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作者:周燚,原文标题:《最伟大的50名银幕英雄出炉,什么样的人设受欢迎?》,题图来自:《美国队长》3
《帝国》杂志近日公布了《影史最伟大的50名银幕英雄》榜单,该榜单排名结果由《帝国》杂志的读者票选产生。
《帝国》杂志的编辑Nick De Semlyen表示:“英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我们需要激励。因此,现在是时候庆祝电影界最伟大的英雄们了。读者投票选出50个角色,从黑豹到印第安纳·琼斯,这些角色让我们鼓足了气。”
英国老牌电影杂志《帝国》杂志创刊于1989年,是目前全球最权威的电影杂志之一,该杂志每月出版一期,除了英国之外,亦在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俄罗斯和葡萄牙发行。
《帝国》杂志曾评选出《史上最伟大的100部电影》《有史以来100部最佳电视剧》《100部最伟大的非英语片》《100位史上最伟大的电影角色》等权威系列。
一部伟大的电影,离不开伟大的角色;一部受欢迎的电影,离不开受欢迎的英雄。此次《帝国》杂志评选的《影史最伟大的50名银幕英雄》榜单直接聚焦“银幕英雄”。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而人设又是剧本“灵魂中的灵魂”。
新剧观察将从《帝国》杂志评选的《影史最伟大的50名银幕英雄》中解读其人设的亮点。
超级英雄拒绝“伟光正”
超级英雄占据榜单的半壁江上。
漫威上榜的超级英雄有:钢铁侠、美国队长、黑豹、蜘蛛侠、雷神、黑寡妇、金刚狼、惊奇队长。
DC上榜的超级英雄有: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海王。
漫威和DC影视内容工业的核心就是:做人物、立人物。
无论故事环境如何转移、故事情节如何推进、故事宇宙如何衍生,人设千年不倒!
漫威的英雄不是“伟光正”,每个英雄都有缺点,每个英雄有性格上的不足,每个英雄都有脆弱、柔软的一面。
一个没有弱点的超级英雄是一个无趣的英雄,对于每一个超级英雄或超级反派来说,都有一个让他们处于危险中的弱点。诺兰重启《蝙蝠侠》的时候,就是在找蝙蝠侠的弱点、哥谭人的弱点,小丑想也是想靠借用这种“弱点”来毁灭哥谭的“希望之光”。
影迷之所以喜欢这个英雄,是因为他的“有血有肉”,“有血有肉”自然也包括这个英雄的缺陷。比如:钢铁侠身上有无情冷血自大自私的商业大鳄的属性;雷神索尔有骄矜、自负、不理性的一面。
美国队长也有着性情上的缺陷,美队个人过度地重视所谓的自由,对于部分人的过分的不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美队3》中“内战”的导火索。人物性格决定了故事的走向,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人物推动故事发展,而不是故事推动人物发展”。
缺陷留个人物成长的空间。漫威电影夹杂有一个很大的主题,就是在将英雄的“成长”,比如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讲的就是蜘蛛侠克服了自己的不成熟的一面,在钢铁侠的指导下获得了“成长”。
去年,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公开场合发言说:漫威不是电影。此言论引来一波人的支持,和另一波人的反对,在业内形成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
除去工业层面的讨论,应该怎样去评价漫威电影的艺术价值?笔者借此说一下个人观点:
1. 好莱坞商业化叙事(主流叙事套路)其实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已经出现了一些“反套路化”的倾向,尽量在情节的高潮部分不让观众猜到故事走向。这种叙事倾向不仅体现在近年来的漫威电影中,近些年的《碟中谍》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等商业大片也有这种叙事倾向。另外尽管超级英雄电影中,观众已经知晓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主创依然尽可能让结局充满新鲜感。
2. 漫威电影的核心还是在于塑造人物。虚造人物需要我们俗称的“文戏”,漫威中也有很多“文戏”写得很精彩,对白很出色。所以在叙事上,也出现了“文艺化”的叙事风格。
这是漫威电影在叙事上的自我突破,也可以说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在叙事上的自我革新,尤其是票房号召力强的大片系列,比如《速度与激情》已经拍到第9部了,观众对人物已经很熟悉了,那么怎么才能将新一部的故事讲出新意?只能是“反套路”的!
