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英国的乡村风景既算不上波澜壮阔,也和瑰丽多彩不沾边;英国举世闻名的阴郁天气,更和地中海的明媚阳光形成了鲜明对比。
某种程度上,这个地处高纬度的岛国,其乡村风景至多算质朴恬静。但也正因为少了一分咄咄逼人,才使得英国乡村天然去雕饰,成为英国气质的绝佳代表。
英国人认为,英格兰的乡村,体现了这个国家所有的高贵和永恒。
英国北约克郡 / Unsplash
《英国人》一书的作者杰里米·帕克斯曼写道:“英国人唯一的生活方式是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穷人和富人有不同的期望,但他们怀着同样的追求目标。”
1897年,《乡村生活》(Country Life)杂志在英国创刊,专门用于探讨郊野事务和乡间生活,并畅销至今。
这本杂志几年前做过的一项针对1000名读者的调查,足以表明英国人的乡村情结:有6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可以选择,他们更喜欢在郊野地区生活。
Taplow / Unsplash
根据英国乡村管理局发布的数据,在过去20年间,英国农村人口增长了13.7%。该机构预计,每年约有11.5万英国人从城市搬迁到农村。
正如帕克斯曼所言,英国的灵魂在乡村:“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近在咫尺的城市,而属于相对远离自己的乡村,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
英国的贵族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对整个民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个真正的英国绅士,一定是热爱乡村野趣的。”
英国乡村 David R. Frazier摄 / Alamy Stock Phot
即便无法居住在乡野,城市里的英国人也照样做着田园梦。英国的大型超市均设有园艺区,园艺类杂志更是多达数十种。
蜗居在公寓里的英国人对园艺事业充满热忱,他们在厨房里种植各式各样的蔬菜,更有人会捉几条蚯蚓放在花盆中,以便让土壤变得松软多孔。
对于英国人来说,经营园艺无疑是惬意的享受。
1. 工业革命激发田园梦想
英国人对田园的向往,在很大程度上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毁灭”息息相关。
时至今日,工业革命仍然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进步,所创造的巨大财富让日不落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霸主。
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到全球的1/3,商业贸易的占比超过35%。
然而,英国人却无福消受财富所带来的喜悦。
工业革命之初,英国的城市炼狱般黑暗,工厂源源不断地制造垃圾和污水,导致霍乱肆虐、社会秩序混乱。
恩格斯走访曼彻斯特(英国第一个工业城市)的时候,发现平均两百多人才有一个厕所,生活环境之恶劣超乎想象。
狄更斯则在《雾都孤儿》中描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贫富差距,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则民不聊生。
在他笔下,繁荣的背后早已千疮百孔,救济院、童工和青少年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被一一探讨。
《雾都孤儿》剧照 / IMBD
19世纪中叶,这一情况越发恶化,英国国会不得不采取行动,通过了一系列法令:住房法、健康法、公共卫生法、减少烟灰污染法、工业废物处理法,等等。
与此同时,英国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这种乡村情结在英国文学中随处可见。
简·奥斯汀笔下,18、19世纪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显得恬淡而质朴。
与此同时,英国浪漫主义运动兴起,“湖畔派诗人”作为其中一个流派备受瞩目。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人曾一同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并在格拉斯米尔和温德米尔湖畔居住,故被称为“湖畔派诗人”。
对于“湖畔派诗人”来说,大自然具有某种道德层面的美感,是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一旦置身于自然,就会受到心灵的陶冶。华兹华斯的“朴素生活,高尚思考”便来源于此。
昆布兰湖区 / NationalParkReservations
1835年,华兹华斯出版《湖区指南》,这本指南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指南或向导”。
他在书中写道:“温德米尔有广阔的湖面、众多的小岛、源头的两个溪谷以及溪谷周围雄壮的山峦……你最好找一个月明星稀的宁静之夜去……
夜航之旅的最后,你可不要忘记观赏那广袤的湖水和静静地汇入湖水的河水。那河水安静地流淌着,好像不是流自峻峭的溪谷或暴涨的山洪,而是宁静的湖水流出去似的。”
温德米尔湖 / Englishlakes
湖区由此成为英国式风景的典型象征。英国墓园派诗人托马斯·格雷盛赞拉斯米尔是“毋庸置疑的小天堂”,称湖区“没有半片的红砖绿瓦、没有俗丽的绅士屋宇院墙来侵扰这片意外天堂的静谧;只有宁静、质朴、知足的贫困,以及最简洁、最得当的装扮”。
除了“湖畔诗人”,英国从不缺乏崇尚自然的作家。
1883年,英国作家、博物学家理查德·杰弗里斯出版自传《我心灵的故事》,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杰弗里斯表达了他对树木、宇宙和大地的真挚情感。
