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3-26 15:42

叮砰巷里又有人开始写歌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叮砰相(ID:DPX9102),作者:陈亿谦,头图来源:IC photo


1900年的纽约,市区人口超过300万,十年里增长了一倍多。我们现在熟知的一些名词,如“时代广场”和“帝国大厦”,当时还不存在,但朗埃克广场和百老汇大道上花花绿绿的广告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时刻提醒着每一个路人,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大都市。


距离百老汇大道不远处的第28街,原本只是一条普通的街道,两旁坐落着四层意大利风格的排楼,一字排开,井然有序。自从1893年,马尔库斯·维特马克(Marcus Witmark)在这里开办了街上最早的曲谱公司之后,那一带就逐渐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如果是夏天经过那里,很可能会听到排楼里不时会传出叮叮砰砰的声音。懂行的人会说,噢,又有人在写歌了。


1.活在叮砰巷


20年后,空调才发明出来,在那之前,纽约的夏天并不太好过,高温加潮湿,屋内彷如一个蒸笼,最好的消暑方式,只是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屋里的人在做什么,听得一清二楚。


声音听起来叮叮砰砰的,并不算悦耳。专业人士会说,音都没弹准,指法也不对。大家心知肚明,屋里的人很多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少人弹钢琴只会用一只手指。与其说是弹,不如说是敲。在那里工作的音乐人哈里·冯·提尔泽(Harry Von Tilzer)自嘲,听起来就像是家里敲锅盆。


好事者把那一片区戏称为叮砰巷(Tin Pan Alley)。Tin是“锡”,Pan是“锅”和“盘”,锡锅敲起来,就是,叮叮砰砰。


歌曲创作者和记者门罗·罗森菲尔德(Monroe Rosenfeld)被认为是“叮砰巷”的起名者


叮砰巷里,聚集着一群靠写歌维生的职业创作者,他们受雇于曲谱商(Music Publisher),日以继夜的工作,只是为了写出一首好歌,给老板交差。老板满意的歌,会被印刷出来制成曲谱(Sheet Music)出版发行。那个年代,买曲谱回家自弹自唱,是音乐爱好者们消费音乐的重要方式。(虽然唱机和唱片当时已经出现,但普及是后来的事情了)


创作者的薪水高低取决于名气,如果你能像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那样写出热门金曲,周薪能达到35美元(1900年,美国人的平均工资是0.22美元/小时)。版税收入就看运气了,曲谱卖得多就能多分点,每卖出一份曲谱,创作者们通常能分到3~4美分版税,也有不少创作者因为位卑言轻,不得不接受一次性买断。


工作条件不算很差,有的曲谱公司还为创作者提供“枯竭补贴”,以应对灵感枯竭、写不出歌的状况。


对于这些职业创作者们来说,写歌并不难,15分钟内写出一首歌是基本功,有的歌甚至几分钟就写好了。东挪西凑也是常见的事情,不同公司的创作者挤在同一栋楼里搞创作,有的人前脚才写出一支曲子,后脚就被听到的人给拿去用了,“借鉴”热门歌曲的现象也很普遍,一位创作者甚至直言,“我创作的歌曲,不如我组装的歌曲多。”


但要想写出一首老板或市场认可的歌曲,也没那么容易。创作者们需要研究大众的口味,从生活中搜集各种素材,想方设法地捕捉各种社会事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蹭热点”。


彼时,电话还是一个时髦玩意儿,“金曲教父”查尔斯·K·哈里斯(Charles K Harris)紧跟潮流,创作了一首名为《Hello, Central, Give me Heaven》(你好,接线员,请让我上天堂)的歌曲;1903年,莱特兄弟飞机上天,于是就有了一首叫《Up! Up! Up! In My Aeroplane》(飞!飞!飞!坐飞机)的歌曲;1926年,知名影星鲁道夫·瓦伦蒂诺(Rudolph Valentino)去世,有人据此创作出了《There’s a New Star in Heaven Tonight》(今夜天堂里来了新明星)



读报和街头交谈通常是创作者们获取灵感的重要来源,一位创作者把街头水果摊老板说的话写成歌,这便是1923年的大金曲《Yes, We Have No Bananas》(是的,我们不卖香蕉)。传闻中,有一位词人灵机一动,跑到隔音不好的宾馆里偷听隔壁屋里的对话,听了一宿。


