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19 16:26
荒地废厂秦淮景,不见金陵“汽车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李一帆,题图来自:IC photo


南京正在“失守”。


这是近来频繁看到博郡欠薪放弃造车、拜腾或将被宝能入主的消息时,我的想法。


这些新势力的来去匆匆,让南京这个本就有些厚重的城市,又多了几分悲情色彩。



如果让我选一座中国汽车史上的失落之城,答案一定会是南京。




南京一直有个汽车梦。


这个梦想不是成为别人,而是做回自己。


曾经的南京是中国汽车产业鄙视链的高位城市。


最风光的时候,南京的汽车工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三位,南汽不但能与一汽、东风相比肩,东风初建时,甚至就是南汽给予了其相当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援。


南汽产量高、效益好,福利也是数一数二。有个业内顶有名的故事,就是80年代南汽从日本空运回来一批大彩电,给员工人手一台当福利奖,一举轰动全国。想想那时候,彩电绝对堪称中产阶级家庭的代表。


再加上因为要与菲亚特组建合资公司,南汽早在80年代就公派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去意大利深造。


凡此种种,都使得那些年,南汽是老一辈南京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


也正是因为南汽的存在,上世纪末,汽车和钢铁、化工、电子一起,成为了南京四大支柱产业。


再后来,南汽收购了罗孚、MG,明知是块烫手山芋,他们仍希望通过拿到罗孚和MG的知识产权,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是他们为自己、也为南京所做的最后一次向上尝试。



可惜的是,风水轮流转,再不来我家。


后来的南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菲亚特品牌一路沦落,从南汽的荣光沦为南汽的累赘;5000万英镑重金收购的罗孚,实际整合和运营起来花了十倍5000万都不止,而且两个品牌均无起色,依然不被消费者认知。


再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由于南京市和上海市政府不厌其烦的撮合,南汽最终被并入上汽,罗孚和MG彻底成了上汽自主,南汽菲亚特的厂子也改成了上汽大众的生产基地。


从此,南京再无乘用车。


你可以想象南京从那天开始的落寞。


目光放远至整个江苏,这里分明不是乘用车产业的荒漠。盐城有东风悦达起亚,常熟有奇瑞捷豹路虎;近几年,连后起之秀南通如皋,都大手笔地招徕了赛麟汽车、陆地方舟、康迪电动、青年汽车等等聊胜于无的汽车新“秀”。而南京,只能看着金龙、申沃、依维柯们,落落寡合。


他们怀念南汽时代的风格,他们很想回到过去。


凭什么不呢?


南京的工业条件似乎不比任何一个地方差——


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江苏,是我国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经济体,是国内唯一所有地级市都跻身中国百强城市的省份;包邮区江浙沪,早已建成了成熟配套的汽车产业集群;南京本京,论经济、论区位、论基础、论人才,至少不输长春、重庆、芜湖、合肥等汽车大户。


他们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有足够影响力的主机厂。


所以,当新能源汽车巨浪滔天,弯道超车的机会就摆在眼前,这一次,南京人没有坐以待毙。他们选择重整旗鼓,重装上阵。


脚步快到,甚至,可能都没来得及思索。



怀揣梦想上路的南京,是失落之城,也是欲望都市。


2019年初,南京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行动计划”,目标是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彰显南京特色的地标产业,达到“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水平。


他们的详细规划是——


2020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江苏省一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1000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五,拥有3~5家重点骨干新能源乘用车企业,6~8家重点骨干新能源商用车企业,8~10家关键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


2025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三,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3000亿元以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城市。


这是一份不容小觑的野心。


为将野心落地,南京开始在江北新区、江宁区、溧水区、南京经济开发区等四处区域,打造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那时候他们的憧憬是,让带着绿牌的造车新势力们,跑满南京城。



所以刚过去的这几年,是南京市政府对汽车产业投放最为大手笔的几年——


2016年,博郡汽车落户南京浦口,拿下了占地面积2000亩的土地,中科招商与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对其投资了100亿元,目标建厂后年产能10万辆。


同年,蔚来汽车在南京开发区投建“三电”制造基地。


2017年,拜腾汽车落户南京龙潭产业新城,总投资逾110亿元,开始打造全球生产基地。南京市政府希望以拜腾为起点,让龙潭产业新城达成50万辆新能源整车年产能、千亿级年产值规模。


同年,长城华冠汽车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者给予前者20亿元资金扶持,长城华冠将在开发区建立新能源汽车产研销一体的中央枢纽,包括研发中心、核心零部件制造工厂及前途汽车销售总部。


同样拿到了百亿投资的晶能新能源汽车,同年在江宁开发区建厂破土,目标年产纯电动乘用车15万辆,年产值600亿元。


与之前后脚的,还有同样落户江宁开发区的敏实新能源汽车项目(敏安汽车),总投资119亿元。


还有董明珠投资10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南京基地也是在2017年正式开工,总规划用地3000亩,计划建成后年产值446亿元。