他漫步在英国南部的丘陵、草地和森林中,并写道:“我或许领悟到了太阳、光线、大地、树木及青草的内涵。”
约克郡河谷博尔顿修道院 / Unsplash
杰弗里斯最喜欢乌鸦,尽管这种生物初见时聒噪得令人厌烦,但很快他便发现乌鸦的可爱之处,
“它身上有一种英国人的果敢和独立——对自己的美丽颇有些粗野的傲慢自信。它一定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因为它好像很清楚自己有橘黄色的嘴和漆黑的颜色”。
英国诗人爱德华·托马斯在《理查德·杰弗里斯:他的生活及作品》一书中感慨:“当他(杰弗里斯)写这些作品时,仿佛他的手参与了塑造那些山地、阳光及天上群星的神圣使命,仿佛他的血脉里流淌着橡树、榆树和白蜡树的树液,以及自然界飞禽走兽的血液。”
2. 英国人讨厌一切人工的设计
从17世纪开始,英国人开始“壮游”。英国的上流社会认为,游历欧洲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
诗人弥尔顿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去瑞士、法国和意大利进行了一次“壮游”;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也有不少场景发生在意大利。
但从1760年代开始,英国人调转方向,兴起了“国内游”热潮。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寻找如画美》一书中记述了这个有趣的时期,他以怀河谷地、北威尔士、湖区和苏格兰高地为例,考察了早期的如画风景之旅。
事实上,英国乡村的如画风景受到追捧,并不仅仅源于秀美的风景,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认为,“风景意象是被争夺的政治地带”。
英国土地私有化程度极高,只有上层阶级才能拥有最精致、最优美的风景,比如弗莱明爵士的莱德尔瀑景、布雷斯维特的温德米尔湖景、阿托尔公爵的“莪相厅”,等等。
Aira Force / Visitcumbria
作为英国社会区隔的标识,“精致的风景”意味着等级森严的阶层差异。
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在《英国的自然主义》一书中谈到,英国人对法国大革命的厌恶,使得英国人讨厌一切人工的设计。
“系统化的园艺与政体都是令人厌恶的……小规模的、设计感不那么明显的如画园林,这种园林由各种私密隐匿的景色组成,自然在其中呈现出粗糙、杂乱甚至简朴的一面。”
Folly Tower / Unsplash
安德鲁斯在《寻找如画美》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崇尚之情,以及对人工精致的厌恶:“那些自然的事物,人的艺术、自负或怪想还没有玷污它们的本真秩序,没有打破其原始的状态,面对它们,我不能遏制自己的激情。
甚至最粗糙的岩石、青苔斑斑的岩窟、奇形怪状的洞室、时断时续的瀑布都有着荒野特有的那种可怕的优雅,它们令人陶醉,呈现出一种壮丽之美,那些中规中矩的仿造、王侯园林相形见绌。”
3. 田园代表诗意生活的可能性
19世纪末,英国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工业革命致使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在膨胀的同时面临着环境恶化。
当时,关于城市问题的研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他提出这样一个重要论点: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是疏散人口,城市规划者可通过加强乡村对人的吸引力,用一系列的小型市镇群来分散大都会的人口压力。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 / Wikipedia
霍华德主张建设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命名为“田园城市”。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定义:
它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专业委员会受托掌管。
世界上第一座试验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至今仍是健康持续发展的社区 / Westonwilliamson
遗憾的是,这一学说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尽管欧洲各地纷纷效仿,但最终只形成了城郊居住区,和田园城市的理念相距甚远。
不可否认的是,霍华德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着广泛影响,包括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理论均来源于他。
尽管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并未取得成功,但田园梦却始终根植于英国人内心深处。
田园作为城市人的甜蜜幻想,代表了诗意生活的可能性,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召唤,更是对喧闹和浮华的逃离。
乡村的诗意生活 / Pixabay
作家王梆长期在英国居住,在她看来,“乡村,或许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尽管乡村需要建设,诸如铁路、图书馆和互联网等,但这只是一部分。
“另一部分,那隐藏的,根脉一样扎入泥土的东西,应该也是必不可少的,我把它称为乡村美学,来自每个村庄独特的历史、传说、村志,自然和人、人与他人的情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老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