坊间流行的新曲风,也免不了被叮砰巷音乐人们学以致用。20世纪前初,一种叫拉格泰姆(Ragtime)的音乐火了,叮砰巷音乐人们纷纷“复制”,以市场为名进行商业化改造,以至于,舆论场里出现了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两种拉格泰姆,一种是以“拉格泰姆之王”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代表的拉格泰姆,另一种是“叮砰巷拉格泰姆”。


多年后,同样的故事又发生在爵士(Jazz)身上。叮砰巷音乐人们总是能快速复制并改造任何一种他们认为有商业价值的音乐,让新的音乐潮流借由曲谱商的推广,在大众市场里快速开枝散叶。这需要的不仅是创作能力,还有商业技巧。


2.好歌也怕巷子深


马尔库斯·维特马克和他的儿子们把公司开到“叮砰巷”之前,自家的曲谱生意已经小有所成,10年后,维特马克家族发展成了20世纪初美国音乐产业的传奇,但那都是后话了,维特马克刚搬来“叮砰巷”的时候,名气可比不上后脚跟上的友商,查尔斯·K·哈里斯。


查尔斯·K·哈里斯在1891年写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首百万销量金曲《After The Ball》(舞会之后),挖到第一桶金,然后移居纽约,也在叮砰巷里办起了自己的曲谱公司。


巷里另一位友商,名气更大,他就是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只不过,爱迪生那会对电灯泡和拍电影比较上心。


19世纪末,曲谱市场刚刚起步,叮砰巷里的老板们常常喜欢抱怨卖谱不易,10首歌的曲谱,有一首歌的谱子热卖五万份,才能赚到钱。而为了推销曲谱,他们需要下很大功夫。


哈里斯强调,“一首新歌必须经过唱、演奏、哼唱,反复地灌输到公众的耳朵里,不仅仅在一个城市,而是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小镇甚至每一个村庄。”在那个传播很不发达的年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曲谱商们想到了杂耍艺人和街头艺人


歌曲创作出来之后,曲谱商们首先把谱子交给街头艺人们学唱,寄望于他们把歌曲唱到街知巷闻,代价很低,有的街头艺人只需要一顿饱饭。


杂耍剧团就没那么容易搞定了。杂耍表演(Vaudeville)是当时美国大众最喜闻乐的休闲娱乐之一(想想电影《马戏之王》),杂耍剧团每年都会在全美国各地巡回表演,唱歌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杂耍艺人演唱的歌曲如果火了,就能卖出成千上万的曲谱。


杂耍剧现场曾是流行歌曲最重要的推广阵地


但杂耍艺人也是角儿,也有自己的脾气,而且,曲谱商那么多,他们也会挑。为此,曲谱商们安排了自己的推销员(Plugger),专门跑剧团、剧院,见各种艺人。(除了杂耍剧团,百老汇剧团、轻歌剧、行军乐团、电影院等也是曲谱商们争取的对象,模式相似,就不多说了)


推销歌曲是一件苦差事,身兼老板、推销员和创作者于一身的爱德华·B·马克斯(Edward B. Marks)曾回忆说,为了推销歌曲,他一周要跑60个地方。见人先点点头哈腰,然后战战兢兢地递上曲谱,花言巧语,吹拉弹唱,极尽所能,等着看对方脸色。如果一拍即合,还得给对方支付报酬,表演一周给10~100美元不等。


有钱的曲谱商,会在表演场地里布置幻灯机,给观众放幻灯片。杂耍艺人唱歌的同时,幻灯片里滚动呈现歌词和引人入胜的图片,帮现场观众了解歌曲、加深印象,这可以说是最早的MV了。曲谱商还在观众里安插“歌托”,适时为艺人的演唱鼓掌叫好,活跃气氛,制造歌曲受欢迎的假相。如果预算不够,推销员必须自己到场帮衬。


