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才人出(ID:cairenchu308),作者:倪轶容,头图来自:IC photo
在意大利生活了十几年,王欢欢从未见过这样近乎魔幻的情景——一夜之间,华人经营的餐厅、酒吧、理发店等等商店全部闭门谢客。
一直以来,华人在意大利以“吃苦耐劳”著称,在当地商场只开8个小时的年代,华人的商店就能做到24小时开门,甚至节假日也照常营业。但今年2月,随着疫情爆发,当地商店照常营业的情况下,华人群体却纷纷主动关店。
意大利的疫情发展依然不容乐观:截至北京时间3月18日早晨,该国累计确诊新冠病例31506例,累计死亡病例2503例,死亡率高达7.9%,远远高于全球平均3.7%的死亡率。
温州移民王欢欢一家的生活,在疫情之下,完全被颠覆。他们亲历了“口罩荒”、超市抢购潮,见证了疫情下的焦虑、恐惧和希望。
以下,是意大利“封国”前后,王欢欢的亲历口述。
疫情下的意大利
“疫情下,华人比当地人的重视程度要高很多”
我最初是从意大利婆婆口中,听说新冠肺炎的。去年年底,我们正在闲聊,婆婆随口说了一句,好像最近中国有一种流行疾病啊。当时,说者无意,听者也无意。
1月底,国内朋友的微信群里,关于疫情的话题,被大家提及得越来越多。印象最深的是朋友发来一段武汉封城的视频,武汉人口1000多万,和米兰差不多,一夜之间,说封就封,这让我深感震撼,也意识到了疫情的凶险——没想到,仅一个月之后,类似的剧情会在意大利上演。
意大利第一例病例是在2月初确诊的,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意大利这边不够重视。当地的酒吧、餐厅、剧院等照常开放,马照跑,舞照跳,公司基本上也照常上班;而另一方面,媒体传达的信息是除非真的生病,否则不需要戴口罩。
本来,意大利人就对戴口罩心怀偏见,这样一来,公共场所戴口罩的人就很少。以前,我先生很环保,我们一般都是坐地铁上班,如今,望着一车厢不戴口罩的乘客,我们不得不改成自驾出行。
王欢欢和先生Alessandro Marcello
3月8日起,意大利“封国”,但远没有国内那么严格——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照常运营,人们出行不受严格限制,不少商场依然开门,公司是否让员工在家办公,也都可以自行决定。
相比之下,华人群体对疫情反应比较强烈。2月,在外面看到戴口罩的,一般都是华人。而意大利出现确诊病例之后,几乎一夜之间,华人经营的商店全部关门。
我爸妈在米兰有一家开了11年的餐厅,往常生意好到要提前预约,周末要排队,但疫情之下,说关就关。此外,我姐姐开的酒吧,我弟弟经营的电脑维修店,也全部关了。
对我的家人来说,关店的损失很大。停止营业,意味着不再有收入,但另一方面,高昂的房租、税费却依然要交。但为了自己和顾客的安全,短期内肯定不会开门。
在米兰,我和父母的住所相隔不过20分钟车程。过去,我们几乎每天见面,但现在,我已经三个星期没有见到他们了——自觉隔离,减少聚会,这是华人圈里的新常态。不过,我每天都会和父母通电话,而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叮嘱我少出门,去超市要戴口罩等。
我想,国内的疫情,让绝大多数华人心有余悸,因而对防范措施也特别上心。相反,在意大利,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直到“封国”前,不少人还认为,这只是一个大号流感罢了。
超市遭抢购,贴面礼不再
疫情也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过去,生鲜、蔬菜,我更喜欢直接去超市挑挑拣拣。但如今,我却开始在网上买菜,即使家门口2米的地方就有个家乐福,也不敢去。
这段非常时期,意大利的超市受冲击非常大。一方面,超市遭遇抢购,从口罩、消毒水到意面,全部断货;另一方面,网上订单剧增,直接冲垮了不少超市的后台系统。以前,顾客可以选择送货时间,送货也准时;但如今,有的超市送货已经排到了1个月之后。
此前,我比较喜欢在一家意大利本土超市买东西,品种多,又新鲜。但最近,我实在受不了他们处理网上订单的速度,转向了另一家超市。
过去,意大利因为线下零售业太发达,电商占比很低,在欧洲几乎“垫底”,而我个人认为,这次疫情让很多人养成了网购的习惯,或将改变意大利的商业生态。
