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农下山,作者:山农,原文标题:《省心租:贝壳的好生意,却让租房变得更难了》,头图来自:AI生成
房子难租
我在北京有过两次出租房屋的经历。
一次是8年前,东北三环一套37平米的一居室,老小区,顶层,房租5500元。
一次是现在,东三环一套60平米的两居室,老小区,底层,房租6800元。
两套房子有不少相似之处:老破小、楼层不好,但都在三环边,靠近地铁站,公共交通相当便利。尤其是现在出租的这套,距离国贸CBD只有一站地铁,到三里屯也很近。
从租售比来看,现在这套租金是比8年前更便宜了。但是,上次我几乎是发布信息的第二天就把房子租出去了,这次,挂上出租已经两周多,带看好几次,至今没有成交。
这可能与经济形势有关。
有两对看房的人,是待产夫妇,预产期都在下半年,因为老人要过来帮忙带孩子,需要一套交通便利的两居室。看了房子,都表示满意,但最后都因为预算问题,没能成交。其中一位孕妇抱歉地跟我说:要生孩子了,花钱的地方多,等我们经济条件好点了,再来租。
另外一个变化是:最近两周的所有带看,几乎都是我媳妇在小红书上发帖“招”来的。决定出租的第一天,我就知会了买房交易时的贝壳中介,委托她也帮忙带看,但至今为止,来自中介的带看量只有2个。
“现在房子确实不好租”,小姐姐跟我说了些客套话,接着便向我推荐了贝壳的“省心租”,“这个有流量倾斜”。在我发布租房信息后,贝壳租房业务的中介,也多次给电话,劝说我采用省心租模式。
也就是这个契机让我发现:省心租是个很“牛”的产品。
流量阀门
根据官方表述,省心租是一站式机构房屋托管服务品牌,主要面向业主和租客两端提供服务。
选择这项服务的业主,把房屋托管给贝壳长租。贝壳向业主提供空置期的租金托底。选择这类房源的租客,可以得到贝壳的更多服务。
听起来像是租房的一种消费升级。
我们可以先来回顾一下,住房租赁市场上出现更早的两个版本:
1.0版本:普通租赁。在这种模式下,租房中介赚得是撮合的信息费,一般是1个月房租,按交易次数收费,即,不管租赁双方签的是几年合同,对于贝壳来说,一份合同,只能赚一次钱,无法从续租中获取收益。
如果想在一笔交易中赚更多的钱,那就需要更深入的参与度,或者给交易设置一些门槛。这就带出了2.0版本:自如。
自如的定位是“二房东”,先跟房东低价收房,然后加价出租,赚取房租差价。
在租金年年上涨的前些年,自如也是很风光的,2018年就完成了40亿元融资。不过,当房租行情持续下行,“自如”跟房东的签约价格一旦被跌穿,这些房源就会变成烫手的山芋。2022年-2023年,自如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和房源缩减。
▲2022年6月自如裁员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3.0版本就是省心租了。它变换思路,采用了流量分配的玩法。
这个方法挺互联网的。在省心租的宣传中,官方毫不避讳,称之为“流量聚焦,APP突出展示,经纪人优先带看、重点推荐”,潜台词很明确:房东如果想快速出租,只能选择省心租产品。
反过来,对于租客也是一样的:被“重点推荐、优先带看”,也没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普通房源。
这相当于在租房市场安装了一道流量的阀门。贝壳以客源和房源优势为基础,自己建立流量分配机制,实现收益最大化。
它是流量阀门,也是摇钱树。
“省心租”的收费模式是这样的:
每个月向房主收取4天租金的管理费,一年48天,相当于房租的13%(按一年365天计算)。每个月向租客收取租金的7%作为服务费。具体落到实际操作中,不同人反馈略有差异。但房东和租客总数加起来,20%大差不差,相当于2.4个月租金。注意,这笔钱是每年都收。
具体来看,如果你是租客。签一份1年的租房合同,原来需要付1个月的中介费,现在每年只需要付84%(7%x12)的月租金作为服务费,确实少了一些。
但租期一旦超过一年,就不怎么划算了。
因为中介费只收取一次,也就是说,租一年、两年、三年,都只收一次中介费,但省心租的管理费会一直收下去。
以我的房子为例,中介预估行情价6800元,租客实际支付年房租6800x(1+0.07)x12=87312元。在房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这是一条直线。但在普通租赁中,租客首年实际租赁成本为13个月租金——88400元,但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年租金只有81600元。也就是说,租期越长,越划算。
以3年租期为例,数据对比更加直观。
同样是月租金6800元的房子,租期3年,租户通过省心租需要支付的费用是:87312x3=261936元,通过普通中介模式需要支付的费用是:88400+81600x2=251600。也就是说,三年下来,租户用省心租的成本,要多出10336元。