实在搞不定杂耍艺人,推销员还得另辟蹊径。无奈之下,一位16岁的推销员曾经打扮成农夫,自己一个人拉着马车在街头巷尾为歌曲吆喝。


很多叮砰巷音乐人都身兼推销员,年轻音乐人想入行,往往也要从推销员做起。被誉为“美国最伟大歌曲创作者”的欧文·柏林(Irving Berlin)就是歌曲推销员出身,他的老板便是哈里·冯·提尔泽,提尔泽写歌赚了钱,在叮砰巷里开了间自己的曲谱公司。


年轻时的欧文·柏林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欧文·柏林都是叮砰相音乐人的典型代表,他从做推销员入行,同时进行歌曲创作,日后写出了《White Christmas》(白色圣诞节)这样的经典名曲,后来又转攻音乐剧。但是,了解欧文·柏林的人都知道,他并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他不识谱,钢琴也只会弹F调,复杂的创作靠助手帮忙整理。


这并不影响欧文·柏林的行业地位,他源源不断生产着热门金曲,还跟叮砰巷同行们一起创办了美国最早的音乐版税组织美国作曲家、作者和曲谱商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 Authors and Publishers,简称ASCAP,1914年创办)


ASCAP推动了美国版权法律的变革,帮曲谱商们争取到了法定版税。但也造成了叮砰巷的衰落。


3.叮砰巷之死


20世纪第二个十年,电台兴起,电台成为曲谱商们重要的版税来源,也成为叮砰巷的死对头。


随着唱片的普及,曲谱销量大滑坡,曲谱商们的曲谱出版收入大不如前,为此,他们越来越依赖电台的版税支出——在ASCAP的争取下,电台同意为播放的歌曲支付版税。然而,电台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不愿意支出那么多的版税。


电台和代表曲谱商利益的ASCAP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冲突愈演愈烈,一度诉诸法庭,最终以ASCAP获胜告终。但电台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1920年代,唱机公司被电台的崛起摧垮,一些唱机公司旗下的唱片公司并入广播公司,电台阵营集录音和传播于一体,羽翼渐丰。


还有一些唱片公司,比如华纳兄弟唱片,属于好莱坞阵营。电影公司原本跟叮砰巷关系密切,电影院曾是曲谱商重要的宣传阵地,电影歌曲也大都由曲谱商提供。但随着电台起势,电影公司需要电台帮忙宣传,于是跟电台势力越走越近。


1930年代末,电台阵营发动了针对ASCAP的反扑,创办了自己的版税组织广播音乐公司(Broadcast Music, Inc.,简称BMI,1939年创办)。一怒之下,挟法庭以令诸侯的ASCAP禁止旗下创作者(主要是叮砰巷音乐人)与电台阵营合作,电台只能想办法绕开ASCAP,争取叮砰巷体系外的音乐人。


受冲击最大的是当时红极一时的爵士大乐队(Big Band)。爵士大乐队的演奏者(尤其是乐队领队),大都是ASCAP旗下创作者,由于受到ASCAP的管制,无法跟电台体系下的唱片公司继续合作,唱片录制长期停滞。


乐队里的歌手不属于创作者,不在ASCAP管制范围内,反而获得意外良机。一些原本跟爵士大乐队深度绑定的歌手选择投靠电台阵营,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1943年,弗兰克·辛纳特拉脱离原本合作的乐队,与电台阵营的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唱片签约,从此走上了歌王之路。


弗兰克·辛纳特拉在广播公司NBC,1941


除了弗兰克·辛纳特拉,电台阵营还争取到了一批未受ASCAP关注的新曲风群体,比如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和节奏布鲁斯(Rhythm & Blues)音乐人。在电台的力捧下,节奏布鲁斯走红,随后发展成了统治美国乐坛半个世纪的摇滚乐(Rock)1951年,电台DJ阿兰·弗里德(Alan Freed)叫响了“Rock N’ Roll”一词,这是后话了。


ASCAP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电台不但改变了行业格局,还改变了听众的音乐趣味。欧文·柏林曾经列出过“写一首成功的流行歌曲需要遵循的九条规则”,其中一条是,“你的歌一定要很简单。”原因之一,曲谱是卖给消费者自弹自唱的,并非每个消费者都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如果歌曲过于复杂,消费者就无法弹唱。


