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poch故事小馆(ID:epochstory2017),作者:麻薯,题图来自:IC photo
前些天,赌王去世的消息牵扯出了无数坊间最耐嚼的八卦。
巨额的财富、传奇的家世、庞大的产业和盘根错节的几房关系都让人津津乐道。
当然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赌王最深入人心的形象是这样的:
赌王亲自加持的广告,动心吗?
如果还没有动心,那还有这样的:
有多少少年,在夜里打开电脑的播放器,迎来熟悉的一击,像这样:
这甚至已经成了一个梗,有人还把它穿在了身上:
没错,这就是盗版资源网站的标配。盗版资源里最为人喜闻乐见的题材,当然就是爱情动作片。
这些广告就和一个个荷尔蒙上头的夜晚一样,一起刻进了我们长大成人的蠢动与隐秘的回忆里。
难道这开业开了好几年、名目繁多的澳门线上赌场,真的也是赌王五千亿产业版图的一部分?难道我们这些宅男宅女,也曾以这种形式,和赌王默默做了一笔交易?
但那些广告,真的和赌王没有任何关系。
澳门是亚洲赌城,每年来赌的游客以千万计。澳门本身是个地小人少的城市,但赌场内部密集的游客一度把澳门赌成了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不过法律有规定,博彩业只能在政府批准的地方经营,也就是赌场和少数航线的船舶上。
所以整个澳门的赌场,都是没有线上业务的。赌王的产业当然也不例外。
那些线上赌场究竟是哪里的呢?
答案是哪里都有,反正你也不会亲临现场,这是只需要一根网线就能操作的骗局。
如果要具体一些,东南亚是网络赌博诈骗的主要聚集地。
在菲律宾、柬埔寨、缅甸的部分地区,线上博彩是合法的,挂牌的线上博彩公司就有不少,非法经营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东南亚国家本身就与华人世界往来频繁,人口流动也是一种常态,所以这种以华人为目标的“线上赌城”应运而生。
这些骗局本身,大多也是华人布下的。他们知道,把线上赌场冠以赌城澳门的名头、盗用赌王的形象背书,再加上让人血脉贲张的性感美女照片,是吸引用户的终极三板斧。
或许你在看片的时候,从来都对这些广告一笑而过,甚至在互联网上把它玩成了一个梗,所以有人问出了这种天问:
但“赌”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弱点。这种线上博彩一般一开始会给你一点甜头,引诱你投更多进去,直到最后,输到剩下底裤。
即使你以非常清醒的头脑入局,想着先“占点便宜”就全身而退,结果往往是赢了就想赢更多,很少有人能够把握住全身而退的机会。
在这样的机制下,这个产业越来越大。有统计显示,从业者超过三十万,其中许多华人从业者本身也是被骗来的。
一个骗局套一个骗局,活活套出了一个骗局生态链。
BBC前不久曾有一篇报道说,台湾一个年轻人误信了朋友所说“科技公司”的工作机会,动身前往马尼拉。结果被华人雇主扣留,逼迫其从事线上博彩工作,也就是劝说客人下注赌博。
她几次想逃离,都在恐吓与威胁下不得不继续这份工作。
因为公司在境外,国内警方对这些线上博彩也是鞭长莫及。你觉得好笑的广告,从别人手里骗走的钱,是以千亿计数的。
这些广告是如何成为盗版网站的标配的呢?
