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作者:吴晔婷
随着日前黑龙江省下发通知,自5月6日0时起,下调哈尔滨市南岗区、绥芬河市风险等级,自5月7日0时起,下调林口县风险等级,以上三个全国仅剩的疫情中风险地区均已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也就是说,目前全国范围内均为疫情低风险区域。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字,进入5月以来,国内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均为个位数。截至5月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兵团现有确诊339例。全国338个出现新冠疫情的城市,已有324个实现现有确诊病例清零。
回顾此前国内疫情发展和防控过程,从累计确诊新冠病例不到500例(1月21日,440例),到现有确诊病例控制到500例以内(5月3日,481例),一共经历了103天。在此期间,这一数字最高达到58097例(2月17日)。
△ 截图来自腾讯新闻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步缓和,此前几个月里受到严格限制的生产生活开始恢复常态。因为疫情而无法如期举行的全国两会,也在4月底确定了开会日期。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达到了去年同期将近6成的水平。而在一个月前的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仅为4325.4万人次,不到去年同期的4成。
然而警报并没有解除。目前,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仍处于疫情严重阶段,国外现有确诊病例高达223.7万(累计确诊366万);过去一个月,全球每日新增病例均高达数万例,最高接近10万例。对中国而言,仍需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散发的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也不能忽视。截至5月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0例,过去一周,每日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均达到两位数。全国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有903例。
在疫情总体缓和但风险仍然存在的新形势下,如何平衡复工复产的需求和防止疫情复燃,是接下来国内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爆发到缓和,艰难抗疫的三个月
国内疫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早期的散发,中期的集中爆发,然后进入高增长的平台期,达到拐点之后,新增病例数得到缓慢控制,各地存量病例逐步清零。
△ 截图来自国家疾控中心网站
从1月27日(大年初三)开始,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一千,随后连续23天新增确诊过千,最高新增15152例。到2月19日,单日增幅才回落至一千以内。又过了半个月,到3月6日,新增确诊99例,以当日为界,每天新增确诊病例进一步回落到两位数。此后直到5月,才出现连续多日的个位数增长。
△ 截图来自国家疾控中心网站
新增病例数的起伏,并不是一条自然变化的抛物线。数字减少的背后,是举全国之力(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难以计数的各类物资)对重灾区湖北的援助,和一系列力度空前、地域范围空前、影响人口数量空前的防疫措施。
1月23日,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武汉按下“暂停键”,开始实行长达76天的交通封城(4月8日解封),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之后,湖北省其他地市也陆续实施封锁管控(到3月25日全部解除)。
就在武汉封城当天,广东、浙江、湖南三省率先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高响应级别——一级响应,到1月29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进入一级响应。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严峻,2月初开始,全国各地防控措施加码,封闭式管理政策陆续出台,从城市居民小区到农村,都开始实行严格的出入管控。湖北十堰、孝感等地的一些区县,甚至实行了“战时管制”。
春节假期结束即将复工时,不少城市根据疫情状况,对于来自重点疫区的人员,或禁止入境,或要求居家隔离14天。重点疫区的名单由最初的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市,一度扩展到深圳、温州、南昌、蚌埠等数十个城市。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从2月中旬到3月中旬,湖北与京津冀之外的27个省区市陆续下调应急响应等级。又过了一个多月,京津冀地区和湖北省才分别于4月30日和5月2日下调至二级应急响应。至此全国各地终于整体脱离一级响应状态。
回顾过去数月,管控措施最严的阶段,全国大范围交通封锁,十多亿人居家隔离,度过了史上最长也最难熬的一个春节假期,众多行业生产陷于停滞。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
稍有差池,疫情就有反弹
进入3月,国内疫情逐步缓和之际,全球疫情爆发带来新的威胁——境外输入病例。
3月13日之后,单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数超过了本土确诊病例数,中国的疫情防控开始转向以防止输入为主的阶段。
由于输入性病例的增长,航空管制政策随之出台。3月26日,国家民航总局发布通知,要求航空公司大幅缩减国际航班数量和班次。
4月7日,为了隔断来自邻国俄罗斯的输入疫情,黑龙江绥芬河口岸也临时关闭。
航空管制和口岸关闭,对于境外输入疫情的控制效果立竿见影,但在措施采取之前入境的人员中,仍有很大比例被确诊。仅4月13日一天,此前从绥芬河口岸入境的人员就有79人确诊,占当天全国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6例)的92%。4月10日,一架来自莫斯科的临时航班——俄航SU208——降落上海浦东,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该航班共有66人确诊新冠肺炎,占乘客比例超过30%。
△ 吴晔婷 制图
