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3-29 14:37
日剧翻拍:买来了版权,只拍出尴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荷西帕。题图来自《卖房子的女人》剧照


53集的《安家》终于播完了。


可能是目前影视行业不景气,本是地产销售员的主人公房似锦,还一并承担了“扶弟魔”、家务调解员、奋斗青年、原生家庭受害者等各种角色需求。


《安家》翻拍自仅10集的日剧《卖房子的女人》,却早就不见了原剧中对于职业专业性的讨论,彻底变成了居委会情景剧。


《安家》不是第一部被骂的翻拍日剧,《深夜食堂》《求婚大作战》,一个个尚未彻底反思案例还摆在眼前。


我们不禁要问,明明原作已经击中内心,为什么本土化后反而变得无法接受呢?


说起日本作品,好像总能给人一种茶泡饭般的温情。


不管是电影如《小偷家族》《哪啊哪啊神去村》,日剧如《四重奏》《问题餐厅》,还是综艺和文本,无论受众是谁,题材如何,细致、沉静、真实的基调都妥帖地熨烫着我们的内心。


《小偷家族》,暖到戛纳去了


即便是做一个综艺,日本人也能把它拍成“当代日本社会群像的缩影”。


《可以跟着去你家吗?》就是这样一部高达9.5分的作品。


东京电视台通过类似“我有酒,你有故事吗“的方式,为深夜错过公交车的路人支付打车费,换取去他们家观察采访的机会。


跟随一位位路人我们发现,同一座城市里,人生居然有这样多种不同的副本。


我们不羡慕也不会批评,只是在一起度过这个夜晚后,还会回味共通的平淡无奇和颠沛流离。


潜心面对“真实”构成了我们对日式温情的偏爱,这是对人的温度的主动靠近。


风月同天,人生百态都相通


人间真实往往比戏剧更有想象力。


从2014年起,一档名为《可以跟着去你家吗?》的日本综艺长青至今。你永远不会知道街头与你擦肩的人,在各自平凡的外表下,转身面对着怎样的生活。


节目以全民真人秀的方式,借着深夜催生的表达欲,为各种原因错过末班车的风雪夜归人支付高昂的打车费,以获得一次他们人生的观摩券。


或许在点开这个综艺时,我们都抱着或多或少的猎奇心理。但真正走进他人的故事后,却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



跟着一位刚到东京不久的年轻女孩回到家,发现她神秘的窗帘背后挂着不少古着服装。她说自己正在念服装学院,觉得做衣服可以省钱还可以让心情平静。


展示服装的时候女孩哼起歌,记者随口一问,发现她居然刚得了歌唱比赛的特别奖。


“但父母已经交了服装学院的学费”,加上歌手的路风险太大,就决心还是“在造型师的道路上一决高下吧”。她剪了短发,还把所有的歌词卡片都留在老家。



虽然这样说,女孩日记本的第一页上鼓励自己的话仍然是一句歌词,“无论做何选择,即便终究受了伤,也不代表选错了”“歌词是不是让人内心很触动呢?”她说。看着以前比赛时的视频,女孩还是含了眼泪。


年轻女孩的故事戳中你不曾选择的梦想了吗?更难得的是,采访者没有评价也没有安慰。


我们碰巧在这个陌生人的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然后通过节目缔结了约定,一起面对人生永远没有对错的选择。


甚至,在那些话题强、反差大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也不都是猎奇。


在涩谷车站,记者遇到了打扮入时的岛见小姐,她目前正做着陪酒工作。从车上的闲谈得知,她从小在儿童咨询中心长大。


“当然!做这份工作就是为了努力攒钱上大学”,岛见小姐划着手机但是回答得非常坚定。“是儿童咨询中心照顾我的那个人改变了我,不然我早就死了。”


岛见小姐的出租屋不大,躺在床上都伸不直腿,但是打扫得非常干净,“都是老师教我的”。有人让她不要再做陪酒的工作了,但是她不管,她有自己想做的事。“考大学,然后考上幼师资格证,再去考公务员,最后回到儿童咨询中心工作。”



