轻女,奶奶对她总骂骂咧咧,天天把笨死了挂在嘴上。只有不善言辞的父亲默默关怀着她,常给她买好吃的,带她去逛商场。虽然物质上从不匮乏,提的要求父母也都会尽可能的满足,但这个孩子还是常常觉得自己在家里被忽视,觉得家人并不爱自己,感觉很孤单。班主任说,这个孩子有早恋的倾向,假期和班里一个男生经常聊天到半夜。 


2. 八年级,男生,普通班,同样看了一本沈石溪的小说。这个孩子家庭普通,成绩中上游,性格温和,为人端正,说话条理清楚,对人对事有自己的分辨。他刚刚看完一本讲猎鹰的书,感觉触动很大,从头到尾将故事情节给我讲了一遍。这是一本关于欺骗和背叛的书。书中的鹰原本是奴隶,后来争取自由,经历了种种欺骗、背叛、伤害后,转身自愿为奴,甚至最后为那个背叛和虐待自己的主人,自愿献出了生命。听完这个故事,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只鹰有病。但是这本书在美化这只鹰的所有选择,包括被骗、被虐待、被背叛后一声不吭的承受,以及最后自干为奴,自愿献身。 


我问这个孩子,你看这书感觉怎么样?他说,很现实。 


我问,你觉得鹰做得对吗。他说,对。 


我问为什么。他说它也没有办法,那是他的主人。 


我说,哪怕他主人这样对它?他说,主人还是对它好,爱它的。 


我再次问,鹰这么做是为什么?他说,因为对方是主人,他不能背叛。 


后来我仔仔细细把故事中我觉得有问题的部分跟他分析了一遍,使劲跟他论证这种主奴关系是病态的,那些背叛欺骗他的人是错的,而且不能代表现实,鹰也并不是无路可走,他完全有其他的选择。至于他到底有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不确定。但我至少可以让他听到不同的声音。 


3. 八年级,男生,普通班。喜欢看灵异、恐怖类小说。这个孩子家境差一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沉默寡言。从他的表现以及同学们的反馈来看,这个孩子可能被欺负过。他成绩很差,现在已经不想读书。他喜欢看的那些小说,主人公大多孤僻,会遭遇一些奇怪的事,偶遇到一位陪伴者和引路人,最后慢慢成长起来。这类故事的情节多少都会有些诡异,阴森,恐怖,到后面会转明朗,属于感官上比较刺激的一类。


4. 八年级,男生,普通班。这个孩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话少,和我对话明显紧张。后来稍微放松后,我让他讲一讲看过的故事,谈谈感受。他说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他说在经历很多事情之后,人心会扭曲。在那个场景下,他的意思是坏人原本并都不坏,都是因为一些遭遇才变坏的。在我看来,这是个危险的征兆。因为他只看到坏人可以被理解,却没看到坏是一种罪恶,是错的,不该那样做的。他今天可以理解坏,明天就有可能将坏当做顺其自然,后天就可能觉得除了坏也没有其他选择。我尽量转移话题并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但一直难以和他互动。 


5. 八年级,男生,重点班,比同班同学大两岁。这个孩子父母一直在本地工作,和亲戚家关系不太好,有个哥哥已经上大学。他从小学4年级开始接触小说,5、6年级非常沉迷,中学后开始努力学习,不再看了。他看的是玄幻小说,故事大概就是男主人公本来很弱小,后来经历了种种磨难,虽然遇到各种比自己厉害的对手,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后变得很强大。他已经不太记得具体情节,也并没有想过这个主人公为什么会遭遇这些,为什么会陷入不断地斗争中,他只记得当时看得特别爽,特别燃,特别带劲儿,看到男主战斗的情节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除了这几种,一个女生告诉我们,同学们最近在疯传一本十宗罪,是描写各种变态犯罪的书。我在微博上查了一下,主要关注了评论区,“社会是阴谋黑森林”、“他人即地狱”、“罪恶也有理”的思想在读者中相当普遍。这本书学校已经列为禁书,但同学们私下仍然在传阅。即使不在学校看,假期回家也免不了看一看。 


3. 青春期的精神需求 


和这些孩子聊天,我难免会想起我这么大的时候。现在回过头看,当时的很多想法非常幼稚,很多困惑都没有来源,很多行动是自己都没办法解释清楚的。那是自我开始蠢蠢欲动的年纪,想要了解并且主宰自己,所以会去做很多尝试,会做对,也会犯错,没有人引导的话,会容易陷入危险。在懵懵懂懂之中,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的模糊地带,不懂,但是很想弄懂。就是这样。专业的词将这个阶段叫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特点,开始要自己去寻找和塑造自我了。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时候孩子们看小说,不是在吸收知识,而是在寻找自我成长的力量。他们是想解决自己模模糊糊感觉困惑,却说不清楚的一些问题。他们需要一些借力,来帮助自己认识到自己在困惑什么,想找到什么,现在该做什么。所以,他们在小说里看到的,其实是自己,以及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关系的想象。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基本的生活、哲学和道德常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世界是怎样,我该如何面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一个命题,都看上去很虚,很空,很大,很没用。但是对孩子来说,未必没用。


