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7-23 08:31

“苏联石油帝国”是如何由盛而衰的?

本文来自公众号: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作者:顾安娜,制图:孙绿 ,校稿:猫斯图,编辑:养乐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气输出国之一。这得益于俄罗斯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从靠近该国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流域到远东边疆的外海,都有油气田产出。这强大的产能为石油出口提供了完美的物质基础。


这样的能源地位,其实早在苏联时代也已经出现了,今天俄罗斯的石油输出能力也得益于苏联时代的大力开发。国家的命运,也似乎在这滚滚黑金中得到了延续。


里海边的黑城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俄罗斯的现代石油工业并非起源于今天的俄罗斯疆域内,而是出现在了今天的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这是一座里海西岸的石油城。


早期支撑沙俄以及苏联石油产量的

其实是南方边疆的巴库油田

当年里海的大部分“海岸”都掌握在沙俄和苏联手中▼


尽管关于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周边国家争论多年没有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里是世界上油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能源储备密度与中东不相上下。


里海仿佛是第二个波斯湾

把中亚国家和阿塞拜疆都带上了石油致富的快车道

(伊朗算是沿岸条件最好的,南北两边都有他)▼


而巴库正位于能够开采到表层油气的关键位置上,从公元8世纪开始就已经发现有石油,巴库郊区常年不熄的圣火(其实是高密度天然气泄漏自燃)也让巴库周边成为了历史上拜火教最重要的基本盘之一。


巴库郊区的自然神火遗址

其实是天然气泄漏千年

拜火教历史上能传入此地也很合理

(图片@猫斯图)▼



19世纪初,巴库周边被俄罗斯帝国吞并,新到的俄族人发现,这里居然有不少已经运转数百年的手挖油井。只是当年的人们还把石油当成一种普通的原料在使用,丝毫没有意识到石油会在工业革命之后成为这座城市的命脉。


阿塞拜疆曾经是波斯人和波斯文化的势力范围

向北以大高加索山脉与南俄草原相隔

不过科技和制度领先的沙俄还是跨过了大高加索山

波斯人还没搞起工业化就把宝贵的工业资源丢了

(1801年~1828年,沙俄在高加索方向的扩张)

(底图来自:NASA)▼


半个世纪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启动,石油在内燃机、化工行业中被普遍使用,石油出口瞬间成为了有利可图的生意。为了刺激巴库附近的石油产量,帝国政府取消了对巴库石油开采的垄断权,引入私人公司参与竞争,在巴库附近出现了一波原材料经济热潮。


美国19世纪有石油创业热潮,阿塞拜疆也有

而且当年技术简陋,都是古法手挖

很适合巴库这种平地都能漏出油的地方

(19世纪巴库油田石油工人)

(图片来自:wikipedia)▼


令巴库人一直很津津乐道的历史,是西方世界发动的石油技术现代化始于1877年,而巴库却在1873年就已经有了工业化开采价值的油井。在1880年代初期,巴库郊区活跃着200多家炼油厂,而这些工厂的上游,还有数以千计的油井在日夜不停地开发里海石油。


那时候的巴库,海面上飘荡的,空气中弥漫的,都是石油和炼化产品,被人们称为“黑城”。


由于里海西岸的石油埋藏很浅,掘地15米左右就能找到油,开采非常方便,到了20世纪初,巴库已经一跃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田。整座城市都围绕着石油而生存。


陆上到处是油,海底也是

正经的一个油田成就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和帝国

(巴库所在的阿布歇隆半岛卫星图)

(图片来自:wikipedia@NASA)▼


这个产业状况至今都没有太多改变,只是如今的巴库油田已经没有那么好找了,经常需要挖掘到5000米以下才能开采。但这并不妨碍现代阿塞拜疆作为一个油井上的国家而存在。


阿塞拜疆2017年出口结构,真石油国家

(图片来自:wikipedia@R Haussman, Cesar Hidalgo, et.)▼


然而随着帝俄晚期腐败横行、国势衰微,私人公司的处境也越发困难。为了持续生存,这些公司丧失了继续投入研发的动力,帝国先发的石油工业开始衰败,与西方国家开始拉开了差距。而一战和十月革命接连爆发,俄国兵荒马乱,工业凋零,巴库的石油却越挖越深,产能大大下降。


对于新生的苏联来说,尽快找到石油产能补偿绝对是当务之急。


在十月革命后的残酷内战中

高加索是白军的重要势力范围

在反复争夺中,石油生产方面的投入自然也大受影响▼


从伏尔加到西伯利亚


1929年,苏联人在巴库油区的北方,也就是被称为“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区域发现了石油。


这是一片乌拉尔山前的盆地,主要由伏尔加河流域的水系冲刷沉积而成。这片平地的地下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但与巴库地区相距不远,且有大量空隙相通。找到了巴库的油田,向北发现这里的石油矿藏顺理成章。更让苏联人惊喜的是,这里的石油储备和早期的巴库一样,在地下十米就能轻松地开发。


继里海沿岸-巴库油田之后

苏联人又在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建起了第二个石油基地

而且这里在俄罗斯中部,远离边疆

战略上更加安全,这一点在二战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40年代战争打响的时候,苏联人已经能在这里做到200万吨的年产量。而这片油田,历经数十年的开发,至今仍占到俄罗斯石油总产出的14%。


伏尔加-乌拉尔油区其实还可以细分

每个地区的油品和储量不同

如何科学先后开发考验的是中计委

(这是个相当大的范围,从里海沿岸(下图蓝色部分)向北一直延伸到彼尔姆(Perm)边疆区)▼


1966年,巴库地区的石油产量达到了战后的顶峰,却没能打破在四十年代创造的纪录;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产量虽然一直在节节攀升,但到了70年代也显出疲态,在1975年达到顶峰,此后快速下滑,远远超出了中央计划委员会的预估。