但是电台和唱片的普及,让听众需求从过去的弹唱变成了欣赏,对于歌曲创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编曲越来越复杂,大批技艺不精的叮砰巷音乐人被淘汰出局。个别人,如乔治·格什温和欧文·柏林,成功进入音乐剧市场


与此同时,乡村音乐和民谣领域,汉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 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和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等一批唱作俱佳的唱作歌手脱颖而出,到1960年代,鲍勃·迪伦(Bob Dylan)成功上位,个人唱作已经深入民心,听砰巷所代表的唱作分离的职业化创作模式,退居二线。作为叮砰巷始作俑者的曲谱出版商,在卖不出曲谱之后,纷纷转型成为词曲版权商。(请注意区别Music Publisher在不同年代的不同含义)


至此,歌手或乐队原创化已成大势所趋,1960年代起,欧美流行音乐市场上每一个时代的佼佼者,大都连作带唱。披头士(The Beatles)、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卡洛尔·金(Carole King)、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麦当娜(Madonna)、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玛利亚·凯莉(Mariah Carey)、碧昂斯(Beyonce)、埃米纳姆(Eminem)、阿黛尔(Adele)、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


也难怪,1985年,迪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叮砰巷已死,是我给它做了个了断。”


4.永远的叮砰巷


“像‘好莱坞’一样,‘叮砰巷’成为一种产业生产模式的代名词。”


历史学者大卫·休斯曼(David Suisman)在自己的著作《贩卖音乐:美国音乐的商业进化》如此写道,“叮砰巷的曲谱出版商制度化了一个‘流行音乐’的概念。”


而且,这个概念,从美国延展到了全世界。在纽约的“叮砰巷”风风火火的同时,英国伦敦的丹麦街也发展成了一个曲谱商云集的流行音乐产业中心,英国人也把这条街称之为“叮砰巷”——1951年,英国百代(British Pathé)拍摄了一支丹麦街的纪录片,名字就叫《叮砰巷》。


尽管大多数人所熟知的音乐产业,更多是从“唱片业”开始的,但流行音乐的绝大多数观念和制度,无论好坏,在“叮砰巷时代”大都已勾勒完雏形。


曾经有人批评流行歌曲就是“罐头歌曲”(请注意跟商用“罐头音乐”区别开),这种说法,在叮砰巷的鼎盛期已经出现。当时的媒体评价叮砰巷的歌曲,就像生产可口可乐——从叮砰巷开始,音乐变成了像可口可乐和汽车一样的可以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也因此,它开启了音乐生产的工业化,成为当代流行音乐产业的起点。


但更重要的是,叮砰巷改变了人和音乐的关系。从职业到消费,音乐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进入大众的生活,并从此密不可分。


时至今日,“叮砰巷”更多只是作为纽约的一处历史名胜存在,但叮砰巷开启的音乐工业如今仍然生机勃勃。每天都有各种人在为音乐奔忙,有的人忙创作,有的人忙经纪,有的人忙企划,有的人忙管理,卧室里、录音棚里、办公室里,叮叮砰砰,永不停歇。


听,又有人开始写歌了。


后记


2020年3月25日,叮砰相发出这第一篇文章。


读完上面的文字,你大概已经猜出了“叮砰相”的由来。“叮砰相”的第一篇文章,之所以要给大家讲讲叮砰巷的故事,为的是带大家回到流行音乐的起点,寻根溯源。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有着有错综复杂的轨迹。哪怕是所谓的“流水线作品”,其背后的故事,同样精彩纷呈。“叮砰巷”一词已成历史,但“叮砰相”刚刚开始。我们想讲好音乐的故事,让音乐的魅力借由文字的力量开枝散叶。


希望爱音乐的朋友在这里看到更多和音乐有关的故事,希望叮砰相可以在大家的关注下跟音乐一起,叮叮砰砰下去。


本文参考资料:

贩卖音乐:美国音乐的商业进化(大卫·休斯曼)

Tin Pan Alley(John Shepherd)

Tin Pan Alley: An Encyclopedia of the Golden Age of American Song(David A. Jasen)


*感谢网友“明明”提供了叮砰巷音乐人的收入资料。另,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权第一时间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叮砰相(ID:DPX9102),作者:陈亿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