他们进入了青春期,开始接触复杂的社会现实,过去不会上心的细枝末节都有了社会意义,同学之间也展开了更复杂的交往关系,此时的他们会突然面临许多童年时代不会遇到,也不会想到的问题,他们需要独立去判断,去做出一次次的选择。


比如我在小学五年级遇到一个小女孩,她的好朋友突然不理她了,这让她很困惑也很伤心,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这个孩子在班里比较特别,父母都是县城有体面工作的人,家境不错,家教也很好,从小就学钢琴、画画,也非常喜欢读书。


我问她感觉自己和班里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她说,别人的父母都会接他们回家,她只能自己走回家。我说还有呢?她说,班上的同学在一起会聊家里的村里的事情,她听不懂,也融不进去。看到别人都有朋友,会感觉有点孤单。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了另外一个城里的男孩,得到的回答是相似的。或许小朋友的世界就是这样,他们在意的不是自己出生在哪里,父母是什么身份,会哪些别人不会的东西,而是有没有父母朋友的关爱,会不会孤单。 


但是长大后的世界,复杂就复杂在,过去在头脑中没有意义的东西,开始有了社会赋予的种种内涵。以前不觉得大家有什么差别,现在会观察到差别了,过去不在意的东西,现在开始在意了,即使自己不在意,身边也会有人在意。比如,出身、父母、穿衣用物、长相、身体等等。怎么去认识这些能够被意识到的差别?怎么去和这些差别相处?当自己突然遭遇恶意时,又该怎么处理? 比如有一个女生,被一个陌生的同学嘲笑过。


自那以后,她总有一种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害怕别人的眼光,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她已经不记得那个人到底说了什么,但是这个心理感受,一直被她留在心底。比如一个成绩优异的男生,家里是贫困户,经常带头起哄嘲笑班里一个同学,态度极其令人恶心。有同学说他是心理扭曲。


还比如一个女生,总是被同班一个男生辱骂骚扰,楼梯口、讲台上、甚至只是偶然一次擦身而过。再比如一个从深圳转学回来的男生,被同班混混们欺负,索要钱财,长达一个学期。还有一个男生,老实沉默,独来独往,会因为各种小事被寝室同学群殴。施暴者的理由很简单,他很烦人。比这些更恶劣的事情还有许多,不再列举。 


这些都是受害者视角的描述,其实每个故事里都有加害者,还有许多旁观者。他们一起面对着并且学着去适应刚刚踏入的小社会,都在做出选择。谁能告诉他们,眼前发生的这些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对是错?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有人会说不是有老师吗?现实是,一个班70多个学生,每个老师都至少带两个班,还要面对严格的教学考核与评比,就算想管,也有心无力。 正因为时代变了,情况更复杂了。所以,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精神和道德上的指引,得有人告诉他们眼前的现象意味着什么,告诉他们复杂情况中的是非黑白,引导他们正确的面对和处理遇到的问题。如果没有正面积极的力量来做这件事,孩子们只能自己去寻找答案。


而网络小说,就是一条捷径。孩子们喜欢看小说,是因为他们处在这个年龄阶段有这样的精神需要。不上不下的男孩子们看小说非常普遍,是因为他们急需解决这些困惑。这批孩子,既不是被体制选中并且保护的人,也不是放弃学业甘心得过且过的人,他们需要有人理解,有人指引,有人答疑解惑。 


4. 谁来指引我们的孩子? 


回到之前提到的那几个看小说的孩子。他们每一个,都将自己以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带入了所选择的小说里,然后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着起起伏伏。但他们的经历毕竟有限,小说主人公所体验的世界虽然不是真实世界,读者却可以在阅读中将其变成他对真实世界的想象和预判。 


就比如,看沈石溪小说的两个孩子,在书中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顺势就会把书中对关系和世界的理解带入现实。那个女孩,家人对她的态度的确有问题,但她从这本书中看到的,不是如何去积极认识和面对现实,而是不断加深加重自己的孤独、被无视、被伤害的感受,并且学会了进一步贬低自己,然后无止境的向外索要,好像家人和世界都欠了自己。还有那个看猎鹰的男孩子,他已经将欺骗、背叛、虐待、奴役看成是一种现实,并且认为无底线忍受这样的现实是对的,甚至是高尚的。 


