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6-19 19:14

中国的太极图,正在被他们用来“复制粘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冇知(ID:maology666),作者:Gueiguei,题图来自:pexels


近日,一张微博上的图吸引了我的视线,就是这个:



乍一看,这不就是太极图吗?


但我定睛一看后却发现不大对劲:咱们老祖宗的太极图,一阴一阳两个鱼眼居然被活生生地改成了复制粘贴的指令。


这让我着实大吃一惊。


顺藤摸瓜后,我却逐渐发现了这个看似沙雕的太极图背后的秘密,也看到了网络里一场有争议的话题。


揭秘神奇的复制粘贴教会


这个太极图其实来源于一个看似神秘的教会——复制粘贴教会


瑞典语:Missionerande Kopimistsamfundet 英语:Missionary Church of Kopimism


它有时也称拷贝宣教道会、拷贝教或复制共享教,最初由瑞典人伊萨克·葛森(Isak Gerson)创立(时为十九岁的哲学系学生),并在2012年被瑞典政府承认为合法教会,初始成员大概4000人。


伊萨克·葛森


对于该教来说,通过电脑键盘进行复制和粘贴的动作已经变为一种神圣的象征,仿佛按下它们你就能成为身负使命的朝圣者。


他们相信,Ctrl+C和Ctrl+V两条指令就是阴阳两极,相互作用就能缔造出互联网信息传输的繁荣景象。



而谈起复制粘贴,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这些功能诞生的那一刻,Ctrl+C和Ctrl+V的指令早已被程序员注入了灵魂:




微博上有人在热烈讨论复制粘贴:


作业做不完咋办?复制粘贴。


论文快到ddl咋办?复制粘贴。


老人们也开始享受复制粘贴的快感,它似乎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外网,你可以看到那么一群人的身影:



他们热衷于讨论一个叫Kopimistsamfundet的东西,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复制粘贴教会:



也有人公然表达对它的喜爱:




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为什么看似沙雕的崇拜复制粘贴的教会还有这么多人在追捧?难不成在复制粘贴的指令之下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还真是。


复制粘贴教会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支持各种数字文件复制粘贴和下载权利的教会。成员主张网络著作权法案侵犯了言论自由。这就好比你写了一本小说,上传到了网络,他们却认为你对作品的著作权影响了他们的下载与使用(复制与粘贴)


说白了就是支持信息的“白嫖”与“盗版”的权利。



在网上,根据规定,你只需要接受该教的教规,认可该教的教义,并且宣誓“复制粘贴”的合法性,那么你就可以获得教徒的身份。


但随着我的逐渐深入,却发现这个复制粘贴教会之下早已有类似的运营团体。


海盗港湾与资源开放女神


在维基百科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教会与一个网站有本质上的相似——海盗湾。



即便复制粘贴教会的创始人说自己与海盗湾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但是他却对海盗湾极为赞赏,并认为他们非常的酷:



那么问题来了,海盗湾究竟是什么?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去概括,那它大概可以是“互联网盗版资源流通的始祖”。它是一个专门储存、分类及搜索种子文件和磁力链接的网站,在里面甚至有一部分充斥着不可描述的学习资料,可以说是众多老司机们的天堂了:



但在最开始,这仅仅是三位骚年合力搭建的小天地。他们沆瀣一气,共同反抗着版权给他们带来的诸多不便。


Fredrik Neij、Gottfrid Svartholm和Peter Sunde


由于极大地提高了网民寻找资源的速度,海盗湾在一夜之间成为了诸多网站中的新宠儿,注册人数越来越多,它也从瑞典境内走向了全世界。但这也直接导致了三人被捕:


Fredrik Neij在泰国和老挝交界处落网(三人于2015年全部获释)


在网上你还能看到有关三人的纪录片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海盗湾也开始了限制与查封,甚至勒令人们禁止访问该网站。而海盗湾也通过更改各种域名来逃脱官方的监控,活像一场猫抓老鼠的长跑拉力赛。


海盗湾在继续上传盗版资源的同时也不忘与世界大事接轨。


2008年,国际奥委会要求瑞典政府阻止海盗湾分发北京奥运会的视频片段,但海盗湾的回应却仅仅是改了个LOGO:


北京湾


2009年海盗湾又把LOGO换了一下:


波斯湾


在网上,你还能看到海盗湾各式各样的LOGO变迁,它们都或多或少用于纪念世界发生的事情:



有关海盗湾的传说,在网上也有各种记录,甚至还有人为它整理了一篇“大事记”: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122034819/http://emulefans.com/the-pirate-bay-events/


面对海盗湾的所作所为,各大公司的态度也是出奇地一致。他们对海盗湾的运营仍然保持着拒绝的态度,理由是它在本质上损害了网络资源传输的利益,并且引发了对资源共享和著作权的争议和讨论


微软的表态


脸书的表态


在这个过程中,海盗湾逐渐成为了反对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的先锋。


海盗湾在门柱上的喷漆


可以说,海盗湾对著作权、知识产权与信息流通的反主流态度,催生出了一系列有关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问题。


而身处哈萨克斯坦的亚历山德拉·艾尔巴金(Алекса́ндра Аса́новна)也被卷入了这方面的讨论中。


在全世界研究者的心目中,她可谓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她是一名哈萨克斯坦的研究生,同时也是一名程序员,并且后面成为了黑客。《自然》期刊曾经还把她列为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然而在另一面,她一度被许多人称为“论文开放获取界的罗宾汉”,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建立的Sci-Hub。


官网


推特账号


《科学》(Science)杂志对这个网站有这样的评价:“可敬的利他主义或大型犯罪组织,取决于你是哪方。”这是因为艾尔巴金让它变成了一个可以免费下载付费学术论文的网站。然而她却自称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启发才创建,这在当时的学术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为此,艾尔巴金还被出版商起诉,并被处以1500万美元的罚款。为了避免被引渡,她直到现在仍然在到处躲藏,以证明自己还没有被抓,她也将继续在知识和产权之间的关系上作斗争。


在最近的更新中,她还把自己的动图放上了Sci-Hub


这像极了复制粘贴教会成立之初的光景。


他们究竟在和什么对抗?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进入复制粘贴教会的官网看到相关教规的细节。


原文是瑞典语,用谷歌翻译过后将就着看(当然不是基督教)


在推特上你还能看到许多带着Kopimism字符串的用户,他们以此来表示对复制粘贴教会的支持。



而在微博的早期的讨论中,复制粘贴教会也曾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面对它,有人不屑,有人认为是一场玩笑,有人把它当作梗来使用,甚至有人表示出自己的虔诚。


       

      


这些论调,我们难以去辨别真假,也不能指责对错与否,因为有关于资源本身带来的知识和知识的产权的问题一直讨论不出什么结果,就算有也难以让每个人都遵守。很可能你刚刚新出的书,第二天就出现了电子版并在网上流通。


但这种利益会更多地建立在资源的传播权上。


对于共享资源的人来说,他们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对于自由共享的东西,可以传播但不能谋利。面对合理的版权限制,他们会尊重并且理解;但是面对一些因此而乱开高价的现象,他们则会毫不留情,重拳出击。


维基百科上复制粘贴教会的创办宣言


中国国家版权局官网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站


但,不管是只重视自己获取资源的权利,还是看重对作品的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要的是这些组织或机构都能激起人们对所得利益的讨论。


毕竟,谁又知道进了这个复制粘贴教会就能安心免费获取所有资源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冇知(ID:maology666),作者:Gueigue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