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4-06-16 18:30
1491:胜利者为失败者写下的墓志铭
1492年,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是现代世界标志性事件之一。1492年前的美洲大陆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美洲原住民隔绝于全球所有其余早期人类社会之外,土著群体的历史发源之早、各地人口之多、社会形态之新、主宰环境之能,早已都湮没在了历史的汪洋大海中。而借助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种学等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描述哥伦布抵达以前的美洲人类生活,还原其本来面目,正是《1491》的主旨。

《1491》是对哥伦布抵达以前美洲人类生活的一部全面描述,描绘了西半球在进入全球贸易和移民浪潮前的场景,塑造了征服到来前有关美洲的不同寻常的叙述——自然的规划、资源的统筹和财富的流向,此部开拓性的科学、历史和考古学著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1492年哥伦布到访以前的美洲的认知,曼恩指出他们被征服之前积累了惊人的知识量。他们的本土创新引发经济富矿效应,拉开了今天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序幕。这一惊人的新视角和打破常识的新观点极大地挑战了“欧洲中心论”的盛行观点,连《世界史》作者麦克尼尔都盛赞《1491》是一部“不凡之作”。

-------译者序《译者记:失败者的墓志铭》-------

失败者的墓志铭

by 胡亦南

人类历史成王败寇,胜者立言,负者族灭。百十年来地覆天翻,得势逆转,失势难安。一些文明兴起了,一些文明消亡了,自古而今,不外如是。
  
土著居民与欧洲来客对美洲大陆的争夺,成因之复杂,态势之激烈,影响之深远,教训之沉重,可称万年孤例。原住民群体的衰亡不仅影响了外部世界对其的认知,进而也影响了土著居民的自我认知。这些哥伦布眼中的“印度人”(即“印第安人”),迄今未能摆脱扣在自己头上的这顶帽子。在资本对全球民族解放运动的渗透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美洲原住民沦为了流行文化的猎奇对象;而近年来土著群体“伤痕文学”的矫枉过正和神秘主义的夸大其辞,又单向突出了种族灭绝情状之惨,与桃花源中和谐之美,使还原历史的努力险阻重重。

查尔斯·曼恩的作品《1491:前哥伦布时代的美洲启示录》,是一本极为难得的严谨之作。这是一篇胜利者为失败者写下的墓志铭。它没有陷于道义之争,尽量避免了对任何一方的神化,毫不隐讳地详述了此间众生各自的所长所短,及其共通的狂热性、软弱性和投机性。它着力于描绘土著群体从开辟山河、经营土地到抵御外敌期间一以贯之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将其简单提炼为闭关锁国、被动挨打,最终身死族灭的弱势群体。

换言之,这是一本还原历史的翻案之作,但它绝非我们熟知的那种简单粗糙的翻案学,而是严谨治学精神与独立辩证思维的结晶。它没有做出制度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的因果推断,而是突出了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以及相关学界在具体议题上的反复论争。

美洲原住民不是蠢人,不是圣徒,不是环保分子,不是共产先锋,甚至也不是这片大陆的初始居民。但他们隔绝于全球所有其余早期人类社会之外,一手创建出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受制于欧洲人的枪炮利器,并最终遭难于殖民者的外来病菌。在此期间,他们犯下了所有可能犯下的战略和战术错误,以妥协求团结而团结亡。因其失败,美洲土著群体的历史发源之早、各地人口之多、社会形态之新、主宰环境之能,都湮没在了历史的汪洋大海中。而借助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种学等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还原其本来面目,正是本书的主旨。

此书的主题及其内容对当代中国的警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若无多代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努力,近代中国必难逃脱相似的苦难命运,更无法取得独立自主的生存空间和话语体系。即便是如今,我们也难称胜者。天朝荣光之失、丧权辱国之痛,同样被流行文化解释为闭关锁国、被动挨打所造成的恶果。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之任重道远,发人深省。

