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阿瓜
头图|《不完美的她》剧照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正在热播的《不完美的她》集齐了周迅、惠英红、赵雅芝的重磅演员阵容。影后飙戏、不老女神的回忆杀,使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该剧未播先热。
另一边,三个男人也凑成了一出戏。在《如果岁月可回头》里,靳东、李宗翰、李乃文,三个中年男人现身说法,解读婚姻情感中的疑难杂症。
仔细一瞧,前者是女性话题剧,后者为男性话题剧。同时期pk,值得好好品一番。不同的性别视角聚焦不同的话题,受众属性迥异,云泥之别的社会反响的背后根源,究竟为何?针对目前国产话题剧出现的病灶,国外优秀的同类剧又能带来哪些启发?
男/女性话题剧的黑与红
国产剧经历七十年流变,不同时代背景、资本入驻和制播体系、网台媒介方式进化等推动的影视产业变革,为新剧种的诞生提供了天时地利的条件。
其中,在现实主义的创作热潮下,以现实生活打底的话题剧在这几年尤为盛行。其实,话题剧的精髓在于,用视听语言构筑的寓言式乌托邦,戳破美好虚幻的童话故事,还原残酷的现世真相,并借助剧集这一艺术载体实现观众与角色的心灵交流。
随着受众的愈发细分和播出平台的圈层打法,在普世价值话题剧的主干下,裂变出了男性剧、女性剧两大分支。
正在热播的《如果岁月可回头》是典型的男性话题剧,剧作主题是揭露都市男性在生活情感层面的困境,并试图通过剧中三个各异的男性观察样本找到问题的答案。
该剧豆瓣4.2分,口碑不佳。究其根本原因,是东拼西凑的群像剧情导致主题失焦。创作者野心很大,想通过有限的集数篇幅最大程度囊括当下男性面临的婚恋难题,所以不惜通过在生活流的表象叙事手法下加入层层反转,却致使情节要么割裂、要么堆砌,话题表达失去连贯性和深入性。
剧中靳东、李宗翰、李乃文饰演的三个中年男人,各自遭遇婚姻失败后,先是逃到国外疗伤,然后意外相识结成“三人组”,接着转战回国内互诉苦衷。且不论男性在面对离婚时立马选择逃避是否映射出不足的心理承受能力,光是回国的戏就令人大跌眼镜。
换上杀马特雷人造型,理由是男性也要“追求自由”。到健身房练到歇斯底里,是因为高喊的“颠覆”口号。去广场学年轻人玩快闪,却被抓进派出所。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字:作。丝毫没有看到成熟男性在当下年龄段应有的智慧情商,对话题的探讨也浮于表面,过于形式化。
而且,这部男性话题剧里的女性角色陷入了脸谱化困境,符号作用明显。
蒋欣饰演的江小美化身情感专家,每当靳东饰演的白志勇遇到情感问题,就找其指点迷津。牛莉饰演的女强人余丽萍,更是带有对成功女性的偏见色彩。即便是基于左小青、赵子琪二人饰演角色建立起的“熟悉的陌生人”的女性支线,交流的话题也难逃生孩子能否挽救婚姻的老旧观念。
《如果岁月可回头》虽然剧名点题,探讨的是关于情感的预设情况,也很努力地传递给观众要表达的是中年男人自我救赎,但剧中人物打鸡血的喊口号和部分台词输出的毒鸡汤,甚至时而出现有矮化女性之嫌的情节,不仅没有凸显男性话题剧的核心价值观,还给一些女性受众带来不友好的观感。口碑滑铁卢,也就不足为奇。
反观另一部豆瓣7分的男性话题剧佳作《好先生》是怎么做的?
“人渣”作死的反套路男主人设,加上把“朋友妻不可欺”抛诸脑后的男二,再配上顶级白富美、男主前女友两个女性角色充当调味剂,把兄弟情与爱情如何取舍、怎样完成自我和解等话题贯穿其中,体现了中年男人的责任感和担当。
可见,男性话题剧成功与否,是有诀窍的。
同样,女性话题剧也讲究方法论。《不完美的她》开画豆瓣7.5分,不仅因为演员知名,还因为融入了悬疑元素对难以见光的女性话题的逐层深挖。
该剧的核心思想是用成人与孩子搭建的镜像剧的外壳完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女性相互救赎。原生家庭是“罪恶”源头,父母变成魑魅魍魉,魔爪伸向无辜的孩子,孩子求救却被无视继而失声。
这套发生在施暴者与被家暴者身上的恶性循环,是这部剧话题滋生的源头。如何找到突破点,打破僵局并引发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并给予女性弱势群体相应的援助,是创作者的终极目的。
小女孩穆莲生与周迅饰演的林绪之的一段颇富寓言意义的对话,字字扎心。“小草被割了头,一定也在求救,只是听不到吧”,这句台词借孩子的视角映射成人世界的肮脏丑陋一面,极具批判讽刺意味,用平静的镜头语言揭示话题的残酷性。
没有隔靴搔痒,而是一阵见血,是话题剧容易出彩的表达方式。在某种意义来说,话题剧带有一定的“爽”的特质。
这同样体现在近期收官的另一部高口碑女性话题剧《危险的她》上。四人姐妹团截然不同的人设,却有着被家暴和性侵的“被害人”身份标签,她们对男性的宣战铸就了高燃的剧情,推动剧作主旨升华并不断深化相关的女性话题。
话题剧,“女强男弱”根源何在?