我先生在阿里巴巴意大利办公室上班,他们从2月底开始,全部在家办公了,当地这么做的公司不多。我先生的工作是商务拓展,过去,他总是跑来跑去见客户,但现在都变成了视频会谈,听他说,效率还挺高。这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最近在意大利被讨论得也很多。
意大利“封国”之后,当地人也开始紧张了。一些著名景点关闭了,过去意大利盛行的“贴面礼”,如今很难见到。现在走在米兰街头,可以看到大约30%的人戴起了口罩——我的一位中国朋友,还在大街上被人拉住,问口罩是哪里买的。
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口罩的价格涨得很厉害。药店是不允许涨价的,早就“一罩难求”,而在亚马逊等平台上,部分口罩已涨到了10欧元(约为人民币78.2元)一个。
我们自己家的口罩,一部分是早在12月底就采购的,另一部分是阿里巴巴意大利办公室发的“员工福利”。至今,我们家还囤着50个,暂时不用为口罩发愁。而我先生还告诉我,阿里巴巴筹集了180万个口罩和10万个病毒检测试剂盒,捐赠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
王欢欢和先生Alessandro Marcello
从被歧视,到成为“救星”
自国内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华人在意大利的处境就有些尴尬。
我12岁跟随父母移民意大利,一开始,因为语言不通等缘故,也曾遭遇过一些嘲笑。但整体而言,我觉得当地人是友好的,我的先生也是意大利人。不过,这次疫情下,却让我看到了不愿见到的一幕:华人受到了歧视。
前段时间,一位菲律宾老人在超市被误认为华人,遭遇殴打的视频,在国内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米兰这边的媒体,最近也刊发了一位亚洲面孔的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坐电车,结果被一位意大利妇女辱骂的新闻。甚至我自己在超市购物时,也听到一位当地人小声说:“意大利真倒霉啊,又来了一个中国人,带病毒过来。”
但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那辆电车上,几乎所有意大利乘客都站起来指责那位妇女,认为她太粗鲁,中国人或者亚洲人不该为病毒“背黑锅”。
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我也感受到了同胞抱团的温暖。
威尼斯,工作人员正在消毒
我是温州人。在意大利,生活着大约30万华人,而这其中,温州人的数量超过20万,占比高达70%以上——有个段子不是说,在普拉托这样温州人的“海外飞地”,当地交警要会说温州话,才能上岗么?
上个世纪80年代,我爸爸前往意大利闯荡,刷过盘子,睡过公园,最后终于在这里立足。这大概是温州人在意大利打拼的缩影——睡得了地板,当得了老板。而恰如另一个段子所言,温州人很抱团,只要有一个温州人在意大利,几年后,他半个村子的老乡都会在这里出现。我爸爸最初是我姑姑介绍出来的,现在,我们家很多人都在意大利。因为温州人太多,不少意大利同乡联谊会不是按城市来举办的,而是按村。
疫情下,我们华人更加团结。早在2月,米兰的华人网站上,就有经营医疗用品贸易的温州商家,免费送口罩,一人10个。而最近,来自温州等地的国内驰援物资,以及专业医护人员也纷纷抵达意大利。
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动。而意大利的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留言,认为中国大国有大担当,纷纷为中国人的行为点赞。
我至今还记得一批来自中国的驰援物资上,写着歌剧《图兰朵》中一段咏叹调的曲谱,歌词是: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才人出(ID:cairenchu308),作者:倪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