从房主的视角来看,如果选择省心租,年租金的13%要被贝壳收走当管理费,相当于房租打了八七折。而且,是每年都打折。
再做一组对比。我这套租金6800元的房源,通过普通租赁出去,年租金收入是6800x12=81600元,通过“省心租”租赁出去,年租金收入大约是70992元。相差1万元,对于我来说,还是挺大一笔钱。
其中最大的“赢家”还是贝壳。
按我的房子一年租期计算,租客花了87312元,房主收了70992元,中间16320的差价被“省心租”赚走了。相比普通中介业务6800元的收益,它一年可以多赚9520元。——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收入,要用于向租户提供租住期间的服务。
但整体来看,“省心租”具备更好的流量变现的能力,因此贝壳大力推广这一产品,甚至有客户在社交平台抱怨,“经纪人不带看非省心租房源”。
这种“两头吃”的手法并不讨好市场,但这道“阀门”的效果已经体现在财报里。
省心租已经超越自如等同类型租房产品,在贝壳的2024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财报中,已经做出亮眼的表现,甚至在财报电话沟通会中,还被划出了重点。
▲图源:贝壳2024Q2财报
据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贝壳房屋租赁服务业务净收入32亿元,这一数据在2023年6月仅有12亿,同比增长167.1%,按照官方说法,主要由于“省心租”在管房源量的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6月,这一数据已经突破30万套,去年同期数据为12万套。
仅从数据层面,我们做一个不严谨地推测,假设这部分业绩增长全部来自于“省心租”,每一万套在管“省心租”房源,可以贡献约1亿元的净收入,大约平均每套在管“省心租”房源,贡献1万元净收入。
“在多项成本前置记账的情况下,北京在上半年实现了单城盈亏平衡”。可见,“省心租”对于贝壳来说,的确是一门好生意。
依靠着客源优势和市场占有率,贝壳硬生生地从窘迫的租房市场撕开一条血路,为自己拉起来第二增长曲线。
赚钱逻辑
在我看来,省心租赚的不再是信息差价,而是流量分配权利带来的收益。这也是几乎所有互联网平台赚钱的方式。
贝壳的“省心租”,在我眼里就是“闹心租”。不是质疑它的服务质量,单纯觉得它在利用流量影响我。这就让我很不爽。
但站在互联网产品运营的角度,它的设计逻辑确实值得拆解。
从房主端来看,这个产品其实很简单,它主要包括几个功能点:
1、流量倾斜。按官方说法是“APP突出展示、5000+经纪人重点推荐优先带看”。
2、招租兜底。贝壳与房主约定一个房租价格,贝壳付50%的月租金作为定金,相当于做了一个对赌协议——约定招租期内,如果没有租出去,定金归房主所有。
3、租务全包。包括每次出租前的深度保洁和专业维修等等。
第一项,相当于给到一个“首页入口”的诱惑。在App大厂,各个业务线都会为抢夺首页的黄金位置明争暗斗。因为能否上首页、能出现在首页哪个位置,都会直接影响业务成绩。
就像《甄嬛传》里后宫小主们会努力争取翻牌子的机会一样,得到了,才会有恩宠,能继续宫里的好日子。省心租相当于喊话房主:我是敬事房的总领太监。我能让你的牌子日日出现。
第二项,相当于一项对赌。
按省心租客户经理的说法,招租期为45天,APP官方宣传的“优先带看平均成交周期为15天”,但这两个数据其实都很保守。根据新浪财经报道,在贝壳的电话沟通会上,贝壳高管表示“招租去化天数,到二季度末仅为7.5天”。
其实,这么看起来房子并不难租。如果你的房子在贝壳租不出去,大概率是被“限流”了。
小红书上网友们关于省心租的讨论
第三项是这个产品的次卖点。从产品设计视角来看,第一项的获得感实在是太弱了,需要第三项来补充一下。从官方的宣传来看,可以提供1000种以上的维修服务,从我多年的租房经验来说,一套房子经常出现大修的情况,租客是住不下去的。
对于不差钱、没空带看的房主,“省心租”这款产品是具备吸引力的。(尤其是发现普通托管完全没有流量之后,这可能也是房主在贝壳上的唯一选择。)
房东的主动或被动选择,对于贝壳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它已经把流量生意玩明白了。
只是,对于房主和租客来说,想像以前一样找中介租个房子,恐怕是越来越难了。
不过,小红书正在租房市场越发活跃。以前,豆瓣是年轻人找合租室友的重要场地,现在似乎都挪到了小红书,尤其是需要整租的小家庭。小红书去中心化的流量机制,对发布租房信息的素人很友好。我们至今带看的所有客户,都来自小红书。
这个暂且留作下期再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农下山,作者: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