2018年,总投资50亿元的长安蔚来落户江宁开发区。


2019年,总投资120亿元的知豆电动汽车落户浦口经济开发区,说要转型生产轿车和SUV,达产后实现200亿元年销售额。


同年,背靠金龙客车的天美汽车在南京成立,计划2025年实现产销30万辆,销售额500亿元。


没有人想到,2016年前还是乘用车一片空白的南京,现在即将开工或正在建设的百亿级整车项目,却已达十个之多。


越来越多汽车新势力选择把整车产业链条放在南京,而南京对他们,也有点All IN的意思。再没有第二座城市集结了如此之多的新势力。


南京显然是渴望着他们之中的哪一个,能成为未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领军人物,然后自己能和他们一起,发出新时代的汽车梦想最强音。


倘若这些宣言都不只是空响,南京煞有介事的2020规划也一个不落地实现,那么从今年开始,南京的确可以回归当年的本位,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最快、集聚程度最高、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这是南京面对汽车产业步子最快的一次,也是这座城市后来距离汽车梦想最近的一次。



然而现实总是冷酷到底。


当饱和的车市开始逐年下跌,当造车新势力已过融资红利,当经济衰退席卷全球,一切退潮之后,人们方知很多人是在裸泳。


去年就开始的车市萧条几乎影响了所有企业,连传统车企都在这波行情里伤亡惨重,更别提这些本就势单力薄的新势力。


“未来造车新势力只能活下来三家”,“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熬不过2020年”……这些判断绝非空话,而且时间线,就在眼前。


所以此时的南京,这座集合了众多造车新势力的“欲望”都市,面对自己亲手写下的历史,只剩挠头干着急。


银隆新能源是最早爆雷的那家。2018年,银隆就开始陷入拖欠货款、骗补、停工、裁员等负面消息的旋涡之中,其南京产业园也一度被法院查封,且解封后部分工程仍然停摆。我们曾亲自去到过产业园,那里动工迹象全无,杂草丛生,厂内堆砌着物料、木板,地上散落着各种垃圾、砖块、碎玻璃。


敏安汽车也在2018年出现危机。2018年年底,敏安汽车忽然开始裁员,即便部分员工立即在南京向其申请劳动仲裁也难掩其颓势;2019年,有媒体爆料敏安汽车的在职员工已不足从前一半,同时还大量拖欠供应商货款;再后来,敏安汽车直接通知全体员工,实施阶段性放假。


2019年,知豆汽车被列为失信人,并被法院列入限制高消费,股权被冻结,南京工厂位置在哪、进展如何,消息全无。


博郡汽车早在2016年就签约的浦口建设用地,至今尚未开工。我们等来的,只有在刚刚过去的6月15日,博郡官方的一纸通告,称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全员待岗,待岗期间公司仅发放生活费2480元/月,不再享受假期和福利待遇。博郡汽车创始人、CEO黄希鸣的公开信里,也大有要放弃造车的意思。


长城华冠的前途汽车同样被揭发欠薪已经十余个月。“从去年到现在一直拖欠员工薪资,车间停产,员工长期放假,却一直忽悠员工说正在融资马上有钱,同时还欺骗员工签订离职协议。”去年,长城华冠已经在“新三板”退市;今年,又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包括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也被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


还有曾被视为新势力第一梯队的拜腾汽车,早从去年开始,就饱受C轮融资无法落地的折磨。4月,美国媒体报道拜腾在美员工已有一半左右“停薪留职”,领导层集体降薪80%,压力重重。而根据《未来汽车日报》的消息,拜腾在中国也已拖欠了部分员工数月工资,同时宝能汽车正在对拜腾汽车展开收购尽调,尽调已进入中段流程。


即便是看起来最无大碍的长安蔚来,合作推进也迟迟没有进展,相比江淮蔚来和广汽蔚来,似乎已经落在了后面。



想当初,南京市大笔一挥,给新势力们批下的土地是无畏,也是不甘,是回忆,也是希冀;而如今,这些动工无望、破产在即的荒地废厂们,留给这座城市的,却只剩一个梦想与现实拉锯的残酷真相。纵然南京市自己还在真相中挣扎着眼睛半闭半睁,但也于事无补。


就像当初的南汽从峰顶跌落谷底,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为上汽做了嫁衣,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说。哪怕,已经是第二次。


时间刚刚过去一年——去年年初南京市政府振聋发聩的“汽车城”计划还言犹在耳,2020年,要拥有3~5家重点骨干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江苏省一半以上,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五……可撑得起这些数字背后的品牌,却正渐行渐远。


汽车,又一次走失在了这座城市。



厂牌依旧在,只是朱颜改。


南京重蹈的是时代覆辙,再现的却是整个中国的缩影。比如隔壁的如皋,一样在劫难逃。


太多城市在这波新能源的行情中,慕着光环而来,怀着无奈而去。看似不可避免,但其实虽然造车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可站在旁观者和上层的角度审视造车,似乎并不应该那么难。


尤其是南京这样的“无节制”操作。你可以广积粮,但要首先高筑墙,而不是别管是谁,拿把卷尺就能来分走一亩三分地。


留给南京的时间不多了。


我不想猜测几年后的南京到底能否实现规划,回归汽车之城,只希望今后的南京,能拿出几十年前的南汽造车劲儿,魄力不能少,但得稳中求进。


希望造车不再仅是南京城豪赌的工具,更希望博郡拜腾们不会成为南京汽车产业的滑铁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李一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