自己经历过欺凌和黑暗,岛见小姐仍希望能够像那个拯救了她的人一样,去帮助其他的孩子。


还有一位看上去打扮得体的姐姐居然住在垃圾堆成山的公寓里。煮的乌冬面还在锅里,冰箱里的金针菇已经快变成液体。只有桌上放着照片的一角干净温馨。


照片上的男友已经离开几年了。因为发现两人是双胞胎的关系,接受不了而自杀。虽然采访时还未能恢复更积极的心态,但姐姐仍说自己是幸福的,因为那两年而有了最幸福的经历。



妻子离世的编织爱好男士,把父亲接回家做临终关怀的年轻四口之家,化学专业的变装大佬,离乡二十年的伊朗男人……


面对这些拥有小概率经历的人,用“抓马”的方式去包装是容易的,但也是低级的。


他们不见得更加坚强,却感染我们在看完之后更认真地面对自己的生活。这些或选择勇敢或选择逃避的温度,才是征服观众的钥匙。


“人间啊,在人之间才叫人间啊。”一位在垃圾场般的家住了20年的资深啃老族爷爷这样说。


在Let it be的背景音乐中,被访者合上了自己的房门。歌词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有一个答案:顺其自然”,也是对所有人真实生活的致意。


感同身受,却学不来


《可以跟着去你家吗?》火了之后,中国也尝试了自己的版本。


以不猎奇、不干涉、不判断对错为准则的《可以跟你回家吗?》开始在上海叩开一户户的家门。


只是这个本土化的节目,似乎和他们宣称的目标并不一致。收入水平、婚恋情况、家庭问题成为了架构化的内容,不仅没有人生百态,还给人一种侵犯隐私的观感。


深夜采访出租车司机时,叫起已经睡觉的妻子;试图通过夸别人可爱跟别人回家采访;以直白生硬的方式询问情感和婚姻隐私……虽然主人公们各自真实鲜活的生活依然让人动容,但成片中有意无意对阶级鸿沟的聚焦,似乎只能说明一定的内容倾向。


近年来,购买日本IP进行翻拍成为常见的做法。只是从结果上看,高分日剧的翻拍几乎全军覆没。


为什么原本征服我们的日式温情,一经翻拍,反而水土不服?



或许这些翻拍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弄明白,是谁在看这些日剧,翻拍又是要给谁看。


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吸引力,却把真实做成了生意,套路化的捷径正在蚕食着观众们的期待。


日剧《求婚大作战》与观众探讨了对“失去”和“爱”的理解。但是中国的翻拍版,似乎只是借了这个故事又做了一部大IP+小鲜肉的偶像剧。


《求婚大作战》剧照


简单翻阅网上的留言,几乎都是对于男主演的追捧,以及演员粉丝和原版观众之间的骂战。


粉丝经济可以有非常良性的一面,但如果翻拍的目的只是从大流量的粉丝身上赚一笔,那么这根本不值得放在学习日式作品的框架下讨论。


花式翻拍在内容上能被诟病的就更多了。


不知道翻拍剧的创作者们什么时候才能听进这句质朴的劝告:“强行复制,最为致命”。


从最基本的服化道,翻拍剧的复刻就开始了。


《不负时光》的播出已是在原剧《校阅女孩河野悦子》的三年后,在瞬息万变的时尚行业里,女主角仍然致敬着与石原里美一模一样的穿搭。



原剧里应聘时尚编辑的石原搭配一套气场强大的正装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对时尚有见解的候选者。而情节经历改动的翻拍版中,女主角只是去应聘实习生,在其他员工都穿着朴素的情况下,仿佛走秀一般去面试真的不要紧吗?


从剧情上来看,脱离文化环境的照搬也早是可以预料的尴尬。


《深夜食堂》的翻拍基础本身就反复遭到质疑,就问问有多少人有过跟大厨谈心的经历?


原版日剧吸引中国观众的地方,可能是从料理店老板的每道食物中牵扯出的市井温情,也可能是对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笔下酒肆从想象变成画面的好奇。


中国只有宵夜,没有《深夜食堂》


中国人夜生活的“食堂”或许有一百种正确的拍法,唯独让人们凑在日料店管闲事是肯定错误的那一种。


“这不是翻拍,是翻译”,“看这个我为什么不去看日剧?”,观众的金句留言就是对无脑翻拍最好的抵制。


此外,这些想必有美学基础的翻拍者一直都没发觉,有些日式的审美风格可能真的不那么兼容。


就像《问题餐厅》里过于夸张的人物表现,在二次元色彩浓烈的日本不会显得突兀。但用在中文环境的日常表达上,总有让人难以适应的时刻。


《问题餐厅》中讨厌人类的二次元少女


翻拍应该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但我们大多数对日剧的翻拍都完美回避了创作的本质。


细节、情节和风格被“强行复制”,而它们应该服务的,原剧想要表达的关怀、质疑、反思或愤怒,却被一再牺牲。


这样的翻拍失去了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根基。目前大热的翻拍剧《安家》就彻底自绝了与观众共同探讨的可能。