从口碑来看,女性话题剧要比男性话题剧表现更优。除了因广撒网的策略能提高钓大鱼的几率,还离不开几大因素助力其出圈,这也是话题剧女强男弱的根源。
首先,剧作切入点不同,挖掘的话题面不同,同频共振的效果也不同。女性剧通常聚焦原生家庭、婚恋问题、职场生存几大方面,探讨的话题极具敏感性。譬如重男轻女导致的父爱母爱的失衡与缺席、婚姻中被家暴被出轨的两性问题、男性主导的职场生态中女性被歧视,剧集成为女性的发声器。
而男性话题剧通常锁定情感问题,这与男权社会下女性往往是弱势群体的既定观念决定了创作视角有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男性剧的话题广度,导致该类剧的窄众。
尤其当下女性作为主流受众,女性话题剧的审美和价值观更契合新时代独立自主女性觉醒的意识,两者精准匹配后一拍即合,女性受众自带的自来水属性又会安利剧集,有利于口碑发酵,所以女性话题剧更容易引发舆论热议和情感共鸣。
其次,由于话题剖面的不同,剧作探讨的深度会有局限性,价值观输出也会出现偏差。女性剧可以深入解读和抨击社会上一些不公的现象和潜规则,引起反思和警示。男性剧里对婚恋的观点却像出于理想主义和悲观主义两种极端心理地喊口号,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从宏观角度来看,女性剧和男性剧的基本盘分属大众和小众,迥异的出发点注定走出两条相反的路线。
再者,主创的性别会给话题剧带来天生的优劣势。男编剧一般更擅长悬疑、战争等硬核题材,对需要精准把脉都市男性情感问题的话题剧,还欠点火候。而女编剧又难以代劳,因为她们对男性剧存在无法换位思考的意识鸿沟,这些都致使男性话题剧在创作阶段的基石不够牢固。比如,《如果岁月可回头》的编剧和导演均为张建栋。
反观女性话题剧,女编剧以细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触角作为抓手,具有天然优势。《不完美的她》编剧是路怡,《危险的她》编剧是杨哲,《欢乐颂》的编剧是袁子弹,都为女性。
而由于剧本研发阶段的问题,也会导致剧作主体样本选择的失误,进而出现人设套路化、剧情生硬且悬浮脱离现实等问题,这些都将给话题剧带来暴击。
最后,对异性角色的功能使用错误。男性剧里女性变成串场符号,女性剧里男性退化成“智障”,都是犯了为了反衬主角强大、刻意矮化配角的错误。
国产话题剧,有哪些进步空间?
以亲情、友情、爱情的普世情感为价值观主线,辅以都市生活、行业职场等叙事外壳,再融入犯罪、悬疑、喜剧等元素,便搭成了话题剧的主要框架。
道理虽简单,但操作起来却容易陷入“想当然”的创作怪圈。放眼国外优秀的男性、女性话题剧,无不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戳中受众痛点,才得以好评如潮。对国产同类剧而言,有哪些可借鉴之处呢?
在女性话题剧方面,英美日韩剧有太多值得参考的范本。例如,《致命女人》《娃娃脸》《这个不可以报销》分别对应了女性情感、闺蜜友谊、职场生存三大议题。
尽管聚焦的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三部剧选择的观察样本具有典型性,而且人物立体饱满。
《娃娃脸》的女主角有一颗恋爱脑,曾因为男友跟闺蜜疏离,与男友分手后决定重拾珍贵的友情。所有发生事件均围绕剧中几个主要女性角色对友情的忠诚展开。最妙的是,该剧插入了猫咪女士的喻体,不仅将女主内心世界外化,而且以旁观者的视角解读女性友情话题。
反观国产女性话题剧以女性之间纯友谊为主题的探索较少,大都围着情感打转,在创作视野和艺术表达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国外优秀的男性话题剧,往往会结合社会背景做出故事设定,找出符合剧作核心价值观且与男性紧密相关的一些话题,取舍之后主次分明地揉入剧情中。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斗兽场般的商场政界,都只是话题发酵的培养皿。
《辅佐官》《半泽直树》都有男性爽剧的底色,主人公都经历了从职场精英被陷害坠入谷底,一路逆袭重返巅峰的轨迹。《我的事说来话长》塑造了创业失败、啃老六年的“蛰居族”和为家庭放弃音乐梦想的中年“社畜”,皆为日本社会的两大典型男性形象。
乍看三部剧里的男性角色两个极端,可相通的是都有真实的时代或政治背景做依托,增强故事和人物的可信度,也让剧中涉及的话题更掷地有声。《半泽直树》的故事背景是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我的事说来话长》是日本的就业冰河期,《辅佐官》是以青瓦台为首的韩国政坛多党派之争。
此外,日韩男性话题剧还勇于触碰一些“生猛”的题材,比如取得豆瓣高分的同性剧《昨日的美食》讲述了两个中年男性恋人之间的生活点滴。虽然话题小众,但该剧用美食为载体治愈了这类游走在道德边缘的特殊人群,打通了观看壁垒。
相比之下,国产男性话题剧不仅在条框约束下对议题的探讨显得保守许多,而且也缺乏真实打底,同时与社会和时代的勾连不够紧密。这些都是需要改善的地方。
眼下,话题剧的市场潜力正在释放。可也必须注意,这类剧的快速开发会消耗观众热情。如果没有捋清创作初衷和思路,不如放缓脚步,深入人群、扎根生活汲取灵感。毕竟话题剧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剧种,还有很多的创新方向等待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