另外两个话少的男生,他们找到了和自己同样孤独的男主角,在书中感受到了同伴的关怀,好像自己也被理解了一样。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接受了作恶合理的观念。


“因为一些原因,人会做坏事,但这是可以被理解的”。那本十宗罪,全书基本都是在用这个逻辑讲故事。最后是那个小学看小说的男孩,他主要是被男主热血的战斗激情吸引,跟着男主从弱小变强大,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道路一样,给他幼小的心灵打了一针强心剂。 


再次梳理一下。孩子们带着青春期的困惑与纯真进入了网络小说的世界,遇到了书中描绘出来的“现实”。这个现实,展示了欺骗、背叛、伤害、痛苦、欺压、罪恶,却并没有交代为什么,以及这些意味着什么。它们通通都被处理成一种理所当然的背景环境,主人公能做的不是思考,而是习惯和适应。


弱小的适应强大的,受害者习惯加害者,痛苦适应罪恶。至于他们在其中感受到的温暖和力量,并不来自深刻思考后的是非判断,而是接近于一种用渲染和自我感动完成的对现状的合理化与美化。 


现实的确有残酷的一面,可是一定要用自甘为奴自我感动的方式去面对吗?难道我们的孩子要学习的就是早早接受一个弱肉强食,充满险恶与黑暗的现实,然后甘心为奴到感动自己?他们难道不是应该学会正确认识现实,勇敢面对并且克服困难吗?


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在自己寻找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是非常偶然的事情。但是这么多孩子的偶然,都是这类小说,就是一种必然了。


很多网络小说的创作,都服从流量规律,迎合感官刺激,情节简单,故事雷同,出书速度极快。这些书文学性不强,思想立意不会高远,自然无法和经典相提并论。这里不是要说这些书不该出现,而是说,这些书成为青少年中非常单一的流行书反映出,有很大一批孩子在精神上吸收着大量低质量信息。 


在青少年懵懂之中需要精神指引的时候,是这类书籍抢先占据了他们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他们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第一双眼睛,形成了他们初始的审美和趣味。人是有惰性的,习惯了一种趣味后,会对其他趣味逐渐丧失感知力;习惯了不用脑,自然会抗拒费脑的事;审丑审习惯了,也就审不了美,见到美也无动于衷,甚至避之不及。


不过,青少年阶段可塑性还很强,一切还来得及。希望这些最初留下的印记,有一天会被纠正、更改、覆盖。 青少年不是童年,现实也不是童话故事,他们当然应该接受现实的教育。但是,谁来教育他们呢?


除了这些看小说的孩子,还有大批的孩子正在游戏、抖音、漫画、电视剧、综艺节目、社交平台中度过自己的少年时代。他们从中会吸收什么?会形成对现实怎样的认识? 我问了许多女孩子,她们消遣时会看看电视剧和综艺。


我问她们喜欢吗?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没有很喜欢,也没有很厌恶,主要是没得选。她们觉得电视剧演的都是假的,现实中怎么可能有那样的男主。


我问她们觉得网红美吗?她们也说不出来,好看,但是也没有惊为天人,关键是到处都是这种脸,没得选。 


印象很深的是,六年级(12、13岁)的女孩子们很多次都围着我,让我教她们心理学。我问她们为什么想学心理学。有女孩说,想一眼看穿人心。我问为什么。有女孩回答,这样就知道真假,就不会被骗,不会受到伤害。我不知道她们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才产生这样的困惑和渴望。但是好人坏人,真真假假,是她们走出童年首先遇到的谜团。我也会问刷真人小视频的同学,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大多都想不起来,没什么印象了,笑过但忘了为什么笑,许多感受无法形容。 


以上,就是这些孩子的大致状态。现在社会分化很明显,地区之间、大城市和小地方之间、有钱和没钱人之间等等。这些小城里孩子的状态,当然无法和大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但是所有的青少年,都是祖国的花朵,都应该得到关心和爱护。他们不该早早就暴露浸泡在污秽之中。


十多年前,我的青少年岁月,劣质的现实与网络文学席卷货架和租书馆。我们这一代人,是首批被市场化后的三俗文学毒害的一批人。


十多年过去,各种差距越拉越大,县城里的孩子面对着比我们当时还要复杂恶劣的精神文化环境。


令人唏嘘。 荣格很早就提出了集体无意识。武志红则用巨婴来形容我们当下的集体心理状态。在人人刷手机的今天,让巨婴长大不是光靠学校和家庭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决定了未来我们集体精神的质量。他们应该由理想来引领,应该被智慧与光辉滋养,而不是放任被恶俗化的现实侵蚀。多些优质的养料吧,不能让他们的心灵早早就荒漠化,无限的未来还在等着他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王旭清,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