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7-02 14:00

限制评论区留言成社交潮流,这一届网友正走向封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评论区,是社交媒体中重要的互动场所;评论数量,也一直被视作衡量动态发布者和帖子受欢迎程度的关键指标。但是现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在自己的评论区设置留言限制,甚至直接关闭评论区,不让留言。


从知乎的“仅允许我关注的人评论”,到微博的“关注7天以上者可评论”,如同在微信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一样,人们继续有意识地将自己包裹得更加严实。那么,在平台功能允许下,主动限制评论区,背后折射了怎样的用户心态?又会对日常网络社交产生什么影响?


了解国内外社交平台的评论区限制功能,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限制评论”这把双刃剑是如何影响社交平台生态的。


一、网络空间畅所欲言,可我想关上一扇窗


前段时间,Twitter宣布正在测试一项限制评论和回复的新功能,该功能将允许用户设置谁可以回复此条帖子,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评论的权限为“每个人”、“我关注的人”或者“我提到的人”。其实,Twitter并不是第一次限制回复,早在2019年11月,Twitter就允许发帖者可以隐藏指定用户对其推文的评论。


图片来源:Twitter


将视线转移到国内,用户可以自主对评论区进行控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微博、知乎、小红书、抖音等各大主流社交平台都开发了设置评论权限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允许所有人评论”、“允许粉丝评论”、“关闭评论”等多种权限。


而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留言,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编辑人工把关的方式,即使是开启了“仅关注后可留言”或“仅关注3天及以上才可留言”,仍需要公众号管理者在后台通过手动放出后,评论才可以被所有读者看到。


图片来源:知乎


评论区,是许多用户发表观点和进行讨论的场所,对于很多自媒体或KOL来说,大量的评论也是文章或者意见领袖本人受欢迎、受关注的表现。然而,越来越多人选择关上这扇“窗”。


二、限制评论背后,装着哪些心思


当讨论的场域由线下转移至线上评论区,内容发布者却很少能对评论区有充分的引导力和控制力——虽然是你所发布内容的评论区,但也是其他人畅所欲言的乐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对着陌生人评头论足或是拿着统一文案在热门动态评论区狂刷小广告的现象,在互联网这个神奇的平台中,你的地盘似乎也不由你做主。


限制评论并非新鲜事物,国内外不同社交平台纷纷推出相关功能,证明了用户对自我决策是否可以评论、可以由谁评论的旺盛需求。那么,限制评论的背后,都装着用户的哪些心思呢?


1. 设置壁垒,自我保护


淘宝的评论功能在推出之初,便仅允许购买过该商品的消费者进行评论。对于淘宝店家而言,这样可以获得更真实的消费者评论,避免遭受竞争对手的恶意差评;对于淘宝用户而言,这提供了一个更有参考价值、更易于规避恶意评论的交流空间。


基于大多数用户期待能拥有一个自我保护的机制,许多社交平台都相继推出了限制评论的功能。通过设置特定身份评论,用户可以过滤掉绝大多数恶意评论。一些新闻事件焦点人物或公众人物也往往会选择在评论区设置权限,为自己营造一个“无声”的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语言暴力的可能性。


2. “我做主”意识的呈现


在限制评论的语境中,是否具备粉丝身份、关注时间长短,往往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进行评论的标准——微博不仅仅可以选择仅限粉丝评论,还可以设置仅允许关注多少天以上的粉丝评论。


但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愿意关注和自己三观相近、意见相符的用户,而关注时间越长,则侧面证明了意见匹配度越高,因而“粉丝身份”以及其忠诚度其实也反映着对于发言者潜在的认同程度。


当发布者拥有了筛选和展示的权力,不同意的声音便会被过滤,久而久之石沉大海,和发布者意见一致的声音则可能呈现在精选栏中。通过精选评论中第三方不同身份、不同角度的观点呈现,发布者得以采用经过筛选的旁人的声音塑造一个精心设计的自我形象。本该公共讨论的评论区也被转化为了自我形象构造的第二阵地。


3. 反对控评,却也很难保持客观


在现如今的网络社交环境中,评论区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奇的、规则严密的“新战场”,前段时间主持人何炅生日信息的微博评论区中甚至衍生出“何榜”的概念——明星评论呈现的先后顺序、点赞高低暗含着流量之间的比拼。


粉丝们不仅会有组织有意识地点赞评论、还深谙评论展示规则,知道怎么对评论进行回复和点赞才能将其展现在高位。


而面对这种“一切皆可控评”的现状,“反叛者”出现了——专门反控评的微博帐号。


例如,微博帐号@豆瓣拉踩bot就在其置顶微博表示,如下言论者都会被拉黑: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这一长串拉黑名单是粉丝控评时的常用模板,如果说禁止控评是其自设的评论规则,那么“关注7天可评论”便是其用于维护规则的保护墙。这道门槛,给了除职业控评粉丝外的普通用户更多评论和被看见的机会,从而呈现出一个较为真实的评论区。


不过,限制评论的设置,无疑会聚合内容发布者自己想看到的内容,这真的能让评论区更客观吗?


三、限制评论,被困住的究竟是谁


给自己的评论区设置回复权限,的确可以起到避免语言暴力、净化社交空间的作用。然而,约束权限后就“一劳永逸”了吗?限制评论究竟是提供了理想化交流的空间,还是形成了观点单调的回声室?


1. 互联网反而在阻碍多样化


迈克尔·麦昆指出,只有意见不同的交流,才能达成真正思想的交换。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的自由和便捷,本应该提供更多样化的沟通方式,然而实际情况是,这种“自由”和“便捷”,往往反倒成为了多样化的阻碍。


实证研究表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联系。这种相似包括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因素的相似,也包括观点、态度、信仰等价值观层面的相似。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聚合性,让兴趣相同、意见相同的人可以迅速找到同伴。尽管网络平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与成百上千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流,但社群往往还是由拥有同样观点和兴趣的人群构成。[1]


2. 回声室中的信息强化


所谓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令处在这种封闭空间中的大多数人以为这些高度同质化的意见就是事实的全部。


试想这样一种场景:发帖者在发布信息后,选择对评论区进行限制,仅允许“关注我的人”评论。随即,许多想法相近的人进行回复、评论、呼应;而不同意见者则被挡在外部。一旦一个社交媒体用户的主页上充斥着想法相同的帖子,这种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就可能构成“过滤气泡”。


限制性回复一方面加深了这种现象,营造出一种意见相同的“假象”,另一方面更加割裂了持有不同意见者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相同想法的人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用户看到的都是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在这里,群体共识很难被挑战,群体成员不断听到的意见只会往一个方向发展,在失去争执的同时,也失去了不同意见之间探讨的机会。


公共领域需要建立在不同意见、不同背景的群体有公平的表达空间之上。如果具有重大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全都选择限制自己的评论区,仅允许自己的粉丝、关注自己的人回复;如果社交媒体中的普通用户,始终被包裹在与自己相同的意见之下,那么,社交网络的公共性将遭受质疑?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的“回声室效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严重。举例来说,Facebook上的用户虽然更可能分享亲密朋友发布的信息,但同时也在分享来自弱联系(weak tie)用户的信息,因而,人们并不会100%笼罩在“过滤气泡”的影响下。


互联网平台聚合而分散,既可以看到各种观点的碰撞,也可以在海量信息中觅得同好,这种多样化与开放性,或许才是互联网平台的初衷与原始魅力。因而,当设置限制评论时,要想清楚,这是为了更好的沟通,而不是彻底阻碍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泳,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新闻传播研究,2015年第6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