观众的高期待,逼迫好莱坞主流叙事的自我革新和突破。
特工为何长盛不衰?
詹姆斯·邦德和伊森·亨特是荧幕长盛不衰的两大特工。
截止目前《007》系列电影已经拍了25部。出演过詹姆斯·邦德这一角色的演员包括:
肖恩·康纳利:《007之诺博士》《007之来自俄罗斯的爱》《007之金手指》《007之霹雳弹》《007之雷霆谷》《007之金刚钻》。
乔治·拉扎贝:《007之女王密使》。
罗杰·摩尔:《007之生死关头》《007之金枪人》《007之海底城》《007之太空城》《007之最高机密》《007之八爪女》《007之雷霆杀机》。
提摩西·达顿:《007之黎明生机》《007之杀人执照》。
皮尔斯·布鲁斯南:《007之黄金眼》《007之明日帝国》《007之黑日危机》《007之择日而亡》。
丹尼尔·克雷格:《007之皇家赌场》《007之量子危机》《007之大破天幕杀机》《007之幽灵党》《007之无暇赴死》。
截止目前《碟中谍》系列电影拍了7部,其主角特工伊森·亨特,均由汤姆克鲁斯主演。
影响力仅次于《007》和《碟中谍》的特工电影当属《谍影重重》,截止目前《谍影重重》共拍了5部,前4部主演伯恩一角由马特·达蒙出演。
“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为什么可以拍25部而不衰?
《007》贯穿始终的标志性设定包括:邦德的上司M女士,M的助手钱邦妮,武器专家Q博士,邦女郎,各种耀眼的武器和装备,以及邦德标志性的台词:“邦德。詹姆斯 · 邦德。”
邦德身上体现的魅力包括:着装时尚;绅士有风度;风流倜傥花花公子;富有正义感;勇敢硬汉;机智充满智慧;情绪稳定;不迷恋任何人充满神秘感;永远把国家任务放在第一位的爱国者。
和詹姆斯 · 邦德略不同的地方在于,《碟中谍》系列越往后拍,阿汤哥的“搏命演出”使得伊森·亨特这个特工角色,比詹姆斯 · 邦德这个特工角色,更多了一份“拼命三郎”的风格。
魔幻史诗造英雄
史诗剧通常要包含几个特点:宏大的世界观构架、精彩的人物群像、恢弘的时代描摹、历经沧桑的成长。
史诗剧需要经典的群像人物来构架,反过来,每一部经典的史诗剧也必定会留下难忘的角色。
《哈利波特》《魔界》《冰与火之歌》是西方文学界的三座大山,而由此改编的影视作品也炮制出了诸多经典角色,榜单中,电影《指环王》4位角色上榜:山姆卫斯·詹吉、阿拉贡、佛罗多·巴金斯、甘道夫;电影《哈利波特》2位角色上榜:哈利波特、赫敏。
为什么说《星战》代表着美国人的信仰?
《星战》有6位角色入选榜单:卢克·天行者、莱娅公主、韩索罗、欧比旺、蕾伊、凯洛·伦。
卢卡斯创作的《星球大战》至于美国,就好比金庸的小说至于华语世界,就好比四大名著至于中国。《星战》在美国已经远远超越电影、电视剧、动画这种载体,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符合、一种信仰的象征。
为什么说《星战》代表着美国人的信仰?
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不到400年历史,不像中国有5000年历史可以追溯,美国的主流文化都不是“回望过去”而是“展望未来”。
《星球大战》横空出世,作为比较超前的未来太空科幻史诗电影,填补了美国人文化历史稀缺的空白,《星球大战》剧情里所隐含的那层对自由的向往,也代表着美国人所信仰的美国精神。《星球大战》催生了几代人对科幻、对未来世界的无穷兴趣与想象力,间接促进了人类的宇航、航天水平的提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作者:周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