而由于一些地方的疏忽,境外输入病例发生了本土社区传播,甚至是院内感染。
其中,以黑龙江哈尔滨和牡丹江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关联本土聚集性疫情尤为突出。哈尔滨的聚集性疫情中,陆续确诊近百名关联性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包括相关医院的数名医务人员。
5月1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通报指出,上述聚集性疫情暴露出相关地方和单位对疫情防控形势认识不足、院前防控措施存在薄弱环节、核酸检测工作未能按要求及时开展、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力等问题。“相关医院错误地认为,经海关和社区防控能够完全筛出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院内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极小,存在侥幸心理”。
在上海公卫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看来,针对此前多地发生的境外输入相关联的本土疫情,有两点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的轨迹追踪要非常严格。二是对聚集性人群需要严密的防控措施,尤其是对于有海外(输入疫情)风险的人群,一定要有防控意识。
防不胜防,散发的本土病例
5月以来的国内31个省市区新增病例共有9例,包括从上海入境的4例,从山东入境的1例,从吉林入境的1例,从陕西入境的2例,以及山西的1例本土病例。
朱同玉告诉八点健闻,上海承担了接近一半的全国入境客流,所以入境确诊数量占比较高。“一些患者经过长途旅行,在飞机上不敢吃不敢喝,抵抗力变差了,落地情况可能会加重。目前上海的输入性病例绝大多数都是轻症。”
境外输入病例可在入境的海关得到控制,本土新增病例则为防疫工作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在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期间,5月2日确诊的山西本土新增病例,是从湖北持绿码返回近20天后才被确诊。
根据山西卫健委官方通报,该确诊病例情况如下:
2020年4月13日9时06分乘坐武昌-太原K238次列车(3车厢21号下铺)。
2020年4月14日6时45分到达太原火车站,随后乘坐出租车回到现住址家中(健康码为绿码),当日纳入社区管理。
2020年4月21日16时30分在小区院内惠民菜店采购食材,停留约5分钟。
2020年4月28日16时左右再次前往惠民菜店采购食材。
2020年4月29日9时50分从小东门街新开南巷口站乘坐3路公交车,到新晋祠路理工大宿舍站下车,前往郡宇集团公司。13时30分从新晋祠路理工大宿舍站乘804路公交车,在并州饭店站下车,随后转乘3路公交车,在小东门街新开南巷口站下车,回到家中。
2020年4月30日9时40分前往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阳性。
2020年5月1日9时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进行复查,核酸检测结果仍为阳性。23时由120救护车转送至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0年5月2日0时50分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确诊病例。
其密切接触者首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正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从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信息来看,有这样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持绿码自武昌返回太原的男子,在14日到达当日即被纳入社区管理,但直到16天后的4月30日才进行了核酸检测;二是无法得知该男子是否在检测之前已经出现了临床表现。
一般而言,新冠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3-7天,个别情况潜伏期较长。在朱同玉看来,这位山西病例可能属于后者,而较长的潜伏期说明其抵抗力较好,病毒在体内复制的速度较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持“湖北绿码”出省后被确诊或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已有6人。整体来看,持绿码确诊者属于特例,在确诊病例中占比较小。可能的原因是,本人登记健康信息时,自身处于感染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
该病例确诊2天后,太原市于5月4日启动应急机制,全面升级防控措施。据《太原日报》5月5日报道,当地采取了包括“增加核验4月15日以来从重点地区返(抵)人员行程码”在内的多项措施。
“必须防止疫情再次大面积扩散,而不是追求零增长”
在5月4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境外输入现有确诊和疑似病例总数已连续3周下降。但他同时强调,要继续紧绷“外防输入”这根弦,始终做好从“境外”到“国门”再到“家门”的全链条管理,实现无缝对接、闭环运作。
朱同玉也认为,下一阶段的风险点主要还是在“国际输入”,对于航空管制何时会逐步放开,他认为仍将是“严密防控,缓慢放开”。具体到上海,防控目标是“看好国门”,在做好严密的入境防控的同时,复工复产复学可以有序推进。
新冠病毒可能会长期存在,国内疫情甚至会有局部反复,防疫工作和复工复产的需求应该如何平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长高强认为,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绝不能长时间只做防疫一件事;对于哈尔滨、牡丹江、广州、北京朝阳等地陆续发生的局部疫情,应当以平常心来看待,在疫情仍在世界流行蔓延的情况下,必须防止疫情再次大面积扩散,而不是追求零增长。
高强提出,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防疫工作重点,不应该延续应急时期的封闭与隔离,而应当及时转移到常态机制上来,防控的原则应该是“专业为主、民众为辅”,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适度放宽对人员流动、民众消费和经济社会活动的限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作者:吴晔婷,责编:刘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