原剧《卖房子的女人》中,疯狂的地产销售员三轩家万智秉承的理念是“不要以无聊的常识和狭隘的价值观判断事物”。她用专业性面对不同人群的价值观,所以能成功将凶宅卖给对死亡不敏感的护士。


日剧台词,尽说大实话


而《安家》中动不动干涉别人生活的房似锦,只会让观众们离国产剧渐行渐远。


当然,也不是所有改编都无可取之处。


《问题餐厅》的改编就体现了作者本土化的思考。这部难得讨论女性生存问题的电视剧中,增加了一个女性高管的角色,面对女性员工的不公平待遇,她的挣扎和沉默,都是能够牵动观众共鸣的再创作。


实际上,不是我们无法体察日式温情的情感联动和现实关照,而是在商业价值的霸王评价下,内容价值的空间被一再忽视。


日式温情是怎么养成的


因为私藏的对日式温情的偏爱,我们反复翻拍着日剧。所以不禁会问,这种没有大冲突、大反转的可爱到底是从哪来的?


不少日本作品给人带来的第一感受就是:慢。


《小森林》就是慢的代表作。全片几乎没有剧情,观众跟着住在小森的女主角,走进厨房走向田间。野菜天妇罗、蒲颓子果酱、核桃饭团、干柿子,在把四季融入一日三餐后,即使看上去什么也没发生,我们也早已反思起故乡与城市、快节奏和慢生活的关系。


《小森林》剧照


在中国剧集花大力气研究几分钟一次反转、几分钟一次冲突才能捉住观众的注意力时,不少日剧选择了不刻意强调情节和转折,不贩卖情绪就能完成和观众之间的心照不宣。


《四重奏》中的炸鸡柠檬汁学,从应不应该在“理所当然加柠檬汁”前询问别人的细节,开始了四位三流艺术家的生活哲学之旅。


这也体现了日式温情的另一个特点:小。


《四重奏》从吃炸鸡该不该替别人挤柠檬汁,聊到了人生哲学


凭借《小偷家族》获得戛纳金棕榈的是枝裕和导演,他的电影题材基本没有超出过家的框架。


“小我叙事”不仅是他无可替代的特点,也是观众买单的冲动。


是枝裕和导演在聊起离世的御用“奶奶”树木希林时说,合作之前树木希林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表演瞬间是《东京塔》里去东京找儿子的长途车上,那个福至心灵的调直椅背的动作。


虽然仍担心自己的到来会给儿子带去麻烦,但这个不经意的动作透露了母亲不再回头的决心。


“细枝末节累加起来就是生活”,在谈论《海街日记》的时候是枝裕和也这样说。


是枝裕和是日式温情叙事的代表人物


日式温情能打动人,最重要的就是这种仿佛与生活相互交叉的:真实。


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和《小偷家族》被誉为人间三部曲,“我对于创造英雄、超级英雄或者反英雄不感兴趣。我只想如实地看待人们。”


在一种近乎沉默的纪录片风格下,在描摹一家人相处时的错过中,是枝裕和的电影静静呈现着老龄化、独居家庭、离婚率上升、中年危机、代际紧张和弃婴问题。


小津安二郎有句名言:世界就在榻榻米上。是枝裕和承接着这种态度,以唠叨的母亲,缺位的父亲,快速变化时代中主人公孤独失意的背影,折射着超越影像的现实缺失。


是枝裕和并不急于和解,这种哀而不伤也是他的温情。


或许他更希望的是,电影的影响是从走出电影院那刻开始的。


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


观众在电影的容器里,发现其中装着自己的生活。因为艺术和真实的重叠而产生的温度,才是日式温情的内核。


《玫瑰之名》的作者、符号学家艾柯提出了“开放的、运动中的作品”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电影结束后,创作并没有停止。由作者与读者共同构建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从人间观察综艺《可以跟着去你家吗?》,到不是本土出品却更懂我们心的日剧和电影,日式温情的美学有其典型性。


浅浅地关注而不是深深地干预、小我叙事中深不可测的格局、与观众一起去发现真实的自有其意,这些特点浇灌了带有日式温情的作品,也让观众在陪伴中一边遗憾,一边前行。


参考资料:


1. 回家之路:从“是枝裕和热”看日本电影的价值坚守和美学表达;澎湃新闻2018-04-11

2. 《开放的作品》翁贝托·艾柯2015-03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