在大方向上的主次分明、清晰自信,以及在具体实践中所必备的开放视野、独立思维,是今日中国过尽千重魔障后,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希望所寄。在这一点上,数百年来面目全非的美洲原住民社会的命运,以及本书对这一进程冷静细致的还原与讨论,颇有述往诏今之意。

2013年2月7日



书评:《被创造的美洲生活》



被创造的美洲生活

通常我们对印第安人的印象,异国情调的浪漫多于现实:大峡谷中翱翔的雄鹰俯视下,头上戴满羽毛的印第安酋长骑马奔驰而过;这是一种离我们生活的世界远之又远的生活。而对欧洲人来说印第安人“高贵的野蛮人”这一印象也往往挥之不去;蒙田本人就承认是欧洲人“利用印第安人的无知和单纯,使他们陷于背叛、淫邪和贪婪的种种恶行中”。但实际上,印第安人的存在对世界其他角落产生的影响往往超乎这些表象。在这一点上,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已经做了相当详细的讲述。而本书作者查尔斯·曼恩写作的重点移回到了为西方所熟悉(同时也被严重误解)的美洲:美洲印第安人的人口统计学、印第安人的起源以及印第安人的生态学。
  
首先是美洲人口的问题。北美地区印第安人与欧洲殖民者的共存到皮萨罗对印加帝国的入侵,对美洲人口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对美洲人口的重新研究证实,在美洲开始大量殖民的时候,美洲印第安人的人口数量已经由于遭受了毁灭性的影响。然而具体的数字仍然难以撇清,乃至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持不同看法的学者分成了两派阵营:一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为印第安人翻案的主流意见,对哥伦布到达前美洲人口的估值达到一亿以上;另一派对前者声称的印第安人高达95%的人口损失持怀疑态度。
  
然后是印第安人起源的问题。固然曾经有印第安人是传说中犹太人失散支派之类的传说,但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印第安人是跨越白令海峡一路南下到火地岛的。1.3万年前的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文化是全美洲印第安人起源这一观点,曾经长期作为学界共识存在;然而近些年考古学、分子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发现颠覆了这一共识;印第安后裔与远古遗骸的DNA线粒体比对、智利蒙特沃德遗址的发掘都向印第安人的单一起源说发起了挑战。
  
最后作者触及的是印第安人生态学问题。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所在,作者似乎想努力说明,印第安人并非像影视剧中的刻板印象中“高贵野蛮人”一般遗世独立,而是在与自然的共和谐存中为人类历史作出了重大选择。玉米、番茄、花生、木薯这些印第安人培育的“新大陆”作物对旧世界各大洲的巨大影响已经不容置疑,然而培育这些作物本身对美洲自身的影响兴许不亚于此。新大陆的奴隶制度曾根深蒂固这一事实,再次从侧面证实由于印第安人人口剧减、而非洲由于引入的新作物能够支持更多人口,洲际间的人口流动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无论是印加帝国的腹地、亚马孙丛林的村社还是密西西比河下游的聚落,美洲印第安人都是当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当这个环节由于“枪炮、病菌与钢铁”而损失殆尽时,给美洲乃至全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北美,作为捕猎者的印第安人消失,造成美洲野牛和旅鸽的剧增,这一事实曾长期遭人忽视;在南美,亚马孙地区刀耕火种方式的消失,成为土地贫瘠化和今日环境问题的远因。
  
总体来说,本书并非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争论某一种学术观点的是与非,而是试图以尽量少的篇幅为读者描绘一幅哥伦布登陆前美洲的翔实图景。我们如今很难承认渺无人烟的亚马孙丛林曾经是文明的乐土,就像我们无法辨别今日的盘中餐有多少来自那片遥远的大陆。李维史佗曾说,要想阻碍一个文明社会发展,最致命的惩罚便是使之与世隔绝。这不幸成为印第安人命运的注脚。而对于美洲大陆来说,1492年是一座再也无法回退的时光隘口,前世的记忆如同黑曜石之镜一般破碎四散,残存于无数似曾相识的面孔、肤色和语言之中。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