这时候开发第三个油田开采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尽管领袖对石油产量上升下了死命令,地质学家却无法准确定位下一个大型油区,全国上下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但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一次意外的勘探事故,终于让领袖和苏联人民的心放了下来。


1953年,秋明州首府秋明市政府从下属的一个小村庄的勘测队收到了一封电报。内容很简单:“紧急。取回仪器时爆炸,天然气压力为75个大气压,需要空中支援。”当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将会是苏联最大的油气田开发的前奏,并让之后的俄罗斯也能坐享其成变成一个能源大国。


之前的伏尔加-乌拉尔地区还在乌拉尔山脉以西

秋明则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可以算是西伯利亚了▼


接到消息的中央计划委员会震惊了,不久就向西西伯利亚地区投放了大量地质勘测队。这些队伍在苦寒的西伯利亚进行了5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960年定位了第一座石油自喷井沙伊姆油田(Шаим)


一年后,他们又在鄂毕河边的普里奥拜(Приобье)发现了另一处自喷井。鄂毕河下游的萨莫特洛尔湖(озеро Самотлор)湖附近也发现了大型油田。


萨莫特洛尔湖(озеро Самотлор)周边开发程度

感受一下

(图像来自:google map)▼


鉴于石油产量下降的严峻压力,苏联官方对西西伯利亚的石油开采极为重视,投入重兵以求快速建设。事实上从定位第一座油田,到第一座有工业产出的油井投产,他们只用了8年时间。相比于此前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动辄20年的开发周期,明显快了很多。


知名度非常高的秋明油田

其实主要部分不在秋明州

而在北边的汉特-曼西自治区及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隶属于秋明州)

(图上所标三个联邦主体为当前,并非苏联时期)▼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工作。西西伯利亚地区水系稠密,有70%~80%地区都是沼泽密布,无法通行大型机械。只有到了冬天,当沼泽被封冻时,工作才能进行。


在西伯利亚的寒冷沼泽中建起一个能源帝国

(图像来自:google map)▼


但低温条件下对机械稳定性和工人的耐力则是另一种考验,他们必须顶住最低零下50℃的超低温持续在户外工作。周边更是缺乏基本的通讯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工作变成了一场来自冰雪地狱的试炼。


但他们不成功也得成功,因为苏联虽大,但能稳定产出巨量石油的土地,只在他们脚下。


乐观是个政治任务


然而在特殊的体制下,即使自然禀赋再丰富,也未必让坐拥它的人类感到幸福。无节制的经济计划增长和对技术人员的高压考核,不仅让参与石油建设的人员感到精疲力竭,也让苏联的石油产业陷入了极为危险的境地。


在过去几十年的开发历程中,苏联的石油经历了伏尔加-乌拉尔油区填补巴库空白、西西伯利亚填补伏尔加地区空白的循环,而且每一次填上来的石油产区都更大更有力,除了50年代的紧张期以外,苏联的石油产量总体是一直在上升的。


历史会给人以错觉,受到记忆误导,当然也同时在计划经济增长压力下的官员们,对新油田的发现和石油的持续增产自信满满,对油田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增长计划。


比如在最早发现西西伯利油区的秋明,官员们向中央计划委员会提出要建立一个年产量100万~150万吨的油井。而当计划委员下基层调查时却发现,这些地方官员连地质图都看不懂,只是猜测这里有这么大的产能,可行性报告就通过了。


而在这样的大建设狂潮中,选择冷静看待石油产能的技术官僚往往会遭到排挤。当时人们把拥护增长计划的官员称为“乐观主义者”,把反对计划的官员称为“悲观主义者”,而悲观主义者的处境相当危险,他们在此后的岁月里逐渐变成了“人民的敌人”,彻底被排挤出了核心决策团队。


苏联中后期历次五年计划中

油气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例

(从1970的28.7%,升到1985的38.6%)

确实是乐观过头了▼


而那些骑墙派,眼见“人民的敌人”的下场,也只能盲目参与疯狂的建设计划。


而当乐观变成了一个政治任务,科学家也很难独善其身。


由于寻找新油田难度很高,背负计划压力的官员们只能要求科学家们开发在现有油田中寻找更多石油的技术,并建立了一系列学术奖励计划奖励那些能为乐观估计提供支持的科学家。这时候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当然就是持续加大开采深度,以至于在油气专家中形成了畸形的学术竞赛,谁带的团队挖得深,谁的工作表现就算更好。


这严重恶化了油田的可持续开采能力,也让油田区的土壤和地下水严重污染。被石油困扰的“黑城”俯拾皆是,人们却还是在继续加大开采力度。


70年代末80年代,连续几十年的疯狂开采终于让人类的计划付出了代价。


1975年的五年计划,要求全国开采5.05亿吨石油,而这五年的年度计划总和却被迫修正成了4.87亿吨,实际开采4.91亿吨,变化没能赶上计划。十年后,1985年的五年计划执行情况更令人失望,原计划的6.3亿吨只落实了5.95亿吨。


苏联中后期石油出口的比例

注意产能在1985年还下跌了▼


石油产能的下降,为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外汇压力,而过于依赖石油的几十年,也让苏联没能完成能源多元化和出口产品多元化的目标。能源危机,在这个庞大联盟的上空如幽灵般盘旋,最终与众多内外部压力一起,把它送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


本文来自公众号: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作者:顾安娜,制图:孙绿 ,校稿:猫斯图 ,编辑:养乐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