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属虎嗅年轻组“难逃一吸” Unbox 系列文章。Unbox,看腻了美妆和手机开箱,难逃一吸为你遴选新鲜出炉的电影剧集和游戏。拒绝脑补,快速解馋。
出品 | 虎嗅年轻组
作者 | 水原瓜子
题图 | 《我是余欢水》剧照
一个劫后余生,于是推翻自己从前的生活、宁愿收起自尊只求安稳生活的中年人,却依然难挡家庭、事业、财务和个人健康的处处爆雷,当命运再次把他推到死亡面前,他又再一次推翻自己的生活,捡起自尊,试图把丢掉的“人样”活出来。
这是热播剧《我是余欢水》所讲述的故事,用其原著《如果没有明天》的推荐简介中的这句总结可能更为凝练:“如果没有明天,窝囊废会不会一夕间成为英雄?”
小人物、出轨、催债、绝症、触底反弹,中年 loser 豁命重启人生,几个妙词儿一相遇,不是热帖就是爆剧。
官方宣传物料,一图看完人能多惨
加上“必出精品”的正午阳光制作班底和郭京飞领衔的熟脸儿演员阵容,《我是余欢水》已经在多个平台监测的实时数据中站稳全网电视剧热度榜冠军位置。
但《我是余欢水》仍未逃出最后关头掉分的命运,在剧集播放至倒数第三集时(大结局两集截止稿件发出时处于超前点播状态),《我是余欢水》的豆瓣评分定格在 8.4 分,当时 6.4 万多打分用户中有超过 80% 的用户给出了 4星以上的评价。
就在一夜之间,该剧评分人数从 6.4 万涨到了 8.5 万,评分也从 8.4 分掉到 7.9,跌出了 8 分俱乐部,这其中部分原因是有观众对于结局失望而修改了评分,也有部分原因是,剧中涉及女性台词在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中遭到了网友反对,网友为了抗议集体涌入打了低分。
不过,总体来看《余欢水》还是成了。
大家的共识首先是——它足够“短”。这是部只有 12 集的短剧,而恰好“天下苦注水剧久矣”。观众早已厌烦如复制一般的对话和情节不足回忆插曲 MV 来凑的国产悬浮剧,以至于对如今的观众来说,倍速几乎是除去播放键外最重要的功能。
以此展望国产短剧的春天仍为时尚早,观众当然喜欢剧集短小精悍干净利落,广告主和视频平台担心的是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获得曝光和随之而来的利润,因而短剧往往伴随着“难以回本”的潜台词。况且,单纯形式正确永远救不了烂剧啊,《余欢水》此次热度脱颖而出,还因为短的同时做到了够“浓”,《余欢水》浓缩的不仅是集数,还有男主的人设和所遭遇的中年危机的密度。
中年没落、妻子出轨、兄弟欠债不还、上司指着他一个人穿小鞋、找了后妈的亲爹指着他一个人要钱、身患绝症(当然后来发现是误诊)……更残酷的是,在所谓的“触底反弹”逆袭开始之后,出现在他身边,给予他注意力和资源的人,依然各有目的、各怀心事,但偏偏,没有一个人真的想帮他。
以上是某高校对中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设定的调查维度模型,可以看到,余欢水精准地遇到了一个男人在所有维度能遇到的所有危机,与此同时,他本身又几乎聚集了所有人性的弱点。
有着这样双边高浓缩的设定,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这一次大批的观众都呼喊着: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生苦水一杯接一杯,既然是高浓缩口味,总有一杯是自己的味儿。这一杯,简直是人间疾苦的 espresso,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等等,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好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很开心麻花。”
她想到了《夏洛特烦恼》。
以荒诞诙谐的方式描绘中年危机,在极端的情况(《余欢水》是误诊绝症,《夏洛特烦恼》是穿越)中让主人公完成一次阶级的跃升、人生的变革、灵魂的洗礼——这正是这种似曾相识感的来源,也就是说,《余欢水》的火,还揭示了一个事实——中年人逆袭的喜剧故事模型屡试不爽。
为什么会这样呢?简单来说,没有人的中年不痛苦。
就在今年一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官网发布过一篇名为《各地的幸福都呈U形吗?132个国家年龄和幸福感的关系》的论文,文中,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戴维·布兰奇弗洛尔指出:“痛苦的中年”是一种世界普遍现象。虽然身处不同国家,但居民最不幸福的年龄都很接近,发达国家居民的最不幸福年龄为47.2岁,发展中国家居民则为48.2岁,都为人生中段,而且这种痛苦和收入水平和寿命长度均无明显关系。
在这篇论文中,戴维·布兰奇弗洛尔研究“不幸福”的参数包括对绝望和焦虑的感受,孤独,悲伤,压力、抑郁和不良情绪,恐慌,情绪低落,睡眠不安,失去自信,无法战胜困难,感觉失败等。
而这些,正是《余欢水》、《夏洛特》中的人物所体现的特质。
没有人的中年不痛苦,不是夏洛那种最终得到了世俗意义成功后空虚的痛苦,就是余欢水这种到头来还是不了了之的痛苦。
同时,能够对如上情绪感同深受的人们,必然也对现实有几丝无可奈何,他们对于人生从头再来的难度成本极高,而成功概率极低已经有了足够清醒的认知。
这也决定了这种故事模型中,荒诞的逆袭过程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在现实中,大多数人大概率是无法在一日复一日的现实中突然成功实现阶级跃迁的,极端又荒谬的转折促使主人公打破现状,一夜之间成为人生赢家,是唯一可能的方式,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愿望所在,在此过程中,再帮人们讽刺讽刺现实中我们不忿的那些人和事,必然戳中人们的爽点。
评论中有不少批评的声音,他们认为:余欢水“三观”不正,从头到尾都是个无赖,该剧从头到尾也没有给中年危机一个切实的解决方案。
可要知道,能感同身受的中年们早已不会在任何文艺作品中试图寻找现实出路,他们需要的是——
“就像是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