在版权意识极度薄弱的大环境中,“找资源”是一种生活日常。下面这些图标,是一代人的回忆啊:
市面上到底有多少个盗版资源网站是难以准备统计的,在2019年的一次严查行动中,有关方面一次性就关闭了500个线上网站。
但即使如此,我们今天仍然有许多盗版电影可看,虽然找资源比以前稍微困难了一些。
资源的流通是裂变式的。圣经记载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了五千信徒,一个盗版资源也可以喂饱成千上万个盗版网站。
大部分盗版网站确实是赚钱的,从业者们冒着法律风险传播盗版,总是为了有利可图。所以有几种常见的盈利方式。
一种是发展代理下线,其实也就是人工广告,我们平时在网上能看到的资源信息当属此列。
用户只需付非常低廉的价格就可以购买到多部资源,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这种人工广告就像网络牛皮癣,在任何一条热门微博的热搜评论区,都可以看到这些充斥了大量符号的卖片信息。其中绝大多数,还是色情片。
还有一种盈利方式,就是广告。
早期的盗版网站还在靠各类广告联盟养活,2017年的“窝窝电影网案”显示,窝窝电影网通过广告联盟收取了53万元的费用。
但窝窝电影网这样的“大站”实在不多,民间的盗版网站,多的是“散户”。
但这些散户的广泛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大站的流量,再加上国家加强了对于盗版网站的治理和管控,广告收益变低,广告联盟也因此压低了价钱。
这时候,线上赌场的广告出现了。
这些线上赌场的广告模式不同,他们出价高、给钱快,这些广告直接包下了许多盗版网站的广告位,并且是提前付款——作为“金主”,实在是最讨人喜欢的那一种。
当然,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能够有如此豪阔的手笔,也是因为在庞大的盗版资源用户里,总有那么一些,鬼使神差地点下了广告,注册了账号,希望从此拿到通往财富的线上密码,并且这种希望最终落空。
本来事情讲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因为也确实并不复杂:盗版和线上博彩都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博彩广告倚赖盗版资源的超强传播,盗版资源靠广告费用输血维持生计,是一件细想之下合情合理的事。
但对于广大普通的用户来说,是为什么会被拖进这样的关系中?
每一个电影人一定都会深恨盗版,在2019年的贺岁档,吴京、黄渤、沈腾、韩寒等人组成了一个盗版电影“受害者联盟”。他们的电影作品在上映前已经在网上流传得铺天盖地,对于花费了巨大心血的电影人来说,打击是毁灭性的。
沈腾说:“电影就像我们的孩子,盗版就像人贩子”。
盗版的大量存在与流通,确实严重干扰了影视市场的市场秩序。当年香港电影由极盛走向衰落,就有盗版横行的原因。
打击盗版,合法合情合理。
但不得不承认的一段历史是,在八九十年代甚至21世纪初期,“盗版”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滋养一代青年人的精神食粮。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也正是从那些成山成海的盗版光碟里,淘到了自己关于电影的最初的启蒙。
文化学者罗伯特·达恩顿著有一本《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里面提到,启蒙运动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由盗版书商、雇佣文人、串街小贩和走私者构成的“地下社会”。
同样的事情也在中国发生。
说来有趣,贾樟柯本人在《江湖儿女》上映前,在微博上恳求盗版网站“好汉们,放一下手吧”,是贾导一贯的温和语气;但他早期最有名的电影比如《小武》,在民间的传播完全靠盗版。
在一项“中国影迷为什么坚持下载盗版电影资源”的调查中,有超过56%的影迷选择的原因是“想看的电影国内无法在影院看到”。
我们没有分级制度,所以许多“尺度”稍大的片子都被堵在了门外。
但人们的需求不会减少分毫。
去年,著名的资源大站“胖鸟电影”被查处,网站被封禁,站长小生丢了工作,被拘留,还要面对15万元的罚款。
曾经的用户纷纷给小生打钱,表示“欠一份会员费”。
#胖鸟没了#一度窜上了微博热搜,好像一个地下的世界被打开了盖子,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这对广大的中国影迷来说是多大的一件事。
还有人整理出了这几年消失的重要资源网站,按照时间顺序读下来,更觉得叹息:
胖鸟曾经算是资源网站中难得的“清流”,广告少、资源全,是很多文青心照不宣的秘密。在胖鸟,可以找到许多相当冷门的片源:
在影迷的眼里,他们就像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尤其是,越是这样清流的网站,其实盈利越少(盈利模式单一),有些甚至完全是靠爱发电。
但每个影迷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矛盾:明明希望尊重版权、尊重创作,希望电影人的权益能够受到保护;但面对这样的盗版,好像让人很难恨得起来。
只是对于法律来说,盗版不分“好盗版”和“坏盗版”。就像人对于影像的需求,也没有好坏的区别。
我们知道,无论如何,盗版终究是不对的。
但人总是有那些复杂的七情六欲:想要看冷门的小众影片、想传播文艺电影资源、想在线上博彩发家致富、想通过做盗版赚一点钱……
在这无数种欲望与愿景之间,在这么多复杂的人类之间,我们才会像今天这样,看了很多很多的盗版电影,和电影下方跑马灯一样的广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poch故事小馆(ID:epochstory2017),作者:麻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